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選)選出對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兩項 |
A.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B.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C.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D.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省龍巖上杭中都中學初二下學期半期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選文,完成下列各題。(15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小題1】解釋文中劃線的字。(2分)
假: 走:
【小題2】翻譯下列各句。(4分)
⑴余因得遍觀群書
⑵色愈恭,禮愈至
【小題3】請寫出一個表現(xiàn)作者讀書刻苦的句子(2分)
【小題4】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是( �。�2分)
A.先達德隆/望尊 | B.益慕圣賢/之道 |
C.門人弟子/填其室 | D.手指不可/屈伸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年福建省初二下學期半期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選文,完成下列各題。(15分)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1.解釋文中劃線的字。(2分)
假: 走:
2.翻譯下列各句。(4分)
⑴余因得遍觀群書
⑵色愈恭,禮愈至
3.請寫出一個表現(xiàn)作者讀書刻苦的句子(2分)
4.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是( �。�2分)
A.先達德隆/望尊 |
B.益慕圣賢/之道 |
C.門人弟子/填其室 |
D.手指不可/屈伸 |
5.人們?yōu)槭裁础岸嘁詴儆唷?(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先達”對弟子“未嘗稍降辭色”,你認為這種態(tài)度對嗎?談談你的觀點。(3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先達德隆/望尊 | B.益慕圣賢/之道 |
C.門人弟子/填其室 | D.手指不可/屈伸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14屆浙江衢州華茂外國語學校等初三上學期期中考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文言文閱讀
戴胄犯顏①執(zhí)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jù)法應流⑤�!鄙吓唬骸�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對曰:“敕者出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鄙显唬骸扒淠軋�(zhí)法,朕復何憂!”胄前后犯顏執(zhí)法,言如涌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
【注釋】①犯顏:冒犯君主的威嚴。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資蔭:資即資格;蔭指封建時代子孫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賞。⑤流:把犯人放逐到邊遠的地方服勞役。⑥布:昭示。
1.對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 / 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 / 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 / 戴胄 / 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 / 忠清公直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3分)
(1)未幾( ) (2)陛下忿選人之多詐( ) (3)有詐冒事覺者( )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句子。(2分)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文意簡要分析戴胄的品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上 / 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 B.上以 / 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
C.上以兵部郎中 / 戴胄 / 忠清公直 |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 / 忠清公直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戴胄犯顏①執(zhí)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為大理少卿。上以選人多詐冒資蔭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幾,有詐冒事覺者,上欲殺之。胄奏:“據(jù)法應流⑤�!鄙吓唬骸�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對曰:“敕者出于一時之喜怒,法者國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選人之多詐,故欲殺之,而既知其不可,復斷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鄙显唬骸扒淠軋�(zhí)法,朕復何憂!”胄前后犯顏執(zhí)法,言如涌泉,上皆從之,天下無冤獄。
【注釋】①犯顏:冒犯君主的威嚴。②上:指唐太宗。③擢:提升。④資蔭:資即資格;蔭指封建時代子孫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賞。⑤流:把犯人放逐到邊遠的地方服勞役。⑥布:昭示。
【小題1】對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 / 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 B.上以 / 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
C.上以兵部郎中 / 戴胄 / 忠清公直 |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 / 忠清公直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普①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②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③,闔④戶啟篋取書,讀之竟⑤日。及次日臨政,處決⑥如流。既薨⑦,家人發(fā)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⑧,雖多忌克⑨,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⑩,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選自《宋史·趙普傳》)
【注釋】 ①普:趙普,北宋初期的宰相。②太祖: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③私第:住宅。④闔(hé):關閉。⑤竟:全。⑥處決:處理決斷。⑦薨(hōng):死亡。⑧岸谷:嚴肅剛正。⑨忌克:嫉妒刻薄。⑩齷齪循默:形容過分拘謹照章辦事,言語不多。
9.對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2分)
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
A. 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 B. 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
C. 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 D. 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
10. 解釋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2分)
(1)及( ) (2)嘗( )
11.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
12.本文主要寫了關于趙普的兩件事,請各用一句話概括出來。(2分)
13.閱讀本文后,請你談談對趙普這一人物形象的認識。 (2分)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三點一測叢書九年級 語文(上)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文后問題
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溃蛞詾橥�。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眳菑V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1.給加粗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1)皆次當行 �。ā 。 .h2ng B.x0ng
(2)度已失期 �。ā 。 .du$ B.d)
(3)二世少子也�。ā 。 .sh3o B.sh4o
(4)項燕為楚將�。ā 。 .w6i B.w8i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寫出其本字,并釋義
為天下唱,宜多應者。________同________,意為:________
3.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
A.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B.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C.乃丹/書帛/曰
D.扶蘇/以數(shù)/諫故
4.下列句中加粗詞意思相同的是
[ ]
A.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
河曲智叟亡以應 |
B.上使外將兵 |
項燕為楚將 |
C.吳廣以為然 |
然足下卜之鬼乎 |
D.扶蘇以數(shù)諫故 |
既克,公問其故 |
5.翻譯。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天下苦秦久矣”這是陳勝對形勢的分析,說明了起義的必然性。
B.“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這是陳勝提出的正確的斗爭策略。
C.這段文字反映了陳勝、吳廣既善于斗爭,又敢于斗爭。
D.這段文字中心意思是分析了秦末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