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的法定節(jié)假日已做了調(diào)整,增加了清明(4月4日或5日)、端午(農(nóng)歷五月初五)、中秋(農(nóng)歷八月十五)等傳統(tǒng)節(jié)日為國家假日。下列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北京白晝時間最長的是
A.春節(jié) B.清明 C.端午 D.中秋
23.(09海南卷)(10分)
請回答與機體免疫有關的問題:
(1)體液免疫的初次免疫反應與第二次免疫反應相比較,產(chǎn)生抗體更多的是____
(2)某種病原微生物()初次侵入機體后,經(jīng)_____細胞攝取和處理,使的_____暴露出來,并傳遞給_____,然后再傳遞給相應的B淋巴細胞。B淋巴增殖分化能形成兩種細胞,其中能夠產(chǎn)生抗體的細胞(甲)是_____;能夠在較長時間內(nèi)保持對同種抗原作出增殖、分化等快速反應能力的細胞(乙)是_____;當機體再次受到和另一種病原微生物()感染時,細胞乙只能對發(fā)生免疫反應。細胞乙不能對發(fā)生免疫反應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1)第二次免疫反應(1分)
(2)吞噬(1分) 抗原(1分) T淋巴細胞(1分) 漿細胞(或效應B細胞)(2分) 記憶細胞(2分) 兩種病原體的抗原不同(2分)
29.(09廣東卷)(8分)
下圖表示病菌感染人體后,免疫細胞做出應答的部分過程。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中②為 細胞,④為 細胞。
(2)⑦與④功能上的區(qū)別是 ,由④分化為⑦的過程中,④細胞核內(nèi)的
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zhì),該分子的作用是作為 的模板。
(3)抗體從在細胞內(nèi)合成到分泌至細胞外的過程為 。
(4)過程③表示 ,過程⑤表示 。
答案:
(1)T B
(2)⑦可以分泌抗體而④不能 mRNA 合成蛋白質(zhì)
(3)核糖體-內(nèi)質(zhì)網(wǎng)-高爾基體-細胞膜-胞外
(4)②將抗原傳遞給④ 病菌(抗原)直接刺激 ④
解析:本題考查了特異性免疫,細胞器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配合以合成分泌蛋白的過程,及遺傳信息的表達過程。由圖抗體可推知7為效應B細胞,再推知B細胞和T細胞,在準確推斷細胞類型的基礎上,判斷細胞間功能的區(qū)別,并推出遺傳信息表達過程中合成蛋白質(zhì)的模板是mRNA。圖中還表達了病菌(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的過程。
(09上海理綜卷)六、(本題15分)在人類歷史上,出現(xiàn)過多次由各種病毒引起的大規(guī)模傳染病,近幾年爆發(fā)了非典(SARS)、情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科學家對病毒形態(tài)結構、繁殖特點和傳播方式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體屬于病毒,它們的結構簡單,由 和
組成,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生物的生物體細胞內(nèi),這種生活方式稱為 。
(2)甲型H1N1流感病毒屬于混合型重組流感病毒,此病毒發(fā)生重組的是 。
(3)某同學參加傳染病防治宣傳活動,繪制了病毒增殖的示意圖,其中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①⑤②③④
D.①⑤④②③
(4)下表是各種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的主要傳播方式,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下表。
傳染病 |
主要傳播方式 |
非典 |
接觸傳播 |
乙肝 |
|
艾滋病 |
體液傳播 |
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 |
|
(5)某地對一段時間內(nèi)流感發(fā)病情況作了統(tǒng)計(見右圖)。圖中曲線在a點錢快速上升的原因是 a點以后發(fā)生變化的原因之一是患者體內(nèi)形成了 。
(6)有些人在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的預防以及治療初期,會選擇服用抗生素。你認為這種做法合適嗎?利用生物學知識說明理由。
(7)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爆發(fā)后,墨西哥人為提醒人們預防甲型H1N1流感,給城市的雕塑上戴上了口罩(見右圖)。戴口罩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措施,寫出除此以外另兩個預防措施。
。
答案:
(1)蛋白質(zhì);核酸;寄生。
(2)RNA(遺傳物質(zhì);基因;核酸)
(3)C
(4)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空氣(飛沫)傳播
(5)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抗體
(6)不合適;理由是抗生素只是對細菌有效。
(7)注射疫苗;采用隔離措施(定期消毒;避免手部接觸眼睛、鼻及口;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等)
