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對聯,最不適合用于校慶的一聯是: |
A.貴客盈門皆歡笑,共賞百年佳績;嘉賓滿座齊暢談,同慶不盡輝煌。 B.勝友如云,舉隆儀,同聚慶功會,不亦樂乎;涉園成趣,揮彩筆,再描育才圖,誠為壯哉。 C.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D.一百八十年辛苦耕耘迎來滿園桃李艷;六萬五千日嘔心教誨輸送全國桑梓英。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甘肅省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語文試卷(解析版) 題型: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25分)
大匠吳良鏞:讓中國人詩意地棲居
2012年2月14日,兩院院士、新中國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學家吳良鏞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吳良鏞一生中獲得的最重要的榮譽。
1922年,吳良鏞出生于南京城南謝家祠。他名字中的“鏞”,乃古樂器——奏樂時用來打節(jié)拍的一種大鐘。父親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強音。吳良鏞從小愛好廣泛,吟詩作畫,讀完《紅樓夢》后,突發(fā)宏愿,將來也建造一座像大觀園那樣秀美的園林建筑。
1940年,吳良鏞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重慶中央大學建筑系。大學里,吳良鏞的才華很快顯露,他發(fā)表在校刊上的文章被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覺得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讓他當自己的助手。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賞識,吳良鏞欣喜不已,這也讓他能有機會看到梁思成從國外帶回的最新的建筑領域前沿資料,開闊了眼界。從此,梁先生成了吳良鏞學術與人生的引路者。
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薦下,吳良鏞赴美留學深造。在美國求學期間,吳良鏞深受沙里寧的器重。一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沙里寧對弟子吳良鏞不吝溢美之詞:“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種稱之為中國現代性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僅來自于一般的人類文化發(fā)展,而且來自于中國實際生活的發(fā)展,一種新與舊的結合,基于中國自身的堅定不移的精神……”
1950年,正當吳良鏞想繼續(xù)深造時,忽然收到恩師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國急需建筑人才,見信速歸!”吳良鏞趕緊收拾行囊,回到祖國。歸國后的吳良鏞在清華大學建筑系執(zhí)教,與恩師梁思成一樣,他的刻苦勤奮也是出了名的。吳良鏞學術思想前衛(wèi),講課時,妙語連珠;為人隨和風趣,也很正派,亦師亦友,能跟學生打成一片,平時生活也很樸素。
20世紀50年代初,針對建筑人才匱乏的問題,吳良鏞呼吁重視建筑教育,建議建筑專業(yè)要與建筑教育相結合,從而更有效更多地培養(yǎng)基本建設生力軍。在吳良鏞的努力下,清華建筑系人才輩出,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建筑教學中心之一。
改革開放后,高瞻遠矚的吳良鏞提出了許多系統的設想與建議,一直致力于開辟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學之路。進入20世紀80年代,在北京進行舊城改造中,吳良鏞也遇到了與恩師一樣的困境,為保護北京歷史遺跡四處奔走呼吁。為此,他對北京舊城區(qū)進行調研,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提出了“有機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類四合院”的住房體系構想,這樣既能滿足民眾現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護和傳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韻。他的“有機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并在菊兒胡同改造中得以應用。在他看來,城市和人體一樣,永遠處于新陳代謝之中,應該保留相對完好的,逐步剔除破爛的沒有文物價值的,但是新的建設要自覺地順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剔舊。
吳良鏞認為,北京的舊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務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社會型住宅,因地制宜,不僅要滿足現代生活美觀舒適要求,還要與原有的歷史風貌相吻合,做到兩者相得益彰。按照吳良鏞的“有機更新”理論改造完成的菊兒胡同今非昔比,白墻黛瓦,柳綠花紅,一派祥和寧靜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彌漫著現代生活氣息,體現了吳良鏞“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成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1993年,菊兒胡同獲得聯合國“世界人居獎”。一位英國建筑評論家說:“菊兒胡同的成功改造,對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導借鑒意義,它既能保持城市歷史底蘊,又能使城市煥發(fā)新的生機和活力,新舊交融,相得益彰,開辟出一條舊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徑!
