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20所示.絕緣長方體B置于水平面上.兩端固定一對平行帶電極板.極板間形成勻強電場E.長方體B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與水平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0.05(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同).B與極板的總質量=1.0kg.帶正電的小滑塊A質量=0.60kg.其受到的電場力大小F=1.2N.假設A所帶的電量不影響極板間的電場分布.t=0時刻.小滑塊A從B表面上的a點以相對地面的速度=1.6m/s向左運動.同時.B以相對地面的速度=0.40m/s向右運動.問(g取10m/s2) (1)A和B剛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多少? (2)若A最遠能到達b點.a.b的距離L應為多少?從t=0時刻至A運動到b點時.摩擦力對B做的功為多少? 解析:⑴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A剛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 方向水平向右 B剛開始運動時受電場力和摩擦力作用 由牛頓第三定律得電場力 摩擦力 B剛開始運動時的加速度大小方向水平向左 ⑵設B從開始勻減速到零的時間為t1.則有 此時間內(nèi)B運動的位移 t1時刻A的速度.故此過程A一直勻減速運動. 此t1時間內(nèi)A運動的位移 此t1時間內(nèi)A相對B運動的位移 此t1時間內(nèi)摩擦力對B做的功為 t1后.由于.B開始向右作勻加速運動.A繼續(xù)作勻減速運動.當它們速度相等時A.B相距最遠.設此過程運動時間為t2.它們速度為v.則有 對A 速度 對B 加速度 速度 聯(lián)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此t2時間內(nèi)A運動的位移 此t2時間內(nèi)B運動的位移 此t2時間內(nèi)A相對B運動的位移 此t2時間內(nèi)摩擦力對B做的功為 所以A最遠能到達b點a.b的距離L為 從t=0時刻到A運動到b點時.摩擦力對B做的功為 . 2009年牛頓運動定律聯(lián)考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9·廣東物理·19)如圖19所示,水平地面上靜止放置著物塊B和C,相距="1.0m" 。物塊A以速度=10m/s沿水平方向與B正碰。碰撞后A和B牢固地粘在一起向右運動,并再與C發(fā)生正碰,碰后瞬間C的速度="2.0m/s" 。已知A和B的質量均為m,C的質量為A質量的k倍,物塊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0.45.(設碰撞時間很短,g取10m/s2)
(1)計算與C碰撞前瞬間AB的速度;
(2)根據(jù)AB與C的碰撞過程分析k的取值范圍,并討論與C碰撞后AB的可能運動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廣東物理·17)(20分)(1)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軍實施了投彈爆破,飛機在河道上空高H處以速度v0水平勻速飛行,投擲下炸彈并擊中目標。求炸彈剛脫離飛機到擊中目標所飛行的水平距離及擊中目標時的速度大小。(不計空氣阻力)

(2)如圖17所示,一個豎直放置的圓錐筒可繞其中心OO′轉動,筒內(nèi)壁粗糙,筒口半徑和筒高分別為R和H,筒內(nèi)壁A點的高度為筒高的一半。內(nèi)壁上有一質量為m的小物塊。求

①當筒不轉動時,物塊靜止在筒壁A點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

②當物塊在A點隨筒做勻速轉動,且其受到的摩擦力為零時,筒轉動的 角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廣東物理·19)如圖19所示,水平地面上靜止放置著物塊B和C,相距=1.0m 。物塊A以速度=10m/s沿水平方向與B正碰。碰撞后A和B牢固地粘在一起向右運動,并再與C發(fā)生正碰,碰后瞬間C的速度=2.0m/s 。已知A和B的質量均為m,C的質量為A質量的k倍,物塊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0.45.(設碰撞時間很短,g取10m/s2)

(1)計算與C碰撞前瞬間AB的速度;

(2)根據(jù)AB與C的碰撞過程分析k的取值范圍,并討論與C碰撞后AB的可能運動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09·廣東物理·17)(20分)(1)為了清理堵塞河道的冰凌,空軍實施了投彈爆破,飛機在河道上空高H處以速度v0水平勻速飛行,投擲下炸彈并擊中目標。求炸彈剛脫離飛機到擊中目標所飛行的水平距離及擊中目標時的速度大小。(不計空氣阻力)
(2)如圖17所示,一個豎直放置的圓錐筒可繞其中心OO′轉動,筒內(nèi)壁粗糙,筒口半徑和筒高分別為R和H,筒內(nèi)壁A點的高度為筒高的一半。內(nèi)壁上有一質量為m的小物塊。求

①當筒不轉動時,物塊靜止在筒壁A點受到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大��;
②當物塊在A點隨筒做勻速轉動,且其受到的摩擦力為零時,筒轉動的 角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