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光學是借用“幾何”知識來研究光的傳播問題的,而光的傳播路線又是由光的基本傳播規(guī)律來確定。所以,對于幾何光學問題,只要能夠畫出光路圖,剩下的就只是“幾何問題”了。而幾何光學中的光路通常有如下兩類:
(1)“成像光路”--一般來說畫光路應依據(jù)光的傳播規(guī)律,但對成像光路來說,特別是對薄透鏡的成像光路來說,則是依據(jù)三條特殊光線來完成的。這三條特殊光線通常是指:平行于主軸的光線經(jīng)透鏡后必過焦點;過焦點的光線經(jīng)透鏡后必平行于主軸;過光心的光線經(jīng)透鏡后傳播方向不變。
(2)“視場光路”--即用光路來確定觀察范圍。這類光路一般要求畫出所謂的“邊緣光線”,而一般的“邊緣光線”往往又要借助于物點與像點的一一對應關系來幫助確定。
規(guī)律方法 一. 用光的折射解釋自然現(xiàn)象
現(xiàn)象一:星光閃爍與光折射
由于重力的影響,包圍地球的大氣密度隨高度而變化;另外,由于氣候的變化,大氣層的各處又在時刻不斷地變化著,這種大氣的物理變化叫做大氣的抖動.由于大氣的抖動便引起了空氣折射率的不斷變化.我們觀望某一星星時,星光穿過大氣層進入眼睛,于是看到了星光.之后由于大氣的抖動,使空氣折射率發(fā)生變化,星光傳播的路徑便發(fā)生了改變,這時星光到達另一地點,我們站在原來的地方就看不見它的光了,便形成一次閃爍.大氣的抖動是時刻不停的,并與氣候密切相關.一般大氣抖動明顯地大氣折射率而形成一次閃爍的時間間隔是1-4秒,所以,我們觀望星空時,看到的星光是閃爍的了
現(xiàn)象二:藍天、紅日與光散射
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兩種均勻媒質(zhì)的分界面時,會產(chǎn)生反射和折射現(xiàn)象.但當光在不均勻媒介質(zhì)中傳播時,情況就不同了.由于一部分光線不能直線前進,就會向四面八方散射開來,形成光的散射現(xiàn)象.地球周圍由空氣形成的大氣層,就是這樣一種不均勻媒質(zhì).因此,我們看到的天空的顏色,實際上是經(jīng)大氣層散射的光線的顏色.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大氣對不同色光的散射作用不是“機會均等”的,波長短的光受一的散射最厲害.當太陽光受到大氣分子散射時,波長較短的藍光被散射得多一些.由于天空中布滿了被散射的藍光,地面上的人就看到天空呈現(xiàn)出蔚藍色.空氣越是純凈、干燥,這種蔚藍色就越深、越艷.如果天空十分純凈,沒有大氣和其他微粒的散射作用,我們將看不到這種璀璨的藍色.比如在2萬米以上的高空,空氣氣體分子特別稀薄,散射作用已完全消失,天空也會變得暗淡.
同樣道理,旭日初升或日落西山時,直接從太陽射來的光所穿過的大氣層厚度,比正午時直接由太陽射擊來的光所穿過的大氣層厚度要厚得多.太陽光在大氣層中傳播的距離越長,被散射掉的短波長的藍光就越多,長波長的紅光的比例也顯著增多.最后到達地面的太陽光,它的紅色萬分也相對增加,因此,才會出現(xiàn)滿天紅霞和血紅夕陽.實際上,發(fā)光的太陽表面的顏色卻始終沒有變化.
現(xiàn)象三:光在大氣中的折射
光在到達密度不同的兩層大氣的分界面時,會發(fā)生光的折射.氣象學告訴我們,空氣的密度的大小主要受氣壓和氣溫兩個條件的影響.氣壓指得是單位面積空氣柱的重量.大氣層包圍在地球表面,因此在大氣層的低層氣壓較高,越向上氣壓越低.氣壓高則空氣密度大,氣壓低則空氣密度。虼耍G闆r下,總是貼近地面的空氣密度最大,越向上空氣密度越。疁囟葘諝饷芏鹊挠绊懞蜌鈮簞t剛好相反.氣溫越高,空氣的體積越膨脹,空氣的密度越。粶囟仍降,空氣收縮,則空氣的密度變大.一般越接近地面溫度越高(逆溫層是個例外).
