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各句中劃線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A.天不覆,地不載  兼:同時具有  周:完全
B.河陽之北  河陽:指今河北孟縣;蛘哒f是黃河南岸。
C.寒暑節(jié)  易:變換
D.暑中過河陽  嘗:曾經(jīng)
B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四川省鹽邊縣紅格中學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面各句中劃線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2分)

A.未識書具(曾經(jīng))
B.到舅家問焉(又)
C.自是指物作詩立就(開始),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D.東買駿馬(買),我舊時裳(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5屆四川省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面各句中劃線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2分)

A.未識書具(曾經(jīng))

B.到舅家問焉(又)

C.自是指物作詩立就(開始),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D.東買駿馬(買),我舊時裳(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面各句中劃線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1. A.
    識書具(曾經(jīng))
  2. B.
    到舅家問焉(又)
  3. C.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開始),能辨我是雄雌(怎么)
  4. D.
    買駿馬(買),我舊時裳(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面各句中劃線詞解釋有錯的一項是
[     ]
A.天不覆,地不載  兼:同時具有  周:完全
B.河陽之北  河陽:指今河北孟縣;蛘哒f是黃河南岸。
C.寒暑節(jié)  易:變換
D.暑中過河陽  嘗:曾經(j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廣東江門福泉奧林匹克學校初一上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山市(12分)

1.下列各組中,劃線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相驚疑/此失彼

B.始為山市/恍然大

C.惟樓一座/機四伏

D.中有樓者/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

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

答:                                                                                                                                  

3.根據(jù)你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填空。(3分)

山市出現(xiàn)的全過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從孤塔聳起到□□出現(xiàn)為初生階段;□□出現(xiàn)為發(fā)展階段;□□出現(xiàn)是高潮階段。(用原文詞語填空)

4.根據(jù)你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選擇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 )(3分)

A.蒲松齡根據(jù)目擊者的敘述,生動地再現(xiàn)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過程。

B.文中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現(xiàn)象。

C.文中劃線句子“始悟為山市”是一句描寫中的抒情,有點題作用。

D.因為當時科學不發(fā)達,當時的人們不能用科學道理來解釋山市這一自然現(xiàn)象,所以把當時的人們把“山市”稱為 “鬼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遼寧錦州卷)語文(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選文,回答小題。(13分)

蛇的文化解讀

邸永君

(1) 蛇者,吾人類之舊相識也。其大者曰蟒,小者曰虺,屬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差異巨大,種類繁多。當今存世者約有2500至3000種,其中毒蛇約650種,我國蛇類有200余種,毒蛇約40種。蛇對生存環(huán)境盡管寒暑不懼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則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以樹棲、穴居為主。它與先民交錯雜居,過從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表明其突出地位。

 (2)蛇性自強不息。蛇以其以冷血脊椎動物之強大適應性與超強繁殖力,挑戰(zhàn)著生存極限。干燥的沙漠中,不難發(fā)現(xiàn)其匍匐疾進之行跡;奇寒的冰雪下,隱隱可見其團縮蟄居的身影。水中漫游,無鰭而進;陸上疾走,無足而行。無爪鋒之利而震懾百獸;無足趾之強而踏遍青山。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自強之典范也。

(3)蛇善伺機進攻。蛇以肉食為主,長于喬裝,善于突襲,取食對象包括各種動物,且武器強大,多技并用;蚶p繞,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獵物防不勝防,不寒而栗。

(4)蛇有千差萬別。同樣稱蛇,卻大小不一,五花八門。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長可達10米,重70公斤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僅與大蚯蚓相仿,體重只有數(shù)克。毒蛇中以眼鏡王蛇與蝮蛇最為兇殘,令人談之色變;而無毒者對人毫無威脅,可與人和諧相處。蛇之分化,可視為生物多樣性的真實寫照與絕佳詮釋。

