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植物體的增長與氣溫關系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氣溫越高,植物體生長速度越快,當氣溫為10℃時,其植物體生長速度僅為30℃時的( )A.20% B.60% C.90% D.110%
答案 B
2.一山體高5 000米,某日海平面氣溫為40℃,此時山體上植物生長最快的地方是 ( )
A.山麓地區(qū)(海平面) B.海拔200米的山坡上
C.海拔2 000米的山腰上 D.海拔5 000米的山頂上
答案 C
5.(★★★★★)如圖1-8所示,水平放置的導軌,其電阻、摩擦均不計,固定在豎直向下的勻強展臺中,磁感應強度為B,左端間距為2L,右端間距為L,今在導軌上放ab、cd兩桿,其質量分為2M、M,電阻分為2R、R,現讓ab桿以初速度v0向右運動.求cd棒的最終速度(兩棒均在不同的導軌上).
4.(★★★★★)如圖1-7所示,長為2L的板面光滑且不導電的平板小車C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車的右端有塊擋板,車的質量mC=4
m,絕緣小物塊B的質量mB=2
m.若B以一定速度沿平板向右與C車的擋板相碰,碰后小車的速度總等于碰前物塊B速度的一半.今在靜止的平板車的左端放一個帶電量為+q、質量為mA=m的小物塊A,將物塊B放在平板車的中央,在整個空間加上一個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時,金屬塊A由靜止開始向右運動,
當A以速度v0與B發(fā)生碰撞,碰后A以v0的速率反彈回來,B向右運動.
(1)求勻強電場的場強大小和方向.
(2)若A第二次和B相碰,判斷是在B與C相碰之前還是相碰之后?
(3)A從第一次與B相碰到第二次與B相碰這個過程中,電場力對A做了多少功?
2.(★★★★)如圖1-5所示,水平軌道上停放著一輛質量為5.0×102 kg的小車A,在A的右方L=8.0 m處,另一輛小車B正以速度vB=4.0 m/s的速度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遠離A車,為使A車能經過t=10.0 s時間追上B車,立即給A車適當施加向右的水平推力使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設小車A受到水平軌道的阻力是車重的0.1倍,試問:在此追及過程中,推力至少需要做多少功? 取g=10 m/s2)
3.(★★★★)如圖1-6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一質量為m的小車,小車上有一半徑為R的
光滑的弧形軌道,設有一質量為m的小球,以v0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沿圓弧軌道向上滑動,達到某一高度h后,又沿軌道下滑,試求h的大小及小球剛離開軌道時的速度.
解決“追碰”問題大致分兩類方法,
即數學法(如函數極值法、圖象法等)和物理方法(參照物變換法、守恒法等).
●殲滅難點訓練
1.(★★★★)兩輛完全相同的汽車,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勻速行駛,速度均為v0,若前車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剎車,在它剛停住時,后車以前車剎車時的加速度開始剎車,已知前車在剎車過程中所行駛的距離為s,若要保證兩車在上述情況中不相撞,則兩車在勻速行駛時保持距離至少應為多少?
2.“碰撞”問題
碰撞過程作用時間短,相互作用力大的特點,決定了所有碰撞問題均遵守動量守恒定律.對正碰,根據碰撞前后系統的動能是否變化,又分為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
彈性碰撞:系統的動量和動能均守恒,因而有:
m1v1+m2v2=m1v1′+m2v2′ ①
m1v12+
m2v22=
m1v1′2+
m2v2′2 ②
上式中v1、v1′分別是m1碰前和碰后的速度,v2、v2′分別是m2碰前和碰后的速度.
解①②式得
v1′= ③
v2′= ④
注意:如果兩物體質量相等,代入③④得:
即:兩物體交換速度,不僅大小交換而且速度的方向也交換。
完全非彈性碰撞:m1與m2碰后速度相同,設為v,則
m1v1+m2v2=(m1+m2)v,v=.
系統損失的最大動能ΔEkm=m1v12+
m2v22-
(m1+m2)v2.非彈性碰撞損失的動能介于彈性碰撞和完全非彈性碰撞之間.
在處理碰撞問題時,通常要抓住三項基本原則:
(1)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原則.
(2)碰撞后系統動能不增原則.
(3)碰撞后運動狀態(tài)的合理性原則.
碰撞過程的發(fā)生應遵循客觀實際.如甲物追乙物并發(fā)生碰撞,碰前甲的速度必須大于乙的速度,碰后甲的速度必須小于、等于乙的速度或甲反向運動.
1.“追及”問題
討論追及、相遇的問題,其實質就是分析討論兩物體在相同時間內能否到達相同的空間位置問題.一定要抓住兩個關系:即時間關系和位移關系.一個條件:即兩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體間能否追上、追不上或(兩者)距離最大、最小的臨界條件,也是分析判斷的切入點.
“追碰”問題,包括單純的“追及”類、“碰撞”類和“追及碰撞”類,處理該類問題,首先要求學生有正確的時間和空間觀念(物體的運動過程總與時間的延續(xù)和空間位置的變化相對應).同時,要求考生必須理解掌握物體的運動性質及規(guī)律,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和能力.該類問題綜合性強,思維容量大,且與生活實際聯系密切,是高考選拔性考試不可或缺的命題素材,應引起廣泛的關注.
19.(12分)(1)<v0≤
(2)
解析:(1)若粒子速度為v0,則qv0B
=, 所以有R =
,
設圓心在O1處對應圓弧與ab邊相切,相應速度為v01,則R1+R1sinθ
=,
將R1
=代入上式可得,v01 =
類似地,設圓心在O2處對應圓弧與cd邊相切,相應速度為v02,則R2-R2sinθ
=,
將R2
=代入上式可得,v02 =
所以粒子能從ab邊上射出磁場的v0應滿足<v0≤
(2)由t =及T =
可知,粒子在磁場中經過的弧所對的圓心角α越長,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也越長。由圖可知,在磁場中運動的半徑r≤R1時,運動時間最長,弧所對圓心角為(2π-2θ),
所以最長時間為t
==
18.(11分)(1) 設細繩剛被拉斷時彈簧的壓縮量為x0,此時有 kx0=T
為使彈簧壓縮達到x0,對小物塊要求是
由此得到細細繩被拉斷的條件
(2) 繩斷時,小物體速度為v1,則有
解得
而后M在彈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加速,直至與m達到共同速度v2,此時彈簧壓縮時x最大,則由能量、動量守恒關系
mv1=(M+m)v2
此時該M加速度最大為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