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
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確命題的個數(shù)是
A.0 B.1 C.2 D.3
3、根據(jù)對角線規(guī)則,下列物質的性質具有相似性的是 ( )
A、硼和硅 B、鋁和鐵 C、鈹和鋁 D、銅和金
2、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電負性X>Y,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與Y形成化合物是,X可以顯負價,Y顯正價
B、第一電離能可能Y小于X
C、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X對應的酸性弱于于Y對應的
D、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HmY小于HmX
1、電負性的大小也可以作為判斷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尺度下列關于電負性的變化規(guī)律正確的是 ( )
A.周期表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變大
B.周期表從上到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變大
C.電負性越大,金屬性越強
D.電負性越小,非金屬性越強
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別代表某一化學元素
(1)下列 (填寫編號)組元素的單質可能都是電的良導體。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2)如果給核外電子足夠的能量,這些電子便會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而離去。核外電子離開該原子或離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兩大因素的影響。
原子核失去核外不同電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
鋰 |
X |
Y |
失去第一個電子 |
519 |
502 |
580 |
失去第二個電子 |
7 296 |
4 570 |
1 820 |
失去第三個電子 |
11 799 |
6 920 |
2 750 |
失去第四個電子 |
|
9 550 |
11 600 |
①通過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數(shù)據(jù)分析,為什么鋰原子失去核外第二個電子時所需的能量要遠遠大于失去第一個電子所需的能量 。
②表中X可能為13種元素中的 (填寫字母)元素。用元素符號表示X和j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 。
③Y是周期表中 族的元素的增加,I1逐漸增大。
④以上13種元素中, (填寫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個電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解析:(1)從所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難知道a、c、d、f分別為Na、Mg、Sr和Al,e處于過渡元素區(qū)也一定為金屬,它們都是電的良導體;h為碳元素,其單質中的石墨也是電的良導體,故應選①、④兩組。
(2)①鋰原子核外共有3個電子,其中兩個在K層,1個在L層,當失去最外層的一個電子后,鋰離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根據(jù)題給信息可知,鋰離子再失去電子便會形成不穩(wěn)定結構,因此鋰原子失去第二個電子時所需能量遠大于失去第一個電子所需的能量。②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X失去第二個電子所需能量遠大于失去第一個電子所需的能量(9倍多),而失去第三個、第四個電子所需能量皆不足前者的兩倍,故第一個電子為最外層的1個電子,而其他幾個電子應處于內層。結合所給的周期表知,X應為a,即鈉元素,和j即氧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學式分別為:Na2O和 Na2O2。③由表中所給Y的數(shù)據(jù)可知,Y失去第一、二、三個電子所需能量差別不大,而失去第四個電子所需能量遠大于失去第三個電子所需的能量,因此,Y元素的最外層有3個電子,即為第ⅢA族的元素Al。④從題目所給信息知道,原子失電子所需能量不僅與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力有關,還與形成穩(wěn)定結構的傾向有關。結構越穩(wěn)定失電子所需能量越高,在所給13種元素中,處于零族的m元素已達8e-穩(wěn)定結構,因此失去核外第一個電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答案:(1)①④ (2)①Li原子失去1個電子后形成穩(wěn)定結構,再失去1個電子很困難 ②a;Na2O 或Na2O2 ③ⅢA ④ m
教 案
課題:第二節(jié) 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3) |
授課班級 |
|
|||||||||||||||||||||||||||||
課 時 |
|
||||||||||||||||||||||||||||||
教 學 目 的 |
知識 與 技能 |
1、了解元素電負性的涵義,能應用元素的電負性說明元素的某些性質 2、能根據(jù)元素的電負性資料,解釋元素的“對角線”規(guī)則。 3、能從物質結構決定性質的視角解釋一些化學現(xiàn)象,預測物質的有關性質 4、進一步認識物質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
過程 與 方法 |
|
||||||||||||||||||||||||||||||
情感 態(tài)度 價值觀 |
|
||||||||||||||||||||||||||||||
重 點 |
電負性的意義 |
||||||||||||||||||||||||||||||
難 點 |
電負性的應用 |
||||||||||||||||||||||||||||||
知 識 結 構 與 板 書 設 計 |
