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9485  429493  429499  429503  429509  429511  429515  429521  429523  429529  429535  429539  429541  429545  429551  429553  429559  429563  429565  429569  429571  429575  429577  429579  429580  429581  429583  429584  429585  429587  429589  429593  429595  429599  429601  429605  429611  429613  429619  429623  429625  429629  429635  429641  429643  429649  429653  429655  429661  429665  429671  429679  447090 

5. 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則氫氣的燃燒熱為241.8 kJ

B.已知C(石墨,s)=== C(金剛石,s);△H>0,則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與稀鹽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熱量,則該反應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

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則△H1>△H2

[答案]C

試題詳情

4. 已知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⑴C(s)+O2(g)=CO2(g) ;ΔH 1=-393.5kJ/mol 

⑵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 2=-870.3kJ/mol

⑶H2(g)+O2(g)=H2O(l) ;ΔH 3=-285.8kJ/mol 

則反應2C(s)+2H2(g)+O2(g)=CH3COOH(l) 的ΔH

A.488.3 kJ/mol    B.-488.3 kJ/mol   C.-244.15 kJ/mol   D.244.15 kJ/mol

[答案]B

試題詳情

3. 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H的絕對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燒熱的是                 A.1/2H2(g)+ 1/2Cl2(g)= HCl(g);△H=-92.3kJ/mol

    B.CH4(g)+ 2O2(g)= CO2(g)+2H2O(g);△H=-802.3kJ/mol

    C.2H2(g)+ O2(g)= 2H2O(l);△H=-571.6kJ/mol

    D.CO(g)+ 1/2O2(g)= CO2(g);△H=-283kJ/mol

[答案]D

試題詳情

2. 下列有關熱化學方程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已知2H2(g)+O2(g) == 2H2O(l);△H=-571.6kJ·mol-1,則氫氣的燃燒熱為285.8kJ·mol-1

    B.已知C(石墨,s)== C(金剛石,s);△H>0,則金剛石比石墨穩(wěn)定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與稀鹽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熱量,則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NaOH(aq)+CH3COOH(aq) == CH3COONa(aq) + H2O(l) △H =-57.4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則△H1>△H2

[答案]A

試題詳情

1. 下列說法或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A.反應物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的總能量時,該反應一定不能發(fā)生

   B.強酸跟強堿反應放出的熱量就是中和熱

   C.由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可知:

D.在、時,完全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放出熱量,則氫氣的燃燒熱為241.8

[答案]C

試題詳情

12.(09年福建理綜·23)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圖所示,期中T所處的周期序數(shù)與主族序數(shù)相等,請回答下列問題:

(1)T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2)元素的非金屬性為(原子的得電子能力):Q    W(填“強于”或“弱于”)。

(3)W的單質(zhì)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濃溶液共熱能發(fā)生反應,生成兩種物質(zhì),其中一種是氣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原子序數(shù)比R多1的元素是一種氫化物能分解為它的另一種氫化物,此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5)R有多種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在一定條件下,2L的甲氣體與0.5L的氯氣相混合,若該混合氣體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沒有氣體殘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鹽的化學式是     。

(6)在298K下,Q、T的單質(zhì)各1mol完全燃燒,分別放出熱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條件下,T的單質(zhì)能將Q從它的最高價氧化物中置換出來,若此置換反應生成3molQ的單質(zhì),則該反應在298K下的=      (注:題中所設單質(zhì)均為最穩(wěn)定單質(zhì))。

[答案](1)  (2)弱于

(3)S+2H2SO4(濃)3SO2↑+2H2O

(4)2H2O22H2O+O2↑(或其他合理答案:)

(5)NaNO2

(6)(3a – 4b)kJ/mol

[解析]從給出的表,結合T在周期表的位置與族數(shù)相等這一條件 ,不難得出T為Al,Q為C,R為N,W為S。(1)T為Al,13號元素。(2)S、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酸為硫酸強于碳酸,則可得非金屬性S強于C。(3)S與H2SO4發(fā)生歸中反應,從元素守恒看,肯定有水生成,另外為一氣體,從化合價看,只能是SO2。(4)比R質(zhì)子數(shù)多1的元素為O,存在H2O2轉(zhuǎn)化為H2O的反應。(5)N中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的氧化物為NO,2NO+O2=2NO2,顯然NO過量1L,同時生成1L的NO2,再用NaOH吸收,從氧化還原角度看,+2價N的NO與+4價N的NO2,應歸中生成+3N的化合物NaNO2。(6)C +O2CO2△H=-a kJ/mol①,4Al+3O2=2Al2O3△H= -4bkJ/mol②。Al與CO2的置換反應,寫出反應方程式為:4Al+3CO23C+2Al2O3,此反應的△H為可由②-①×3得,△H=-4b-(-3a)=(3a-4b)kJ/mol

