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8267  428275  428281  428285  428291  428293  428297  428303  428305  428311  428317  428321  428323  428327  428333  428335  428341  428345  428347  428351  428353  428357  428359  428361  428362  428363  428365  428366  428367  428369  428371  428375  428377  428381  428383  428387  428393  428395  428401  428405  428407  428411  428417  428423  428425  428431  428435  428437  428443  428447  428453  428461  447090 

2.電磁波按波長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為: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級、γ射線,除可見光外,相鄰波段都有重疊。

試題詳情

1、光的干涉與衍射充分地表明光是一種波,光的偏振現(xiàn)象又進一步表明光是橫波。麥克斯韋對電磁理論的研究預(yù)言了電磁波的存在,并得到電磁波傳播速度的理論值3.11×108m/s,這和當時測出的光速3.15×108m/s非常接近,在此基礎(chǔ)上麥克斯韋提出了光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電磁波,這就是所謂的光的電磁說。赫茲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并測出其波長與頻率,進而得到電磁波的傳播速度,用實驗證實了光的電磁說。

試題詳情

(1)自然光。太陽、電燈等普通光源直接發(fā)出的光,包含垂直于傳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動的光,而且沿各個方向振動的光波的強度都相同,這種光叫自然光。

(2)偏振光。自然光通過偏振片后,在垂直于傳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一個特定的方向振動,叫偏振光。自然光射到兩種介質(zhì)的界面上,如果光的入射方向合適,使反射和折射光之間的夾角恰好是90°,這時,反射光和折射光就都是偏振光,且它們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我們通常看到的絕大多數(shù)光都是偏振光。

(3)只有橫波才有偏振現(xiàn)象。光的偏振也證明了光是一種波,而且是橫波。各種電磁波中電場E的方向、磁場B的方向和電磁波的傳播方向之間,兩兩互相垂直。

(4)光波的感光作用和生理作用主要是由電場強度E引起的,因此將E的振動稱為光振動。

[例7]如圖所示,讓太陽光或白熾燈光通過偏振片P和Q,以光的傳播方向為軸旋轉(zhuǎn)偏振片P和Q,可以看到透射光的強度會發(fā)生變化,這是光的偏振現(xiàn)象,這個實驗表明:

A.光是電磁波   B.光是一種橫波

C.光是一種縱波  D.光是概率波

[分析]太陽光或白熾燈發(fā)出的光是自然光,它包含有垂直于傳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動的光,且沿著各個振動方向的光強相同。當這種光經(jīng)過偏振片后,就變成了偏振光,即只有振動方向與偏振片透振方向平行的光通過了偏振片P,形成偏振光,這種偏振光傳到偏振片Q時,當偏振片P和Q透振方向平行時,會完全穿過,垂直時不會穿過,透射程度與二偏振片的透振方向間的夾角有關(guān),因此才出現(xiàn)題中所述的現(xiàn)象,該現(xiàn)象說明:光是一種橫波。[答案]B

[例8]有關(guān)偏振和偏振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只有電磁波才能發(fā)生偏振,機械波不能發(fā)生偏振

B.只有橫波能發(fā)生偏振,縱波不能發(fā)生偏振

C.自然界不存在偏振光,自然光只有通過偏振片才能變?yōu)槠窆?/p>

D.除了從光源直接發(fā)出的光以外,我們通�?吹降慕^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解:機械能中的橫波能發(fā)生偏振。自然光不一定非要通過偏振片才能變?yōu)槠窆�。本題應(yīng)選BD。

試題詳情

4.產(chǎn)生明顯衍射的條件:障礙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的波長相比或比光的波長小.