(5)蛇乃華夏圖騰,古人崇其頑強,懼其兇惡,羨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據(jù)諸多古典文獻記載,輔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證,伏羲與女媧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事實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區(qū)域的東夷部族之圖騰,其所具有的頑強生命力與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伏羲、女媧神話便是崇蛇意識的濃縮與升華。這種蛇崇拜復經(jīng)多次磨合與融匯,最終形成中華圖騰——龍。蛇無疑是龍的主要原形,足以表明蛇在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6)蛇助文化演進。蛇的形象在繪畫和工藝品中常常出現(xiàn),體現(xiàn)著人蛇之間不可分割的緊密關(guān)系、人對蛇的認識與情感及其對文化的影響。在人類早期巖畫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漢帛畫已中有蛇神已蛇之尊容。而“畫蛇添足”之寓言,更可表明蛇乃畫家重要創(chuàng)作題材之一。蛇在文學領(lǐng)域中亦不乏身影。以蛇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出現(xiàn)甚早,不可勝計。如《詩經(jīng)·小雅·斯干》中“維虺維蛇,女子之祥”之句;屈原《楚辭·天問》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語。成語中之“牛鬼蛇神”,原本佛教語,后用來比喻形形色色之異類;“虎頭蛇尾”,比喻做事有始無終;“打草驚蛇”,比喻因行動草率,反使對方有所戒備;“杯弓蛇影”,諷刺疑神疑鬼之庸人;加之前述“畫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之事,非但無益,反而受損;“筆走龍蛇”,則用于形容書家筆法之酣暢,造詣之精深。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與蛇相關(guān)之成語不下70個,可謂玲瑯滿目,言淺意深。戲曲領(lǐng)域,《白蛇傳》可謂家喻戶曉。主人公白蛇及侍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卻美麗善良,表現(xiàn)出國人對無毒蛇類之接納與認可。西方文化體系《圣經(jīng)》中,蛇卻是引誘人類始祖犯罪之邪惡化身,是對毒蛇害人現(xiàn)實之概括與提煉。蛇集善惡于一身,而對其特性之不同認知與取舍,反映出東西方文化不同的價值取向,正所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7)蛇富實用價值。以蛇為藥,為時已有數(shù)千年之久!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已有記載,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更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臟腑間重疾”之論斷。蛇膽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可謂周身是寶。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和藥學水平的提高,蛇毒之功用更加明晰而確切,蛇之藥用價值大為提高,且必將大獲進展。

(8)又逢蛇年,使我們再次將目光集中到與蛇相關(guān)的話題。蛇之                  ,皆可激勵著我們,在困難面前毫不退縮,于坎坷。

(選自2013年1月《光明日報》,有刪改。)

1.研讀第(6)段,簡要概括作者從哪些角度說明蛇具有“助文化演進”的作用。(3分)

2.第(4)段中劃線句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僅與大蚯蚓相仿,體重只有數(shù)克。

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能否刪掉?試加以分析。(3分)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與蛇相關(guān)之成語不下70個,可謂玲瑯滿目,言淺意深。

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2分)

