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出與例句中加粗詞語的活用類型不相同的一項
例句:輕用吾身而其國

A.會盟而謀
B.彼吾死而我不聽
C.親戚之情話
D.匈奴七百余里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選出與例句中加粗詞語的活用類型不相同的一項
[     ]
例句:輕用吾身而其國
A.會盟而謀
B.彼吾死而我不聽
C.親戚之情話
D.匈奴七百余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12 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選出和例句中加粗字詞語活用類型相同的一項是
[     ]
 例句:吏民,封府庫
A.范增數(shù)項王
B.封之
C.越國以遠(yuǎn)
D.君安與項伯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安徽省師大附中2011-2012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人教版) 題型:013

選出和例句中加粗字詞語活用類型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吏民,封府庫

[  ]

A.范增數(shù)項王

B.

封之

C.越國以遠(yuǎn)

D.君安與項伯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黃岡重點作業(yè)·高三語文(下) 題型:048

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語言,世界上還沒有發(fā)現(xiàn)過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是沒有語言的,至于文字,那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類的文化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才出現(xiàn)的,一般是在具有國家的雛形的時候。

  文字起源于圖畫。最初是整幅畫,這種畫雖然可以有表意的作用,可是意思往往含糊不清。比如畫一個人騎在馬上,就可以表示“人騎馬”,也可以表示“騎馬的人”;如果這是一個外出的人寄回家的信,可以表示他在外面已經(jīng)得到了一匹馬,或者希望家里人騎馬去接他,或者別的什么意思?吹枚@種圖畫的意思,取決于看畫人和畫畫人生活上的聯(lián)系或者其他條件,與他們是否說同一種語言無關(guān)。這種圖畫有人管他叫“圖畫文字”,其實只是圖畫,不是文字。圖畫發(fā)展成文字,必須表現(xiàn)出這些特點:①把整幅的畫拆散成個別的圖形,一個圖形跟語言里的一個詞相當(dāng)。②許多抽象的意思得用轉(zhuǎn)彎抹角的辦法來表示。③這些圖形必須作線性排列,它們的順序得依照語言里的詞的順序,順序不同,意思也不同。例如,先畫一個人,后畫一面旗,再畫一匹馬,這就是“人騎馬”,如果先畫旗和馬,再畫人,那就是“騎馬的人”。到了這個階段后,為了便于書寫,圖形可大大簡化(圖案化、線條化、筆畫化),絲毫不損害原來的意思。從形狀上看,第二階段的零碎圖形和第一階段的整幅畫很相似,第三階段的筆畫化和象形文字生來的筆畫化文字則純粹是字型上的變化,實質(zhì)完全相等。

  圖形一旦變成文字,就和語言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一個字,甚至是最象形的了,也必然要跟一定的文字相聯(lián)系。這樣,語言不同的人看不懂旗夾在一個人和一匹馬中間是什么意思。文字發(fā)展到了這種“詞的文字”之后,仍然有可能進(jìn)一步發(fā)展成純粹表音的文字。這里所要強(qiáng)調(diào)的是:盡管文字起源于圖畫,圖畫是與語言不相干的表演系統(tǒng),只有在圖畫向語言靠攏被語言的一種形式(用圖畫或筆畫)代替聲音之后,才成為真正的字。

1.第一段談到人類、國家、文化、語言之間的關(guān)系。依產(chǎn)生的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

A.人類語言文化文字國家

B.人類語言國家文字文化

C.人類語言國家文化文字

D.人類語言文化國家文字

2.關(guān)于“圖畫文字”,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

A.“圖畫文字”的特點是以整幅畫來表達(dá)意思,表達(dá)的意思往往含糊不清。

B.“圖畫文字”的理解與是否說同種語言無關(guān),而與信息傳遞者的生活聯(lián)系有關(guān)。

C.“圖畫文字”和象形文字在實質(zhì)上完全相等,都純粹是字型上的變化。

D.作者認(rèn)為,“圖畫文字”的說法不準(zhǔn)確,它實際上是圖畫,而不是文字

3.先畫一個“日”表太陽,然后在下面畫一個“________”表示地平線,結(jié)合起來表示日出。根據(jù)文意判斷,這屬于

[  ]

A.圖畫文字
B.圖形文字
C.筆畫化文字
D.筆畫化圖形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要圖畫發(fā)展成文字,其中之一就是努力使一個圖形分別表示單個詞,成為“詞的文字”。

