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實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力量也就減弱了。)
B、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道這件事的太子和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來送別荊
      軻。)
C、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派遣將領(lǐng)把守函谷關(guān)的原因,是防備盜賊進入和意外的
      變故。)
D、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用匣子封好,燕王在朝庭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使者來稟
      告大王。)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06 月考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中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
A、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實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力量也就減弱了。)
B、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道這件事的太子和賓客,都穿著白衣戴著白帽來送別荊軻。)
C、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派遣將領(lǐng)把守函谷關(guān)的原因,是防備盜賊進入和意外的變故。)
D、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用匣子封好,燕王在朝庭上行跪拜大禮送出來,派使者來稟告大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1 期中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1.下列各句中劃線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     ]
A.焉用亡鄭以鄰——陪:增加
B.朝而夕設(shè)版焉——濟:救濟
C.既東封鄭,又欲其西封——肆:延伸,擴張
D.秦以利晉——闕:侵損,削減
2.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焉用亡鄭陪鄰——其無禮于晉
B.君知難也——吾還他
C.舍鄭以為東道主——使?fàn)T之武見秦君
D.唯君圖——臣壯也,猶不如人
3.與“夫晉,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
A.馬之千里者
B.是寡人之過也
C.鄰之厚,君之薄也
D.何陋之有
4.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福建省四地六校2011-2012學(xué)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下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燭之武退秦師》

(1)

下列各句中劃線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  ]

A.

焉用亡鄭以鄰      陪:增加

B.

而夕設(shè)版焉      濟:救濟

C.

既東封鄭,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擴張

D.

秦以利晉        闕:侵損,削減

(2)

與“夫晉,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

A.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

C.

若屬皆且為所虜。

D.

沛公安在?

(3)

翻譯。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文段,回答1—3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燭之武退秦師》
1.下列各句中加粗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
A.焉用亡鄭以鄰             陪:增加
B.朝而夕設(shè)版焉             濟:救濟
C.既東封鄭,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擴張
D.秦以利晉                  闕:侵損,削減
2.與“夫晉,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嘉為先言于秦王曰。
C.若屬皆且為所虜。
D. 沛公安在?
3. 翻譯。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福建省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文言文回答1—3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稜T之武退秦師》
1.下列各句中加粗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
A.焉用亡鄭以鄰——陪:增加
B.朝而夕設(shè)版焉——濟:救濟
C.既東封鄭,又欲其西封——肆:延伸,擴張
D.秦以利晉——闕:侵損,削減
2.與“夫晉,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嘉為先言于秦王曰。
C.若屬皆且為所虜。
D.沛公安在?
3.翻譯。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導(dǎo)學(xué)大課堂必修三語文蘇教版 蘇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1)

下列加粗的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

夜,而出  縋: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

B.

越國以遠  鄙:鄙視,看不起。

C.

秦以利晉  闕:侵損、削減。

D.

楊孫之   戍:戍守,即守衛(wèi)。

(2)

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

A.

失其所與,不知

B.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C.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D.

秦伯說,與鄭人盟

(3)

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的古義與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  ]

A.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B.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C.

共其乏困

D.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4)

對上段內(nèi)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

燭之武見秦伯,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的目的是想博得秦伯的同情。

B.

燭之武說“敢以煩執(zhí)事”,顯示了他大敵當(dāng)前、英勇無畏的精神。

C.

燭之武說秦伯曾經(jīng)給晉君恩惠,指的是“許君焦、瑕”這件事。

D.

燭之武圍繞著“闕秦”“利晉”這個中心,說服秦伯,終于使秦伯“與鄭人盟”,秦伯留下杞子、逢孫、楊孫代鄭設(shè)防,撤軍而去。

(5)

