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下列內(nèi)容概括為一句話新聞,選出概括準確、完整的一項
       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國愛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愛丁堡科學獎。1998年起設(shè)立的愛丁堡科學獎,每年頒發(fā)給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貢獻的科學家。汪松教授是中國獲得這一獎項的第一人。

A、汪松是中國人。
B、汪松教授榮獲的愛丁堡科學獎于1998年設(shè)立。
C、汪松教授榮獲愛丁堡科學獎。
D、中國科學院汪松教授獲獎。
C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04全國中考試題集錦中考必備 語文 題型:048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老師對我說

何為

  李致遠先生是我文學上的啟蒙老師。

  一九三五年,火一樣酷熱的漢口之夏。我在長江邊上那個繁華的城市里,讀完了小學的最后一個學期。考試結(jié)束,學校特地為應(yīng)屆畢業(yè)生安排了一次小小的歡送會。

  歡送會設(shè)在校舍底層的一間乒乓室里。室內(nèi)屋頂?shù)桶�,如同地下室,整個屋子就顯得更長。從圖書室臨時搬來的幾張長桌排成一字形。桌上整整齊齊擺滿了糕點瓜子和汽水之類。屋子里異乎尋常地安靜極了。這一天,全班四十四個同學之間都謙讓有禮,連說話的聲音都是低低的。是的,對所有被歡送的小學畢業(yè)生來說,這是一個莊嚴的時刻,誰都珍惜這臨別依依的茶話會。

  我們的級任老師李致遠先生不知什么時候進入屋內(nèi)的,因為我們聽見熟悉的咳嗽聲。他大概三十歲左右,看起來倒像年近四十。有的同學說他當了那么多年小學教員,天天站在黑板前,吸了太多的粉筆灰,因此得了肺癆。這種病在那個年代是不治之癥。他臉色陰郁,戴著一副老式玳瑁邊深度近視眼鏡,透過厚厚的鏡片,那兩只眼睛總是神經(jīng)質(zhì)地睜得大大的,好像隨時隨地要拍案而起大聲疾呼的樣子。只是在幾聲咳嗽過后,眼睛里那一縷升騰的火焰似乎又熄滅下去了。

  我是從另一個大城市轉(zhuǎn)學到那個學校的,而且也只讀了半年就畢業(yè)了。擔任國文課的李先生也就是級任老師。說實話,我當小學生時的作文成績一直是很差勁的。有一回還得到某老師觸目的紅筆批語:“文不對題”!頗有大喝一聲以示訓誡之意。不過這并不影響我對文學的愛好,開始我隨同可愛的木偶匹諾曹經(jīng)歷了種種奇遇,旋即又鉆進《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游記》迷人的世界里。到了李先生的課堂上,我不勝奇怪,從第一堂作文課直到期終的畢業(yè)考試,仿佛一次又一次的奇遇,我的作文忽然都變得優(yōu)秀起來,幾乎每一篇都名列第一。有幾次,李先生還在課堂上當眾朗讀我的作文,時或即席講述一番,詳細分析為什么要加以贊揚的原因,這時他那瘦削的臉上就泛起興奮的紅光。倘有用辭不當之處也必定加以指正。凡是他批改過的作文,即使一個錯誤的標點符號,在他深度的近視眼下也決不會放過,他于是稍稍停頓片刻,向我投來逼人的眼光。那閃閃發(fā)光的視線里既有嚴格的要求,也有熱烈的期望。他無聲的話比說出來的要多得多,末了總是一陣嗆咳,朗讀也到此中止了。這實在使我又感動又難過。

  在李先生的教誨和鼓舞下,就這樣結(jié)束了我的小學時代�,F(xiàn)在一轉(zhuǎn)眼就要離別了,半年來課堂上的情景又歷歷在目。

  一陣掌聲,我從沉思中抬起頭來。

  簡單的歡送儀式舉行過后,在鋪著潔白臺布的一字形長桌盡頭,李先生側(cè)身站在桌旁。還沒有開口,他用手帕掩著嘴咳了一會兒,隨后以他銳利的眼光掃視全場。我想,只有一顆真正火熱的心,才能隔著厚厚的鏡片閃射那樣熾熱的光芒。

  “哦,畢業(yè)了�!崩钕壬f了幾句賀詞,停停,他又講下去,幾乎變成憤激的大聲吶喊:“魯迅先生說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學們!你們往后走哪條路,由你們選擇,可是千萬別重蹈覆轍,再踏上前人走過的那條自取滅亡的絕路!不!你們要去闖出一條嶄新的路,去,去吧,去走新的路!”

