學生有時候確實比老師高明.一個好的老師也應當善于向?qū)W生學習.一些學生的解題方法很有個性.應該將她的解題思想提升.例如:特值法的理論根據(jù)是:如果一個命題在特殊情況下不成立.那么它在一般情況下也一定不成立.用這種思想解題.我們認為非但不是投機取巧.反而是一種智慧與能力. 一句話:通法特法豈可偏廢一方.個性共性本應相輔相成. 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回:尋根建模..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012•江蘇)某學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人數(shù)之比為3:3:4,現(xiàn)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從該校高中三個年級的學生中抽取容量為50的樣本,則應從高二年級抽取
15
15
名學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中學高一、高二、高三學生人數(shù)之比依次為2:3:5,現(xiàn)用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出一個樣本空量為n的樣本,樣本中高三學生有150人,那么n的值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我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學生數(shù)之比為4:3:3,現(xiàn)用分層抽樣的方法為從該校高中三個年級的學生中抽取容量為50的樣本,則應從高一年級抽取
20
20
名學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中學高一、高二、高三年級的學生人數(shù)之比為4:4:5,為了了解該校學生的視力狀況,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從三個年級的學生中抽取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若已知高三年級被抽到的人數(shù)為60人,則n等于
156
1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通過研究學生的學習行為,專家發(fā)現(xiàn),學生的注意力著老師講課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講課開始時,學生的興趣激增;中間有一段時間,學生的興趣保持較理想的狀態(tài),隨后學生的注意力開始分散,設f(t)表示學生注意力隨時間t(分鐘)的變化規(guī)律(f(t)越大,表明學生注意力越集中),經(jīng)過實驗分析得知:f(t)=
-t2+24t+100,0<t≤10
240,10<t≤20
-7t+380,20<t≤40

(1)講課開始后多少分鐘,學生的注意力最集中?能持續(xù)多少分鐘?
(2)講課開始后5分鐘與講課開始后25分鐘比較,何時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3)一道數(shù)學難題,需要講解24分鐘,并且要求學生的注意力至少達到180,那么經(jīng)過適當安排,教師能否在學生達到所需的狀態(tài)下講授完這道題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