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選)下列對所選古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A、這首詩寫詩人登山所見所感,寫出了泰山的雄偉氣勢,顯示出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shù)木窈透┮曇磺械男坌暮蜌飧拧?
B、“鐘”字將大自然寫得似乎有了感情;“割”字寫出了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切斷,形成各種不同的自然景觀,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C、“齊魯青未了”的意思是說,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D、尾聯(lián)寫詩人當時登上泰山最高峰所見到的景色。
E、尾聯(lián)寫出了泰山的雄偉,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胸氣魄,引起讀者強烈共鳴。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江蘇省南京學大教育專修學校九年級3月月考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①蓮是我摯愛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鄉(xiāng),有水的地方就有蓮的倩影。天性使然,蓮看上去要比所有的水生植物美得多。我愛的是蓮的優(yōu)美和慧心。
②一灣碧水之上,蓮亭亭如蓋。整個蓮塘像一塊綠色的陸地,一層層的遠去。間或,有一枝枝或白或粉的花,在翡翠般油綠發(fā)亮的葉間忽隱忽現(xiàn)。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寫盡了蓮盛開時大氣磅礴的美麗,而我則尤愛月光下的白荷。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潔晶瑩是由月華浸染而成的。(A)我仿佛看見蓮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四周的露水和月光。蓮于恬靜的歲月中給了田園生活一個精致的點綴。
③蓮塘流動著令人心神搖蕩的優(yōu)美。走過蓮塘的人,誰都無法拒絕無法躲避。只有沉浸其中。文人墨客用無比傾慕的眼神和姿態(tài)為蓮寫詩作詞繪畫,以至于千年之后我依然能從墨跡中感受到他們在蓮面前無法自拔的情形。愛蓮寫蓮畫蓮之人,借蓮歌詠自己心志清遠,性格高潔,蓮使他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藝術升華。
④蓮盛開在古今中外的詩文與畫幅中,皆為潔凈清爽之意。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在垂暮之年,把蓮塘上眾多美的瞬間和形象用顏料固定在畫布上,讓它們永留人間。清淡素雅的蓮是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題。他最終力竭倒在了蓮池旁,躺在了他心愛的蓮的懷抱,亙古與蓮相依相伴。莫奈與蓮的情感相融,魂魄相交,他洞穿了人世的蕪雜紛繁,進入了幻化的深處。那是自我的世界,也是無我的世界;煦缟㈤_,污濁逸去,心中的蓮瓣緩緩展開。無喜無憂,無生無死。如此境界,物我兩忘。
⑤眾生緣何沉醉于蓮如斯!蓮是天界與塵世交會頓悟的產(chǎn)物,蓮有慧眼,我們見到的佛和菩薩都坐在蓮花寶座上,面目慈祥,普度眾生。蓮的萌生和綻放給人一種茅塞頓開的菩提之悟。(B)碧水之下,是污濁的泥沼,一枝枝蓮花擠破濃濃的黑夜從污濁中綻放出一個個美麗的音符。蓮仿佛開在天國的夢幻里,它們無視外圍的泥沼。究竟要經(jīng)歷怎樣的磨礪,我們的心靈才能開出一枝枝潔凈之蓮呢?我們能像蓮一樣,從這個充斥著妍媸、清濁的塵世之中,用明朗澄澈的心靈找到智慧嗎?如果我們擁有蓮的慧心,就能從一切的煩惱與灰暗中覺悟,而一切的紛擾的繁塵瑣屑都能使我們感知它的意義和價值,我們的心靈就能從塵埃中開出花朵來。
⑥蓮的精魄升華在我們的生命中,讓生命化做一朵蓮花,把功名利祿全拋下……我想,這是蓮昭示于人的天啟與期待吧!蓮是一面心靈的鏡子,可以映出清晰的圖象,只有純正的心靈才能看見心靈的純正,被純正所感染。愿一切愛蓮之人以蓮為鏡,做潔凈的人。潔凈的人方為真人。讓我們的心靈和生命在世俗的塵埃中開出素雅潔凈的智慧之蓮吧!
【小題1】下列對本文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作者從對蓮的優(yōu)美外形的描寫和對蓮內(nèi)在品質(zhì)的贊賞這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了對蓮的喜愛。
B.第④節(jié)中作者用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事例是為了證明“蓮盛開在古今中外的詩文與畫幅中,皆為潔凈清爽之意”,也使人的日常生活得到了藝術升華。
C.第⑥節(jié)中“只有純正的心靈才能看見心靈的純正,被純正所感染”可以理解為:雖然社會險惡,黑暗骯臟的事無處不在,但只要自己的心是純潔的,善良的,就總能發(fā)現(xiàn)社會上好的一面,感受人性的輝煌,而自身也會受到鼓舞。
D.本文的中心句是“蓮是我摯愛的意象”。
【小題2】文章“潔凈之蓮”中蓮的“潔凈”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5分)
                     