  聽起來聲音有點古怪。這臨別贈言有若沉悶黑夜里爆出一聲驚雷,全場的同學無不為之愕然。李先生過于激動,慢慢坐下來,嗆咳著。我近旁一個女同學埋下頭去,一縷長發(fā)云彩般披落在肩頭。她閉上眼睛,淚珠滾落在她蒼白的臉上。

  我即將離開那個城市。出發(fā)遠行以前,同那個女同學最后一次去看望李先生。他目光炯炯,緊緊拉著我們的手,說以后要多給他去信。沉默半晌,他忽然從雜亂無章的書架上,隨手抽出一本墨綠色封面的書,認真地寫上給某某同學留念的字樣。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一本美麗的書,一九三一年間陳夢家編選的一本詩選,其中包括聞一多幾首著名的詩作。

  那一年秋天風雨如晦,我又回到上海讀初中。過了不久,聽說李致遠先生的病終于不治,溘然長辭,身后蕭條,只留下一堆不值幾塊大洋的文學書刊而已。他是舊時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學教員,在他平凡的崗位上,耗盡了他全部的光和熱。我引以為憾的是沒有照他的囑咐,給他寫過一次信;可是在那個多雪的冬天里,寫下了我的第一篇散文,那篇文章發(fā)表時用了一個有紀念意義的題目:《路》。

1.給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

(1)旋(  )�。�2)教( �。�

(3)熱( �。。�4)半( �。�

2.第三段中,畢業(yè)歡送會上,低矮的屋子里異乎尋常地安靜,全班同學謙讓有禮,說話聲音低低的,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歡送會上李先生的臨別贈言有著一聲驚雷,振聾發(fā)聵。在第四段中有一句與之相呼應(yīng)的描寫,將這句話完整準確地抄寫在下面,書寫力求美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為什么說“李致遠先生是我文學上的啟蒙老師”?仔細閱讀第五段,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九段李先生引用的魯迅先生的話出自魯迅的哪篇文章?這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誰?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概括他(她)的主要特點。

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分析為什么“我”的那篇“有紀念意義”的文章題目為《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語言自然,行文流暢。其中一些四字詞語準確凝練,極富表現(xiàn)力。根據(jù)所給解釋,從文中選出相應(yīng)的四字詞語填寫在括號內(nèi)。

(1)過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現(xiàn)在眼前�!    。ā   。�

(2)比喻沒有吸取失敗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ā   。�

(3)常用來形容政治黑暗,社會不安�!     。ā   。�

(4)突然和人世永別�!            。ā   。�

8.文中涉及到我國三部古典文學名著,其中你最愛讀的是哪一部?結(jié)合這部名著中的相關(guān)情節(jié)談一談你喜愛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寫于1979年,李致遠先生四十四年前的教誨和鼓舞對作者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從作者角度擬一段抒發(fā)對李先生的感激之情的語句,語言力求簡潔流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老師對我說

         

李致遠先生是我文學上的啟蒙老師。

一九三五年,火一樣酷熱的漢口之夏。我在長江邊上那個繁華的城市里,讀完了小學的最后一個學期�?荚嚱Y(jié)束,學校特地為應(yīng)屆畢業(yè)生安排了一次小小的歡送會。