解析:
(1)病毒的結構比較簡單,沒有細胞結構,只有蛋白質(zhì)外殼和遺傳物質(zhì)核酸,病毒自己不能獨立存活,需要寄生在其它生物體內(nèi)。
(2)本題考查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zhì)是RNA。
(3)噬菌體侵染細菌的步驟是吸附、注入遺傳物質(zhì)DNA、DNA復制蛋白質(zhì)合成、細菌內(nèi)病毒組裝、病毒釋放。
(4)乙肝的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飲食,血液,母嬰傳播等途徑傳播。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道傳染病,通過空氣傳播。
(5)隨著感染人數(shù)的增加,病毒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速度加快,以后發(fā)病人數(shù)減少是因為經(jīng)過治療人體產(chǎn)生了抗體所致。
(6)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動植物在生活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具有抗菌作用一類代謝物,主要作用于細菌。
(7)防治傳染病傳播的方法主要有:控制傳染源,保護易感人群,切斷傳播途徑。
27.(09上海卷)甲型N1H1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細胞內(nèi)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該病毒
A. 基因組變異過快
B. 基因復制和表達過程過于簡單
C. 基因和蛋白質(zhì)的結構與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D. 利用宿主細胞的酶完成基因復制和表達
答案:D
解析:病毒是專營性胞內(nèi)寄生生物,缺少代謝必須的酶及場所,不能獨立生存,必須在宿主細胞內(nèi)借助宿主細胞的酶系統(tǒng)來進行遺傳物質(zhì)的復制及蛋白質(zhì)的合成。
(09天津卷)7.(14分)人的血型是由紅細胞表面抗原決定的。左表為A型和O型血的紅細胞表面抗原及其決定基因,右圖為某家庭的血型遺傳圖譜。
血型 A |
紅細胞裂面A抗原 有 |
抗原決定基因 (顯性) |
O |
無 |
(隱性) |
據(jù)圖表回答問題:
(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 (常/性)染色體上,判斷依據(jù)是
。
(2)母嬰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兒溶血癥。原因是在母親妊娠期間,胎兒紅細胞可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剌激母體產(chǎn)生新的血型抗體。該抗體又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nèi),與紅細胞發(fā)生抗原抗體反應,可引起紅細胞破裂。因個體差異,母體產(chǎn)生的血型抗體量及進入胎兒體內(nèi)的量不同,當胎兒體內(nèi)的抗體達到一定量時,導致較多紅細胞破裂,表現(xiàn)為新生兒溶血癥。
①II-1出現(xiàn)新生兒溶血癥,引起該病的抗原是 。母嬰血型不合
(一定/不一定)發(fā)生新生兒溶血癥。
②II-2的溶血癥狀較II-1嚴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體已產(chǎn)生 ,當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時,母體快速產(chǎn)生大量血型抗體,引起II-2溶血加重。
③新生兒胃腸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當溶血癥新生兒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 。
(3)若II-4出現(xiàn)新生兒溶血癥,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
答案:
(1)! 若IA在X染色體上,女孩應全部為A型血,若IA在Y染色體上,女孩應全部為O型血。
(2)①胎兒紅細胞表面A抗原 不一定
②記憶細胞
③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癥的)血型抗體
(3)IAi
解析:本題考查遺傳與免疫有關的知識。(1)假設IA在X染色體上,則女孩應全部為A型血;若IA只在Y染色體上,則女孩應全部為O型血與題意不符,所以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2)①II-1 為A型血,II-1出現(xiàn)新生兒溶血癥,引起該病的抗原是胎兒紅細胞表面的A抗原。母嬰血型不合不一定發(fā)生新生兒溶血癥。②II-2的溶血癥狀較II-1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體已產(chǎn)生記憶細胞,當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時,母體會快速產(chǎn)生大量血型抗體,從而使II-2溶血加重。③新生兒胃腸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當溶血癥新生兒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癥的血型抗體。(3)若II-4出現(xiàn)新生兒溶血癥,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IAi。