【小題3】請從本文兩個畫線句中任選一句,結合語境作簡要賞析。(5分)
(  )句賞析:
                     
【小題4】結合生活實際,談談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心靈開出“潔凈之蓮”?(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①蓮是我摯愛的意象。在我居住的水鄉(xiāng),有水的地方就有蓮的倩影。天性使然,蓮看上去要比所有的水生植物美得多。我愛的是蓮的優(yōu)美和慧心。
②一灣碧水之上,蓮亭亭如蓋。整個蓮塘像一塊綠色的陸地,一層層的遠去。間或,有一枝枝或白或粉的花,在翡翠般油綠發(fā)亮的葉間忽隱忽現(xiàn)。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寫盡了蓮盛開時大氣磅礴的美麗,而我則尤愛月光下的白荷。我疑心那白荷的皎潔晶瑩是由月華浸染而成的。(A)我仿佛看見蓮瓣怯生生地伸出手掌收集四周的露水和月光。蓮于恬靜的歲月中給了田園生活一個精致的點綴。
③蓮塘流動著令人心神搖蕩的優(yōu)美。走過蓮塘的人,誰都無法拒絕無法躲避。只有沉浸其中。文人墨客用無比傾慕的眼神和姿態(tài)為蓮寫詩作詞繪畫,以至于千年之后我依然能從墨跡中感受到他們在蓮面前無法自拔的情形。愛蓮寫蓮畫蓮之人,借蓮歌詠自己心志清遠,性格高潔,蓮使他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藝術升華。
④蓮盛開在古今中外的詩文與畫幅中,皆為潔凈清爽之意。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在垂暮之年,把蓮塘上眾多美的瞬間和形象用顏料固定在畫布上,讓它們永留人間。清淡素雅的蓮是他追求至美的理想主題。他最終力竭倒在了蓮池旁,躺在了他心愛的蓮的懷抱,亙古與蓮相依相伴。莫奈與蓮的情感相融,魂魄相交,他洞穿了人世的蕪雜紛繁,進入了幻化的深處。那是自我的世界,也是無我的世界;煦缟㈤_,污濁逸去,心中的蓮瓣緩緩展開。無喜無憂,無生無死。如此境界,物我兩忘。
⑤眾生緣何沉醉于蓮如斯!蓮是天界與塵世交會頓悟的產(chǎn)物,蓮有慧眼,我們見到的佛和菩薩都坐在蓮花寶座上,面目慈祥,普度眾生。蓮的萌生和綻放給人一種茅塞頓開的菩提之悟。(B)碧水之下,是污濁的泥沼,一枝枝蓮花擠破濃濃的黑夜從污濁中綻放出一個個美麗的音符。蓮仿佛開在天國的夢幻里,它們無視外圍的泥沼。究竟要經(jīng)歷怎樣的磨礪,我們的心靈才能開出一枝枝潔凈之蓮呢?我們能像蓮一樣,從這個充斥著妍媸、清濁的塵世之中,用明朗澄澈的心靈找到智慧嗎?如果我們擁有蓮的慧心,就能從一切的煩惱與灰暗中覺悟,而一切的紛擾的繁塵瑣屑都能使我們感知它的意義和價值,我們的心靈就能從塵埃中開出花朵來。
⑥蓮的精魄升華在我們的生命中,讓生命化做一朵蓮花,把功名利祿全拋下……我想,這是蓮昭示于人的天啟與期待吧!蓮是一面心靈的鏡子,可以映出清晰的圖象,只有純正的心靈才能看見心靈的純正,被純正所感染。愿一切愛蓮之人以蓮為鏡,做潔凈的人。潔凈的人方為真人。讓我們的心靈和生命在世俗的塵埃中開出素雅潔凈的智慧之蓮吧!
小題1:下列對本文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作者從對蓮的優(yōu)美外形的描寫和對蓮內(nèi)在品質(zhì)的贊賞這兩個方面表現(xiàn)了對蓮的喜愛。
B.第④節(jié)中作者用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事例是為了證明“蓮盛開在古今中外的詩文與畫幅中,皆為潔凈清爽之意”,也使人的日常生活得到了藝術升華。
C.第⑥節(jié)中“只有純正的心靈才能看見心靈的純正,被純正所感染”可以理解為:雖然社會險惡,黑暗骯臟的事無處不在,但只要自己的心是純潔的,善良的,就總能發(fā)現(xiàn)社會上好的一面,感受人性的輝煌,而自身也會受到鼓舞。
D.本文的中心句是“蓮是我摯愛的意象”。
小題2:文章“潔凈之蓮”中蓮的“潔凈”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簡要概括。(5分)
                     