歡送會設(shè)在校舍底層的一間乒乓球室里。室內(nèi)屋頂?shù)桶�,如同地下室,整個屋子就顯得更長。從圖書室臨時搬來的幾張長桌排成一字形。桌上整整齊齊擺滿了糕點、瓜子和汽水之類。屋子里異乎尋常地安靜極了。這一天,全班四十四個同學之間都謙讓有禮,連說話的聲音都是低低的。是的,對所有被歡送的小學畢業(yè)生來說,這是一個莊嚴的時刻,誰都珍惜這臨別依依的茶話會。

我們的級任老師李致遠先生不知什么時候進入屋內(nèi)的,因為我們聽見熟悉的咳嗽聲。他大概三十歲左右,看起來倒像年近四十。有的同學說他當了那么多年小學教員,天天站在黑板前,吸了太多的粉筆灰,因此得了肺癆。這種病在那個年代是不治之癥。他臉色陰郁,戴著一副老式玳瑁邊深度近視眼鏡,透過厚厚的鏡片,那兩只眼睛總是神經(jīng)質(zhì)地睜得大大的,好像隨時隨地要拍案而起大聲疾呼的樣子。只是在幾聲咳嗽過后,眼睛里那一縷升騰的火焰似乎又熄滅下去了。

我是從另一個大城市轉(zhuǎn)學到那個學校的,而且也只讀了半年就畢業(yè)了。擔任國文課的李先生也就是級任老師。說實話,我當小學生時的作文成績一直是很差勁的。有一回還得到某老師觸目的紅筆批語:“文不對題!”頗有大喝一聲以示訓誡之意。不過這并不影響我對文學的愛好,開始我隨同可愛的木偶匹諾曹經(jīng)歷了種種奇遇,旋即又鉆進《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游記》迷人的世界里。到了李先生的課堂上,我不勝奇怪,從第一堂作文課直到期終的畢業(yè)考試,仿佛一次又一次的奇遇,我的作文忽然都變得優(yōu)秀起來,幾乎每一篇都名列第一。有幾次,李先生還在課堂上當眾朗讀我的作文,時或即席講述一番,詳細分析為什么要加以贊揚的原因,這時他那瘦削的臉上就泛起興奮的紅光。倘有用詞不當之處也必定加以指正。凡是他批改過的作文,即使一個錯誤的標點符號,在他深度的近視眼下也決不會放過,他于是稍稍停頓片刻,向我投來逼人的眼光。那閃閃發(fā)光的視線里既有嚴格的要求,也有熱烈的期望。他無聲的話比說出來的要多得多,末了總是一陣嗆咳,朗讀也到此中止了。這實在使我又感動又難過。

在李先生的教誨和鼓舞下,就這樣結(jié)束了我的小學時代�,F(xiàn)在一轉(zhuǎn)眼就要離別了,半年來課堂上的情景又歷歷在目。

一陣掌聲,我從沉思中抬起頭來。

簡單的歡送儀式舉行過后,在鋪著潔白臺布的一字形長桌盡頭,李先生側(cè)身站在桌旁。還沒有開口,他用手帕掩著嘴咳了一會兒,隨后以他銳利的眼光掃視全場。我想,只有一顆真正火熱的心,才能隔著厚厚的鏡片閃射那樣熾熱的光芒。

“哦,畢業(yè)了�!崩钕壬f了幾句賀詞,停停,他又講下去,幾乎變成憤激的大聲吶喊:“魯迅先生說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學們!你們往后走哪條路,由你們選擇,可是千萬別重蹈覆轍,再踏上前人走過的那條自取滅亡的絕路!不!你們要去闖出一條嶄新的路,去,去吧,去走新的路!”

