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力的大小 對有明顯形變的彈簧.橡皮條等物體.彈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計算.對沒有明顯形變的物體.如桌面.繩子等物體.彈力大小由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共同決定. ⑴胡克定律可表示為:F=kx.還可以表示成ΔF=kΔx.即彈簧彈力的改變量和彈簧形變量的改變量成正比. ⑵“硬 彈簧.是指彈簧的k值大.(同樣的力F作用下形變量Δx小) ⑶一根彈簧剪斷成兩根后.每根的勁度k都比原來的勁度大,兩根彈簧串聯(lián)后總勁度變小,兩根彈簧并聯(lián)后.總勁度變大. 例4. 如圖所示.兩物體重分別為G1.G2.兩彈簧勁度分別為k1.k2.彈簧兩端與物體和地面相連.用豎直向上的力緩慢向上拉G2.最后平衡時拉力F=G1+2G2.求該過程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增量. 解:關(guān)鍵是搞清兩個物體高度的增量Δh1和Δh2跟初.末狀態(tài)兩根彈簧的形變量Δx1.Δx2.Δx1/.Δx2/間的關(guān)系. 無拉力F時 Δx1=(G1+G2)/k1.Δx2= G2/k2.(Δx1.Δx2為壓縮量) 加拉力F時 Δx1/=G2/k1.Δx2/= (G1+G2) /k2.(Δx1/.Δx2/為伸長量) 而Δh1=Δx1+Δx1/.Δh2=(Δx1/+Δx2/)+(Δx1+Δx2) 系統(tǒng)重力勢能的增量ΔEp= G1žΔh1+G2žΔh2 整理后可得: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下列有關(guān)高中物理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在用打點計時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由紙帶上的一系列點跡取計數(shù)點,可求出任意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平均速度
B、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拉橡皮筋的細繩要稍長,并且實驗時要使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面平行,同時保證彈簧的軸線與細繩在同一直線上
C、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如果擺長的測量及秒表的讀數(shù)均無誤,而測得的g值明顯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將全振動的次數(shù)n誤計為n-1
D、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必須要用天平瀏出下落物體的質(zhì)量
(2)某同學利用單擺測定當?shù)氐闹亓铀俣龋l(fā)現(xiàn)單擺靜止時擺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將從懸點到球心的距離當做擺長L,通過改變擺線的長度,測得6組L和對應的周期T.該同學采用了四種不同的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方法l:從測定的6組數(shù)據(jù)中任意選取1組,用公式求出g作為測量值.
方法2:分別求出6個L值的平均值和6個T值的平均值,用公式求上出g作為測量值.
方法3:分別用6組L、T的對應值,用公式求出6個對應的g值,再求這6個g的平均值作為測量值.
方法4:在坐標紙上作出T2-L圖象,從圖象中計算出圖線的斜率k,根據(jù)求出g作為測量值.
對以上四種方法有下列評價,正確的是   
A.方法2是一種錯誤的方法
B.方法4得到的結(jié)果最準確,與擺球重心就在球心處的情況相同
C.方法4得到的結(jié)果較準確,與擺球重心就在球心處的情況相同相比較偏小
D.方法3得到的結(jié)果較準確,與擺球重心就在球心處的情況相同相比較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下列有關(guān)高中物理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BC
ABC

A、在用打點計時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由紙帶上的一系列點跡取計數(shù)點,可求出任意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平均速度
B、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拉橡皮筋的細繩要稍長,并且實驗時要使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面平行,同時保證彈簧的軸線與細繩在同一直線上
C、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如果擺長的測量及秒表的讀數(shù)均無誤,而測得的g值明顯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將全振動的次數(shù)n誤計為n-1
D、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必須要用天平瀏出下落物體的質(zhì)量
(2)某同學利用單擺測定當?shù)氐闹亓铀俣,發(fā)現(xiàn)單擺靜止時擺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將從懸點到球心的距離當做擺長L,通過改變擺線的長度,測得6組L和對應的周期T.該同學采用了四種不同的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
方法l:從測定的6組數(shù)據(jù)中任意選取1組,用公式g=
4π2L
T2
求出g作為測量值.
方法2:分別求出6個L值的平均值
.
L
和6個T值的平均值
.
T
,用公式g=
4π2
.
L
.
T
2
求上出g作為測量值.
方法3:分別用6組L、T的對應值,用公式g=
4π2L
T2
求出6個對應的g值,再求這6個g的平均值作為測量值.
方法4:在坐標紙上作出T2-L圖象,從圖象中計算出圖線的斜率k,根據(jù)g=
4π2
k
求出g作為測量值.
對以上四種方法有下列評價,正確的是
AB
AB

