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完全反應后.稱得溶液的總質(zhì)量為151.4g.經(jīng)計算可知釋放出的CO2的 查看更多

 

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4分)實驗室獲取氮氣有很多種途徑,常見的有3種方法。
方法一:將氨氣(NH3)通過赤熱的裝有氧化銅的玻璃管,生成銅、氮氣和水蒸氣,除去水蒸氣后測得氮氣的密度為1.2508g/L。
方法二:將空氣通過灼熱的銅,得到較純凈的氮氣和氧化銅粉末,測得該氣體的密度為1.2572g/L。 進行實驗時可選擇的實驗儀器如下圖所示(省略夾持裝置與加熱裝置)。

為保證所得氮氣盡可能純凈,除了使用銅外,還可以向裝置           (選填裝置編號)中加入              (填名稱)以除去其它雜質(zhì)氣體。
方法三:將亞硝酸鈉(NaNO2)和氯化銨的飽和溶液加熱,氮元素全部轉(zhuǎn)化為氮氣。下圖是實驗室用這種方法制N2,并測定生成N2體積的裝置(部分裝置略去),請回答相關問題。

【查閱資料】
(1)NaNO2+NH4ClNaCl+N2↑+2H2O
(此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
(2)B部分中冰鹽是冷凝作用   
【實驗探究】
   ;
②20℃時,取含溶質(zhì)0.21g飽和NH4Cl溶液放入燒瓶,連接裝置;
③調(diào)節(jié)水準管,使其與量氣管中液面相平,記錄量氣管中水面讀數(shù)為12.0mL;
④打開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飽和NaNO2溶液,加熱至反應發(fā)生,移走酒精燈;
⑤燒瓶中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關閉活塞;
⑥待冷卻至室溫,調(diào)節(jié)兩邊液面高度相平,記錄量氣管中水面讀數(shù)為100.0mL;
⑦處理剩余藥品,整理實驗臺。
【實驗分析及數(shù)據(jù)處理】
(1)加入藥品前必須進行的實驗①是                               ;
(2)步驟④中,移走酒精燈的目的是                              ;
(3)計算生成氮氣的質(zhì)量和密度。 (4分,計算過程中以及最終數(shù)據(jù)均保留2位小數(shù))
【解釋與結論】
1892年,英國科學家瑞利(Rayleigh)發(fā)現(xiàn),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氣在相同條件下比其他方法得到的純氮氣密度總是偏大5‰左右。若實驗設計與操作均無錯誤,且氮氣已完全干燥,請解釋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                                  (已知:相同條件下,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反思與評價】
(1)裝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與蒸餾瓶之間連接的導管所起的作用是     
C
防止NaNO2飽和溶液蒸發(fā)           B.保證實驗裝置不漏氣
C.使NaNO2飽和溶液順利滴下        D.防止溶液沖入U形管
(2)科學家瑞利僅僅是從小數(shù)點第三位數(shù)的差別,發(fā)現(xiàn)了新物質(zhì)。這啟示我們在今后的學習 和生活中要學習科學家的                  .
A.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懷疑的批判精神
B.科學研究中遇到疑惑就趁早放棄,不要浪費時間
C.不能因為微小的差異而放過一次成功的機會
D.要相信權威,權威一定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14分)實驗室獲取氮氣有很多種途徑,常見的有3種方法。
方法一:將氨氣(NH3)通過赤熱的裝有氧化銅的玻璃管,生成銅、氮氣和水蒸氣,除去水蒸氣后測得氮氣的密度為1.2508g/L。
方法二:將空氣通過灼熱的銅,得到較純凈的氮氣和氧化銅粉末,測得該氣體的密度為1.2572g/L。 進行實驗時可選擇的實驗儀器如下圖所示(省略夾持裝置與加熱裝置)。

為保證所得氮氣盡可能純凈,除了使用銅外,還可以向裝置           (選填裝置編號)中加入              (填名稱)以除去其它雜質(zhì)氣體。
方法三:將亞硝酸鈉(NaNO2)和氯化銨的飽和溶液加熱,氮元素全部轉(zhuǎn)化為氮氣。下圖是實驗室用這種方法制N2,并測定生成N2體積的裝置(部分裝置略去),請回答相關問題。