聽起來聲音有點古怪。這臨別贈言有若沉悶黑夜里爆出一聲驚雷,全場的同學無不為之愕然。李先生過于激動,慢慢坐下來,嗆咳著。我近旁一個女同學埋下頭去,一縷長發(fā)云彩般披落在肩頭。她閉上眼睛,淚珠滾落在她蒼白的臉上。

我即將離開那個城市。出發(fā)遠行以前,同那個女同學最后一次去看望李先生。他目光炯炯,緊緊拉著我們的手,說以后要多給他寫信。沉默半晌,他忽然從雜亂無章的書架上,隨手抽出一本墨綠色封面的書,認真地寫上給某某同學留念的字樣。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一本美麗的書,一九三一年間陳夢家編選的一本詩選,其中包括聞一多幾首著名的詩作。

那一年秋天風雨如晦,我又回到上海讀初中,過了不久,聽說李致遠先生的病終于不治,溘然長辭,身后蕭條,只留下一堆不值幾塊大洋的文學書刊而已。他是舊時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學教員,在他平凡的崗位上,耗盡了他全部的光和熱。我引以為憾的是沒有照他的囑咐,給他寫過一次信。可是在那個多雪的冬天里,寫下了我的第一篇散文,那篇文章發(fā)表時用了一個有紀念意義的題目:路。

1.給下列詞語中加線的字注音。

1)旋       2)教        3熱(        4)半   

2.第三段中,畢業(yè)歡送會上,低矮的屋子里異乎尋常的安靜,全班同學謙讓有禮,說話聲音低低的,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3.作者為什么說“李致遠先生是我文學上的啟蒙老師”?仔細閱讀第五段,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原因。

4.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分析為什么“我”的那篇“有紀念意義的文章”題目為“路”。

5.文章語言自然,行文流暢,其中一些四字詞語準確凝練,極富表現(xiàn)力。根據(jù)所給解釋從文中選出相應(yīng)的四字詞語填寫在括號內(nèi)。

1)過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現(xiàn)在眼前。                                  

2)比喻沒有吸取失敗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3)常用來形容政治黑暗、社會不安。                                     

4)突然和人世永別。                                                

6.文中涉及到我國三部古典文學名著,其中你最愛讀的是哪一部?結(jié)合這部名著中的相關(guān)情節(jié)談一談你喜愛的理由。

7.文章寫于1979年,李致遠先生四十四年前的教誨和鼓舞對作者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從作者角度擬一段抒發(fā)對李先生感激之情的語句,語言力求簡潔流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初中語文一課一練(開明版)初二(三冊)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

凡爾賽宮

吉祖英

 �、亳Y名世界的凡爾賽宮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爾賽鎮(zhèn),它是人類藝術(shù)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②凡爾賽宮建于路易十四時代,1661年動土,1689年竣工,至今約有290年的歷史。全宮占地111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為11萬平方米,園林面積100萬平方米。宮殿建筑氣勢磅礴,布局嚴密、協(xié)調(diào)。正宮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宮和北宮相銜接,形成對稱的幾何圖案。宮頂建筑了巴羅克的圓頂和法國傳統(tǒng)的尖頂建筑風格,采用了平頂形式,顯得端正而雄渾。宮殿外壁上端,林立著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優(yōu)美,栩栩如生。

 �、鄯矤栙悓m宏偉、壯觀,它的內(nèi)部陳設(shè)和裝潢富于藝術(shù)魅力。500多間大殿小廳處處金碧輝煌,豪華非凡。內(nèi)部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家具。宮內(nèi)還陳放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shù)品,其中有遠涉重洋的中國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畫家、裝潢家勒勃蘭和大建筑師孟沙爾合作建造的鏡廊是凡爾賽宮內(nèi)的一大名勝。它全長72米,寬10米,高13米,聯(lián)結(jié)兩個大廳。長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園開的巨大的拱形窗門,另一面鑲嵌著與拱形窗對稱的17面鏡子,這些鏡子由四百多塊鏡片組成。鏡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蘭的巨幅油畫,揮灑淋漓,氣勢橫溢,展現(xiàn)出一幅幅風起云涌的歷史畫面。漫步在鏡廊內(nèi),碧澄的天空、靜謐的園景映照在鏡墻上,滿目蒼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蔥蘢的園林中。

 �、苷龑m前面是一座風格獨特的法蘭西式大花園。園內(nèi)樹木花草的栽植別具匠心,景色優(yōu)美恬靜,令人心曠神怡。站在正宮前極目遠眺,玉帶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點點,兩側(cè)大樹參天,郁郁蔥蔥,綠蔭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近處是兩池碧波,沿池的銅雕塑豐姿多態(tài),美不勝收。