(選自《名人傳記》,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吳良鏞從小受到《紅樓夢》的影響,有從事建筑工作的人生理想,他父親對他也有這樣的期望,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強音。
B.本文選取了吳良鏞人生中的一些片段,表現了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創(chuàng)造性、熱愛祖國與人民的建筑學家的精神品質。
C.吳良鏞在建筑方面的才華,得到梁思成的賞識,也得到世界建筑大師沙里寧的高度評價,沙里寧認為吳良鏞身上有一種基于傳統文化的中國現代性的精神。
D.為了保護北京的古建筑,吳良鏞不僅呼吁各方面重視歷史遺跡,而且親自調研,針對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科學見解,并得到實施。
E.吳良鏞深受恩師梁思成的影響,工作刻苦勤奮,重視保護歷史遺跡,因此菊兒胡同得以成功改造,并獲得世界大獎。
2.為何說“梁先生成了吳良鏞學術與人生的引路者”?請簡要分析。(6分)
3.世界建筑大師沙里寧贊美吳良鏞,說他的工作有“中國現代性的精神”, 這種精神具體指什么?具體體現在吳良鏞工作的哪些方面?(6分)
4.其實,在吳良鏞的身上也體現著一種詩意的棲居,結合文中吳良鏞的人生經歷,談談哪些因素讓他“詩意的棲居”。(8分)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25分)
大匠吳良鏞:讓中國人詩意地棲居
2012年2月14日,兩院院士、新中國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學家吳良鏞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吳良鏞一生中獲得的最重要的榮譽。
1922年,吳良鏞出生于南京城南謝家祠。他名字中的“鏞”,乃古樂器——奏樂時用來打節(jié)拍的一種大鐘。父親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強音。吳良鏞從小愛好廣泛,吟詩作畫,讀完《紅樓夢》后,突發(fā)宏愿,將來也建造一座像大觀園那樣秀美的園林建筑。
1940年,吳良鏞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重慶中央大學建筑系。大學里,吳良鏞的才華很快顯露,他發(fā)表在?系奈恼卤恢ㄖ䦟W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覺得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讓他當自己的助手。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賞識,吳良鏞欣喜不已,這也讓他能有機會看到梁思成從國外帶回的最新的建筑領域前沿資料,開闊了眼界。從此,梁先生成了吳良鏞學術與人生的引路者。
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薦下,吳良鏞赴美留學深造。在美國求學期間,吳良鏞深受沙里寧的器重。一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沙里寧對弟子吳良鏞不吝溢美之詞:“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種稱之為中國現代性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僅來自于一般的人類文化發(fā)展,而且來自于中國實際生活的發(fā)展,一種新與舊的結合,基于中國自身的堅定不移的精神……”
1950年,正當吳良鏞想繼續(xù)深造時,忽然收到恩師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國急需建筑人才,見信速歸!”吳良鏞趕緊收拾行囊,回到祖國。歸國后的吳良鏞在清華大學建筑系執(zhí)教,與恩師梁思成一樣,他的刻苦勤奮也是出了名的。吳良鏞學術思想前衛(wèi),講課時,妙語連珠;為人隨和風趣,也很正派,亦師亦友,能跟學生打成一片,平時生活也很樸素。
20世紀50年代初,針對建筑人才匱乏的問題,吳良鏞呼吁重視建筑教育,建議建筑專業(yè)要與建筑教育相結合,從而更有效更多地培養(yǎng)基本建設生力軍。在吳良鏞的努力下,清華建筑系人才輩出,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建筑教學中心之一。
改革開放后,高瞻遠矚的吳良鏞提出了許多系統的設想與建議,一直致力于開辟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學之路。進入20世紀80年代,在北京進行舊城改造中,吳良鏞也遇到了與恩師一樣的困境,為保護北京歷史遺跡四處奔走呼吁。為此,他對北京舊城區(qū)進行調研,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提出了“有機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類四合院”的住房體系構想,這樣既能滿足民眾現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護和傳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韻。他的“有機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并在菊兒胡同改造中得以應用。在他看來,城市和人體一樣,永遠處于新陳代謝之中,應該保留相對完好的,逐步剔除破爛的沒有文物價值的,但是新的建設要自覺地順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剔舊。
