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詞填空。
⑴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_______安慶、蕪湖線,_______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qū),二十四小時內(nèi)即已渡過三十萬人。
⑵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_______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是浸在水里,而且要_______下來的樣子。

A、越過 到達(dá) 陰森恐怖 墜落
B、突破 到達(dá) 暗無天日 滴落
C、突破 渡至 陰森黑暗 滴落
D、越過 渡至 暗無天日 墜落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福建省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選詞填空。
[     ]
⑴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_______安慶、蕪湖線,_______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qū),二十四小時內(nèi)即已渡過三十萬人。
⑵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_______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是浸在水里,而且要_______下來的樣子。
A、越過 到達(dá) 陰森恐怖 墜落
B、突破 到達(dá) 暗無天日 滴落
C、突破 渡至 陰森黑暗 滴落
D、越過 渡至 暗無天日 墜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

選詞填空。(       )(2分)

⑴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       )安慶、蕪湖線,(       )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qū),二十四小時內(nèi)即已渡過三十萬人。

⑵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       )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是浸在水里,而且要(       )的樣子。

A、越過  到達(dá)   陰森恐怖   墜落

B、突破  到達(dá)   暗無天日   滴落

C、突破  渡至   陰森黑暗   滴落

D、越過  渡至   暗無天日   墜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福建省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選詞填空正確的一項是
[     ]
⑴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_______安慶、蕪湖線,_______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qū),二十四小時內(nèi)即已渡過三十萬人。
⑵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_______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是浸在水里,而且要_______的樣子。
A.越過 到達(dá) 陰森恐怖 墜落
B.突破 到達(dá) 暗無天日 滴落
C.突破 渡至 陰森黑暗 滴落
D.越過 渡至 暗無天日 墜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聽 雨

季羨林①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xì)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xiàn)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塊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于是就不“細(xì)無聲”了。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yīng)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jìn)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意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yīng)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②,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fēng)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rèn)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guān)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lián)床!笔穷H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dāng)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fù)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dá)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dāng)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fā),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dá)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jīng)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③了。

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春的麥苗。我生在鄉(xiāng)下,雖然六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nóng)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里流的是農(nóng)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nóng)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決不下于農(nóng)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yù)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xì)雨濛濛。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xiàn)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xiàn)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xiàn)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我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nèi)。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干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zhǔn)備力量向水面沖擊。水當(dāng)然是不缺的。但是,細(xì)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鉆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頭頂上叮當(dāng)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dān)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yuǎn)也不停。(1995年4月13日)

[注釋:①季羨林:1911年出征于山東臨清縣。北大教授,著名學(xué)者。精通多國語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傳的吐火羅文。②醍醐(tí hú):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③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指對生死的通達(dá)看法。]

(1)

從文中選擇一個恰當(dāng)?shù)某烧Z填在下面橫線上。

詩句中豐富的顏色給生活涂上了絢麗的色彩:“紅紫芳菲”,“橙黃橘綠”,“黃鸝鳴翠柳”,“白鷺上青天”,令人眼花繚亂,_________,腦海里常常浮現(xiàn)五彩繽紛的世界……

(2)

為什么本來極為討厭的雨敲鐵皮的聲音卻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

(3)

“聽雨”是中國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蔣捷的“聽雨”詞表現(xiàn)了怎樣的境界?作者怎樣看待蔣捷的這種境界?

(4)

春雨讓“我”興高采烈,文中描寫了哪些場景,烘托作者的這種喜悅之情?請概括回答。

(5)

文章中有一些語句,或提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內(nèi)容,把這樣的語句編放在文題前能吸引讀者,引導(dǎo)閱讀。請從文中摘選出一個這樣的引讀句。

(6)

下面有關(guān)“聽雨”的詩詞所反映的心情與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

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C、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D、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

(7)

本文蘊含了作者對學(xué)問、對人生、對社會的態(tài)度,閱讀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2006年江西省中等學(xué)校招生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048

閱讀下文,完成下題。

聽雨

季羨林①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xì)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xiàn)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塊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于是就不“細(xì)無聲”了。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yīng)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jìn)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意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yīng)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②,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fēng)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rèn)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guān)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lián)床!笔穷H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dāng)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fù)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dá)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dāng)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fā),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dá)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jīng)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③了。

  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春的麥苗。我生在鄉(xiāng)下,雖然六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nóng)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里流的是農(nóng)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nóng)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決不下于農(nóng)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yù)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xì)雨濛濛。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xiàn)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xiàn)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xiàn)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我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nèi)。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干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zhǔn)備力量向水面沖擊。水當(dāng)然是不缺的。但是,細(xì)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鉆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頭頂上叮當(dāng)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dān)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yuǎn)也不停。

(1995年4月13日)

 。圩⑨專孩偌玖w林:1911年出征于山東臨清縣。北大教授,著名學(xué)者。精通多國語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傳的吐火羅文。②醍醐(t0 h*):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③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指對生死的通達(dá)看法。]

(1)

從文中選擇一個恰當(dāng)?shù)某烧Z填在下面橫線上。

詩句中豐富的顏色給生活涂上了絢麗的色彩:“紅紫芳菲”,“橙黃橘綠”,“黃鸝鳴翠柳”,“白鷺上青天”,令人眼花繚亂,________,腦海里常常浮現(xiàn)五彩繽紛的世界……

(2)

為什么本來極為討厭的雨敲鐵皮的聲音卻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

(3)

“聽雨”是中國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蔣捷的“聽雨”詞表現(xiàn)了怎樣的境界?作者怎樣看待蔣捷的這種境界?

