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濰坊市2007~2008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期末調研考試,生物,34)觀察下面的某生理過程示意圖(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問題:
(1)丙氨酸的密碼子是 ,連接甲和丙的化學鍵的結構簡式是 。
(2)若②中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42%,則相應的①分子片斷中胞嘧啶占 。
(3)若該過程合成的物質是抗利尿激素,③中合成的物質首先進入 中進行加工,這種激素作用的靶部位是 。
(4)在該生理過程中,遺傳信息的流動途徑是 ,細胞中tRNA共有 種。
(5)一種氨基酸可以由多個密碼子決定,這對生物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是
。
〖答案〗(1)GCU ―NH―CO― (2)29% (3)內質網 腎小管和集合管
16.(廣東省廣州市2009年高三年級調研測試,生物,32)(9分)根據格里菲斯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涉及的S型細菌和R型細菌可以通過觀察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來區(qū)分,區(qū)分的依據是 。
(3)轉化形成的S型細菌的轉錄是在 中進行的,
轉錄的模板是 。R型細菌被轉化的這種現象
屬于可遺傳變異的 。
(4)如右圖所示,在翻譯過程中,少量的信使RNA分子就可以
合成大量的蛋白質,原因是 。
〖答案〗(9分)
(1)S型細菌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R型細菌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2分)
(2)不能(1分)。因為沒有把DNA和其它成分分開,單獨觀察各自的作用(1分)
(3)細胞質(核區(qū)、擬核) 重組DNA(S基因、含有S基因的DNA) 基因重組
(4)一個mRNA分子可以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進行多條肽鏈的合成(2分)
A.2小時 B.4小時 C.1.6小時 D.1小時
〖答案〗C
15. (山東省濰坊市2008屆高三教學質量檢測,生物,6)將大腸桿菌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后,再轉移到含14N的普通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8小時后提取DNA進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分子所占比例為1/16,則大腸桿菌的分裂周期是 ( )
14.(杭州學軍中學2008年高三年級第二次月考,生物,14)下列有關生物體內基因與酶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絕大多數酶是基因轉錄的重要產物
B.酶和基因都是細胞內染色體的組成成分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有些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實現的
D.有某種酶的基因,細胞中就有相應的酶
〖答案〗C
13.(杭州學軍中學2008年高三年級第二次月考,生物,9)右圖表示同位素32P、35S分別標記噬菌體DNA和大腸桿菌氨基
酸,然后進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侵染后產生的子代
噬菌體和母噬菌體形態(tài)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體的DNA分子
與蛋白質分子應含有的標記元素是 ( )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P、32S、35S D.32P、32S、35S
〖答案〗B
11.(陜西省寶雞中學2009屆高三年級月考(一),生物,7)在蔡斯和赫爾希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然后被離心。一段較長時間后,問沉淀物中32P標記的物質占該物質總數的比值 ( )
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不能確定
〖答案〗C
12(山東省日照市2009屆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檢測,生物,33)科學家利用“同位素標記法”探明了許多生理過程的實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15N標記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的變化規(guī)律
B.用18O標記H2O和CO2有力地證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標記CO2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轉移途徑
D.用35S標記噬菌體的DNA并以此侵染細菌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答案〗C
10.(山東省日照市2009屆高三上學期教學質量檢測,生物,24)DNA分子模板鏈上的堿基序列及最終翻譯的氨基酸如下表所示:
則右圖所示的tRNA.所攜帶的氨基酸是 ( )
堿基序列
GCA
CGT
ACG
TGC
氨基酸
賴氨酸
丙氨酸
半胱氨酸
蘇氨酸
A.丙氨酸 B.賴氨酸
C.蘇氨酸 D.半胱氨酸 〖答案〗A
9.(福建龍巖一中2008―2009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一學段考試,生物,25)下列有關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一個密碼子只決定一種氨基酸,一種氨基酸只由一種tRNA轉運
B.該過程需要有三個高能磷酸鍵的ATP提供能量
C.該過程一定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A一定與T配對,G一定與C配對
D.DNA轉錄和翻譯的原料分別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答案〗D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