吳良鏞認為,北京的舊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務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社會型住宅,因地制宜,不僅要滿足現代生活美觀舒適要求,還要與原有的歷史風貌相吻合,做到兩者相得益彰。按照吳良鏞的“有機更新”理論改造完成的菊兒胡同今非昔比,白墻黛瓦,柳綠花紅,一派祥和寧靜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彌漫著現代生活氣息,體現了吳良鏞“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成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1993年,菊兒胡同獲得聯合國“世界人居獎”。一位英國建筑評論家說:“菊兒胡同的成功改造,對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導借鑒意義,它既能保持城市歷史底蘊,又能使城市煥發(fā)新的生機和活力,新舊交融,相得益彰,開辟出一條舊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徑!
(選自《名人傳記》,有刪改)
【小題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吳良鏞從小受到《紅樓夢》的影響,有從事建筑工作的人生理想,他父親對他也有這樣的期望,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強音。 |
B.本文選取了吳良鏞人生中的一些片段,表現了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創(chuàng)造性、熱愛祖國與人民的建筑學家的精神品質。 |
C.吳良鏞在建筑方面的才華,得到梁思成的賞識,也得到世界建筑大師沙里寧的高度評價,沙里寧認為吳良鏞身上有一種基于傳統文化的中國現代性的精神。 |
D.為了保護北京的古建筑,吳良鏞不僅呼吁各方面重視歷史遺跡,而且親自調研,針對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科學見解,并得到實施。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吳良鏞從小受到《紅樓夢》的影響,有從事建筑工作的人生理想,他父親對他也有這樣的期望,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強音。 |
B.本文選取了吳良鏞人生中的一些片段,表現了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創(chuàng)造性、熱愛祖國與人民的建筑學家的精神品質。 |
C.吳良鏞在建筑方面的才華,得到梁思成的賞識,也得到世界建筑大師沙里寧的高度評價,沙里寧認為吳良鏞身上有一種基于傳統文化的中國現代性的精神。 |
D.為了保護北京的古建筑,吳良鏞不僅呼吁各方面重視歷史遺跡,而且親自調研,針對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科學見解,并得到實施。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模擬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年黑龍江哈爾濱第十二中學高二上期期末考試語文卷(帶解析) 題型:現代文閱讀
大匠吳良鏞:讓中國人詩意地棲居
2012年2月14日,兩院院士、新中國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學家吳良鏞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吳良鏞一生中獲得的最重要的榮譽。
1922年,吳良鏞出生于南京城南謝家祠。他名字中的“鏞”,乃古樂器——奏樂時用來打節(jié)拍的一種大鐘。父親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強音。吳良鏞從小愛好廣泛,吟詩作畫,讀完《紅樓夢》后,突發(fā)宏愿,將來也建造一座像大觀園那樣秀美的園林建筑。
1940年,吳良鏞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重慶中央大學建筑系。大學里,吳良鏞的才華很快顯露,他發(fā)表在校刊上的文章被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覺得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讓他當自己的助手。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賞識,吳良鏞欣喜不已,這也讓他能有機會看到梁思成從國外帶回的最新的建筑領域前沿資料,開闊了眼界。從此,梁先生成了吳良鏞學術與人生的引路者。
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薦下,吳良鏞赴美留學深造。在美國求學期間,吳良鏞深受沙里寧的器重。一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沙里寧對弟子吳良鏞不吝溢美之詞:“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種稱之為中國現代性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僅來自于一般的人類文化發(fā)展,而且來自于中國實際生活的發(fā)展,一種新與舊的結合,基于中國自身的堅定不移的精神……”