3、電負性 (1) 鍵合電子:元素相互化合時,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學鍵的電子稱為鍵合電子 孤電子:元素相互化合時,元素的價電子中沒有參加形成化學鍵的電子的孤電子。 (2)定義:用來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的大小。 (3)意義:元素的電負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反之,電負性越小,相應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弱。 (4) 電負性大小的標準:以F的電負性為4.0和Li的電負性為1.0作為相對標準。 (6) 元素電負性的應用 1 元素的電負性與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關系 2 電負性與化合價的關系 ③判斷化學鍵的類型 4對角線規(guī)則:元素周期中處于對角線位置的元素電負性數(shù)值相近,性質相似。 |
||||||||||||||||||||||||||||||
教學過程 |
|||||||||||||||||||||||||||||||
教學步驟、內容 |
教學方法、手段、師生活動 |
||||||||||||||||||||||||||||||
[復習]1、什么是電離能?它與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有什么關系? 2、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的電離能變化有什么規(guī)律? [講]元素相互化合,可理解為原子之間產(chǎn)生化學作用力,形象地叫做化學鍵,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學鍵的電子稱為鍵合電子。電負性的概念是由美國化學家鮑林提出的,用來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的大小(如圖1-22)。電負性越大的原子,對鍵合電子的吸引力越大。 [投影] ![]() ![]() [板書]3、電負性 (1) 鍵合電子:元素相互化合時,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學鍵的電子稱為鍵合電子 孤電子:元素相互化合時,元素的價電子中沒有參加形成化學鍵的電子的孤電子。 [講]用來表示當兩個不同原子在形成化學鍵時吸引電子能力的相對強弱。鮑林給電負性下的定義是“電負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能力的標度”。 [板書](2)定義:用來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對鍵合電子吸引力的大小。 (3)意義:元素的電負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反之,電負性越小,相應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弱。 [講]鮑林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了理論計算,以氟的電負性為4.0和鋰的電負性為1。0作為相對標準,得出了各元素的電負性(稀有氣體未計),如圖l-23所示。 [板書](4) 電負性大小的標準:以F的電負性為4.0和Li的電負性為1.0作為相對標準。 [思考與交流]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電負性如何變化規(guī)律?如何理解這些規(guī)律?根據(jù)電負性大小,判斷氧的非金屬性與氯的非金屬性哪個強? [講]金屬元素越容易失電子,對鍵合電子的吸引能力越小,電負性越小,其金屬性越強;非金屬元素越容易得電子,對鍵合電子的吸引能力越大,電負性越大,其非金屬性越強;故可以用電負性來度量金屬性與非金屬性的強弱。周期表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變大;周期表從上到下,元素的電負性逐漸變小。 [投影] ![]() [講]同周期元素從左往右,電負性逐漸增大,表明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同主族元素從上往下,電負性逐漸減小,表明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板書](5) 元素電負性的周期性變化 1 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較小,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較大。 2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遞增;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電負性遞減,對副族而言,同族元素的電負性也大體呈現(xiàn)出這種變化趨勢。 [講]電負性大的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電負性小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角。 [科學探究]根據(jù)數(shù)據(jù)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電負性變化圖,請用類似的方法制作IA、VIIA元素的電負性變化圖。 [投影]電負性的周期性變化示例 ![]() [講]元素的電負性用于判斷一種元素是金屬元素還是非金屬元素,以及元素的活潑性。通常,電負性小于2的元素,大部分是金屬元素;電負性大于2的元素,大部分是非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大,非金屬元素越活潑;金屬元素的電負性越小,金屬元素越活潑。例如,氟的電負性為4,是最強的非金屬元素;鈁的電負性為0.7,是最強的金屬元素, [板書](6) 元素電負性的應用 1 元素的電負性與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關系 [講]金屬的電負性一般都小于1.8,非金屬的電負性一般都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屬三角區(qū)邊界的“類金屬”(如鍺、銻等)的電負性在1.8左右,它們既有金屬性,又有非金屬性。 [講]利用電負性可以判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正負;電負性大的元素易呈現(xiàn)負價,電負性小的元素易呈現(xiàn)正價。 [板書]2 電負性與化合價的關系 [講]電負性數(shù)值的大小能夠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能力的大小。電負性數(shù)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價為正值;電負性數(shù)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電子的能力強,元素的化合價為負價 [板書]③判斷化學鍵的類型 [講]一般電負性差值大的元素原子間形成的主要是離子鍵,電負性差值小于1.7或相同的非金屬原子之間形成的主要是共價鍵;當電負性差值為零時,通常形成非極性鍵,不為零時易形成極性鍵。當電負性差值大于1.7,形成的是離子鍵 [點擊試題]已知元素的電負性和元素的化合價等一樣,也是元素的一種基本性質。下面給出14種元素的電負性:
