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網(wǎng)友發(fā)表帖子討論科舉制時說:“自秦以來.始以八股為闂傚倸鍊烽懗鍫曞磻閵娾晛纾垮┑鐘崇閸ゅ牏鎲搁悧鍫濈瑨闁绘帒鐏氶妵鍕箳閹搭垱鏁鹃柣搴㈢啲閹凤拷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圖所示,在一燒杯中盛有H2SO4溶液,同時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懸浮于溶液中央,向該燒杯中緩緩注入 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設H2SO4和Ba(OH)2溶液密度相同]。試回答

 ⑴此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有
                                              ,  
                                             。[來源:學|科|網(wǎng)]
⑵寫出實驗過程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09?泰州模擬)高純超凈特種氣體主要用于制造半導體器件、化合物半導體、激光器、光導纖維、太陽能電池等.超純硅化氫制備方法如下:(已知:常溫下SiH4難溶于水,與稀硫酸不反應,乙醚沸點34.6℃)
①由下列兩種方法制得SiH4
方法一:Mg2Si+4NH4Cl
液氨
SiH4+2MgCl2+4NH3
方法二:LiAlH4+SiCl4
C2H5OC2H5
SiH4+AlCl3+LiCl
②除去SiH4中混有的雜質(zhì)氣體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對方法一的理解,有同學認為是NH4+水解產(chǎn)生H+,Mg2Si與H+反應生成SiH4,你認為該觀點是否正確?并簡述理由
不正確,因為該反應在液氨中進行,非水體系,不會水解
不正確,因為該反應在液氨中進行,非水體系,不會水解

(2)將方法二的固體產(chǎn)物溶于水,只有一種物質(zhì)能促進水的電離,則NaOH、Mg(OH)2、LiOH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NaOH>LiOH>Mg(OH)2
NaOH>LiOH>Mg(OH)2

(3)兩種方法制得的SiH4中均含有少量雜質(zhì),有同學提出用下列方法除去SiH4中的雜質(zhì),其中肯定不可行是
b
b

a.用稀硫酸洗氣     b.高溫使雜質(zhì)分解      c.低溫分餾
(4)甲、乙、丙三同學在討論SiH4制備方法的化學反應類型時發(fā)表如下觀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bc
bc

a.甲同學認為兩個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b.乙同學認為兩個反應中只有一個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c.丙同學認為要判斷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還需要知道SiH4中各元素具體的化合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9分)①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證明鐵的金屬性比銅強,他設計了如下幾種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號)

A.鐵片置于硫酸銅溶液中有銅析出;

B.鐵、銅與氯氣反應分別生成FeCl3、CuCl2

C.銅片置于FeCl3溶液中,銅片逐漸溶解(2FeCl3+Cu=2FeCl2+ CuCl2

D.鐵片、銅片分別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鐵片上有氣泡產(chǎn)生,而銅片無氣泡

E.常溫下,分別將鐵片和銅片置于濃硝酸中,鐵片不溶解,而銅片溶解

②請你另設計一個能證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的實驗。要求:

a.此方案的原理不同于上述任一合理方案;

b.在方框內(nèi)繪出實驗裝置圖并注明所需的藥品;

c.寫出實驗過程中的主要實驗現(xiàn)象并用相關(guān)化學用語解釋現(xiàn)象

(2)學完原電池的相關(guān)知識后,甲組同學認為構(gòu)成原電池必須有三個條件:①活動性不同的兩極;②電解質(zhì)溶液;③閉合回路。乙組同學對條件①提出異議,認為相同的兩極也可以構(gòu)成原電池,以下為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簡圖以及實驗報告的部分內(nèi)容。請仔細閱讀實驗報告,然后將實驗報告補充完整并填在相應的橫線上。裝置中鹽橋的作用之一是使整個裝置構(gòu)成閉合回路。

