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3845  433853  433859  433863  433869  433871  433875  433881  433883  433889  433895  433899  433901  433905  433911  433913  433919  433923  433925  433929  433931  433935  433937  433939  433940  433941  433943  433944  433945  433947  433949  433953  433955  433959  433961  433965  433971  433973  433979  433983  433985  433989  433995  434001  434003  434009  434013  434015  434021  434025  434031  434039  447090 

5.超重和失重

(1)超重現(xiàn)象:

當物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時,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或?qū)依K的拉力)大于本身重力的現(xiàn)象,稱為超重現(xiàn)象.

(2)失重現(xiàn)象:

當物體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時,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或?qū)依K的拉力)小于本身重力的現(xiàn)象,稱為失重現(xiàn)象.當向下的加速度為g時,壓力或拉力為零,稱為完全失重現(xiàn)象.處于完全失重時,平常一切由重力產(chǎn)生的物理現(xiàn)象會消失,如單擺停擺,天平失效,浮力消失等等.

超重不是重力增加,失重不是重力減小,完全失重不是重力完全消失;在發(fā)生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時,物體受的重力依然存在,而且是不變的.

試題詳情

4.牛頓第三定律.

(1)內(nèi)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guān)系

①研究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時,區(qū)別哪個力是作用力、哪個是反作用力,是沒有實際意義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任意選取。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時存在、同時消失、同時變化的。世界上沒有一個物體只受到其他物體的作用而不對其他物體發(fā)生作用;也沒有一個物體只對其他物體作用而不同時受到其他物體對它的作用。一旦它不對其他物體作用,也一定同時不受其他物體的作用;一旦它不受其他物體作用,同時就不對其他物體作用。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自產(chǎn)生其作用效果。因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所以是不能進行合成運算的,它們永遠不會抵消,永遠不會達到“平衡”。

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質(zhì)的力。如果作用力是萬有引力,反作用力也必定是萬有引力;同樣,作用力是彈力,反作用力必定是彈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qū)別:

比較項目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平衡力
受力物體
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
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力的性質(zhì)
一定是同種性質(zhì)的力
可以是不同性質(zhì)的力
作用時間
一定是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的
可以不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作用效果
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作用效果可以抵消

試題詳情

3.牛頓第二定律

⑴內(nèi)容:物體的加速度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F=ma

⑵說明:

①加速度與合外力關(guān)系的四性:相對性、矢量性、瞬時性、獨立性.

“相對性”指物體的加速度a是相對慣性參考系(相對于地面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照系);

“矢量性”指加速度和合外力都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取決于合外力的方向;

“瞬時性”指加速度與合外力存在瞬時對應(yīng)關(guān)系,合外力改變,加速度隨即相應(yīng)改變,物體的加速度a總是與合外力F同步變化;

“獨立性”是指作用在物體上的每個力都將獨立地產(chǎn)生各自的加速度,合外力的加速度即是這些加速度的矢量和。    ②Fma只在一定的單位制里才適用。    ③力、加速度、速度的關(guān)系:牛頓第二定律反映了力和加速度的瞬時關(guān)系.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的物理量,它與物體受的合外力和運動的加速度沒有直接關(guān)系.當合外力為零時,加速度一定為零,但速度不一定為零.在直線運動中當物體的加速度與速度的方向相同時,物體的速度必增大,當物體的加速度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反時物體的速度必減小,與加速度的大小如何變化無關(guān).物體受恒力作用時速度變化量的方向與加速度的方向一致.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由物體受的合外力和初始條件決定.

特別提示:要學會通過分析物體的受力以及初始速度來分析物體的運動性質(zhì)。

試題詳情

2.慣性

⑴概念: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做慣性.

⑵說明:

①慣性是一切物體都具有的性質(zhì),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質(zhì)量是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與物體的速度和受力等無關(guān).

②慣性的表現(xiàn):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有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性質(zhì);物體受到外力作用時其慣性大小表現(xiàn)在運動狀態(tài)改變的難易程度上.

③力和物體的慣性

試題詳情

1.牛頓第一定律

⑴內(nèi)容: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⑵說明:

①牛頓第一定律是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的規(guī)律,是獨立的,與牛頓第二定律無關(guān).

②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來驗證,是通過理想實驗方法總結(jié)出來的.

③牛頓第一定律的意義在于它科學的闡述了力和慣性的概念,正確揭示了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⑶理想實驗:是在可靠的實驗基礎(chǔ)上采用科學的抽象思維來展開的實驗,是人們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過程.牛頓第一定律是通過理想實驗得出的,它不能由實際的實驗來驗證.

試題詳情

5.超重與失重

試題詳情

4.牛頓運動定律的應(yīng)用:已知運動求受力;已知受力求運動

試題詳情

3.牛頓第三定律

試題詳情

2.牛頓第二定律

試題詳情

1.牛頓第一定律、物體的慣性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