已知: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大于1.7 時,形成離子鍵,兩成鍵元素間電負性差值小于1.7時,形成共價鍵。 ①根據(jù)表中給出的數(shù)據(jù),可推知元素的電負性具有的變化規(guī)律是 。 ②.判斷下列物質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 Mg3N2 BeCl2 AlCl3 SiC 解析:元素的電負性是元素的性質,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呈周期性變化。據(jù)已知條件及上表中數(shù)值:Mg3N2電負性差值為1.8,大于1.7,形成離子鍵,為離子化合物;BeCl2 AlCl3 SiC電負性差值分別為1.3、1.3、0.8,均小于1.7,形成共價鍵,為共價化合物。 答案:1.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元素的電負性與原子半徑一樣呈周期性變化。2.Mg3N2;離子化合物。SiC,BeCl2、AlCl3均為共價化合物。 [板書]4對角線規(guī)則:元素周期中處于對角線位置的元素電負性數(shù)值相近,性質相似。 [科學探究]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與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質有些相似,被稱為“對角線規(guī)則”。查閱資料,比較鋰和鎂在空氣中燃燒的產(chǎn)物,鈹和鋁的氫氧化物的酸堿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強弱,說明對角線規(guī)則,并用這些元素的電負性解釋對角線規(guī)則。 [講]Li、Mg在空氣中燃燒產(chǎn)物分別為Li2O、MgO,Be(OH)2、Al(OH)3均為兩性氫氧化物,硼和硅的含氧酸均為弱酸,由此可以看出對角線規(guī)則的合理性。Li、Mg的電負性分別為1.0、1.2,Be、Al電負性均為1.5,B、Si的電負性分別為2.0、1.8數(shù)值相差不大,故性質相似.) [講]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電離能和電負性間的關系。通常情況下,第一電離能大的主族元素電負性大,但IIA族,VA族元素原子的價電子排布分別為ns2,ns2np3,為全滿和半滿結構,這兩族元素原子第一電離能反常大。 [小結]原子半徑、電離能、電負性的周期性變化規(guī)律: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第一電離能逐漸增大(趨勢),電負性逐漸增大。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電負性逐漸減小。 [隨堂練習] 4.能夠證明電子在核外是分層排布的事實是( ) A、電負性 B、電離能 C、電子親和能 D、電勢能 解析:各級電離能逐級增大,I1,I2,I3。。。。。外層電子只有一個電子的堿金屬元素很容易失去一個電子變?yōu)?1價陽離子,而達到穩(wěn)定結構,I1較小,但再失去一個電子變?yōu)?2價陽離子卻非常困難。即I2突躍式升高,即I2》I1,又如外層只有兩個的Mg、Ca等堿土金屬元素,I1和I2差別較小,但失去2個電子達到穩(wěn)定結構后,在失去電子變?yōu)?3價陽離子卻非常困難,即I3突躍式變大,I3》I2>I1,因此說電離能是核外電子分層排布的實驗佐證。答案:B 3、下列原子的價電子排布中,對應于第一電離能最大的是( ) A、ns2np1 B、ns2np2 C、ns2np3 D、ns2np4 解析:當原子軌道處于全滿、半滿時,具有的能量較低,原子比較穩(wěn)定,電離能較大。答案:C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3周期所含的元素中鈉的第一電離能最小 B.鋁的第一電離能比鎂的第一電離能大 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電離能最大 D.鉀的第一電離能比鎂的第一電離能大 解析:考查元素第一電離能的變化規(guī)律,一般同周期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逐漸增大,堿金屬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最小,稀有氣體最大故A正確C不正確;但有反常,第ⅢA和VA族元素比同周期相鄰兩種元素第一電離能都低。同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逐漸減小。,由于核外價電子排布鎂為3S2,Al為3S23P1,故Al的第一電離能小于Mg的,所以B錯誤;根據(jù)同主族同周期規(guī)律可以推測:第一電離能K<Ca<Mg,所以D錯誤。答案:A 6、某元素的激發(fā)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 同步練習冊答案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版權聲明:本站所有文章,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著作權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無意侵犯版權,如有侵權,請作者速來函告知,我們將盡快處理,聯(lián)系qq:3310059649。 ICP備案序號: 滬ICP備07509807號-10 鄂公網(wǎng)安備42018502000812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