根據(jù)實測所得,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溫度的上下差別不是太大,而氣壓上下的差別卻很顯著,因此氣壓對空氣密度的垂直分布所產(chǎn)生的影響遠比氣溫的影響大,這就使得空氣密度經(jīng)常是越向上越小的(當然減小的情況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由于地球上空氣的密度隨高度的變化,折射率隨密度減小而正比例地減小,因此光在大氣中傳播時,通過一層層密度不同的大氣,在各層的分界面處會發(fā)生折射,使光線不沿直線傳播而是變彎曲,這樣當太陽和其他星體的光線進入大氣以后,光線就會拐彎,這種現(xiàn)象稱天文折射,這使在地面觀測得的天體視位置S'比實際位置S高.
[例9]假設地球表面不存在氣層,那么人們觀察到日出時刻與實際存在大氣層的情況相比( )
A、將提前 B、將延后
C、在某些地區(qū)將提前,在另一些地區(qū)將延后 D、不變
分析:注意到大氣層不均勻的特性
解答:由幾何光學知識可知,有大氣層時,由于地表大氣層不均勻,太陽光線經(jīng)大氣折射后向下彎曲,如圖所示,地球上觀察者看到日出的太陽要比實際位置高,也就是當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時就可以看到太陽的像;而沒有大氣層時,太陽光線沿直線傳播,當太陽在地平線以下時是看不到太陽的。故有大氣層時可提前看到日出。
物點發(fā)出的發(fā)散光束照射到鏡面上并經(jīng)反射或折射后,如會聚于一點,則該點即為物點經(jīng)鏡面所成的實像點;如發(fā)散,則其反向延長后的會聚點即為物點經(jīng)鏡面所成的虛像點。因此,判斷某光學鏡是否能成實(虛)像,關鍵看發(fā)散光束經(jīng)該光學鏡的反射或折射后是否能變?yōu)闀酃馐?可能仍為發(fā)散光束)。
(1)平面鏡的反射不能改變物點發(fā)出的發(fā)散光束的發(fā)散程度,所以只能在異側成等等大的、正立的虛像。
(2)凹透鏡的折射只能使物點發(fā)出的發(fā)散光束的發(fā)散程度提高,所以只能在同側成縮小的、正立的虛像。
(3)凸透鏡的折射既能使物點發(fā)出的發(fā)散光束仍然發(fā)散,又能使物點發(fā)出的發(fā)散光束變?yōu)榫酃馐,所以它既能成虛像,又能成實像?/p>
(1)光束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其會聚(或發(fā)散)的程度將不發(fā)生改變。這正是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及平面鏡的反射面是“平面”所共同決定的。
(2)光束射向三棱鏡,經(jīng)前、后表面兩次折射后,其傳播光路變化的特征是:向著底邊偏折,若光束由復色光組成,由于不同色光偏折的程度不同,將發(fā)生所謂的色散現(xiàn)象。
(3)光束射向前、后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磚,經(jīng)前、后表面兩次折射后,其傳播光路變化的特征是;傳播方向不變,只產(chǎn)生一個側移。
(4)光束射向透鏡,經(jīng)前、后表面兩次折射后,其傳播光路變化的特征是:凸透鏡使光束會聚,凹透鏡使光束發(fā)散。
4.光導纖維
全反射的一個重要應用就是用于光導纖維(簡稱光纖)。光纖有內(nèi)、外兩層材料,其中內(nèi)層是光密介質(zhì),外層是光疏介質(zhì)。光在光纖中傳播時,每次射到內(nèi)、外兩層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臨界角,從而發(fā)生全反射。這樣使從一個端面入射的光,經(jīng)過多次全反射能夠沒有損失地全部從另一個端面射出。
[例13] 如圖所示,一條長度為L=5.0m的光導纖維用折射率為n=的材料制成。一細束激光由其左端的中心點以α= 45°的入射角射入光導纖維內(nèi),經(jīng)過一系列全反射后從右端射出。求:⑴該激光在光導纖維中的速度v是多大?⑵該激光在光導纖維中傳輸所經(jīng)歷的時間是多少?
