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項選擇 |
如圖所示,圖中豎直放置的平面鏡,鏡到地面的距離可調(diào)節(jié)。甲、乙二人站在鏡前,乙離鏡的距離是甲離鏡距離的3倍,二人略錯開,以便乙能看到甲的像。以l表示鏡的長度,h表示甲的身高,為使乙能看到鏡中甲的全身像,l的最小值為 |
A. ![]() B. ![]() C. ![]() D. ![]()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不定項選擇)
A.回路中有感應電動勢
B.兩根導體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
C.兩根導體棒和彈簧構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
D.兩根導體棒和彈簧構成的系統(tǒng)動量守恒、機械能不守恒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組別 項目 |
第1組 | 第2組 | 第3組 | 第4組 | 第5組 |
入射角α | 25° | 35° | 45° | 50° | 75° |
折射角β | 16° | 22.5° | 28° | 32° | 42° |
sinα | 0.423 | 0.574 | 0.707 | 0.766 | 0.966 |
sin β | 0.276 | 0.383 | 0.469 | 0.530 | 0.669 |
折射率n | 1.533 | 1.499 | 1.506 | 1.446 | 1.443 |
1 |
1.521 |
CC′ |
DD′ |
CC′ |
DD′ |
πUd2 |
4IL |
πUd2 |
4IL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組別 項目 |
第1組 | 第2組 | 第3組 | 第4組 | 第5組 |
入射角α | 25° | 35° | 45° | 50° | 75° |
折射角β | 16° | 22.5° | 28° | 32° | 42° |
sinα | 0.423 | 0.574 | 0.707 | 0.766 | 0.966 |
sin β | 0.276 | 0.383 | 0.469 | 0.530 | 0.669 |
折射率n | 1.533 | 1.499 | 1.506 | 1.446 | 1.443 |
1 |
1.521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中,現(xiàn)有木板、白紙、圖釘、橡皮筋、細繩套,某同學還找來了實驗室里常用的幾種彈簧秤。如圖所示 。
(1)為最準確完成實驗,在做實驗時最合理的是選擇 ▲ __ 圖彈簧秤?(填寫“甲”、“乙”、 或“丙” )
(2)在實驗中,需要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兩根細繩,細繩的另一端都有繩套(如圖)。實驗中需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某同學認為在此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項: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與兩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在使用彈簧秤時要注意使彈簧秤與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確的是 ▲___。(填入相應的字母)
(3)若在實驗中,把木板豎直放置,同時用細繩OA跨過釘在木板上的光滑的釘子C,下端掛重力已知的鉤碼,細繩OB用一個彈簧秤鉤住,如圖所示,可以通過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和彈簧秤的拉力調(diào)整橡皮筋與兩細繩的結點O的位置。圖中OC與橡皮筋延長線的夾角為α,細繩OB與橡皮筋延長線的夾角為β,且α+β>90°,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
A.增加鉤碼個數(shù)后,為使結點位置不變,應減小β,同時減小彈簧秤的拉力
B.增加鉤碼個數(shù)后,為使結點位置不變,應增大β,同時增大彈簧秤的拉力
C.保持鉤碼個數(shù)不變,將釘子C向左移動一些,為使結點位置不變,應增大β,同時增大彈簧秤的拉力
D.保持鉤碼個數(shù)不變,將釘子C向左移動一些,為使結點位置不變,應減小β,同時增大彈簧秤的拉力
![]() |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如圖9所示為“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的實驗裝置。
①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本實驗要求的是 。 (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
A.入射球比靶球質(zhì)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贏徑必須相同
B.在同一組實驗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須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C.安裝軌道時末端必須水平
D.需要的測量儀器有天平和刻度尺
②實驗中記錄了軌道末端在記錄紙上的豎直投影為O點,經(jīng)多次釋放入射球,在記錄紙上找到了兩球的平均落點位置M、P、N,并測得它們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
和
。已知入射球的質(zhì)量為
,靶球的量為
,如果測得
近似等于 ,則可認為成功驗證了碰撞中的動量守恒。
(2)用一段長為80cm的金屬絲做“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
①用多用表粗測電阻絲的電阻,結果如圖10所示,由此可知電阻絲電阻的測量值約為
。
②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結果如圖11所示,由此可知金屬絲直徑的測量結果為
mm。
③在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金屬絲的電阻時,提供下列供選擇的器材:
A.直流電源(電動勢約為4.5V,內(nèi)阻很小)
B.電壓表(量程0~3V,內(nèi)阻約3k)
C.電壓表(量程0~15V,內(nèi)阻約15k)
D.電流表(量程0~0.6A,內(nèi)阻約0.125)
E.電流表(量程0~3A,內(nèi)阻約0.025)
F.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5,最大允許電流1A)
G.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200
,最大允許電流2A)
H.開關、導線。
要求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并能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在供選擇的器材中,電流表應選擇 ,電壓表應選擇 ,滑動變阻器應選擇 。(填字母代號)
④根據(jù)上面選擇器材,完成圖12中實驗電路的連接。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8分)
(1)如圖9所示為“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的實驗裝置。
①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本實驗要求的是 。 (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