濃差電池與溫差電池

一、【實驗目的】

1、電池中兩杯溶液及電極均相同,兩杯溶液的濃度不同,可否形成原電池

2、電池中兩杯溶液及電極均相同,兩杯溶液的溫度不同,可否形成原電池

3、電池中兩杯溶液及電極均相同,研究兩杯溶液的                 對電池電壓和電流的影響

4、電池中兩杯溶液及電極均相同,研究兩杯溶液的                 對電池電壓和電流的影響

二、【儀器與藥品】略。

三、【實驗方法與步驟】

Ⅰ、實驗方法:略。

Ⅱ、研究的步驟

㈠實驗A:濃差電池

電解液均為硫酸銅,電極均為銅片:

1、甲燒杯中固定裝入濃度 0.8 mol/L 的硫酸銅溶液。

2、乙燒杯中分別裝入濃度 0.8 mol/L、0.4 mol/L 、0.2 mol/L、0.1 mol/L、0.05 mol/L、0.025 mol/L 的硫酸銅溶液。

3、使用銅片當電極。測量這六種組合電池的穩(wěn)定電壓及電流,將結(jié)果記錄于表 1。

㈡實驗B:溫差電池

電解液均為硫酸銅,電極均為銅片:(步驟略,結(jié)果記錄于表2)

四、【實驗結(jié)果】

實驗A:濃差電池 :表1

甲杯硫酸銅濃度 mol/L

0.8

0.8

0.8

0.8

0.8

0.8

乙杯硫酸銅濃度 mol/L

0.8

0.4

0.2

0.1

0.05

0.025

兩杯溶液濃度差值

0

0.4

0.6

0.7

0.75

0.775

電壓  mV

0

6

12

16

22

26

電流  mA

0

0.02

0.04

0.06

0.07

0.08

實驗B:溫差電池:表2

甲杯硫酸銅溫度℃

19

19

19

19

19

19

乙杯硫酸銅溫度℃

19

29

39

49

59

69

兩杯溶液溫差℃

0

10

20

30

40

50

電壓  mV

0

6.1

12

20[來源:]

27

34

電流  mA

0

0.025

0.047

0.07

0.15

0.18

五、【討論】

1、濃差電池:若硫酸銅濃差電池放電較長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甲杯高濃度的溶液顏色逐漸變淺,而乙杯顏色變深,而電壓也逐漸下降,同時可觀察到甲杯中銅片表面有銅析出。

這說明:甲杯中的電極反應式為                                           

        乙杯中的電極反應式為                                           

電池放電一段較長時間后電壓下降的原因:                             

    2、溫差電池(略)

六、【結(jié)論】

由上述【實驗結(jié)果】可得結(jié)論:

實驗A:                                                        [來源:&&網(wǎng)Z&X&X&K]

實驗B:(略)

甲、乙兩小組同學給你什么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19分)①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證明鐵的金屬性比銅強,他設計了如下幾種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號)

A.鐵片置于硫酸銅溶液中有銅析出;
B.鐵、銅與氯氣反應分別生成FeCl3、CuCl2;
C.銅片置于FeCl3溶液中,銅片逐漸溶解(2FeCl3+Cu=2FeCl2+ CuCl2
D.鐵片、銅片分別置于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鐵片上有氣泡產(chǎn)生,而銅片無氣泡
E.常溫下,分別將鐵片和銅片置于濃硝酸中,鐵片不溶解,而銅片溶解
②請你另設計一個能證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的實驗。要求:
a.此方案的原理不同于上述任一合理方案;
b.在方框內(nèi)繪出實驗裝置圖并注明所需的藥品;
c.寫出實驗過程中的主要實驗現(xiàn)象并用相關(guān)化學用語解釋現(xiàn)象

(2)學完原電池的相關(guān)知識后,甲組同學認為構(gòu)成原電池必須有三個條件:①活動性不同的兩極;②電解質(zhì)溶液;③閉合回路。乙組同學對條件①提出異議,認為相同的兩極也可以構(gòu)成原電池,以下為乙組同學的實驗裝置簡圖以及實驗報告的部分內(nèi)容。請仔細閱讀實驗報告,然后將實驗報告補充完整并填在相應的橫線上。裝置中鹽橋的作用之一是使整個裝置構(gòu)成閉合回路。