A.蛇對生存環(huán)境寒暑不懼冷暖皆宜,世界各地分布著大量的蛇。

B.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長可達10米,重量大約有70公斤。

C.蛇是龍的主要原型,蛇在國人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

D.毒蛇中眼鏡王蛇和蝮蛇最為兇殘,令人談之色變;而無毒蛇對人威脅不大,與人和諧相處。

5.選文第(8)段橫線處要填入能體現(xiàn)蛇精神品質(zhì)的句子。請將所填句子寫在下面,使前后文意連貫。(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選文,回答小題。(13分)
蛇的文化解讀
邸永君
(1) 蛇者,吾人類之舊相識也。其大者曰蟒,小者曰虺,屬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差異巨大,種類繁多。當今存世者約有2500至3000種,其中毒蛇約650種,我國蛇類有200余種,毒蛇約40種。蛇對生存環(huán)境盡管寒暑不懼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則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以樹棲、穴居為主。它與先民交錯雜居,過從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表明其突出地位。
(2)蛇性自強不息。蛇以其以冷血脊椎動物之強大適應性與超強繁殖力,挑戰(zhàn)著生存極限。干燥的沙漠中,不難發(fā)現(xiàn)其匍匐疾進之行跡;奇寒的冰雪下,隱隱可見其團縮蟄居的身影。水中漫游,無鰭而進;陸上疾走,無足而行。無爪鋒之利而震懾百獸;無足趾之強而踏遍青山。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自強之典范也。
(3)蛇善伺機進攻。蛇以肉食為主,長于喬裝,善于突襲,取食對象包括各種動物,且武器強大,多技并用;蚶p繞,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獵物防不勝防,不寒而栗。
(4)蛇有千差萬別。同樣稱蛇,卻大小不一,五花八門。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長可達10米,重70公斤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僅與大蚯蚓相仿,體重只有數(shù)克。毒蛇中以眼鏡王蛇與蝮蛇最為兇殘,令人談之色變;而無毒者對人毫無威脅,可與人和諧相處。蛇之分化,可視為生物多樣性的真實寫照與絕佳詮釋。
(5)蛇乃華夏圖騰,古人崇其頑強,懼其兇惡,羨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據(jù)諸多古典文獻記載,輔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證,伏羲與女媧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事實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區(qū)域的東夷部族之圖騰,其所具有的頑強生命力與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伏羲、女媧神話便是崇蛇意識的濃縮與升華。這種蛇崇拜復經(jīng)多次磨合與融匯,最終形成中華圖騰——龍。蛇無疑是龍的主要原形,足以表明蛇在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6)蛇助文化演進。蛇的形象在繪畫和工藝品中常常出現(xiàn),體現(xiàn)著人蛇之間不可分割的緊密關(guān)系、人對蛇的認識與情感及其對文化的影響。在人類早期巖畫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漢帛畫已中有蛇神已蛇之尊容。而“畫蛇添足”之寓言,更可表明蛇乃畫家重要創(chuàng)作題材之一。蛇在文學領(lǐng)域中亦不乏身影。以蛇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出現(xiàn)甚早,不可勝計。如《詩經(jīng)·小雅·斯干》中“維虺維蛇,女子之祥”之句;屈原《楚辭·天問》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語。成語中之“牛鬼蛇神”,原本佛教語,后用來比喻形形色色之異類;“虎頭蛇尾”,比喻做事有始無終;“打草驚蛇”,比喻因行動草率,反使對方有所戒備;“杯弓蛇影”,諷刺疑神疑鬼之庸人;加之前述“畫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之事,非但無益,反而受損;“筆走龍蛇”,則用于形容書家筆法之酣暢,造詣之精深。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與蛇相關(guān)之成語不下70個,可謂玲瑯滿目,言淺意深。戲曲領(lǐng)域,《白蛇傳》可謂家喻戶曉。主人公白蛇及侍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卻美麗善良,表現(xiàn)出國人對無毒蛇類之接納與認可。西方文化體系《圣經(jīng)》中,蛇卻是引誘人類始祖犯罪之邪惡化身,是對毒蛇害人現(xiàn)實之概括與提煉。蛇集善惡于一身,而對其特性之不同認知與取舍,反映出東西方文化不同的價值取向,正所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7)蛇富實用價值。以蛇為藥,為時已有數(shù)千年之久。《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已有記載,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更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臟腑間重疾”之論斷。蛇膽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可謂周身是寶。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和藥學水平的提高,蛇毒之功用更加明晰而確切,蛇之藥用價值大為提高,且必將大獲進展。
(8)又逢蛇年,使我們再次將目光集中到與蛇相關(guān)的話題。蛇之                 ,皆可激勵著我們,在困難面前毫不退縮,于坎坷。
(選自2013年1月《光明日報》,有刪改。)
【小題1】研讀第(6)段,簡要概括作者從哪些角度說明蛇具有“助文化演進”的作用。(3分)
【小題2】第(4)段中劃線句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僅與大蚯蚓相仿,體重只有數(shù)克。
【小題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能否刪掉?試加以分析。(3分)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與蛇相關(guān)之成語不下70個,可謂玲瑯滿目,言淺意深。
【小題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2分)

