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某同學在網上查資料時發(fā)現如下一段詩歌:“我是中國人,我那黃河一樣粗獷的聲音,不光響在聯合國的大廈里,大聲發(fā)表著中國的議論;也響在奧林匹克的賽場上,大聲高喊著‘中國得分’,當掌聲把五星紅旗送上藍天,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對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是大勢所趨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支持
C.西方國家完全消除了對華的敵視政策
D.中國國際地位提高
1、我國現在正在全力進行和諧社會的建設,提倡科學發(fā)展觀,古人也認為“君子和而不同”,含義是“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
相輔相成”。新中國建立初期成功運用這一思想的外交政策或事件是
①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②進行“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正義戰(zhàn)爭
③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④邀請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緩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③ D.①②③④
11.下列圖片反映了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圖一 中共八大會場 圖二 1958年的宣傳畫
圖三 領取生產承包合同書 圖四 中共十五大會場
根據圖片請回答
⑴(圖一)中共八大召開于何時?這次大會探討了什么問題,具有什么意義?
⑵(圖二)這是什么運動的寫照?這一運動造成什么影響?
⑶(圖三)該圖說明農村改革實行什么制度?這一制度有什么影響?
⑷(圖四)十五大召開于何時?(1分)這次會議探討了哪些新問題?
10. 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發(fā)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指出:“計劃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下列哪些史實能論證鄧小平的這個觀點?( )
A.美國的羅斯福新政;蘇俄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B.美國的里根改革;蘇俄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
C.美國的羅斯福新政;蘇俄的新經濟政策
D.美國的里根改革;蘇俄的新經濟政策
9.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十四大的相同點有( )
①都實現了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 ②都貫徹了實事求是的精神
③都影響了改革開放的進程 ④都體現了思想解放的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8.觀察中國經濟(國民生產總值)發(fā)展趨勢,這一趨勢的出現是因為實行了( )
A.社會主義工業(yè)改造
B.社會主義國營經濟
C.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7. 1980年我國在深圳、珠海等地設立第一批經濟特區(qū)。其“特殊性”的實質是( )
A.實行特殊的經濟發(fā)展政策 B.突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限制
C.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 D.采用特殊的經濟管理辦法
6.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們的家鄉(xiāng)青島也變得更加繁榮和美麗。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青島、廈門、上海浦東和新疆伊寧等四個城市(地區(qū))對外開放的先后順序應是( )
A.青島→廈門→浦東→伊寧 B.浦東→廈門→青島→伊寧
C.廈門→青島→浦東→伊寧 D.廈門→浦東→青島→伊寧
5. 20世紀50年代“農民申請加入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農民領取生產承包合同書”的相同之處是( )
A. 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資料所有制的重大變革
B. 農民獲得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克服了平均主義
C. 目的是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國家
D. 中共在實踐中努力探索建設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
4.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yōu)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這一思想指導下,我國進行的探索是( )
A.發(fā)展外向型經濟 B.引進西方先進技術
C.進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