A.方法2是一種錯誤的方法
B.方法4得到的結(jié)果最準確,與擺球重心就在球心處的情況相同
C.方法4得到的結(jié)果較準確,與擺球重心就在球心處的情況相同相比較偏小
D.方法3得到的結(jié)果較準確,與擺球重心就在球心處的情況相同相比較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完善實驗步驟.
某同學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其中三個實驗步驟分別是:
在桌面上放一塊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一張白紙,把橡皮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兩根細線,通過細線同時用兩只彈簧測力計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使它與細線的結(jié)點達到某一位置O,在白紙上記下
 
 
;
②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通過細繩套拉橡皮條,使
 
,記下細線的方向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③在紙上根據(jù)F1、F2的大小,用作圖法作出平行四邊形及對角線F及力F′;若
 
,則驗證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精英家教網(wǎng)
(2)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某同學使用了如圖1所示的裝置,打點計時器使用的交流電頻率為50Hz.
①該同學得到一條紙帶,在紙帶上取連續(xù)的六個點,如圖2所示,自A點起,相鄰兩點的距離分別為:10.0mm、12.0mm、14.0mm、16.0mm、18.0mm;則打E點時小車速度為
 
m/s,小車的加速度為
 
m/s2;(計算結(jié)果請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②該同學要探究小車的加速度a和質(zhì)量M、合外力F的關(guān)系,應用了
 
法;若該同學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關(guān)系,應該保持
 
不變;
③該同學通過數(shù)據(jù)的處理作出了a-F圖象,如圖3所示,則圖中直線不過原點的原因可能是
 

④此圖線的末段明顯偏離直線,造成此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B.導軌保持了水平狀態(tài)
C.砂和砂桶的總質(zhì)量太大           D.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下列有關(guān)高中物理實驗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在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通過在紙帶上打下的一系列點跡可求出紙帶上任意兩個點跡之間的平均速度
B、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拉橡皮筋的細繩要稍長,并且實驗時要使彈簧測力計與木板平面平行,同時保證彈簧的軸線與細繩在同一直線上
C、在“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如果擺長的測量及秒表的讀數(shù)均無誤,而測得的g值明顯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將全振動的次數(shù)n誤計為n-1
D、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必須要用天平測出下落物體的質(zhì)量
E、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的關(guān)系”的實驗中,彈簧必須水平使用,以克服彈簧所受重力對實驗的影響
F、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中入射球的質(zhì)量應大于被碰球的質(zhì)量,入射球每次應從同一高度無初速度滑下
(2)在“探究影響導體的電阻因素的定量關(guān)系”時,一些同學認為“導體的電阻可能與金屬導線的材料有關(guān)”.在討論過程中,有同學提出:“我們可以選擇幾根相同長度、相同橫截面積不同材料的金屬線,分別測量它們的電阻”.也有同學提出:“我們可以選擇幾種相同長度、相同橫截面積不同材料的金屬線,分別測量它們的電阻”就這一環(huán)節(jié)而言,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分析與論證    B、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
C、猜想與假設    D、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3)多用電表是實驗室和生產(chǎn)實際中常用的儀器.
①如圖(甲)是一個多用電表的內(nèi)部電路圖,在進行電阻測量時,應將S撥到
 
 

②在進行電壓測量時,應將S撥到
 
 
;
③使用多用電表進行了兩次測量,指針所指的位置分別如圖(乙)中a、b所示.若選擇開關(guān)處在“×10Ω”的電阻檔時指針位于a,則被測電阻的阻值是
 
Ω.若選擇開關(guān)處在“直流電壓2.5V”檔時指針位于b,則被測電壓是
 
V.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