小題3:請從本文兩個畫線句中任選一句,結合語境作簡要賞析。(5分)
(  )句賞析:
                     
小題4:結合生活實際,談談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心靈開出“潔凈之蓮”?(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獨處也是一種能力    周國平

⑴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并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反過來說,不擅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一種很嚴重的缺陷。

⑵獨處也是一種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具備這種能力并不意味著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產(chǎn)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tài)。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于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chuàng)造的契機,誘發(fā)出關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⑶獨處是人生中的美好時刻和美好體驗,雖則有些寂寞,寂寞中卻又有一種充實。獨處是靈魂生長的必要空間,在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事務中抽身出來,回到了自己。這時候,我們獨自面對自己和上帝,開始了與自己的心靈以及與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對話。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和別人一起談古說今,引經(jīng)據(jù)典,那是閑聊和討論;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來大師們的杰作之時,才會有真正的心靈感悟。和別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獨自面對蒼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時,才會真正感受到與大自然的溝通。

 ⑷從心理學的觀點看,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nèi)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jīng)驗放到內(nèi)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jīng)過這一整合的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tǒng)。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系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nèi)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系。

⑸怎么判斷一個人究竟有沒有他的“自我”呢?有一個可靠的檢驗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獨處。當你自己一個人呆著時,你是感到百無聊賴,難以忍受呢,還是感到一種寧靜、充實和滿足?

⑹對于獨處的愛好與一個人的性格完全無關,愛好獨處的人同樣可能是一個性格活潑、喜歡朋友的人,只是無論他怎么樂于與別人交往,獨處始終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來,一種缺乏交往的生活當然是一種缺陷,一種缺乏獨處的生活則簡直是一種災難了。

⑺世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忍受絕對的孤獨。但是,絕對不能忍受孤獨的人卻是一個靈魂空虛的人。世上正有這樣的一些人,他們最怕的就是獨處,讓他們和自己呆一會兒,對于他們簡直是一種酷刑。只要閑了下來,他們就必須找個地方去消遣。他們的日子表面上過得十分熱鬧,實際上他們的內(nèi)心極其空虛。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想方設法避免面對面看見自己。對此我只能有一個解釋,就是連他們自己也感覺到了自己的貧乏,和這樣貧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頂沒有意思的,再無聊的消遣也比這有趣得多。這樣做的結果是他們變得越來越貧乏,越來越?jīng)]有了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 選自《人與永恒》)

7.文章第(2)段列舉了人在寂寞中的三中狀態(tài),作者更欣賞哪一種?請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

                                                                         

8.第(3)段畫線處運用了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方法,簡析其作用。(3分)

                                                                          

9.有讀者認為第(6)段畫線句中的“簡直是一種災難”應替換為“是另一種缺陷”,如果是你,會選用哪種說法?請結合語境說明理由。(4分)

                                                                            

10.正值青春的你怎樣看待獨處?閱讀下面的素材并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發(fā)現(xiàn)。(4分)

【素材一】《孤獨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輟學養(yǎng)鴨的歷練中“長大了,堅強了”。

【素材二】緬甸女英雄昂山素季出獄后更受人民擁戴,可在軟禁的無數(shù)日子里,她能面對的只有收音機。

【素材三】某博友編發(fā)微博:喜歡獨處、甘于獨處,也能沉下心來獨處,不過這只能作為一種休閑方式。一個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社會人,還能生存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對這首詩內(nèi)容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中的詞語“凄涼地”“棄置身”,暗含詩人長期謫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憤激心情
B.頷聯(lián)寫詩人回到了久別的家鄉(xiāng),雖人事全非,心里卻有欣慰之情
C.頸聯(lián)“沉舟”和“病樹”是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
D.尾聯(lián)點明酬贈題意,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

(該項正確理解是:運用兩個典故,表達詩人對受害友人的悼念,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嘆,充滿無限悲痛悵惘之情)
2、對唐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分析錯誤的—項是(   )

A. 首聯(lián)寫自己被棄置在巴山楚水這個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多年,飽含了詩人無限的辛酸

B.頷聯(lián)寫歸來后的感觸,引用典故,隱含他對當時統(tǒng)治者的不滿,和因人事變遷而產(chǎn)生的生疏、悵惘的心情

C.頸聯(lián)中詩人以“沉舟”“病樹”比喻前人,表達出詩人要在前人失敗之后繼續(xù)向成功邁進的積極進取的情懷

D.尾聯(lián)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xiàn)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也給友人以鼓舞

