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名字對應正確的一項是 |
秦始皇 漢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A.贏政 劉秀 李淵 趙匡胤 B.贏政 劉徹 李世民 趙匡胤 C.贏政 劉徹 李淵 李煜 D.贏政 劉秀 李世民 李煜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風華金帆同步訓練·語文·七年級下冊(新課標 人教版) 新課標 人教版 題型:048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材料一介紹了漢語外來詞的幾種形式:純音譯、音譯加意譯、借用日語書寫形式和借形兼借音。 |
B.材料二中的電頭表明了新聞及時性的特點,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014年4月29日報道的事,參考消息網2014年4月30日就對其進行了報道和評論。 |
C.材料三的作者使用“沙揚娜拉”這個外來詞而不用“再見”,一是因為作者寫給日本女郎,二是因為“沙揚娜拉”四字發(fā)聲舒緩, 正好和全詩溫柔、纏綿的情味相契合,而“再見”沒有這樣的效果。 |
D.材料四作者的觀點與材料二中“強調理性、規(guī)范地吸納外來詞”的觀點相矛盾。 |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代文閱讀
【名家視點】
也談新名詞和外來語
夏衍
近年來,由于對外開放,知識更新,文學作品和評論中驟然出現了大量陌生的外來語、新名詞。這些新詞匯用得多了,用得濫了,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有人把這種現象叫做“名詞大換班”或者“名詞大轟炸”。我很同意王蒙同志的意見 “有新事物、新知識、新思想,就會有新名詞”,這是古已有之,不足為怪的。
中國最早的文字是象形字。我不知道從甲骨、金文到秦始皇時代的小篆一共有多少字,但是由于象形和形聲,畫起來與刻下來都不容易,所以字數不多是可以肯定的。生于公元前的揚雄作《訓纂篇》,記下來的只有20 40字,這之后一百多年,到許慎作《說文解字》,字數就增加到9353個;再看看現在通用的字典,那就不知增加了多少倍了。世事日繁,人文發(fā)達,字和詞就會增加,這是一種不可抵御的趨勢。
一方面由于新事物、新語匯的進入現代漢語是不可抗拒的,另一方面我們中國人又是寬宏大量、聰明智慧的,既樂于接納,又善于消化和融合,所以許多外來語到了中國不久就會安家落戶,或者經過中國化而約定俗成,這樣的例子也是多不勝舉的。德律風變成了電話,巴士變成了公共汽車,維他命變成了維生素。當然有的是能改的,例如現在的水泥,新來的時候廣東叫士敏土,上海叫水門汀,后來又改名洋灰,最后才統(tǒng)一口徑而成為水泥,其間經過了幾十年。當然,也有些外來語是很難改的,例如沙發(fā),這玩意兒一樣是供人坐的家具,但它有彈性,既不像太師椅,又不像木板凳,無法可想,只能讓它沙發(fā)下去了。
講了這些,我并沒有提倡或鼓勵“新名詞大轟炸”“大換班”的意思。我認為對于外來語和新名詞,既要大膽開放,又要根據中國實際(文化傳統(tǒng)、民族心理、審美心態(tài)等),獨立自主地進行抉擇和適應。
(有刪節(jié))
【小題1】作者對于外來語和新名詞持怎樣的觀點?(3分)
【小題2】第二段中的事例能否換成下面的事例?為什么?(2分)
改革開放以來,漢語詞匯更是顯出異乎尋常的大變動。當今人們的開放心態(tài)、改革精神和現代化意識使語言的運用更富有追求新色彩、尋覓新格調、敢于新創(chuàng)造的熱情和能力,出現了諸如健美、代溝、熱點、信用卡、公共關系、跳蚤市場、迷你裙、T恤衫、耐克鞋、霹靂舞等大量新詞匯。
【小題3】解釋第三段中加點詞“安家落戶”的語境義。(2分)
【小題4】對以上四則材料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材料一介紹了漢語外來詞的幾種形式:純音譯、音譯加意譯、借用日語書寫形式和借形兼借音。 |
B.材料二中的電頭表明了新聞及時性的特點,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014年4月29日報道的事,參考消息網2014年4月30日就對其進行了報道和評論。 |
C.材料三的作者使用“沙揚娜拉”這個外來詞而不用“再見”,一是因為作者寫給日本女郎,二是因為“沙揚娜拉”四字發(fā)聲舒緩, 正好和全詩溫柔、纏綿的情味相契合,而“再見”沒有這樣的效果。 |
D.材料四作者的觀點與材料二中“強調理性、規(guī)范地吸納外來詞”的觀點相矛盾。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