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0081  430089  430095  430099  430105  430107  430111  430117  430119  430125  430131  430135  430137  430141  430147  430149  430155  430159  430161  430165  430167  430171  430173  430175  430176  430177  430179  430180  430181  430183  430185  430189  430191  430195  430197  430201  430207  430209  430215  430219  430221  430225  430231  430237  430239  430245  430249  430251  430257  430261  430267  430275  447090 

19.哥白尼說雖被后來的科學發(fā)展所揚棄,但人們仍然視其為一場“革命”。這是因為它

A.撼動了中世紀神學基礎,顯示了挑戰(zhàn)權威的態(tài)度

B.開創(chuàng)了近代實驗科學,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運動規(guī)律,指引了人類認識自然的方向

D.開辟了天文學新領域,標志著近代自然科學的形成

試題詳情

18.1973年3月15日,中央電視臺首次播出外商廣告“西鐵城--星辰表”。這反映出

A 中國人呢走向世界的愿望      B 國外普遍贊賞中國開放政策

C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D 中國全面推行改革開放政策

試題詳情

17.鄧小平說:“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斌w現(xiàn)這一論斷的具體史實有本資料來自園地園地所有

①廢除了英美攫取的治外法權    ②促成了亞非會議取得積極成果

③取得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勝利  �、軈⒓恿�1954年日內瓦國際會議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試題詳情

16.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國人普遍對協(xié)約國勝利持高度肯定態(tài)度;但1919年4月后,列寧批判帝國主義的理論卻迅速流行開來。輿論的這種變化反映出

A.國人一度對借巴黎和會獲得世界強國地位充滿信心

B.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官的退讓引發(fā)了國人情緒變化

C.馬列主義思想給國人帶來了重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馬列主義成為了國人追求民族獨立富強的指導思想

試題詳情

15.圖6是某博物館藏民國時期四川一女子小學發(fā)給學生的畢業(yè)紀念品--木蘭彩瓷筆筒。從圖中信息可推知校方的寓意最可能是鼓勵學生 

A.投筆從戎,參加北伐B.參加紅軍,反對圍剿

C.效法古人,抗戰(zhàn)救國D.投身革命,反對美蔣

試題詳情

14、明末文人袁宏道說,江南地區(qū)出版業(yè)繁榮,不少書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與這一現(xiàn)象直接相關的因素是當時本資料來自園地的標記

①商品經濟繁榮 ② 市民文學興盛  ③ 印刷工藝提高  ④專制政治強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試題詳情

13、中央和地方關系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問題。下列措施中屬于通過經濟手段防止地方割據(jù)的是

A  頒布附益之法 B 設置轉運使  C  推行募兵制度 D 實施行省制度

試題詳情

12.圖4、圖5是甘肅嘉峪關、酒泉一帶魏晉古墓中發(fā)現(xiàn)的以庖廚為題材的彩繪墓磚。這兩幅圖

A.反映了魏晉時期當?shù)孛褡鍢嫵汕闆r  B證實了魏晉時期男女勞動分工狀況

C.展現(xiàn)了魏晉時期當?shù)貏游镳B(yǎng)殖狀況  D.有助于了解魏晉時期飲食生活狀況

試題詳情

40、答案:(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與外國建交的高峰(見圖15)。請從中任選一次,指出促成該次建交高峰的國內外因素。(8分)

選答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帝國主義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和外交孤立;中國實行“一邊倒”對外政策,與蘇聯(lián)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選答二:20世紀60、70年代,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謀求同中國改善關系。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國際地位提高。中美關系開始正�;�

選答三: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的和平外交政策,發(fā)展同各國的友好外交關系。蘇聯(lián)和部分東歐國家解體,兩極格局總結,一批新國家建立。

(3)從東南沿海四幾個經濟特區(qū)起步,逐漸開放東部沿海地帶,隨后進一步開放沿江、沿邊和內陸省會城市,從而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

本資料來自園地(http://),轉載請注名出處,園地所有高考資料均有特殊可跟蹤的標記。

試題詳情

40、(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與外國建交的高峰(見圖15)。

請從中任選一次,指出促成該次建交高峰的國內外因素。(8分)

選答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帝國主義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和外交孤立;中國實行“一邊倒”對外政策,與蘇聯(lián)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選答二:20世紀60、70年代,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謀求同中國改善關系。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國際地位提高。中美關系開始正�;�。

選答三: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的和平外交政策,發(fā)展同各國的友好外交關系。蘇聯(lián)和部分東歐國家解體,兩極格局總結,一批新國家建立。

(3)見圖16,概述中國對外開放空間擴展的過程。(8分)

從東南沿海四幾個經濟特區(qū)起步,逐漸開放東部沿海地帶,隨后進一步開放沿江、沿邊和內陸省會城市,從而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備胶枪妤犲繘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崑濠囧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