3、請選出下列對本詩解說有誤的一項 (    )

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參加政治改革失敗后一再遭貶的前后時間;“棄置”指被貶謫首聯(lián)表達了詩人的無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內(nèi)心的不滿

B.“聞笛賦”是指西晉的向秀為懷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舊賦》,“爛柯人”是指晉人王質(zhì)頷聯(lián)寫貶謫歸來后的感受,借用兩個典故表達懷念舊友和人世桑滄之感

C.頸聯(lián)寫詩人對未來的展望詩人以“沉舟”“病樹”自喻,說明雖然處境艱難,但仍然信心百倍,積極進取  

D.“聽君”中的“君”指唐代詩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尾聯(lián)不僅表現(xiàn)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 

4、詩歌首聯(lián)“”和“”這兩個詞寫出了作者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也表達了作者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心情。

5、詩歌頸聯(lián)已經(jīng)成為流傳千古的佳句,你認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從其哲理性及表情達意方面來思考)

6、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試做簡要分析。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廣為傳誦,你從這居室中領悟到了什么?

8、這首詩感情濃郁,但前后基調(diào)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形成鮮明對比

9、請描述“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展現(xiàn)出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

 

10、頸聯(lián)“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為人所稱贊試從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蘊含的哲理兩個角度,說一說你的理解。

11、“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中的兩個典故,分別用來表現(xiàn)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06北京重點中學)閱讀下文,回答1~5題。

話說海淀

 、俟艜r,海淀曾有大片水草叢生的淺湖水淀,故稱“海淀”。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海淀區(qū)已有人類居住和活動。歷史上,這里一直是中原漢族和北方少數(shù)民族相互交往的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和中原王朝北上的戰(zhàn)略要地。金時,海淀成為出中都正北門,經(jīng)居庸關、八達嶺通往蒙古高原的第一站,距城20里,是商旅歇息的理想地點,因此“海淀”被稱為“海店”。公元1267年,忽必烈下令在中都東北郊興建大都,原來從中都北上的大道也就隨之東移。因此元朝以后,“海店”就失去了它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這一名稱也就隨之消失,而以水鄉(xiāng)見稱的“海淀”一名卻流傳了下來。

 、诤5硪粠簇S沛,湖網(wǎng)密布,加上西山環(huán)繞如屏,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到了明朝,游人眾多,都下文人更是吟詠歌唱,流連忘返,像“輸君匹馬城西去,誰里荷花海淀還”就反映了當時的景象。海淀的秀美風光一經(jīng)文人墨客的渲染,引得達官貴人也紛紛而至,修筑私家園林之風一時間興盛起來。

 、蹚那宄滴踔衅谄,朝廷開始在海淀大興土木,歷時百余年,終于建設成了以“三山五園”為代表的大型皇家園林群體,成為除紫禁城之外的又一政務中心。海淀鎮(zhèn)也隨著“三山五園”的興建而迅速發(fā)展起來,成為京西重鎮(zhèn)。

  ④這時的海淀,園林密布,園內(nèi)湖光粼粼,樹影婆娑;園外水蕩甚多,蕩中風荷搖曳,田中稻花飄香,一派江南風光!昂鰻恳芭d到江湖,沿月扁舟入畫圖,幾曲波光連太液,千枝燈影散蓬壺”,是清人詠未名湖前身景色的詩句;而乾隆皇帝的“萬泉十里水云鄉(xiāng),蘭若閑尋趁曉涼。兩岸綠楊蟬嘒(hu@)嘒,輕舟滿領稻風香”,則描繪了當時巴溝附近的水鄉(xiāng)美景。

 、莸滋N深厚的園林藝術和文化遺跡解說著海淀的歷史文明,記載著海淀的文化沉淀:封建帝王和達官顯貴在這里修建了行宮、御苑、宅府、壇廟;文人墨客在這里賦詩屬文,著名的《紅樓夢》就是在西山漫山紅葉的陪伴下來到世間的。近代,許多名人也在海淀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如李大釗、朱自清、齊白石等。1949年3月中共中央進駐香山,毛澤東等領導人在雙清別墅籌建了新生的共和國。