B.“圖畫一旦變成文字,就和語言結(jié)下不解之緣”,其標(biāo)志是語言不同的人看不懂彼此的文字,其結(jié)果是文字與字音緊密相連。

C.最后一段加粗句子強(qiáng)調(diào)的內(nèi)容是圖畫成為文字的條件是能用圖形或筆畫替代聲音。

D.節(jié)選的文字說明的重點是語言的產(chǎn)生,其中還顧及了語言和文字的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文言選段,完成相關(guān)習(xí)題。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fù)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yīng)。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表椡踉唬骸爸Z!表椙f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1、下列各句中加粗詞與例句中加粗詞活用類型不同的一項是( )
⑴例句:沛公旦日百余騎來見項王
A、焚百家之言,以黔首  
B、吏民,封府庫 
C、項伯殺人,臣之 
D、外連衡而諸侯
⑵例句:范增數(shù)目項王
A、沛公霸上    
B、芷陽間行  
C、君為我呼入,吾得視之   
D、吏民,封府庫
⑶下列各句中“以”字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
A、籍何以至此    
B、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請以劍舞       
D、軍中無以為樂
2、翻譯語句。
(1)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guān)破秦,得復(fù)見將軍于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核心學(xué)習(xí)與完全檢測(高一語文上) 題型:048

閱讀理解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1.在文中□中加上標(biāo)點。

2.下列句中加粗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什么意思?

[  ]

A.推辭
B.告訴
C.告別
D.言詞

②若鄭以為東道主

[  ]

A.住宿
B.舍得
C.放棄
D.休息

③又欲其西封

[  ]

A.?dāng)U張
B.盡,極
C.店鋪
D.放肆

君圖之

[  ]

A.只
B.希望
C.因為
D.即使

3.下列各組句子中的加粗字,哪一個跟該組例句中加粗字意思相同?

①例:無能也已

[  ]

A.此何若人?
B.君我呼入
C.恐操所先
D.君家婦難

②例:越國以遠(yuǎn)

[  ]

A.肉食者
B.先帝不以臣卑
C.蜀之有二僧
D.人賤物亦

③例:失其所

[  ]

A.贏而不助五國也
B.則斗卮酒
C.子非三閭大夫
D.豎子不足

④例:夫人之力不及此

[  ]

A.不足道
B.斯人,吾誰與歸
C.童伺其睡
D.但頷之

4.選出與“何厭之有”句式類型相同的一項

[  ]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卿欲何言
C.唯命是從
D.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5.下列句中哪兩句中加粗詞活用情況相同?

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

[  ]

A.晉函陵
B.臣之也,猶不如人
C.今擊求子
D.與鄭人

6.下列句子中哪一句的“其”與“吾其還也”中的“其”詞性相同

[  ]

A.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    B.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

C.王之好樂甚,則齊圍其庶幾乎    D.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7.填空

①第一段中鄭伯所以說:“吾不能早用子”,是因為燭之武的語中講到____________以表歉意。

②“敢以煩執(zhí)事”是個省略句,在“____________”字后邊省略了“____________”指代____________

③最后一段中的“公曰”,根據(jù)前文及本段最后一句“亦去之”,可以推知這里的“公”,是指____________而不是指____________

④文中除注解提到的“陪”、“共”是通假字外,還有兩個通假字,一個是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另一個是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

8.簡答題

①“焉用亡鄭以陪鄰”句中的“鄰”指的是哪一個國家?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與“鄰之厚,君之薄也”兩句中的“鄰”是不是指同一個國家?____________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中的“東道主”,指的是哪一個國家?

④“共其困乏”中的“其”指代誰?

⑤又欲肆其西封”的“其”指代哪國?____________

⑥“子犯請擊之”中的“之”指代誰?____________

9.燭之武說“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的意思是

[  ]

A.反映了他謙虛、謹(jǐn)慎

B.隱含對鄭伯過去沒有重用他的不滿

C.不愿去見秦伯的托辭

D.為了襯托與突出下一句的意思

10.燭之武成功地說服秦伯退兵的原因,下列分析哪幾項正確

[  ]

A.燭之武善于抓住敵方的矛盾

B.燭之武遇事謙虛、做事謹(jǐn)慎,不草率魯莽

C.燭之武在分析斗爭形勢時,能處處以秦國的未來利益為著眼點

D.秦伯見鄭國有燭之武這樣善于辭令,長于分析的人才,估計鄭國有許多能人,真的打起來,一定會失利,還是主動退兵的好

E.燭之武能從秦、晉、鄭三國的地理位置和秦晉之間的歷史交往闡述鄭之存亡與秦之未來存在著重大利害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廣西桂林中學(xué)2011-2012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段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越王勾踐棲于會稽之上,乃號令于三軍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贝蠓蚍N進(jìn)對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勾踐曰:“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執(zhí)其手而與之謀。遂使之行成于吳。

  子胥①諫曰:“不可!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zhàn)之國也;三江環(huán)之,民無所移。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將不可改于是矣!員聞之:陸人居陸,水人居水,夫上黨之國②,我攻而勝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車;夫越國,吾攻而勝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滅之!失此利也,雖悔之,必?zé)o及已!