1950年,正當吳良鏞想繼續(xù)深造時,忽然收到恩師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國急需建筑人才,見信速歸!”吳良鏞趕緊收拾行囊,回到祖國。歸國后的吳良鏞在清華大學建筑系執(zhí)教,與恩師梁思成一樣,他的刻苦勤奮也是出了名的。吳良鏞學術思想前衛(wèi),講課時,妙語連珠;為人隨和風趣,也很正派,亦師亦友,能跟學生打成一片,平時生活也很樸素。
20世紀50年代初,針對建筑人才匱乏的問題,吳良鏞呼吁重視建筑教育,建議建筑專業(yè)要與建筑教育相結合,從而更有效更多地培養(yǎng)基本建設生力軍。在吳良鏞的努力下,清華建筑系人才輩出,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建筑教學中心之一。
改革開放后,高瞻遠矚的吳良鏞提出了許多系統的設想與建議,一直致力于開辟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學之路。進入20世紀80年代,在北京進行舊城改造中,吳良鏞也遇到了與恩師一樣的困境,為保護北京歷史遺跡四處奔走呼吁。為此,他對北京舊城區(qū)進行調研,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提出了“有機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類四合院”的住房體系構想,這樣既能滿足民眾現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護和傳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韻。他的“有機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并在菊兒胡同改造中得以應用。在他看來,城市和人體一樣,永遠處于新陳代謝之中,應該保留相對完好的,逐步剔除破爛的沒有文物價值的,但是新的建設要自覺地順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剔舊。
吳良鏞認為,北京的舊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務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社會型住宅,因地制宜,不僅要滿足現代生活美觀舒適要求,還要與原有的歷史風貌相吻合,做到兩者相得益彰。按照吳良鏞的“有機更新”理論改造完成的菊兒胡同今非昔比,白墻黛瓦,柳綠花紅,一派祥和寧靜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彌漫著現代生活氣息,體現了吳良鏞“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成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1993年,菊兒胡同獲得聯合國“世界人居獎”。一位英國建筑評論家說:“菊兒胡同的成功改造,對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導借鑒意義,它既能保持城市歷史底蘊,又能使城市煥發(fā)新的生機和活力,新舊交融,相得益彰,開辟出一條舊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徑!
(選自《名人傳記》,有刪改)
【小題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吳良鏞從小受到《紅樓夢》的影響,有從事建筑工作的人生理想,他父親對他也有這樣的期望,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強音。 |
B.本文選取了吳良鏞人生中的一些片段,表現了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創(chuàng)造性、熱愛祖國與人民的建筑學家的精神品質。 |
C.吳良鏞在建筑方面的才華,得到梁思成的賞識,也得到世界建筑大師沙里寧的高度評價,沙里寧認為吳良鏞身上有一種基于傳統文化的中國現代性的精神。 |
D.為了保護北京的古建筑,吳良鏞不僅呼吁各方面重視歷史遺跡,而且親自調研,針對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科學見解,并得到實施。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甘肅武威六中高三第二次診斷考試語文卷(帶解析) 題型:現代文閱讀
大匠吳良鏞:讓中國人詩意地棲居
2012年2月14日,兩院院士、新中國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學家吳良鏞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是吳良鏞一生中獲得的最重要的榮譽。
1922年,吳良鏞出生于南京城南謝家祠。他名字中的“鏞”,乃古樂器——奏樂時用來打節(jié)拍的一種大鐘。父親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強音。吳良鏞從小愛好廣泛,吟詩作畫,讀完《紅樓夢》后,突發(fā)宏愿,將來也建造一座像大觀園那樣秀美的園林建筑。