A.蛇對生存環(huán)境寒暑不懼冷暖皆宜,世界各地分布著大量的蛇。
B.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長可達10米,重量大約有70公斤。
C.蛇是龍的主要原型,蛇在國人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
D.毒蛇中眼鏡王蛇和蝮蛇最為兇殘,令人談之色變;而無毒蛇對人威脅不大,與人和諧相處。
【小題5】選文第(8)段橫線處要填入能體現(xiàn)蛇精神品質(zhì)的句子。請將所填句子寫在下面,使前后文意連貫。(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選文,回答小題。(13分)
蛇的文化解讀
邸永君
(1) 蛇者,吾人類之舊相識也。其大者曰蟒,小者曰虺,屬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差異巨大,種類繁多。當今存世者約有2500至3000種,其中毒蛇約650種,我國蛇類有200余種,毒蛇約40種。蛇對生存環(huán)境盡管寒暑不懼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則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以樹棲、穴居為主。它與先民交錯雜居,過從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表明其突出地位。
(2)蛇性自強不息。蛇以其以冷血脊椎動物之強大適應性與超強繁殖力,挑戰(zhàn)著生存極限。干燥的沙漠中,不難發(fā)現(xiàn)其匍匐疾進之行跡;奇寒的冰雪下,隱隱可見其團縮蟄居的身影。水中漫游,無鰭而進;陸上疾走,無足而行。無爪鋒之利而震懾百獸;無足趾之強而踏遍青山。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自強之典范也。
(3)蛇善伺機進攻。蛇以肉食為主,長于喬裝,善于突襲,取食對象包括各種動物,且武器強大,多技并用。或纏繞,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獵物防不勝防,不寒而栗。
(4)蛇有千差萬別。同樣稱蛇,卻大小不一,五花八門。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長可達10米,重70公斤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僅與大蚯蚓相仿,體重只有數(shù)克。毒蛇中以眼鏡王蛇與蝮蛇最為兇殘,令人談之色變;而無毒者對人毫無威脅,可與人和諧相處。蛇之分化,可視為生物多樣性的真實寫照與絕佳詮釋。
(5)蛇乃華夏圖騰,古人崇其頑強,懼其兇惡,羨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據(jù)諸多古典文獻記載,輔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證,伏羲與女媧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事實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區(qū)域的東夷部族之圖騰,其所具有的頑強生命力與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伏羲、女媧神話便是崇蛇意識的濃縮與升華。這種蛇崇拜復經(jīng)多次磨合與融匯,最終形成中華圖騰——龍。蛇無疑是龍的主要原形,足以表明蛇在國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6)蛇助文化演進。蛇的形象在繪畫和工藝品中常常出現(xiàn),體現(xiàn)著人蛇之間不可分割的緊密關(guān)系、人對蛇的認識與情感及其對文化的影響。在人類早期巖畫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漢帛畫已中有蛇神已蛇之尊容。而“畫蛇添足”之寓言,更可表明蛇乃畫家重要創(chuàng)作題材之一。蛇在文學領(lǐng)域中亦不乏身影。以蛇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出現(xiàn)甚早,不可勝計。如《詩經(jīng)·小雅·斯干》中“維虺維蛇,女子之祥”之句;屈原《楚辭·天問》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語。成語中之“牛鬼蛇神”,原本佛教語,后用來比喻形形色色之異類;“虎頭蛇尾”,比喻做事有始無終;“打草驚蛇”,比喻因行動草率,反使對方有所戒備;“杯弓蛇影”,諷刺疑神疑鬼之庸人;加之前述“畫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之事,非但無益,反而受損;“筆走龍蛇”,則用于形容書家筆法之酣暢,造詣之精深。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與蛇相關(guān)之成語不下70個,可謂玲瑯滿目,言淺意深。戲曲領(lǐng)域,《白蛇傳》可謂家喻戶曉。主人公白蛇及侍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卻美麗善良,表現(xiàn)出國人對無毒蛇類之接納與認可。西方文化體系《圣經(jīng)》中,蛇卻是引誘人類始祖犯罪之邪惡化身,是對毒蛇害人現(xiàn)實之概括與提煉。蛇集善惡于一身,而對其特性之不同認知與取舍,反映出東西方文化不同的價值取向,正所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7)蛇富實用價值。以蛇為藥,為時已有數(shù)千年之久!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已有記載,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更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臟腑間重疾”之論斷。蛇膽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可謂周身是寶。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和藥學水平的提高,蛇毒之功用更加明晰而確切,蛇之藥用價值大為提高,且必將大獲進展。
(8)又逢蛇年,使我們再次將目光集中到與蛇相關(guān)的話題。蛇之                 ,皆可激勵著我們,在困難面前毫不退縮,于坎坷。
(選自2013年1月《光明日報》,有刪改。)
小題1:研讀第(6)段,簡要概括作者從哪些角度說明蛇具有“助文化演進”的作用。(3分)
小題2:第(4)段中劃線句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僅與大蚯蚓相仿,體重只有數(shù)克。
小題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能否刪掉?試加以分析。(3分)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與蛇相關(guān)之成語不下70個,可謂玲瑯滿目,言淺意深。
小題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2分)
A.蛇對生存環(huán)境寒暑不懼冷暖皆宜,世界各地分布著大量的蛇。
B.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長可達10米,重量大約有70公斤。
C.蛇是龍的主要原型,蛇在國人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
D.毒蛇中眼鏡王蛇和蝮蛇最為兇殘,令人談之色變;而無毒蛇對人威脅不大,與人和諧相處。
小題5:選文第(8)段橫線處要填入能體現(xiàn)蛇精神品質(zhì)的句子。請將所填句子寫在下面,使前后文意連貫。(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馬說  (12分)