【查閱資料】
(1)NaNO2+NH4ClNaCl+N2↑+2H2O
(此反應會放出大量的熱);
(2)B部分中冰鹽是冷凝作用   
【實驗探究】
   ;
②20℃時,取含溶質(zhì)0.21g飽和NH4Cl溶液放入燒瓶,連接裝置;
③調(diào)節(jié)水準管,使其與量氣管中液面相平,記錄量氣管中水面讀數(shù)為12.0mL;
④打開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飽和NaNO2溶液,加熱至反應發(fā)生,移走酒精燈;
⑤燒瓶中不再產(chǎn)生氣泡時,關閉活塞;
⑥待冷卻至室溫,調(diào)節(jié)兩邊液面高度相平,記錄量氣管中水面讀數(shù)為100.0mL;
⑦處理剩余藥品,整理實驗臺。
【實驗分析及數(shù)據(jù)處理】
(1)加入藥品前必須進行的實驗①是                               ;
(2)步驟④中,移走酒精燈的目的是                              ;
(3)計算生成氮氣的質(zhì)量和密度。 (4分,計算過程中以及最終數(shù)據(jù)均保留2位小數(shù))
【解釋與結論】
1892年,英國科學家瑞利(Rayleigh)發(fā)現(xiàn),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氣在相同條件下比其他方法得到的純氮氣密度總是偏大5‰左右。若實驗設計與操作均無錯誤,且氮氣已完全干燥,請解釋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                                  (已知:相同條件下,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越大,密度就越大)                     
【反思與評價】
(1)裝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與蒸餾瓶之間連接的導管所起的作用是     
C
防止NaNO2飽和溶液蒸發(fā)           B.保證實驗裝置不漏氣
C.使NaNO2飽和溶液順利滴下        D.防止溶液沖入U形管
(2)科學家瑞利僅僅是從小數(shù)點第三位數(shù)的差別,發(fā)現(xiàn)了新物質(zhì)。這啟示我們在今后的學習 和生活中要學習科學家的                  .
A.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和敢于懷疑的批判精神
B.科學研究中遇到疑惑就趁早放棄,不要浪費時間
C.不能因為微小的差異而放過一次成功的機會
D.要相信權威,權威一定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活性氧化鋅(ZnO) 是一種面向21世紀的新型高功能精細無機產(chǎn)品。用粗ZnO制備活性ZnO的生產(chǎn)工藝流程做如下圖所示。
I制備活性氧化鋅
一種由粗ZnO(含F(xiàn)eO、CuO)制備活性ZnO的流程如下:

【查閱資料】
1、粗ZnO中常含雜質(zhì)FeO、CuO       
2、反應3是為了制得堿式碳酸鋅、堿式碳酸鋅經(jīng)焙燒可制得活性ZnO
3、已知:幾種物質(zhì)沉淀時的pH如下表:
物質(zhì)
Fe(OH)2
Fe(OH)3
Zn(OH)2
Cu(OH)2
開始沉淀時pH
6.34
1.48
6.2
5.2
完全沉淀時pH
9.7
3.2
8.0
6.4
Fe(OH)2是一種絮狀沉淀,不易除去,處理時常將其轉(zhuǎn)化為Fe(OH)3而除去。
 
【問題討論】
(1)溶解前將氧化鋅粗品粉碎成細顆粒,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_ 。
(2)寫出ZnO與加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反應1的目的將Fe2+氧化為Fe3+,并完全沉淀Fe(OH)3 ,為了暫不形成Cu(OH)2、Zn(OH)2   ,該步驟需控制溶液pH的范圍是                        ,操作A的名稱是                     。
(4)反應2中加入鋅發(fā)生的反應屬于             反應(填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Ⅱ測定堿式碳酸鋅的化學式
堿式碳酸鋅的化學式是xZnCO3?yZn(OH)2?zH2O,用下列裝置測定堿式碳酸鋅的化學組成。(假設每步反應、吸收均完全)
提示:堿式碳酸鋅xZnCO3?yZn(OH)2?zH2O受熱分解為ZnO、H2O、CO2三種產(chǎn)物,其中
ZnCO3 ZnO+CO2↑   Zn(OH)2 ZnO+H2O
【實驗步驟】

①按圖連接好裝置,并檢查裝置的                   ; 
②在熱分解裝置中裝入68.2g樣品,打開活塞         ,關閉        ,緩緩鼓入空氣數(shù)分鐘;
③稱量裝置C、D的質(zhì)量;
④關閉活塞K1,K2,打開K3,啟動熱分解裝置,使樣品充分熱解;
⑤停止加熱,繼續(xù)通空氣至裝置冷卻到室溫; ⑥再次分別稱量裝置C、D的質(zhì)量.
【記錄數(shù)據(jù)】該小組同學按上述實驗步驟進行實驗,并記錄了如下數(shù)據(jù):
 