1940年,吳良鏞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重慶中央大學建筑系。大學里,吳良鏞的才華很快顯露,他發(fā)表在?系奈恼卤恢ㄖ䦟W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覺得他是個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讓他當自己的助手。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賞識,吳良鏞欣喜不已,這也讓他能有機會看到梁思成從國外帶回的最新的建筑領域前沿資料,開闊了眼界。從此,梁先生成了吳良鏞學術與人生的引路者。
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薦下,吳良鏞赴美留學深造。在美國求學期間,吳良鏞深受沙里寧的器重。一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沙里寧對弟子吳良鏞不吝溢美之詞:“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種稱之為中國現代性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僅來自于一般的人類文化發(fā)展,而且來自于中國實際生活的發(fā)展,一種新與舊的結合,基于中國自身的堅定不移的精神……”
1950年,正當吳良鏞想繼續(xù)深造時,忽然收到恩師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國急需建筑人才,見信速歸!”吳良鏞趕緊收拾行囊,回到祖國。歸國后的吳良鏞在清華大學建筑系執(zhí)教,與恩師梁思成一樣,他的刻苦勤奮也是出了名的。吳良鏞學術思想前衛(wèi),講課時,妙語連珠;為人隨和風趣,也很正派,亦師亦友,能跟學生打成一片,平時生活也很樸素。
20世紀50年代初,針對建筑人才匱乏的問題,吳良鏞呼吁重視建筑教育,建議建筑專業(yè)要與建筑教育相結合,從而更有效更多地培養(yǎng)基本建設生力軍。在吳良鏞的努力下,清華建筑系人才輩出,成為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建筑教學中心之一。
改革開放后,高瞻遠矚的吳良鏞提出了許多系統的設想與建議,一直致力于開辟具有中國特色的建筑學之路。進入20世紀80年代,在北京進行舊城改造中,吳良鏞也遇到了與恩師一樣的困境,為保護北京歷史遺跡四處奔走呼吁。為此,他對北京舊城區(qū)進行調研,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提出了“有機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類四合院”的住房體系構想,這樣既能滿足民眾現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護和傳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韻。他的“有機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并在菊兒胡同改造中得以應用。在他看來,城市和人體一樣,永遠處于新陳代謝之中,應該保留相對完好的,逐步剔除破爛的沒有文物價值的,但是新的建設要自覺地順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剔舊。
吳良鏞認為,北京的舊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務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社會型住宅,因地制宜,不僅要滿足現代生活美觀舒適要求,還要與原有的歷史風貌相吻合,做到兩者相得益彰。按照吳良鏞的“有機更新”理論改造完成的菊兒胡同今非昔比,白墻黛瓦,柳綠花紅,一派祥和寧靜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彌漫著現代生活氣息,體現了吳良鏞“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成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1993年,菊兒胡同獲得聯合國“世界人居獎”。一位英國建筑評論家說:“菊兒胡同的成功改造,對亞洲發(fā)展中國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導借鑒意義,它既能保持城市歷史底蘊,又能使城市煥發(fā)新的生機和活力,新舊交融,相得益彰,開辟出一條舊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徑!
(選自《名人傳記》,有刪改)
【小題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吳良鏞從小受到《紅樓夢》的影響,有從事建筑工作的人生理想,他父親對他也有這樣的期望,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強音。 |
B.本文選取了吳良鏞人生中的一些片段,表現了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有創(chuàng)造性、熱愛祖國與人民的建筑學家的精神品質。 |
C.吳良鏞在建筑方面的才華,得到梁思成的賞識,也得到世界建筑大師沙里寧的高度評價,沙里寧認為吳良鏞身上有一種基于傳統文化的中國現代性的精神。 |
D.為了保護北京的古建筑,吳良鏞不僅呼吁各方面重視歷史遺跡,而且親自調研,針對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科學見解,并得到實施。 |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