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向量,
,則“
”是“
”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條件 B.必要而不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25.贊成:①學術超男、超女使學術走向了大眾,有助于國學的傳承;②能使大眾整體素質提高。③使一些普通人產(chǎn)生了了解學術的欲望。④能使大家學到他們的坦誠率真自信。⑤能把晦澀的學術問題通俗化。(答出一點2分,答出四點9分)
反對:①他們做學問浮躁,真正的學問家都耐得住寂寞,潛心鉆研;②他們帶來的只是經(jīng)濟利益,而非學術進步。③他們屈就的是流行的意識形態(tài);④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時尚化、娛樂化;⑤缺乏學術價值,學不到新的東西。(答出其中任意一點得2分,答出四點得9分)
24.欣賞于丹是因為:①女孩子在她身上找到自己想成為的女人形象。②家庭婦女、中年婦女在她身上看到女性的內在美,能使一個長相平凡的女人變得有魅力。欣賞易中天也是因為;③他坦誠率真,行事像一個老小孩;④他講課像說書,很生動。(答出任意一點給2分,共6分)
23.答:《紅樓夢》的《葬花吟》,吟詩者是林黛玉�!对峄ㄒ鳌肥橇主煊窀袊@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百|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淖陷渠溝。”體現(xiàn)了那種不屈不撓、冰清玉潔,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頭屈服的孤傲不阿性格:“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以落花為喻,體現(xiàn)了她對前途命運的憂慮與絕望。
22.答:曹操獻刀。董卓欺主弄權,曹操借王允七星寶刀進府行刺,見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鏡內看見了曹操的動作,轉身相問。曹操急中生智說:“我得一口寶刀,欲獻恩相�!倍拷拥兑豢矗皇且豢趯毜�。董卓引曹操出閣看馬,曹操謝道:“愿借馬一試�!比缓罂祚R加鞭逃之夭夭。
21.A B (A 項中年齡最小、輩分最小的應為巧姐;B項祥林嫂是小說《祝福》中的人物,《祝�!繁皇杖胄≌f集《彷徨》。)
20.柔能勝剛,弱能勝強 勇于示弱,學會以柔克剛(意思對即可,一處2分)
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一處1分)
17.(1)渴望,同時心態(tài)復雜。(2分)
(2)客觀原因是我國從沒得過這個獎項,主觀原因是改革開放以前,我們由于經(jīng)濟、社會等原因,對這個獎項的需要還不強烈;改革開放以后,民族需要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強了,同時,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心理也增強了。
(中國作家對諾貝爾文學獎的心態(tài)是復雜的。一方面總以為它是世界的中心,每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家,加上國人的期待,中國不少作家將獲得諾獎作為終生奮斗的目標。另一方面,價值觀念的差異,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翻譯的障礙,西方對中國文學有一定偏見,因此,對諾獎產(chǎn)生了不屑一顧的酸葡萄的感覺。這種心態(tài)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隨著歷史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中國作家從封閉逐漸走向開放,渴望得到世界的承認,但由于和客觀和主觀原因制約,中國作家與諾獎仍然相距遙遠,面對現(xiàn)實,國人表現(xiàn)出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躁的心理。)(2分,客觀原因、主觀原因各1分)
(3)對這種心態(tài),我們應該辨證看待。希望中國作家獲得諾獎,中國文學早日走向世界,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應該肯定的。但我們不能因為暫時沒有獲獎而不屑一顧,更不能妄自菲薄。(2分)(言之成理即可)
附加題答案
16.熱愛中國文學,關注中國文學。(2分) 具體說明:馬悅然先生作為一個英國人,非常難能可貴地長期致力于研究、傳播中國文學,特別是關注中國當代文學。他告訴中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且評選也很難做到公正,不要看得太重。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的重要障礙是翻譯太差,提出需要一個文學修養(yǎng)很高的英國人翻譯中文作品。他還身體力行,親自為山西作家翻譯小說。他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是充滿期待的,但面對中國浮躁的現(xiàn)狀,他又是充滿憂慮的。(結合文本4分)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