 �、莘矤栙悓m的修建,有一段歷史軼事。1661年,居住在陳舊的凡賽納宮和楓丹白露宮的路易十四,應(yīng)財政總監(jiān)大臣富蓋邀請,去他新建的府第赴宴。富蓋府第的富麗堂皇觸怒了路易十四。三周之后,路易十四以貪污營私之罪將富蓋投入監(jiān)獄,并判處無期徒刑。嫉妒的心理促使路易十四作出興建一座豪華皇宮的計劃。凡爾賽宮的建造者,幾乎全部是給富蓋修建府第的人馬,因此無論是構(gòu)造還是風格,兩座建筑有異曲同工之妙。

 �、逇v史上一度曾是法國政治、文化中心的凡爾賽在大革命后變得默默無聞了,到了19世紀下半葉,它又成為全世界的政治中心。1870年,普魯士軍隊占領(lǐng)凡爾賽,第二年德皇在此舉行加冕典禮;同年,梯也爾政府盤踞在凡爾賽宮,策劃了鎮(zhèn)壓巴黎公社的血腥計劃。此外,1783年,美國獨立戰(zhàn)爭后,英美在此簽訂了《巴黎和約》。1919年6月28日,在鏡廊里法國及英美等國同德國簽訂了《凡爾賽和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宣告結(jié)束。

 �、呓袢盏姆矤栙悓m已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各國游人絡(luò)繹不絕,參觀人數(shù)每年達200多萬,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爾鐵塔。南北宮和正宮底層自路易·菲利浦起改為博物館,收藏著大量珍貴的肖像畫、雕塑、巨幅歷史畫以及其他藝術(shù)珍品。凡爾賽宮除供參觀游覽之外,法國總統(tǒng)和其他領(lǐng)導人常在此會見或宴請各國國家元首和外交使節(jié)。

1.為文中畫□處選擇一組正確的詞語。

[  ]

A.甲摒棄  乙珍貴  丙矚目  丁勝地

B.甲拋棄  乙珍貴  丙注意  丁勝地

C.甲放棄  乙寶貴  丙注視  丁名勝

D.甲丟棄  乙珍藏  丙矚目  丁名勝

2.凡爾賽宮整體上主要有哪些特征?選出準確的三項。

[  ]

A.宮殿建筑氣勢磅礴,布局嚴密、協(xié)調(diào)。

B.宮頂采用了平頂形式,端正而雄渾。

C.是舉世聞名的游覽勝地,各國游人絡(luò)繹不絕。

D.內(nèi)部陳設(shè)和裝潢富于藝術(shù)魅力。

E.法蘭西式大花園風格獨特。

F.鏡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蘭的巨幅油畫,揮灑淋漓,氣勢橫溢,展現(xiàn)出一幅幅風起云涌的歷史畫面。

G.馳名世界的凡爾賽宮坐落在巴黎西南18公里的凡爾賽鎮(zhèn),它是人類藝術(shù)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H.內(nèi)部裝飾,以雕刻、巨幅油畫及掛毯為主,配有17、18世紀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家具。

3.概括文章第③段的主要內(nèi)容,選出準確的一項。

[  ]

A.介紹凡爾賽宮的宏偉、壯觀。

B.介紹凡爾賽宮的內(nèi)部陳設(shè)和裝潢。

C.介紹凡爾賽宮的鏡廊。

D.介紹凡爾賽宮金碧輝煌、豪華非凡的氣勢。

4.第②至③段是按照怎樣的說明順序來介紹凡爾賽宮的?選出準確的一項。

[  ]

A.時間順序
B.由上到下
C.由遠及近
D.由外到內(nèi)

5.第⑤、⑥兩段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為什么要寫這些內(nèi)容?

________________

6.“歷史上一度曾是法國政治、文化中心的凡爾賽在大革命后變得默默無聞了”這句話中的加粗詞語“一度”為什么不能去掉?