 、藿▏螅5碇饾u成為著名的教育、文化、科技區(qū)。區(qū)內(nèi)高校林立,匯集了全國最著名最具權威性的科研院所,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智力庫”。改革開放以后,因得天獨厚的文化科技資源優(yōu)勢,高科技在海淀中關村中率先發(fā)展起來。1999年,國務院批復成立了“中關村科技園區(qū)”,2000年,占地面積52.44公頃的高科技商務中心區(qū)——“中關村西區(qū)”建設破土動工!爸嘘P村科技園區(qū)”的規(guī)劃和“中關村西區(qū)”的開發(fā),引來了當今世界高端技術和博雅之士,為這塊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新的生命元素。

 、呱鷳B(tài)環(huán)境關系著社會長遠發(fā)展的全局,雖然昔日海淀“水光瀲滟”的江南風光已不復存在,但構建“綠色家園”是海淀人永遠的追求。作為北京市政府“綠樹、清水、藍天”重點工程之一的海淀“萬柳工程”,已經(jīng)開始動工。這一工程的順利完成,必將大大有利于“中關村西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近年來,海淀區(qū)已改建綠地56萬多平方米,新種樹木30多萬株,建成了萬泉文化公園等近70個綠化精品項目。走進今日海淀,地綠、水清、天藍已不再是夢想。

  ⑧青山秀水,孕育了海淀豐厚的歷史文化;政策機遇,開創(chuàng)了海淀嶄新的發(fā)展空間。未來的海淀,將是一個更加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新海淀。

  注:三山五園:一般指暢春園、圓明園和萬壽山所在的清漪園(后改稱頤和園)、玉泉山所在的靜明園、香山所在的靜宜園。

(1)選文第①段主要說明了________;對明清直至建國前夕海淀水鄉(xiāng)美景,園林發(fā)展和文化遺跡進行介紹的是第________段到第________段。

(2)選文第④段連續(xù)引用了兩首古詩,卻不給人重復之感,為什么?請結合本段內(nèi)容進行具體分析。

                        

(3)從選文第⑥段看,改革開放后,海淀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fā)展時期,其主要表現(xiàn)有哪些?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作答。

                        

(4)選文第⑦段運用了一系列的數(shù)字,是為了說明________。

(5)如果你所在的班級要開展一次“走進海淀”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請你根據(jù)上面選文提供的相關信息或你平時的觀察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為這次活動設計兩個調(diào)查或研究的專題。

示例:A.海淀文化遺跡例談  B.外來人才選擇海淀的原因調(diào)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阿里山紀行》選段,完成下列各題(11分)
①滿眼是未加采伐的原始森林。潭無魚鱉,林無鳥獸,偶或有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側耳諦聽、分辨、捕捉,卻又沒有。那是靜謐的世界、凈潔的世界,甚或是禪的世界。偶有人聲也是靜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間的安寧。同行者都在深深地吸氣,仿佛要把整個阿里山的空氣都吸進去,不再吐出來。
②山間的曲徑幽路全被青苔染綠,茸茸的、毛毛的、蒙蒙的。這是濃陰遮蔽下的青苔路,離開了那森森萬樹,離開了那濃濃團陰,決計長不出這么密、這么厚的青苔。它真像一條條綠地毯,緊緊地貼在地表上、臺階上,甚或依附在樹干上。
③森林恰似一片汪洋,無邊無際。其盤曲之勢,如幢頂,如傘蓋,又如古寺寶塔,真不知樹軀有多少圍、樹身有多么高。它們排列之整肅,如孫武之軍陣、秦皇之兵馬。樹干都是濕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間霧氣之中了。雖是盛夏亭午時分,正是驕陽噴焰,卻透不進日光來。我們的身上也分明有點薄濕。忽然間,我覺得,這不就是唐詩中所說的“入云深處亦沾衣”嗎?
小題1:第①段運用了“明鏡”和“水墨畫”兩個比喻,說說這兩個比喻的表達效果。(2分 )
小題2:第①段描繪的阿里山林區(qū)有什么特點,用一個雙音節(jié)詞來加以概括:         ;(1分)
小題3:作者寫“偶或有如蟬、如蠅、如蚊的聲音”對表現(xiàn)以上特點有何作用?(1分)
小題4:品讀文章,根據(jù)第①段中劃橫線句分析人們的思想感情。(1分)
小題5:在感悟理解的基礎上,比較下面句子在語言運用和表達效果上的不同:(3分)
A、這是濃陰遮蔽下的青苔路,離開了那森森萬樹,離開了那濃濃團陰,決計長不出這么密、這么厚的青苔。 
B、這是濃陰遮蔽下的青苔路,離開了萬樹,離開了團陰,決計長不出這么密、這么厚的青苔。
小題6:從運用修辭手法的角度分析第③段中劃橫線句子的表達作用和語言效果。(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