[考點分析]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性質(zhì),涉及化學用語、方程式書寫、氧化還原反應以及熱化學的知識21世紀教育網(wǎng)

[專題突破]

試題詳情

11.(09年江蘇化學·17)廢舊印刷電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實現(xiàn)資源再生,并減少污染。廢舊印刷電路板經(jīng)粉碎分離,能得到非金屬粉末和金屬粉末。

(1)下列處理印刷電路板非金屬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環(huán)境保護理念的是    (填字母)。

A.熱裂解形成燃油                 B.露天焚燒

C.作為有機復合建筑材料的原料      D.直接填埋

(2)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電路板金屬粉末中的銅。已知:

Cu(s)+2H+(aq)=Cu2+(aq)+H2(g)  △H=64.39kJ·mol1

2H2O2(l)=2H2O(l)+O2(g)  △H=-196.46kJ·mol1

H2(g)+O2(g)=H2O(l)  △H=-285.84kJ·mol1 

在 H2SO4溶液中Cu與H2O2反應生成Cu2+和H2O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3)控制其他條件相同,印刷電路板的金屬粉末用10℅H2O2和3.0mol·L1H2SO4的混合溶液處理,測得不同溫度下銅的平均溶解速率(見下表)。

溫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銅平均溶解速率(×10-3mol·L-1·min-1)
7.34
8.01
9.25
7.98
7.24
6.73
5.76

當溫度高于40℃時,銅的平均溶解速率隨著反應溫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4)在提純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溶液,加熱,生成CuCl沉淀。制備CuCl的離子方程式是         

[答案](1)BD

(2)Cu(s)+H2O2(l)+2H+(aq)=Cu2+(aq)+2H2O(l)  △H=-319.68kJ.mol-1

(3)H2O2分解速率加快

(4)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

[解析](1)有關環(huán)保的比較容易。(2)主要考察蓋斯定律的靈活運用。適當變形,注意反應熱的計算。不要忽視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的注意事項。(3)考察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結合雙氧水的性質(zhì)即可得出答案。(4)根據(jù)題目條件書寫離子方程式常規(guī)題。

[考點分析]本題考察的知識比較散,一道題考察了幾個知識點。覆蓋面比較多。但蓋斯定律,熱化學方程式,離子方程式都是重點內(nèi)容

試題詳情

10.(08四川卷)下列關于熱化學反應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

A.HCl和NaOH反映的中和熱△H=-57.3kJ/mol,則H2SO4和Ca(OH)2反映的中和熱△H=2×(-57.3)kJ/mol

B.CO(g)的燃燒熱是283.0kJ/mol,則2CO2(g)===2CO(g)+O2(g)反應的△H=2×283.0kJ/mol

C.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D.1mol甲烷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熱量是甲烷的燃燒熱

[答案]B

[解析與評價]選項A中中和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強酸于強堿的稀溶液反應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熱量,與酸和堿的元數(shù)無關;選項C中加熱是化學反應的條件,與反應是為否放熱和吸熱無關,如:Fe+SFeS,它屬于放熱反應;選項D中燃燒熱是指1mol的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所放出的熱量,這里的穩(wěn)定化合物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化合物穩(wěn)定,如C燃燒可生成CO和CO2,其中CO2比CO穩(wěn)定,二是化合物的狀態(tài)穩(wěn)定,如氣態(tài)的水就不如液態(tài)的水穩(wěn)定。

試題詳情

9.(09年廣東文基·6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廢舊電池應集中回收,并填埋處理

B.充電電池放電時,電能轉(zhuǎn)變?yōu)榛瘜W能

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質(zhì)期較長,這與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有關

D.所有燃燒反應都是放熱反應,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進行

[答案]C

[解析]A項廢舊電池應集中回收但不能填埋處理因為電池里的重金屬會污染土地,人吃了這些土地里的蔬菜后,,就會引發(fā)疾��;B項充電電池放電時,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殡娔�;D項有的燃燒反應是需要吸收一定熱量才可以反應的比如碳的燃燒。

[考點分析]垃圾的處理、電化學、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化學反應與能量。

試題詳情

8. 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

Na2O2(s)+CO2(g)=Na2CO3(s)+    ΔH=-226 kJ/mol

根據(jù)以上熱化學方程式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CO的燃燒熱為283 kJ

B.右圖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

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

D.CO(g)與Na2O2(s)反應放出509 kJ熱量時,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為6.02×1023

[答案]C

[解析]A項,燃燒熱的單位出錯,應為kJ/mol,錯;圖中的量標明錯誤,應標為2molCO和2molCO2,故錯。CO2氣體的能量大于固體的能量,故C項中放出的能量應小于452kJ,而△H用負值表示時,則大于-452Kj/mol,正確;將下式乘以2,然后與上式相加,再除以2,即得CO與Na2O2的反應熱,所得熱量為57kJ,故D項錯。

[考點分析]圖像分析題考查學生識圖能力。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