裝置C的質(zhì)量(/g)
裝置D的質(zhì)量(/g)
實驗前
198.4
235.7
實驗后
209.2
244.5
【實驗分析及數(shù)據(jù)處理】
(1)A處干燥管盛放的藥品是堿石灰(CaO與NaOH的固體混合物),其作用是                                                。
(2)第⑤步繼續(xù)通空氣的目的是                                           。
(3)E處堿石灰的作用是                           ,若沒有此裝置,測得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4)根據(jù)上述數(shù)據(jù),計算xZnCO3?yZn(OH)2?zH2O中x:y:z的最簡比=             
該堿式碳酸鋅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碳酸鈣含量進行以下探究.
查得資料:該牙膏摩擦劑主要由碳酸鈣、氫氧化鋁組成;其他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生成.
方案設計:小組的兩位同學提出了各自的設計方案
甲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略去)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質(zhì)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乙同學:也利用圖示裝置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定C裝置中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差,得出二氧化碳質(zhì)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小組同學認為甲同學裝置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在C裝置后他們又增加了一個裝置,你認為他們增加的裝置是______(選填D或E),其目的是______.同時小組同學經(jīng)過討論后認為乙同學的設計存在明顯的缺陷,你認為此缺陷是______.
實驗步驟:
(1)檢查裝置氣密性;(2)打開止水夾,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3)關閉止水夾,打開分液漏斗活塞;(4)再次打開止水夾,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5)過濾出沉淀,進行適當?shù)奶幚砗蠓Q量其質(zhì)量.
實驗過程中,C裝置應該在實驗步驟______后(填序號)與B裝置連接,否則實驗結果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進行實驗:同學們分四組準確稱取四份樣品,每份均為16.00g,按照實驗步驟分別進行實驗,得到了如下的實驗數(shù)據(jù):
組別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
沉淀質(zhì)量(g)7.867.887.909.86
(1)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后認為第四組同學的數(shù)據(jù)不正確.造成數(shù)據(jù)偏差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實驗結束后通入空氣速度太快,裝置中的二氧化碳沒有完全吸收
B.沉淀過濾后沒有洗滌       
C.沉淀沒有干燥直接稱量
D.稱量沉淀質(zhì)量時,砝碼與藥品位置放反了
(2)根據(jù)另外三組同學的BaCO3平均質(zhì)量,計算出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質(zhì)量為______g.
(3)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實驗反思:實驗后,有同學提出用氫氧化鈣溶液替代氫氧化鋇溶液可以直接得到碳酸鈣沉淀,稱量其質(zhì)量后即可算出質(zhì)量分數(shù).大家討論后認為用氫氧化鋇溶液比氫氧化鈣更好,請說出他們的理由______(答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化學興趣小組對某品牌牙膏中碳酸鈣含量進行以下探究.

查得資料:該牙膏摩擦劑主要由碳酸鈣、氫氧化鋁組成;其他成分遇到鹽酸時無氣體生成.

方案設計:小組的兩位同學提出了各自的設計方案

甲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圖中夾持儀器略去)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質(zhì)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乙同學:也利用圖示裝置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定C裝置中反應前后的質(zhì)量差,得出二氧化碳質(zhì)量,以確定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

小組同學認為甲同學裝置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在C裝置后他們又增加了一個裝置,你認為他們增加的裝置是  (選填D或E),其目的是  .同時小組同學經(jīng)過討論后認為乙同學的設計存在明顯的缺陷,你認為此缺陷是  

實驗步驟:

(1)檢查裝置氣密性;(2)打開止水夾,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3)關閉止水夾,打開分液漏斗活塞;(4)再次打開止水夾,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5)過濾出沉淀,進行適當?shù)奶幚砗蠓Q量其質(zhì)量.

實驗過程中,C裝置應該在實驗步驟  后(填序號)與B裝置連接,否則實驗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進行實驗:同學們分四組準確稱取四份樣品,每份均為16.00g,按照實驗步驟分別進行實驗,得到了如下的實驗數(shù)據(jù):

組別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沉淀質(zhì)量(g)

7.86

7.88

7.90

9.86

(1)同學們經(jīng)過討論后認為第四組同學的數(shù)據(jù)不正確.造成數(shù)據(jù)偏差較大的原因可能是  

A.實驗結束后通入空氣速度太快,裝置中的二氧化碳沒有完全吸收

B.沉淀過濾后沒有洗滌              

C.沉淀沒有干燥直接稱量

D.稱量沉淀質(zhì)量時,砝碼與藥品位置放反了

(2)根據(jù)另外三組同學的BaCO3平均質(zhì)量,計算出了收集到的二氧化碳質(zhì)量為  g.

(3)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實驗反思:實驗后,有同學提出用氫氧化鈣溶液替代氫氧化鋇溶液可以直接得到碳酸鈣沉淀,稱量其質(zhì)量后即可算出質(zhì)量分數(shù).大家討論后認為用氫氧化鋇溶液比氫氧化鈣更好,請說出他們的理由。(答出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