解:⑴由n=c/v可得v=2.1×108m/s
⑵由n=sinα/sinr可得光線從左端面射入后的折射角為30°,射到側面時的入射角為60°,大于臨界角45°,因此發(fā)生全反射,同理光線每次在側面都將發(fā)生全反射,直到光線達到右端面。由三角關系可以求出光線在光纖中通過的總路程為s=2L/,因此該激光在光導纖維中傳輸所經(jīng)歷的時間是t=s/v=2.7×10-8s。
3.玻璃磚
所謂玻璃磚一般指橫截面為矩形的棱柱。當光線從上表面入射,從下表面射出時,其特點是:⑴射出光線和入射光線平行;⑵各種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發(fā)生色散;⑶射出光線的側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磚的厚度有關;⑷可利用玻璃磚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例8] 如圖所示,兩細束平行的單色光a、b射向同一塊玻璃磚的上表面,最終都從玻璃磚的下表面射出。已知玻璃對單色光a的折射率較小,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進入玻璃磚后兩束光仍然是平行的
B.從玻璃磚下表面射出后,兩束光不再平行
C.從玻璃磚下表面射出后,兩束光之間的距離一定減小了
D.從玻璃磚下表面射出后,兩束光之間的距離可能和射入前相同
解:進入時入射角相同,折射率不同,因此折射角不同,兩束光在玻璃內(nèi)不再平行,但從下表面射出時仍是平行的。射出時兩束光之間的距離根據(jù)玻璃磚的厚度不同而不同,在厚度從小到大變化時,該距離先減小后增大,有可能和入射前相同(但左右關系一定改變了)。
2.全反射棱鏡
橫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鏡叫全反射棱鏡。選擇適當?shù)娜肷潼c,可以使入射光線經(jīng)過全反射棱鏡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轉90o(右圖1)或180o(右圖2)。要特別注意兩種用法中光線在哪個表面發(fā)生全反射。
[例7] 如圖所示,自行車的尾燈采用了全反射棱鏡的原理。它雖然本身不發(fā)光,但在夜間騎行時,從后面開來的汽車發(fā)出的強光照到尾燈后,會有較強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車司機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車。尾燈的原理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汽車燈光應從左面射過來在尾燈的左表面發(fā)生全反射
B.汽車燈光應從左面射過來在尾燈的右表面發(fā)生全反射
C.汽車燈光應從右面射過來在尾燈的左表面發(fā)生全反射
D.汽車燈光應從右面射過來在尾燈的右表面發(fā)生全反射
解:利用全反射棱鏡使入射光線偏折180°,光線應該從斜邊入射,在兩個直角邊上連續(xù)發(fā)生兩次全反射。所以選C。
1.棱鏡對光的偏折作用
一般所說的棱鏡都是用光密介質(zhì)制作的。入射光線經(jīng)三棱鏡兩次折射后,射出方向與入射方向相比,向底邊偏折。(若棱鏡的折射率比棱鏡外介質(zhì)小則結論相反。)
作圖時盡量利用對稱性(把棱鏡中的光線畫成與底邊平行)。
由于各種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一束白光經(jīng)三棱鏡折射后發(fā)生色散現(xiàn)象,在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帶(稱光譜)(紅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在同一介質(zhì)中,七色光與下面幾個物理量的對應關系如表所示。
色光 |
紅橙黃綠藍靛紫 |
折射率 |
小大 |
偏向角 |
小大 |
頻率 |
小小 |
速度 |
大小 |
[例5]發(fā)出白光的細線光源ab,長度為l0,豎直放置,上端a恰好在水面以下,如圖,F(xiàn)考慮線光源a b發(fā)出的靠近水面法線(圖中的虛線)的細光束經(jīng)水面折射后所成的像,由于水對光有色散作用,若以l1表示紅光成的像的長度,l2表示藍光成的像的長度,則(D)
A. l1< l2<l0 B.l1> l2>l0 C.l2> l1>l0 D.l2< l1<l0
解析:紅光的折射率n1小于藍光的折射率n1,b點的像紅光比藍光靠下,所以l2< l1<l0
[例6]公園里燈光噴泉的水池中有處于同一深度若干彩燈,在晚上觀察不同顏色彩燈的深度和 水面上被照亮的面積,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
A.紅燈看起來較淺,紅燈照亮的水面面積較小 B.紅燈看起來較深,紅燈照亮的水面面積較小
C.紅燈看起來較淺,紅燈照亮的水面面積較大 D.紅燈看起來較深,紅燈照亮的水面面積較大
3.臨界角公式:光線從某種介質(zhì)射向真空(或空氣)時的臨界角為C,則sinC=1/n=v/c
[例3]潛水員在折射率為的透明的海水下hm深處,向上觀察水面,能看到的天穹和周圍的景物都出現(xiàn)在水面上 的一個圓形面積為S的區(qū)域內(nèi),關于圓面積S和深度h的關系正確的是( C )
A、S與水深h成正比 B、S與水深h成反比
C、S與水深h的平方成正比 D、S與水深h的平方成反比
[例4]完全透明的水中某深處,放一點光源在水面上可見到一個圓形的透光平面,如果透光圓面的半徑勻速增大,則光源正在( D )
A、加速上升 B、加速下沉 C、勻速上升 D、勻速下沉
2.全反射條件:光線從光密介質(zhì)射向光疏介質(zhì),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臨界角.
1.全反射現(xiàn)象:光照射到兩種介質(zhì)界面上時,光線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質(zhì)的現(xiàn)象.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