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華提出在實驗中測量得到相關數(shù)據后.再分析得出的結論會更科學.更嚴謹.下表是他們測量的數(shù)據和在經老師提示后計算出的值:實驗序號小孔高度H/m小孔深度h/m水流射程s/m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小華、小明兩位同學通過實驗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所用實驗器材有杠桿、彈簧測力計、鉤碼和支架等.他們分別在已調水平平衡的杠桿上施加動力F1、阻力F2并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記錄動力臂l1及阻力臂l2,小華、小明的操作情況分別如圖(a)、(b)所示,表一、表二為他們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
表一:小華同學
實驗序號 F1(牛) l1(厘米) F2(牛) l2(厘米)
1 1 8 8 1
2 3 6 6 3
3 2 8 8 2
表二:小明同學
實驗序號 F1(牛) l1(厘米) F2(牛) l2(厘米)
4 1 8 4 2
5 2 8 4 4
6 4 5 2 10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的數(shù)據及相關條件,小華得出結論:杠桿平衡的條件是F1+l1=F2+l2
(1)請判斷:小華的結論是
錯誤
錯誤
的(選填“正確”或“錯誤”),依據是:
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不同的物理量不能相加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的數(shù)據及相關條件,小華又得出結論:杠桿平衡的條件是“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從實驗的角度分析,小華的問題是:
動力和阻力的方向始終與杠桿垂直
動力和阻力的方向始終與杠桿垂直
;請你提出實驗的改進措施,幫助小華得出正確的結論.你的措施是
去掉一側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沿不同方向拉.
去掉一側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沿不同方向拉.

(3)改進實驗后,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和表二中的數(shù)據及相關條件,可歸納得出結論:杠桿平衡的條件是
F1L1=F2L2
F1L1=F2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華同學在探究“彈簧長度與外力的變化關系”時,她利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來做實驗,并記錄了相應的數(shù)據,如下表:

鉤碼總重/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指針位置/cm 2.5 3.0 3.5 4.0 4.5 5.0 5.5 5.8 5.8
(1)分析數(shù)據,小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拉力不大于
3.0
3.0
N的情況下,彈簧的
伸長量
伸長量
跟鉤碼的拉力成正比;
(2)這項研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
彈簧測力計
彈簧測力計
;.
(3)小華同學根據實驗數(shù)據所作的“彈簧長度與外力的變化關系”圖象,應該是下面
B
B
圖(填序號)所示的圖象.
小麗從互聯(lián)網上下載的一張表格大致反映了馬鈴薯的相關信息.
馬鈴薯品種
密度/(g/cm3 1.08 1.10 1.12 1.14 1.15
淀粉百分率/% 14 18 22.5 26.5 29
收購價/(元/kg) 0.40 0.44 0.50 0.60 0.80
(1)通過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
密度越大,淀粉含量越高
密度越大,淀粉含量越高
;
(2)根據表格提供的信息通過計算可以得到,購買序號為
的馬鈴薯才能達到價格相對便宜而出粉率又高的目的.
(3)小麗用調節(jié)平衡后的天平測量一塊馬鈴薯的質量,她在天平右盤放上適量的砝碼后,發(fā)現(xiàn)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兩邊來回擺動,但偏向左側的角度較大,要使天平恢復平衡,她應
應加砝碼或向右撥動游碼
應加砝碼或向右撥動游碼
.天平平衡后,游碼的位置和所用的砝碼如圖所示,則這塊馬鈴薯的質量為
47.2
47.2
g.小麗又用排水法測得這塊馬鈴薯的體積為43cm3,則她測出的馬鈴薯的密度約為
1.09×103
1.09×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華同學在探究“彈簧長度與外力的變化關系”時,她利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來做實驗,并記錄了相應的數(shù)據,如下表:

鉤碼總重/N00.51.01.52.02.53.03.54.0
指針位置/cm2.53.03.54.04.55.05.55.85.8
(1)分析數(shù)據,小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拉力不大于________N的情況下,彈簧的________跟鉤碼的拉力成正比;
(2)這項研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________;.
(3)小華同學根據實驗數(shù)據所作的“彈簧長度與外力的變化關系”圖象,應該是下面________圖(填序號)所示的圖象.
小麗從互聯(lián)網上下載的一張表格大致反映了馬鈴薯的相關信息.
馬鈴薯品種
密度/(g/cm31.081.101.121.141.15
淀粉百分率/%141822.526.529
收購價/(元/kg)0.400.440.500.600.80
(1)通過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________;
(2)根據表格提供的信息通過計算可以得到,購買序號為________的馬鈴薯才能達到價格相對便宜而出粉率又高的目的.
(3)小麗用調節(jié)平衡后的天平測量一塊馬鈴薯的質量,她在天平右盤放上適量的砝碼后,發(fā)現(xiàn)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兩邊來回擺動,但偏向左側的角度較大,要使天平恢復平衡,她應________.天平平衡后,游碼的位置和所用的砝碼如圖所示,則這塊馬鈴薯的質量為________g.小麗又用排水法測得這塊馬鈴薯的體積為43cm3,則她測出的馬鈴薯的密度約為__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華同學在探究“彈簧長度與外力的變化關系”時,她利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來做實驗,并記錄了相應的數(shù)據,如下表:

鉤碼總重/N0.51.01.52.02.53.03.54.0
指針位置/cm2.53.03.54.04.55.05.55.85.8
(1)分析數(shù)據,小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在拉力不大于______N的情況下,彈簧的______跟鉤碼的拉力成正比;
(2)這項研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______;.
(3)小華同學根據實驗數(shù)據所作的“彈簧長度與外力的變化關系”圖象,應該是下面______圖(填序號)所示的圖象.
小麗從互聯(lián)網上下載的一張表格大致反映了馬鈴薯的相關信息.
馬鈴薯品種
密度/(g/cm31.081.101.121.141.15
淀粉百分率/%141822.526.529
收購價/(元/kg)0.400.440.500.600.80
(1)通過表格,你發(fā)現(xiàn)了______;
(2)根據表格提供的信息通過計算可以得到,購買序號為______的馬鈴薯才能達到價格相對便宜而出粉率又高的目的.
(3)小麗用調節(jié)平衡后的天平測量一塊馬鈴薯的質量,她在天平右盤放上適量的砝碼后,發(fā)現(xiàn)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兩邊來回擺動,但偏向左側的角度較大,要使天平恢復平衡,她應______.天平平衡后,游碼的位置和所用的砝碼如圖所示,則這塊馬鈴薯的質量為______g.小麗又用排水法測得這塊馬鈴薯的體積為43cm3,則她測出的馬鈴薯的密度約為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小明和小華去某古鎮(zhèn)旅游時發(fā)現(xiàn),小店在賣米酒和賣醬油時都用竹筒狀的容器來量取,但是大小各有不一,如圖15所示。

 

 

 

 


① 小明和小華根據上述事實提出猜想。猜想一: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體積有關;猜想二:物體的質量和物質的種類有關。你認為他們提出“猜想二”的依據是      (14)       。

② 回來后,他們?yōu)檫M一步驗證自己的猜想,選擇了天平、量筒、燒杯,以及甲和乙兩種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小明用量筒量取不同體積的甲液體,分別倒入燒杯中,用已調節(jié)平衡的天平分別測出它們在不同體積時的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小華選用乙液體重復上述實驗,并將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分別記錄在表一、表二的第二和第三列中,他們還分別計算了表一、表二中的液體體積和質量的變化量,記錄在表一和表二的第四和第五列中。

 

表一  甲液體

實驗 序號

液體體積

(厘米

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

(克)

液體體積的增加量

(厘米

液體質量的增加量

(克)

1

V1=10

m1=30

2

V2=15

m2=35

V2- V1=5

m2- m1=5

3

V3=30

m3=50

V3- V2=15

m3- m2=15

表二  乙液體

實驗序號

液體體積

(厘米

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

(克)

液體體積的增加量

(厘米

液體質量的增加量

(克)

4

V4=10

m4=28

5

V5=15

m5=32

V5- V4=5

m5- m4=4

6

V6=30

m6=44

V6- V5=15

m6- m5=12

   

③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4、5與6)的第二和第三列,可得的初步結論是:

                                 (15)                                        。

④ 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中經運算后得到的數(shù)據及相關條件,并歸納得出結論。

a)分析比較                     (16)                                  ;

b)分析比較                     (17)                                 

    ⑤ 本實驗所用的燒杯質量是        (18)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