濃差電池與溫差電池
一、【實驗目的】
1、電池中兩杯溶液及電極均相同,兩杯溶液的濃度不同,可否形成原電池
2、電池中兩杯溶液及電極均相同,兩杯溶液的溫度不同,可否形成原電池
3、電池中兩杯溶液及電極均相同,研究兩杯溶液的                對電池電壓和電流的影響
4、電池中兩杯溶液及電極均相同,研究兩杯溶液的                對電池電壓和電流的影響
二、【儀器與藥品】略。
三、【實驗方法與步驟】
Ⅰ、實驗方法:略。
Ⅱ、研究的步驟
㈠實驗A:濃差電池
電解液均為硫酸銅,電極均為銅片:
1、甲燒杯中固定裝入濃度 0.8 mol/L 的硫酸銅溶液。
2、乙燒杯中分別裝入濃度 0.8 mol/L、0.4 mol/L 、0.2 mol/L、0.1 mol/L、0.05 mol/L、0.025 mol/L 的硫酸銅溶液。
3、使用銅片當電極。測量這六種組合電池的穩(wěn)定電壓及電流,將結(jié)果記錄于表 1。
㈡實驗B:溫差電池
電解液均為硫酸銅,電極均為銅片:(步驟略,結(jié)果記錄于表2)
四、【實驗結(jié)果】
實驗A:濃差電池:表1
甲杯硫酸銅濃度 mol/L
0.8
0.8
0.8
0.8
0.8
0.8
乙杯硫酸銅濃度 mol/L
0.8
0.4
0.2
0.1
0.05
0.025
兩杯溶液濃度差值
0
0.4
0.6
0.7
0.75
0.775
電壓  mV
0
6
12
16
22
26
電流 mA
0
0.02
0.04
0.06
0.07
0.08
實驗B:溫差電池:表2
甲杯硫酸銅溫度℃
19
19
19
19
19
19
乙杯硫酸銅溫度℃
19
29
39
49
59
69
兩杯溶液溫差℃
0
10
20
30
40
50
電壓  mV
0
6.1
12
20
27
34
電流  mA
0
0.025
0.047
0.07
0.15
0.18
五、【討論】
1、濃差電池:若硫酸銅濃差電池放電較長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甲杯高濃度的溶液顏色逐漸變淺,而乙杯顏色變深,而電壓也逐漸下降,同時可觀察到甲杯中銅片表面有銅析出。
這說明:甲杯中的電極反應式為                                           
乙杯中的電極反應式為                                           
電池放電一段較長時間后電壓下降的原因:                            
2、溫差電池(略)
六、【結(jié)論】
由上述【實驗結(jié)果】可得結(jié)論:
實驗A:                                                        [來源:&&網(wǎng)Z&X&X&K]
實驗B:(略)
甲、乙兩小組同學給你什么啟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硫代硫酸鈉(Na2S2O3)可看成是一個S原子取代了Na2SO4中的一個O原子而形成。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運用類比學習的思想,通過實驗探究Na2S2O3的化學性質(zhì)。請?zhí)顚懸韵驴瞻?

【提出問題】Na2S2O3是否與Na2SO4相似具備下列性質(zhì)呢?

猜想①:                                                      

猜想②:溶液呈中性,且不與酸反應。

猜想③:無還原性,不能被氧化劑氧化。

【實驗探究】基于上述猜想②、③,設計實驗方案。請?zhí)顚懴铝斜砀裰械?1)(2)(3)。

 

實驗操作[來源:學#科#網(wǎng)]

實驗現(xiàn)象或預期實驗現(xiàn)象

現(xiàn)象解釋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猜想②

(1)

溶液pH=8[來源:]

———[來源:][來源:ZXXK][來源:學&科&網(wǎng)]

向pH=2的硫酸中滴加Na2S2O3溶液

(2)

S2O32—+2H=S↓+SO2↑+H2O

猜想③

向新制氯水(pH<2)中滴加少量Na2S2O3溶液

氯水顏色變淺

(3)

【實驗結(jié)論】Na2S2O3能與酸反應,具有還原性,與Na2SO4的化學性質(zhì)不相似。

【問題討論】

(1)甲同學向探究“猜想③”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并據(jù)此認為氯水可將Na2S2O3氧化。你認為該方案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

(2)請重新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證明Na2S2O3被氯水氧化。該實驗方案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