翻譯“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 、逢孫、楊孫戍之,乃還。高考資源網(wǎng)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矢其所,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亦去之。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鄭知亡矣既:已經(jīng)
B.又欲其西封肆:擴張
C.唯君之圖:考慮
D.矢其所與:同盟者
【小題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還也                      B. 亡鄭而有益于君
盡失度                          入前為壽
C. 敢煩執(zhí)事                     D. 鄰厚,君之薄
身翼蔽沛公                    北蠻夷鄙人
【小題3】下列對選文內(nèi)容的分析,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燭之武先示弱,說鄭已知要亡。再為秦分析,為進一步打動秦君提供了可能。
B.接著燭之武從秦的立場分析了亡鄭的壞處和存鄭的好處,從利益上動搖秦君。
C.拉攏引誘之后,燭之武又從歷史出發(fā),指出晉君曾言而無信,挑撥秦晉關(guān)系。
D.最后燭之武從歷史角度分析,指出晉滅鄭后必犯秦,使秦意識到自己的危險。
【小題4】把下面幾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高考資源網(wǎng)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分)
(2)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3分)
(3)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題。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 、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矢其所,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 亦去之。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鄭知亡矣既:已經(jīng)
B.又欲其西封肆:擴張
C.唯君之圖:考慮
D.矢其所與:同盟者
小題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還也                      B. 亡鄭而有益于君
盡失度                          入前為壽
C. 敢煩執(zhí)事                     D. 鄰厚,君之薄
身翼蔽沛公                    北蠻夷鄙人
小題3:下列對選文內(nèi)容的分析,表述有錯誤的一項是(  )
A.燭之武先示弱,說鄭已知要亡。再為秦分析,為進一步打動秦君提供了可能。
B.接著燭之武從秦的立場分析了亡鄭的壞處和存鄭的好處,從利益上動搖秦君。
C.拉攏引誘之后,燭之武又從歷史出發(fā),指出晉君曾言而無信,挑撥秦晉關(guān)系。
D.最后燭之武從歷史角度分析,指出晉滅鄭后必犯秦,使秦意識到自己的危險。
小題4:把下面幾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分)
(2)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3分)
(3)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題。
甲:
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
乙:
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對曰:“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其宮不備其宗器;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于諸侯,諸侯親之,戎、狄懷之,以正晉國。行刑不疚,以免于難。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欲無藝,略則行志,假貸居賄,宜及于難;而賴武之德以沒其身。及懷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難,而離桓之罪,以亡于楚。谷阝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軍,恃其富寵,以于國。其身尸于朝,其宗滅于絳。不然,夫八谷阝五大夫三卿,其寵大矣;一朝而滅,莫之哀也,惟無德也。今吾子有欒武子之貧,吾以為能其德矣,是以賀。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吊不暇,何賀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將亡,賴子存之。 非起也敢專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武子賜! 
【小題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夜而出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下來
B.秦伯說,與鄭人簽訂盟約
C.行李之旺來,共其乏困出使的人攜帶的物品
D.恃其富寵,以于國驕恣、奢侈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可以免于難,離桓之罪公子往臣不送
B.子賀我故徐公能及君也
C.其宮不備宗器如吾之衰者,能久存乎
D.將吊不暇,何賀有五畝之宅,樹以桑
【小題3】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燭之武“夜縋而出”,說明當(dāng)時鄭國的情況十分危急。
B.從燭之武對形勢的分析中可知,晉國的實力與秦國的實力不相上下。
C.晉侯為了報答秦伯,曾經(jīng)答應(yīng)過給秦國兩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劃過去后,就馬上修筑城池進行防御。
D.從亡鄭于秦?zé)o益,說到秦、晉歷史關(guān)系,說到晉國滅鄭之后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小題4】將下列語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叔向所肯定或提倡的作為”的一組是
①無一卒之田   ②順其憲則   ③行刑不疚  ④修武之德  
⑤有欒武子之貧  ⑥憂德之不建
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小題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叔向誠心希望韓宣子不嫌貧窮并能施行欒武子那樣的德行。
B.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谷阝昭子及其家族覆滅的根本原因是德行淪喪。
C.叔向以桓子食婪驕橫終遭禍殃的事例教育韓宣子應(yīng)安貧樂道。
D.韓宣子認為是叔向的開導(dǎo)挽救了自己,表示世代銘記他的恩惠。
【小題6】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3分)
譯文:                                                                           
②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5分)
譯文:                                                                           
③今吾子有欒武子之貧,吾以為能其德矣,是以賀。(5分)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題。
甲:
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
乙:
叔向見韓宣子,宣子憂貧,叔向賀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對曰:“昔欒武子無一卒之田,其宮不備其宗器;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于諸侯,諸侯親之,戎、狄懷之,以正晉國。行刑不疚,以免于難。及桓子,驕泰奢侈,貪欲無藝,略則行志,假貸居賄,宜及于難;而賴武之德以沒其身。及懷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難,而離桓之罪,以亡于楚。谷阝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軍,恃其富寵,以于國。其身尸于朝,其宗滅于絳。不然,夫八谷阝五大夫三卿,其寵大矣;一朝而滅,莫之哀也,惟無德也。今吾子有欒武子之貧,吾以為能其德矣,是以賀。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將吊不暇,何賀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將亡,賴子存之。 非起也敢專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武子賜! 
小題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夜而出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下來
B.秦伯說,與鄭人簽訂盟約
C.行李之旺來,共其乏困出使的人攜帶的物品
D.恃其富寵,以于國驕恣、奢侈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可以免于難,離桓之罪公子往臣不送
B.子賀我故徐公能及君也
C.其宮不備宗器如吾之衰者,能久存乎
D.將吊不暇,何賀有五畝之宅,樹以桑
小題3: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燭之武“夜縋而出”,說明當(dāng)時鄭國的情況十分危急。
B.從燭之武對形勢的分析中可知,晉國的實力與秦國的實力不相上下。
C.晉侯為了報答秦伯,曾經(jīng)答應(yīng)過給秦國兩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劃過去后,就馬上修筑城池進行防御。
D.從亡鄭于秦?zé)o益,說到秦、晉歷史關(guān)系,說到晉國滅鄭之后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小題4:將下列語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都屬于“叔向所肯定或提倡的作為”的一組是
①無一卒之田   ②順其憲則   ③行刑不疚  ④修武之德  
⑤有欒武子之貧  ⑥憂德之不建
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③④⑥
小題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叔向誠心希望韓宣子不嫌貧窮并能施行欒武子那樣的德行。
B.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谷阝昭子及其家族覆滅的根本原因是德行淪喪。
C.叔向以桓子食婪驕橫終遭禍殃的事例教育韓宣子應(yīng)安貧樂道。
D.韓宣子認為是叔向的開導(dǎo)挽救了自己,表示世代銘記他的恩惠。
小題6: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3分)
譯文:                                                                           
②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5分)
譯文:                                                                           
③今吾子有欒武子之貧,吾以為能其德矣,是以賀。(5分)
譯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