(4)

春雨讓“我”興高采烈,文中描寫了哪些場景,烘托作者的這種喜悅之情?請概括回答。

(5)

文章中有一些語句,或提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內(nèi)容,把這樣的語句編放在文題前能吸引讀者,引導(dǎo)閱讀。請從文中摘選出一個這樣的引讀句。

(6)

下面有關(guān)“聽雨”的詩詞所反映的心情與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  ]

A.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C.

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D.

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7)

本文蘊含了作者對學(xué)問、對人生、對社會的態(tài)度,閱讀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個怎樣的老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聽 雨

季羨林

  從一大早就下起雨來。下雨,本來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但這是春雨,俗話說:“春雨貴似油。”而且又在罕見的大旱之中,其珍貴就可想而知了。

  “潤物細(xì)無聲”,春雨本來是聲音極小極小的,小到了“無”的程度。但是,我現(xiàn)在坐在隔成了一間小房子的陽臺上,頂上有塊大鐵皮。樓上滴下來的檐溜就打在這鐵皮上,打出聲音來,于是就不“細(xì)無聲”了。按常理說,我坐在那里,同一種死文字拼命,本來應(yīng)該需要極靜極靜的環(huán)境,極靜極靜的心情,才能安下心來,進(jìn)入角色,來解讀這天書般的玩藝兒。這種雨敲鐵皮的聲音應(yīng)該是極為討厭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實卻正相反。我靜靜地坐在那里,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里感到無量的喜悅,仿佛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xù),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沉海里,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lián)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fēng)生筆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來,我也仿佛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在中國,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我雖然自認(rèn)為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guān)于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lián)床!笔穷H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dāng)然是宋朝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fēng)。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復(fù)雜的。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dá)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dāng)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發(fā),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jīng)到了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dá)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jīng)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了。

  可我為什么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這里面并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里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麥子,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青的麥苗。我生在鄉(xiāng)下,雖然六歲就離開,談不上干什么農(nóng)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里流的是農(nóng)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nóng)民和農(nóng)村懷著深厚的感情。農(nóng)民的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謂焦急之情,絕不亞于農(nóng)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yù)報,時時觀察天上的云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xì)雨蒙蒙。

  今天早晨,我的夢竟實現(xiàn)了,我坐在這長寬不過幾尺的陽臺上,聽到頭頂上的雨聲,不禁神馳千里,心曠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麥田里,每一個葉片都仿佛張開了小嘴,盡情地吮吸著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來有點黃萎的,現(xiàn)在變青了。本來是青的,現(xiàn)在更青了。宇宙間憑空添了一片溫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來,收回到了燕園,收回到了我樓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門前的荷塘內(nèi)。我最愛的二月蘭正在開著花。它們拼命從泥土中掙扎出來,頂住了干旱,無可奈何地開出了紅色的白色的小花,顏色如故,而鮮亮無蹤,看了給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覺。在荷塘中,冬眠剛醒的荷花,正準(zhǔn)備力量向水面沖擊。水當(dāng)然是不缺的。但是,細(xì)雨滴在水面上,畫成了一個個的小圓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這本來是人類中的詩人所欣賞的東西,小荷花看了也高興起來,勁頭更大了,肯定會很快地鉆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層,收到了這個陽臺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頭頂上叮當(dāng)如故,我的心情怡悅有加。但我時時擔(dān)心,它會突然停下來。我潛心默禱,祝愿雨聲長久響下去,響下去,永遠(yuǎn)也不停。

1995年4月13日

【注釋】①季羨林:1911年出生于山東臨清縣。北大教授,著名學(xué)者。精通多國語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傳的吐火羅文。②醍醐(t0 h*):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③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指對生死的通達(dá)看法。

(1)從文中選擇一個恰當(dāng)?shù)某烧Z填在下面的橫線上。

詩句中豐富的顏色給生活涂上了絢麗的色彩:“紅紫芳菲”,“橙黃橘綠”,“黃鸝鳴翠柳”,“白鷺上青天”,令人眼花繚亂,________,腦海里常常浮現(xiàn)五彩繽紛的世界……

(2)為什么本來極為討厭的雨敲鐵皮的聲音卻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

(3)“聽雨”是中國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蔣捷的“聽雨”詞表現(xiàn)了怎樣的境界?作者怎樣看待蔣捷的這種境界?

(4)春雨讓“我”興高采烈,文中描寫了哪些場景,烘托了作者的這種喜悅之情?請概括回答。

(5)文章中有一些語句,或揭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內(nèi)容,這樣的語句放在文中能吸引讀者,引導(dǎo)閱讀。請從文中摘選出一個這樣的引讀句。

(6)下面有關(guān)“聽雨”的詩詞所反映的心情與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  ]

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B.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C.不愁屋漏床床濕,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應(yīng)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

D.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7)本文蘊含了作者對學(xué)問、對人生、對社會的態(tài)度,閱讀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位怎樣的老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