23.(09上海卷)人體內(nèi)往往存在著針對一種病毒的不同抗體,合理解釋的是
A.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種蛋白質(zhì)分子
B. 病毒基因在細胞內(nèi)能高效復制
C.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個同種蛋白質(zhì)分子
D. 病毒基因在細胞內(nèi)能高效表達
答案:A
解析:一種病毒表面往往有多種蛋白質(zhì)分子,刺激機體產(chǎn)生針對這種病毒的不同抗體。
2.(09上海卷)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A. 白化病 B. 炭疽病
C. 結核病 D. 狂犬病
答案:D
解析:白化病是一種遺傳病,由基因控制;炭疽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二者都是細菌不是病毒;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急性傳染病。
28.(09廣東卷)關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與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關比較,正確的是
A. 均使感染者發(fā)燒,因此兩者抗原相同
B. 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C. 感染正常人體后均能引發(fā)特異性免疫反應
D. 均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而改變傳染性
答案:BCD
解析:病毒作為抗原,具有高度的特異性,所以A選項不對
4.(09重慶卷)如果給人注射滅活的甲型流感病毒,可預防甲型流感,那么滅活病毒在體內(nèi)引起的免疫反應,正確的是
A. B細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應B細胞,能使靶細胞裂解
B. T細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應T細胞,能釋放淋巴因子
C. 吞噬細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應細胞,能產(chǎn)生相應的抗體
D. 淋巴細胞吞噬該病毒后形成記憶細胞,能釋放白細胞介素
答案:B
解析:效應B細胞不能使靶細胞裂解;吞噬細胞不能形成效應細胞,記憶細胞不能釋放白細胞介素,T細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應T細胞,能釋放淋巴因子。直接判斷選擇支的正誤。此題為容易題,識記類。
54.(09廣東理基)某病原體第一次感染人體,人體不會產(chǎn)生相應的
A.漿細胞 B.記憶淋巴細胞
C.過敏反應 D.免疫反應.
答案:C
解析:病原體第一次感染人體時,體液免疫過程中會產(chǎn)生漿細胞和記憶淋巴細胞,而過敏反應是指已經(jīng)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的物質(zhì)刺激時所發(fā)生的反應。因此病原體第一次感染人體,人體不會產(chǎn)生相應的過敏反應。
(09四川卷)5.病原體對不同免疫狀態(tài)小鼠的感染進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吞噬細胞缺陷小鼠的非特異性免疫受損,特異性免疫也無法產(chǎn)生
B.B細胞缺陷小鼠雖無法合成抗體,但仍能對胞內(nèi)寄生病原體產(chǎn)生免疫反應
C.T細胞缺陷小鼠體內(nèi)的抗原呈遞作用不能完成,體液免疫無法產(chǎn)生
D.正常小鼠免疫產(chǎn)生的淋巴因子,加強了效應T細胞和吞噬細胞對肥細胞的特異性殺傷作用
答案:B
解析:本題考察了免疫的相關的知識。A中吞噬細胞缺陷小鼠的非特異性免疫受損,特異性免疫可以進行,因為抗原不一定要通過吞噬細胞暴露,可以直接傳遞給T、B淋巴細胞完成特異性免疫的過程;B細胞缺陷小鼠雖無法合成抗體,但可以通過細胞免疫對胞內(nèi)寄生病原體產(chǎn)生免疫反應,B正確;C中T細胞缺陷小鼠體內(nèi)的抗原呈遞作用不能完成,但體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傳遞給B細胞完成體液免疫的;D中淋巴因子是通過激活溶酶體釋放相關的酶而加強了效應T細胞對靶細胞的裂解作用的。
2.(09浙江卷)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侵入了人體深部的組織細胞并大量繁殖,下列關于該菌的細胞呼吸類型和消滅該菌首先要通過的免疫途徑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氧呼吸和體液免疫
B.無氧呼吸和細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體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細胞免疫
答案:B
解析: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侵入了人體深部的組織細胞并大量繁殖,可見該菌的細胞呼吸類型是無氧呼吸,消滅該菌首先要通過細胞免疫的途徑。故選B。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