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9282  429290  429296  429300  429306  429308  429312  429318  429320  429326  429332  429336  429338  429342  429348  429350  429356  429360  429362  429366  429368  429372  429374  429376  429377  429378  429380  429381  429382  429384  429386  429390  429392  429396  429398  429402  429408  429410  429416  429420  429422  429426  429432  429438  429440  429446  429450  429452  429458  429462  429468  429476  447090 

3.雙曲線簡單幾何性質(zhì):以標準方程為例.

(1)范圍:|x|≥a;即x≥a,x≤-a.

(2)對稱性:對稱軸為x=0,y=0;對稱中心為O(0,0).

(3)頂點:A1(-a,0),A2(a,0)為雙曲線的兩個頂點;線段A1A2叫雙曲線的實軸,B1B2叫雙曲線的虛軸,其中B1(0,b),B2(0,b).|A1A2|=2a,|B1B2|=2b.

(4)漸近線:雙曲線漸近線的方程為y=x;

(5)準線:x=;

(6)離心率:e=,e>1.

試題詳情

2.雙曲線的標準方程

(1)焦點在x軸上:,焦點坐標為F1(-c,0),F­2(c,0),

.

(2)焦點在y軸上: ,焦點坐標為F1(0,-c),F2(0,c). .

試題詳情

1.雙曲線的定義

(1)雙曲線的第一定義:平面內(nèi)與兩定點F1、F2的距離差的絕對值等于常數(shù)2a(0<2a<|F1F2|)的點的軌跡叫雙曲線.兩定點F1、F2是焦點,兩焦點間的距離|F1F2|是焦距,用2c表示.常數(shù)用2a表示.

(2)雙曲線的第二定義:若點M到一個定點的距離和它到一條定直線的距離的比是一個常數(shù)e(e>1)

試題詳情

11、(2009年高考廣東物理卷)17. (20分)[解析]:⑴炸彈作平拋運動,設炸彈脫離飛機到擊中目標所飛行的水平距離為x,

           

聯(lián)立以上各式解得

設擊中目標時的豎直速度大小為vy,擊中目標時的速度大小為v

      

聯(lián)立以上各式解得

⑵①當筒不轉(zhuǎn)動時,物塊靜止在筒壁A點時受到的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三力作用而平衡,由平衡條件得  摩擦力的大小

        支持力的大小

②當物塊在A點隨筒做勻速轉(zhuǎn)動,且其所受到的摩擦力為零時,物塊在筒壁A點時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它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設筒轉(zhuǎn)動的角速度為

  

  由幾何關系得 

聯(lián)立以上各式解得

試題詳情

10、(2009年高考上海物理卷)22.[解析](1)對初始時刻:mgsinqmmgcosqma0  1,由右圖讀出a0=4m/s2代入1式,解得:m==0.25;

(2)對末時刻加速度為零:mgsinqmNkvcosq=0 2,又Nmgcosq+kvsinq,由右圖得出此時v=5 m/s代入2式解得:k==0.84kg/s。

試題詳情

9、(2009年高考海南物理卷)3.答案:A

解析:對兩剛性球a和b整體分析,豎直方向平衡可知F=(+)g、水平方向平衡有

試題詳情

8、(2009年高考廣東理科基礎卷)8.

答案.D

[解析]在滑動的過程中,人受三個力重力做正功,勢能降低B錯,支持力不做功,摩擦力做負功,所以機械能不守恒,AC皆錯.D正確.

試題詳情

7、(2009年高考廣東物理卷)11.[答案]CD。

[解析]取物塊為研究對象,小滑塊沿斜面下滑由于受到洛倫茲力作用,如圖所示,C正確;N=mgcosθ+qvB,由于v不斷增大,則N不斷增大,滑動摩擦力f=μN,摩擦力增大,A錯誤;滑塊的摩擦力與B有關,摩擦力做功與B有關,依據(jù)動能定理,在滑塊下滑到地面的過程中,滿足,所以滑塊到地面時的動能與B有關,B錯誤;當B很大,則摩擦力有可能很大,所以滑塊可能靜止在斜面上,D正確。

試題詳情

6、

(2009年高考江蘇物理卷)2.答案: A

[解析]熟練應用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合成與分解中的一些規(guī)律,是解決本題的根本;一個大小方向確定的力分解為兩個等大的力時,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線上,且兩分力的夾角越大,分力越大。題中當繩子拉力達到F=10N的時候,繩子間的張角最大,即兩個掛釘間的距離最大;畫框受到重力和繩子的拉力,三個力為共點力,受力如圖。繩子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繩子長為L0=1m,則有,兩個掛釘?shù)拈g距離,解得m,A項正確。

試題詳情

5、(2009年高考寧夏理綜卷)21[答案]AC。

[解析]由于木箱的速度保持不變,因此木箱始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則由平衡條件得:兩式聯(lián)立解得,可見F有最小值,所以F先減小后增大,A正確;B錯誤;F的功率,可見在從0逐漸增大到90°的過程中tan逐漸增大,則功率P逐漸減小,C正確,D錯誤。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