小結(jié):光的干涉條紋和衍射條紋都是光波疊加的結(jié)果,但存在明顯的區(qū)別:

單色光的衍射條紋與干涉條紋都是明暗相間分布,但衍射條紋中間亮紋最寬,兩側(cè)條紋逐漸變窄變暗,干涉條紋則是等間距,明暗亮度相同。 白光的衍射條紋與干涉條紋都是彩色的。

[例5]某同學(xué)以線狀白熾燈為光源,利用游標卡尺兩腳間形成的狹縫觀察光的衍射現(xiàn)象后,總結(jié)出以下幾點,你認為正確的是

A.若狹縫與燈泡平行,衍射條紋與狹縫平行

B.若狹縫與燈泡垂直,衍射條紋與狹縫垂直

C.衍射條紋的疏密程度與狹縫的寬度有關(guān)

D.衍射條紋的間距與光的波長有關(guān)    [答案] ACD

[例6]平行光通過小孔得到的衍射圖樣和泊松亮斑比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在衍射圖樣的中心都是亮斑    

B.泊松亮斑中心亮點周圍的暗環(huán)較寬

C.小孔衍射的衍射圖樣的中心是暗斑,泊松亮斑圖樣的中心是亮斑

D.小孔衍射的衍射圖樣中亮、暗條紋間的間距是均勻的,泊松亮斑圖樣中亮、暗條紋間的間距是不均勻的   

解:從課本上的圖片可以看出:A、B選項是正確的,C、D選項是錯誤的。

試題詳情

3.  各種不同形狀的障礙物都能使光發(fā)生衍射。

試題詳情

2.泊松亮斑:當光照到不透光的極小圓板上時,在圓板的陰影中心出現(xiàn)的亮斑。當形成泊松亮斑時,圓板陰影的邊緣是模糊的,在陰影外還有不等間距的明暗相間的圓環(huán)。

試題詳情

1.  光的衍射現(xiàn)象是光離開直線路徑而繞到障礙物陰影里的現(xiàn)象.

試題詳情

2.全反射應(yīng)用與棱鏡

[例14] 如圖所示,AB為一塊透明的光學(xué)材料左側(cè)的端面。建立直角坐標系如圖,設(shè)該光學(xué)材料的折射率沿y軸正方向均勻減小。現(xiàn)有一束單色光a從原點O以某一入射角θ由空氣

射入該材料內(nèi)部,則該光線在該材料內(nèi)部可能的光路是下圖中的哪一個

A.       B.       C.       D.        

解:如圖所示,由于該材料折射率由下向上均勻減小,可以設(shè)想將它分割成折射率不同的薄層。光線射到相鄰兩層的界面時,如果入射角小于臨界角,則射入上一層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線偏離法線。到達更上層的界面時入射角逐漸增大,當入射角達到臨界角時發(fā)生全反射,光線開始向下射去直到從該材料中射出。

[例15]如圖所示是三種不同煤質(zhì)疊放在一起,且界面互相平行.媒質(zhì)l的折射率n1=l,媒質(zhì)2的折射率n2=1.5,媒質(zhì)3的折射率n3=1.3,現(xiàn)有一束單色光射到界面I上,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該光束可能在界面I上發(fā)生全反射  

B.該光束可能在界面Ⅱ上發(fā)生全反射  

C.該光束可能在界面Ⅲ上發(fā)生全反射  

D.該光束在三個界面上均不能發(fā)生全反射

   解析:光束是由媒質(zhì)I而進入其它媒質(zhì)的,由題意可知媒質(zhì)I的折射率最小,入射角θ1<90.三個界面互相平行,那么在同一煤質(zhì)中的折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由折射的知識可得:n1sinθ1= n2sinθ2= n3sinθ3,而n2>n3>n1,所以,θ2<θ3<θ1<900,也就是說在三個界面上均不會發(fā)生全反射.

[例17] 如圖所示,一束平行單色光a垂直射向橫截面為等邊三角形的棱鏡的左側(cè)面,棱鏡材料的折射率是。試畫出該入射光射向棱鏡后所有可能的射出光線。

解:由折射率為得全反射臨界角是45°。光線從左側(cè)面射入后方向不發(fā)生改變,射到右側(cè)面和底面的光線的入射角都是60°,大于臨界角,因此發(fā)生全反射。反射光線分別垂直射向底面和右側(cè)面。在底面和右側(cè)面同時還有反射光線。由光路可逆知,它們最終又從左側(cè)面射出。所有可能射出的光線如圖所示。