A.入射球比靶球質(zhì)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贏徑必須相同
B.在同一組實驗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須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C.安裝軌道時末端必須水平
D.需要的測量儀器有天平和刻度尺
②實驗中記錄了軌道末端在記錄紙上的豎直投影為O點,經(jīng)多次釋放入射球,在記錄紙上找到了兩球的平均落點位置M、P、N,并測得它們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
和
。已知入射球的質(zhì)量為
,靶球的量為
,如果測得
近似等于 ,則可認為成功驗證了碰撞中的動量守恒。
(2)用一段長為80cm的金屬絲做“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
①用多用表粗測電阻絲的電阻,結果如圖10所示,由此可知電阻絲電阻的測量值約為
。
②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結果如圖11所示,由此可知金屬絲直徑的測量結果為
mm。
③在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金屬絲的電阻時,提供下列供選擇的器材:
A.直流電源(電動勢約為4.5V,內(nèi)阻很小)
B.電壓表(量程0~3V,內(nèi)阻約3k)
C.電壓表(量程0~15V,內(nèi)阻約15k)
D.電流表(量程0~0.6A,內(nèi)阻約0.125)
E.電流表(量程0~3A,內(nèi)阻約0.025)
F.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5,最大允許電流1A)
G.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200,最大允許電流2A)
H.開關、導線。
要求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并能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在供選擇的器材中,電流表應選擇 ,電壓表應選擇 ,滑動變阻器應選擇 。(填字母代號)
④根據(jù)上面選擇器材,完成圖12中實驗電路的連接。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海淀區(qū)2010年高三一模(理科綜合)物理部分 題型:計算題
(18分)
(1)如圖9所示為“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的實驗裝置。
①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本實驗要求的是 。 (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
A.入射球比靶球質(zhì)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贏徑必須相同
B.在同一組實驗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須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C.安裝軌道時末端必須水平
D.需要的測量儀器有天平和刻度尺
②實驗中記錄了軌道末端在記錄紙上的豎直投影為O點,經(jīng)多次釋放入射球,在記錄紙上找到了兩球的平均落點位置M、P、N,并測得它們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
和
。已知入射球的質(zhì)量為
,靶球的量為
,如果測得
近似等于 ,則可認為成功驗證了碰撞中的動量守恒。
(2)用一段長為80cm的金屬絲做“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
①用多用表粗測電阻絲的電阻,結果如圖10所示,由此可知電阻絲電阻的測量值約為
。
②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結果如圖11所示,由此可知金屬絲直徑的測量結果為
mm。
③在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金屬絲的電阻時,提供下列供選擇的器材:
A.直流電源(電動勢約為4.5V,內(nèi)阻很小)
B.電壓表(量程0~3V,內(nèi)阻約3k)
C.電壓表(量程0~15V,內(nèi)阻約15k)
D.電流表(量程0~0.6A,內(nèi)阻約0.125)
E.電流表(量程0~3A,內(nèi)阻約0.025)
F.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5,最大允許電流1A)
G.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200
,最大允許電流2A)
H.開關、導線。
要求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并能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在供選擇的器材中,電流表應選擇 ,電壓表應選擇 ,滑動變阻器應選擇 。(填字母代號)
④根據(jù)上面選擇器材,完成圖12中實驗電路的連接。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海淀區(qū)2010年高三一模(理科綜合)物理部分 題型:實驗題
(18分)
(1)如圖9所示為“驗證碰撞中的動量守恒”的實驗裝置。
①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本實驗要求的是 。 (選填選項前面的字母)
A.入射球比靶球質(zhì)量大或者小均可,但二者的贏徑必須相同
B.在同一組實驗的不同碰撞中,每次入射球必須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C.安裝軌道時末端必須水平
D.需要的測量儀器有天平和刻度尺
②實驗中記錄了軌道末端在記錄紙上的豎直投影為O點,經(jīng)多次釋放入射球,在記錄紙上找到了兩球的平均落點位置M、P、N,并測得它們到O點的距離分別為、
和
。已知入射球的質(zhì)量為
,靶球的量為
,如果測得
近似等于
,則可認為成功驗證了碰撞中的動量守恒。
(2)用一段長為80cm的金屬絲做“測定金屬的電阻率”的實驗。
①用多用表粗測電阻絲的電阻,結果如圖10所示,由此可知電阻絲電阻的測量值約為
。
②用螺旋測微器測量金屬絲的直徑,結果如圖11所示,由此可知金屬絲直徑的測量結果為
mm。
③在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金屬絲的電阻時,提供下列供選擇的器材:
A.直流電源(電動勢約為4.5V,內(nèi)阻很小)
B.電壓表(量程0~3V,內(nèi)阻約3k)
C.電壓表(量程0~15V,內(nèi)阻約15k)
D.電流表(量程0~0.6A,內(nèi)阻約0.125)
E.電流表(量程0~3A,內(nèi)阻約0.025)
F.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5,最大允許電流1A)
G.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200,最大允許電流2A)
H.開關、導線。
要求有較高的測量精度,并能測得多組數(shù)據(jù),在供選擇的器材中,電流表應選擇 ,電壓表應選擇 ,滑動變阻器應選擇 。(填字母代號)
④根據(jù)上面選擇器材,完成圖12中實驗電路的連接。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