________________

7.選出下列對文章詳略安排判斷正確的幾項。

[  ]

A.詳寫正宮,對南宮、北宮一筆帶過。

B.詳寫凡爾賽內(nèi)部的雕刻、巨幅油畫、掛毯等,略寫造型超絕、工藝精湛的家具及中國古代瓷器。

C.詳寫凡爾賽宮外觀氣勢磅礴,布局嚴密、協(xié)調(diào),略寫凡爾賽宮的內(nèi)部裝飾。

D.詳寫凡爾賽宮內(nèi)的鏡廊,略寫雕刻、巨幅油畫、掛毯等。

E.詳寫凡爾賽宮建筑的由來及其在法國歷史上的政治、文化地位,略寫凡爾賽宮今日的用途。

F.詳寫凡爾賽宮的內(nèi)部陳設(shè)及裝潢,略寫其外觀的氣勢磅礴。

8.選出為第②至⑦段劃分層次正確的一項。

[  ]

A.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三點一測叢書  九年級語文(上)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的問題

老師對我說

何為

  李致遠先生是我文學上的啟蒙老師。

  1935年,火一樣酷熱的漢口之夏。我在長江邊上那個繁華的城市里,讀完了小學的最后一個學期。考試結(jié)束,學校特地為應(yīng)屆畢業(yè)生安排了一次小小的歡送會。

  歡送會設(shè)在校舍底層的一間乒乓室里。室內(nèi)屋頂?shù)桶缤叵率�,整個屋子就顯得更長。從圖書室臨時搬來的幾張長桌排成一字形。桌上整整齊齊擺滿了糕點瓜子和汽水之類。屋子里異乎尋常地安靜極了。這一天,全班四十四個同學之間都謙讓有禮,連說話的聲音都是低低的。是的,對所有被歡送的小學畢業(yè)生來說,這是一個莊嚴的時刻,誰都珍惜這臨別依依的茶話會。

  我們的級任老師李致遠先生不知什么時候進入屋內(nèi)的,因為我們聽見熟悉的咳嗽聲。他大概三十歲左右,看起來倒像年近四十。有的同學說他當了那么多年小學教員,天天站在黑板前,吸了太多的粉筆灰,因此得了肺癆。這種病在那個年代是不治之癥。他臉色陰郁,戴著一副老式玳瑁邊深度近視眼鏡,透過厚厚的鏡片,那兩只眼睛總是神經(jīng)質(zhì)地睜得大大的,好像隨時隨地要拍案而起大聲疾呼的樣子。只是在幾聲咳嗽過后,眼睛里那一縷升騰的火焰似乎又熄滅下去了。

  我是從另一個大城市轉(zhuǎn)學到那個學校的,而且也只讀了半年就畢業(yè)了。擔任國文課的李先生也就是級任老師。說實話,我當小學生時的作文成績一直是很差勁的。有一回還得到某老師觸目的紅筆批語:“文不對題!”頗有大喝一聲以示訓誡之意。不過這并不影響我對文學的愛好,開始我隨同可愛的木偶匹諾曹經(jīng)歷了種種奇遇,旋即又鉆進《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游記》迷人的世界里。到了李先生的課堂上,我不勝奇怪,從第一堂作文課直到期終的畢業(yè)考試,仿佛一次又一次的奇遇,我的作文忽然都變得優(yōu)秀起來,幾乎每一篇都名列第一。有幾次,李先生還在課堂上當眾朗讀我的作文,時或即席講述一番,詳細分析為什么要加以贊揚的原因,這時他那瘦削的臉上就泛起興奮的紅光。倘有用辭不當之處也必定加以指正。凡是他批改過的作文,即使一個錯誤的標點符號,在他深度的近視眼下也決不會放過,他于是稍稍停頓片刻,向我投來逼人的眼光。那閃閃發(fā)光的視線里既有嚴格的要求,也有熱烈的期望。他無聲的話比說出來的要多得多,末了總是一陣嗆咳,朗讀也到此中止了。這實在使我又感動又難過。

