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7954  427962  427968  427972  427978  427980  427984  427990  427992  427998  428004  428008  428010  428014  428020  428022  428028  428032  428034  428038  428040  428044  428046  428048  428049  428050  428052  428053  428054  428056  428058  428062  428064  428068  428070  428074  428080  428082  428088  428092  428094  428098  428104  428110  428112  428118  428122  428124  428130  428134  428140  428148  447090 

5. Please give the book _________, Jack.

A. to me          B. to I          C. me           D. to mine

試題詳情

4. - What color is it?

- _________.

A. It’s a green apple. B. Green.        C. It’s a green.        D. Greens.

試題詳情

3. - Does the girl have big eyes?

- Yes, she does. 該對話正確的語調是_________。

A. ↑↑          B. ↓↓         C. ↑↓         D. ↓↑

試題詳情

2. The toy has four _________.

A. foot           B. foots         C. feet          D. feets

試題詳情

Ⅰ.單項選擇。(15分)

1. I have _________ old friend, and he has only(只,僅僅) _________ arm.

A. a; an           B. an; one        C. a; an         D. an; an

試題詳情

Ⅰ.聽句子,選擇與句子內容相符的圖片。每個句子讀一遍。(5分)

 

(  ) 1. A.                      B.                    C.

 

(  ) 2. A.                      B.                    C.

 

(  ) 3. A.                      B.                    C.

 

(  ) 4. A.                   B.                    C.

 

(  ) 5. A.                   B.                    C.

Ⅱ.聽句子,選擇正確的答語。每個句子讀一遍。(5分)

(  ) 6. A. It’s his.             B. Yes, it is.             C. No, it isn’t.

(  ) 7. A. Thanks.            B. Yes, they are.          C. Yes, it is.

(  ) 8. A. An old man.         B. He is a teacher.

      C. He is tall and he has a round face.

(  ) 9. A. It’s black.           B. It’s blue.              C. It’s pink.

(  ) 10. A. Yes, he does.           B. No, he has a knife.      C. Yes, he has a ruler.

Ⅲ.聽對話,判斷句子正(T)誤(F)。對話讀兩遍。(5分)

(  ) 11. Rose is from Japan.

(  ) 12. Li Ming is in Class 4, Grade 7.

(  ) 13. Rose and Li Ming are in the same class.

(  ) 14. Mr. Wang is Rose’s Chinese teacher.

(  ) 15. Mr. Wang is tall.

Ⅳ.聽短文,選擇正確答案。短文讀兩遍。(5分)

(  ) 16. These clothes look very _________.

A. old            B. new          C. nice

(  ) 17. The shoes are _________.

A. Jane’s          B. Michael’s      C. mine

(  ) 18. Jane’s skirt is _________.

A. red            B. green         C. yellow

(  ) 19. The blue _________ are Wang Wei’s.

A. shirts          B. pants         C. shoes

(  ) 20. Wang Wei is tall and he has long _________.

A. legs           B. arms         C. hair

試題詳情

17、20世紀不同類型的改革模式

問題:“20世紀在世界現代化發(fā)展道路上有著三個重要的改革調整機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國,一次是30年代西方大危機時期的美國,還有一次發(fā)生在70年代末期以來的中國。”請結合有關史實回答:

(1)上述材料中所說的俄、美、中三個國家的“改革調整機遇”分別是指什么?

(2)這三國的改革調整各有何特點?結果或影響如何?

(3)據此談談你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認識。

回答:

(1)俄國:1921年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美國:1932年實施新政;中國: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

(2)特點:俄通過市場用固定的糧食稅、國家資本主義和商品買賣的辦法發(fā)展生產,建立社會主義工業(yè)同農業(yè)的市場交流。美國用國家干預經濟的辦法即用一定的計劃經濟來調節(jié)資本主義產銷間的矛盾,避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混亂和盲目,達到解決經濟危機的目的。中國克服計劃經濟體制弊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解放生產力,最終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結局:俄國促進了工農業(yè)的發(fā)展,但到1927年新經濟政策被廢除,建立起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美國擺脫了經濟危機,并促進戰(zhàn)后出現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大發(fā)展的世界趨勢。中國現代化建設出現繁榮景象。

(3)認識:三種經濟模式的改革都是對生產關系的調整,其改革充分表明: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只是經濟手段,不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本質區(qū)別。

試題詳情

16、社會主義改革比較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歐亞社會主義國家紛紛進行改革運動。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這場改革的背景。改革主要針對哪些問題而展開。試從經濟、思想理論建設方面分析中蘇改革一成一敗的原因。

[解析]題目規(guī)定的時間是“50年代中期以來”,空間是“歐亞社會主義國家”。要注意對改革背景和改革內容作出概括,對教材敘述的內容在比較的基礎上做歸類。最后一問要抓住試題設問要點再現史實,聯系結果進行思考并通過比較的方式組織答案。

[答案]

(1)背景:①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與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懸殊較大。②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③蘇聯模式的教條主義忽略特殊國情,產生消極影響,前進步履維艱。

(2)內容:①強調國家主權獨立。南斯拉夫的社會主義自治;中國一貫堅持獨立自主,提倡和平共處。②改革經濟體制,政企分開,擴大企業(yè)自主權,減少國家對企業(yè)的干涉。典型事例是南斯拉夫的社會主義自治制度。

(3)中蘇改革成敗原因

中國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形成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否定“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和四項基本原則,并逐步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在吸引外資和先進技術時堅決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時刻警惕和打擊西方的和平演變,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舉世矚目,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發(fā)展,人民堅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

蘇聯長期脫離實際,受教條主義影響,不能很好地對外開放和借鑒學習資本主義的長處,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沒有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對西方和平演變進行有效的反滲透,而經濟因改革失敗而衰退,無法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引起人們對社會主義的懷疑。

(4)啟示:①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重視國情,選擇并完善建設道路。

②堅強有力的集體領導是改革成敗的關鍵。

試題詳情

15、蘇俄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和中國改革開放的比較

三次改革成功的原因:一是從本國的國情出發(fā),抓住問題的實質,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調整生產關系去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三是適當照顧人民利益,贏得人民的支持。

認識:

三次改革各有特點,他們的成功說明了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不是某一社會制度中的特有產物,資本主義經濟中有計劃經濟,社會主義經濟中也必須市場化。

試題詳情

14、1861年改革同明治維新的比較

相同之處:①所處時代相同:都發(fā)生在19世紀60年代;②國內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俄國為農奴制,日本為幕府統治;③方式相同:都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進行;④主觀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維護了君主及其統治;⑤客觀效果相同:都有利于本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都促使本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都是本國歷史發(fā)展的轉折點;⑥性質相同: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⑦結果相同:都成功了,但都保留了不少的封建殘余且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尤其是對中國的侵略擴張。 不同之處:①面臨的國際環(huán)境不同:俄國沒有遭受外國的侵略,日本則受到了外國的侵略;②清除障礙的激烈程度不同:日本要激烈一些,爆發(fā)了推翻幕府的武裝斗爭;③影響的廣度和深度不同: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廣泛而深刻,使日本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危機,國力發(fā)展超過俄國,成為亞洲經濟、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