世有伯樂 , 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 , 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 , 祇辱于奴隸人之手 ,駢死于槽櫪之間 , 不以千里也。

馬之千里者 , 一食盡粟一石 。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 , 雖有千里之能 , 食不飽 , 力不足 , 才美不外 ,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之不其道 , 食之不能盡其材 ,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執(zhí)策而臨之 , 曰 : “天下無馬 !” 嗚呼 ! 其真無馬邪 ? 其真不知馬也。

1.對下面語句中劃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   B. 一食盡粟一石   或 : 有時

C. 才美不外  見 : 通“ 現(xiàn) ”    D. 之不以其道    策 : 鞭子

2.比較下列各組劃線的詞語 , 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伯樂不常有      以衾擁覆,久乃和

B.  雖有千里能      祇辱于奴隸人

C.  策之不其道      不千里稱也

D.  駢死槽櫪之間    每假借藏書之家

3.下面對所選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第 1 段先以 “ 世有伯樂 , 然后有千里馬 ” 正面提出問題 , 然后筆鋒一轉(zhuǎn) , 從反面展開議論。

B. 第 2、3 段主要寫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 “ 外見 ” 的原因 , 作者對無知的“ 食馬者 ”發(fā)出了強烈的譴責。

C.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 , 將人才比為千里馬 , 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tǒng)治者比做食馬者。

D. 在作者看來 ,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 在兩者中主要是缺乏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4.選出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駢死于槽櫪之間——(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

B.鳴之而不解其意——聽馬的鳴叫卻不能明白它的意思。

C.策之不以其道——駕馭它卻不能用駕馭千里馬的方法。

D.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它將和平常的馬一樣難以得。

5.填空:文中“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一句強調(diào)了                     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華不被人發(fā)現(xiàn),完全可以             (填相關(guān)成語),把自己的才華積極主動地顯露出來;而在位者也應            (填相關(guān)成語)正確識別、選拔和任用人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3屆四川省八年級春期月考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馬說  (12分)

世有伯樂 , 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 , 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 , 祇辱于奴隸人之手 ,駢死于槽櫪之間 , 不以千里也。

馬之千里者 , 一食盡粟一石 。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 , 雖有千里之能 , 食不飽 , 力不足 , 才美不外 ,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之不其道 , 食之不能盡其材 ,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 執(zhí)策而臨之 , 曰 : “ 天下無馬 !” 嗚呼 ! 其真無馬邪 ? 其真不知馬也。

1. 對下面語句中劃線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求其能千里也   安:(怎么)   B. 一食盡粟一石   或 : 有時

C. 才美不外  見 : 通“ 現(xiàn) ”     D. 之不以其道    策 : 鞭子

2.比較下列各組劃線的詞語 , 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伯樂不常有       以衾擁覆,久乃和

B.  雖有千里能      祇辱于奴隸人

C.  策之不其道      不千里稱也

D.  駢死槽櫪之間    每假借藏書之家

3.下面對所選文段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文章第 1 段先以 “ 世有伯樂 , 然后有千里馬 ” 正面提出問題 , 然后筆鋒一轉(zhuǎn) , 從反面展開議論。

B. 第 2、3 段主要寫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 “ 外見 ” 的原因 , 作者對無知的 “ 食馬者 ”發(fā)出了強烈的譴責。

C.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 , 將人才比為千里馬 , 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tǒng)治者比做食馬者。

D. 在作者看來 ,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 在兩者中主要是缺乏發(fā)現(xiàn)人才的人。

4.選出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駢死于槽櫪之間——(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

B.鳴之而不解其意——聽馬的鳴叫卻不能明白它的意思。

C.策之不以其道——駕馭它卻不能用駕馭千里馬的方法。

D.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它將和平常的馬一樣難以得。

5.填空:文中“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一句強調(diào)了                      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華不被人發(fā)現(xiàn),完全可以              (填相關(guān)成語),把自己的才華積極主動地顯露出來;而在位者也應             (填相關(guān)成語)正確識別、選拔和任用人才。(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