  在李先生的教誨和鼓舞下,就這樣結(jié)束了我的小學時代�,F(xiàn)在一轉(zhuǎn)眼就要離別了,半年來課堂上的情景又歷歷在目。

  一陣掌聲,我從沉思中抬起頭來。

  簡單的歡送儀式舉行過后,在鋪著潔白臺布的一字形長桌盡頭,李先生側(cè)身站在桌旁。還沒有開口,他用手帕掩著嘴咳了一會兒,隨后以他銳利的眼光掃視全場。我想,只有一顆真正火熱的心,才能隔著厚厚的鏡片閃射那樣熾熱的光芒。

  “哦,畢業(yè)了。”李先生說了幾句賀詞,停停,他又講下去,幾乎變成憤激的大聲吶喊:“魯迅先生說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學們!你們往后走哪條路,由你們選擇,可是千萬別重蹈覆轍,再踏上前人走過的那條自取滅亡的絕路!不!你們要去闖出一條嶄新的路,去,去吧,去走新的路!”

  聽起來聲音有點古怪。這臨別贈言有若沉悶黑夜里爆出一聲驚雷,全場的同學無不為之愕然。李先生過于激動,慢慢坐下來,嗆咳著。我近旁一個女同學埋下頭去,一縷長發(fā)云彩般披落在肩頭。她閉上眼睛,淚珠滾落在她蒼白的臉上。

  我即將離開那個城市。出發(fā)遠行以前,同那個女同學最后一次去看望李先生。他目光炯炯,緊緊拉著我們的手,說以后要多給他去信。沉默半晌,他忽然從雜亂無章的書架上,隨手抽出一本墨綠色封面的書,認真地寫上給某某同學留念的字樣。這是我每一次看到的一本美麗的書,1931年間陳夢家編選的一本詩選,其中包括聞一多幾首著名的詩作。

  那一年秋天風雨如晦,我又回到上海讀初中。過了不久,聽說李致遠先生的病終于不治,溘然長辭,身后蕭條,只留下一堆不值幾塊大洋的文學書刊而已。他是舊時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學教員,在他平凡的崗位上,耗盡了他全部的光和熱。我引以為憾的是沒有照他的囑咐,給他寫過一次信;可是在那個多雪的冬天里,寫下了我的第一篇散文,那篇文章發(fā)表時用了一個有紀念意義的題目:《路》。

1.給下列詞語中加粗的字注音。

(1)旋(  ) �。�2)教( �。�

(3)熱( �。 。�4)半(  )

2.第三段中,畢業(yè)歡送會上,低矮的屋子里異乎尋常地安靜,全班同學謙讓有禮,說話聲音低低的,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歡送會上李先生的臨別贈言有若一聲驚雷,振聾發(fā)聵。在第四段中有一句與之相呼應(yīng)的描寫,將這句話完整準確地抄寫在下面,書寫力求美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為什么說“李致遠先生是我文學上的啟蒙老師”?仔細閱讀第五段,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九段李先生引用的魯迅先生的話出自魯迅的哪篇文章?這篇文章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誰?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概括他(她)的主要特點。

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分析為什么“我”的那篇“有紀念意義”的文章題目為《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語言自然,行文流暢。其中一些四字詞語準確凝練,極富表現(xiàn)力。根據(jù)所給解釋,從文中選出相應(yīng)的四字詞語填寫在括號內(nèi)。

(1)過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現(xiàn)在眼前。( �。�

(2)比喻沒有吸取失敗的教訓,重犯過去的錯誤。( �。�

(3)常用來形容政治黑暗,社會不安。(  )

(4)突然和人世永別。( �。�

8.文中涉及我國三部古典文學名著,其中你最愛讀的是哪一部?結(jié)合這一部名著中的相關(guān)情節(jié)談一談你喜愛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寫于1979年,李致遠先生44年前的教誨和鼓舞對作者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從作者角度擬一段抒發(fā)對李先生的感激之情的語句,語言力求簡潔流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