[例18]平行光束垂直射在等腰玻璃棱鏡的底面上,如圖所示.如果在離棱鏡距離L=100cm處放一個屏M。在屏幕中央形成寬為2 d=1cm的暗斑.求棱鏡的折射角α。玻璃的拆射率n=1.57,底面大小為2a=5 cm。

  解析:作出這束平行光經(jīng)過玻璃棱鏡后的光路圖如圖所示.從圖中的光路圖可知,棱鏡的上半部的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為θ,入射角為α,折射角為β(圖中沒有畫出),由于α很小,由折射定律可得m=sinβ/sinα=β/α,

θ-β=(n-l)而  tgθ=(a+d)/L=3×10-2 

θ=3×10-2rad  

α=θ/(n-l)=3×10-2/(1.57-1)rad=5.26×10-2rad=30

試題詳情

1.邊作圖邊計算

有關(guān)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在解題時首先要判斷是否發(fā)生全反射,在確定未發(fā)生全反射的條件下,再根據(jù)折射定律確定入射角或折射角.要把計算和作圖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根據(jù)數(shù)據(jù)計算反射角、折射角,算一步畫一步,畫一步在根據(jù)需要算一步。作圖要依據(jù)計算結(jié)果,力求準確。

[例11]如圖所示,一圓柱形容器的底部有一凹面鏡,其主軸與圓柱形容器的軸線重合,一點光源S射向凹面鏡的光線,經(jīng)凹面鏡反射平行于主軸,當往容器中注入水后,水面在點光源與凹面鏡之間,要使點光源S射向凹面鏡的光線,以凹鏡反射后互相平行,則點光源就沿主軸.

   A.適當提高; B.適當降低; C.不動 ;D.無法確定移動方向;

解析:點光源射向水面的光線要發(fā)生一次折射,再射到凹面鏡上發(fā)生反射,反射的光線互相平行.由光路可逆,設(shè)光線平行于主軸射向凹面鏡,在凹面鏡反射后射向水面,在水面上發(fā)生折射,由圖可知,S/在S的下方,說明了點光源S應(yīng)適當降低.

[例12] 直角三棱鏡的頂角α=15°, 棱鏡材料的折射率n=1.5,一細束單色光如圖所示垂直于左側(cè)面射入,試用作圖法求出該入射光第一次從棱鏡中射出的光線。

解:由n=1.5知臨界角大于30°小于45°,邊畫邊算可知該光線在射到AB、CD各點時的入射角依次是75°、60°、45°、30°,因此在A、B、C均發(fā)生全反射,到D點入射角才第一次小于臨界角,所以才第一次有光線從棱鏡射出。

試題詳情

[例10]abc為全反射棱鏡,它的主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圖23-3所示。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面上,在ab面上發(fā)生全反射,若光線入射點O的位置不變,改變光線的入射方向(不考慮bc面反射的光線)(   )

A、使入射光線按圖所示的順時針方向逐漸偏轉(zhuǎn),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則紅光將首先射出。

B、使入射光按圖中所示的順時針方向逐漸偏轉(zhuǎn),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則紫光將首先射出

C、使入射光按圖中所示的逆時針方向逐漸偏轉(zhuǎn),紅光將首先射出ab

D、使入射光按圖中所示的逆時針方向逐漸偏轉(zhuǎn),紫光將首先射出ab

解答:白光是由紅到紫七種色光組成,同一種介質(zhì)對它們的折射率,從紅光到紫光逐漸增大。從同一介質(zhì)射向空氣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不同。由公式,n越小,C越大。紅光折射率最小,則臨界角最大。光垂直入射ac面,在ab面發(fā)生全反射,則臨界角c≤45°,紫光折射率最大,則臨界角最小。當入射光沿順時針方向偏轉(zhuǎn)時,通過ac面折射后,射到ab面的入射角減小,首先小到紅光臨界角以下,紅光先射出ab面。當入射光沿逆時針方向偏轉(zhuǎn)時,通過ac面折射后,射到ab面的入射角增大,不可能有光從ab面射出。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