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考試結(jié)束,務(wù)必將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選擇題 共128分)
本卷共32小題,每小題4分,共12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3.答第Ⅱ卷時,務(wù)必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書寫,要求字體工整、筆跡清晰。作圖題可先用鉛筆在答題卡規(guī)定的位置繪出,確認(rèn)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描清楚。必須在題號所指示的答題區(qū)域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
2.答第Ⅰ卷時,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題目的答案標(biāo)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biāo)號。
3、小序的作用?
點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成詩的經(jīng)過。
五、拓展思維
假如蘭芝不死會怎么樣?
--和好?私奔?分家?改嫁?……
六、總結(jié)全文
略
附:互文:
互文:古代試問的一種修辭技巧�;ノ氖侵竷蓚€詞本來要結(jié)合在一起說的,可是為了調(diào)和音節(jié),或二受詞牌的限制,或使語句簡潔對稱,要省去一個,解釋時兩個詞和起來講,這種修辭方式叫互文。
例如: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主人下馬客在船�!�
“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面對死亡,他還要牽掛著老母的生計。盡管母親對他和劉蘭芝的愛情進行了無情的摧殘,但畢竟還是他的母親!他也不能不顧念以往的母子之情,所以他死后要背上比劉蘭芝更壞的名聲,按封建道德,他是要“遺臭萬年”。這一點他也不會想不到。我們何必再去指責(zé)他自殺前這一點點“徘徊”呢?
可見焦仲卿和劉蘭芝一樣是封建社會里受壓迫而具有反抗精神的典型形象,他們是文學(xué)形象的燦爛星空中閃耀著不滅光輝的雙子星座。
2、蘭芝為何被遣?
參考:
漢代儒學(xué)“四德”應(yīng)該是焦母這個封建老太太選擇兒媳的基本標(biāo)準(zhǔn)。下面就從“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來分析劉蘭芝被休的原因。
一曰“婦德”。義無返顧,一死殉情,可謂大貞;崇別婆婆,辭別小姑,可謂極順。二曰“婦容”。毋庸置疑,她是極美的。三曰“婦功”�!笆芸椝�,十四學(xué)裁衣”;學(xué)成后“三日斷五匹”;緊要時“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不能不說精于女工。
既然“婦德,婦容,婦功”都是優(yōu)秀,那么問題一定出在“婦言”上了。第2節(jié)的蘭芝自述中清晰的告白包含了蘭芝幾多埋怨,幾許凄楚。身體的疲勞當(dāng)然可以忍受,但心靈的落寞難免使正當(dāng)芳齡的蘭芝心存怨尤,言語之間自然會經(jīng)意或不經(jīng)意流露對兩情和諧的渴盼。焦母也一定會經(jīng)意或不經(jīng)意的聽到這樣的言語。也正是這樣的流露、這樣的語言使焦母“吾意久回忿”:焦母只有仲卿一個兒子,封建家庭特別看重的仕宦門楣與光宗耀祖的希望和重任自然都落到了他的身上,仲卿是家族的希望,更是焦母的希望。而現(xiàn)在劉蘭芝對兩情相悅的渴望勢必影響到焦仲卿的事業(yè)進取心,勢必影響到焦仲卿未來大好的前程,就有可能給家族和自己帶來毀滅性的打擊,這是焦母萬萬不能容忍的�?梢哉f,是漢代相對寬松的婦女生活環(huán)境使劉蘭芝保留了比較真實的情感追求,但也正是這種真實的人性渴望加速了劉蘭芝在封建社會的隕落。悲劇是時代的,時代的悲劇不可避免。
還有另一種與之似乎相矛盾的說法:結(jié)婚已經(jīng)三年,還沒有孩子�!安恍⒂腥�,無后為大”,所以,遭遣必然。
在封建社會,“孝”是壓在人們頭上的一座大山,分析焦仲卿不能脫離這個社會背景�!芭袩o偏斜,何意致不厚。”不懼擔(dān)當(dāng)不孝罪名,站在妻子的立場上當(dāng)面指責(zé)母親,這能說不是一種反抗嗎?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娶�!薄安恍⒂腥瑹o后為大”,不復(fù)娶就意味著焦家要斷后,這是除去以自殺外最強有力的威懾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堅決有力的反抗嗎?
21.承受是一種力度和氣度,是一種坦然的接納和始終清醒的生命理念;承受是一種精神,是人生苦澀而美麗的一番心境。一個善于承受、能夠承受的人,人生的步履往往顯得沉穩(wěn),但人生卻因此豐富和深厚。承受了陽光,就有了鮮花碩果;承受了巨浪,就有了登臨彼岸時的放松釋然;承受了煉獄之痛,就有了獲得新生的歡欣和感悟。承受的結(jié)果,是一種對靈魂的提升,道德的修煉,能量的聚集。每一次承受,無不宣泄和張揚著深厚博大的人格魅力。生為人,我們需要承受,只有承受。
請以“承受”為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不少于800字。
命題人:李科展
17.談?wù)勀銓ψx書有怎樣的看法和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結(jié)合文題把握作者對讀書有怎樣的見解?(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