  越人飾美女八人,納之太宰嚭,曰:“子茍赦越國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將進(jìn)之!碧讎褐G曰:“嚭聞古之伐國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與之成而去之。

  注:①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名員,字子胥。②上黨之國:中原諸國。

(1)

選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

A.

吾與之共越國之政(管理)

B.

賈人夏則皮(買,購入)

C.

遂使之行于吳(講和)

D.

越人美女八人(打扮)

(2)

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

例句:執(zhí)其手與之謀

[  ]

A.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求子

B.

暮寢思之

C.

位尊無功,俸厚而無勞

D.

嚭聞古之伐國者,服之

(3)

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分類正確的一項

縋而出,見秦伯

②沒死以

③今夫差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

④吾妻之我者

⑤孔子登東山而

⑥猶不能恃無功之

⑦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

⑧能刺寡人之過者

⑨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zhì)于齊

[  ]

A.

①④⑧/②⑦/③⑤⑨/⑥

B.

①⑧/②⑦/③⑨/④⑤/⑥

C.

①/②③⑥⑨/⑤⑦/④/⑧

D.

①⑧/②⑥⑦/③⑤/④⑨

(4)

下列句子的類型與其它三項不相同的一項

[  ]

A.

茍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B.

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C.

其有敢不盡力者乎

D.

忌不自信,而復(fù)問其妾

(5)

下列說法不符合選文意思的一項

[  ]

A.

越王棲于會嵇山之后才開始尋求謀臣。

B.

選文第一段,大夫種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責(zé)備越王平日沒有培養(yǎng)謀臣以備用時。

C.

伍子胥認(rèn)為:吳越兩國相鄰,勢不兩立,不滅掉吳國,越國就得不到更好的發(fā)展。

D.

吳王夫差與越國訂立了盟約而后撤兵。

(6)

翻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1.今君王既棲于會稽之上,然后乃求謀臣,無乃后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江環(huán)之,民無所移。有吳則無越,有越則無吳。將不可改于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茍赦越國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將進(jìn)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山西省山大附中2012屆高三10月月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題。

  方欲發(fā)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與昆邪王俱降漢,后隨浞野侯沒胡中。及衛(wèi)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會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wèi)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蒙其賞賜!睆垊僭S之,以貨物與常。后月余,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其一人夜亡,告之。單于子弟發(fā)兵與戰(zhàn)。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單于使衛(wèi)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fā),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fù)國!庇詺,勝、惠共止之。虞常果張勝。單于怒,召諸貴人議,欲殺漢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謀單于,何以復(fù)加?宜皆降之!眴斡谑剐l(wèi)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佩刀自刺。衛(wèi)律驚,自抱持武,馳召毉。鑿地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fù)息。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jié),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劍斬虞常已,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dāng)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迸e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dāng)相坐!蔽湓唬骸氨緹o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fù)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fù)漢歸匈奴,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shù)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fù)然?找陨砀嗖菀,誰復(fù)知之!”武不應(yīng)。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欲復(fù)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汝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汝為見?且單于信汝,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兩主,觀禍敗。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必修四《蘇武傳》)

(1)

下列語句中加粗字的意義與例句中加粗字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吾母與弟在漢,蒙其賞賜。

[  ]

A.

來時,大夫人已不,陵送葬至陽陵。

B.

律前負(fù)漢歸匈奴,蒙大恩,賜號稱王

C.

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D.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則得脫矣。

(2)

下列語句中加粗詞活用類型不同于其它三項的是

[  ]

A.

欲因此時

B.

單于其節(jié)

C.

空以身草野

D.

反欲兩主,觀禍敗。

(3)

下列語句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項的是

[  ]

A.

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B.

見犯乃死,重負(fù)國。

C.

為降虜于蠻夷

D.

貽笑大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 <strong id="jhhbn"><ins id="jhhbn"></ins></strong>
        閱讀下列語段,完成下面問題。
                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后,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秦始皇帝使剛成君蔡澤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質(zhì)于秦,秦使張?zhí)仆嘌,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zhí)浦^文信侯曰:"臣嘗為文信侯伐趙,趙怨臣,曰:'得者,與百里地'。今之燕,必經(jīng)趙,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強(qiáng)也。
                甘羅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質(zhì)矣。吾自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請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請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羅曰:"大項橐生七歲為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羅見張卿曰:"卿之功孰與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強(qiáng)楚,北威燕、趙,戰(zhàn)勝攻取,破城墮邑,不知其數(shù),臣之功不如也。"甘羅曰:"應(yīng)侯之用于秦也,孰與文信侯專?"張卿曰:"應(yīng)侯不如文信侯專。"甘羅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歟?"曰:"知之。"甘羅曰:"應(yīng)侯欲攻趙,武安君難之,去咸陽七里而立死于杜郵。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處矣。"張?zhí)圃唬?請因孺子行。"令裝治行。
                行有日,甘羅謂文信侯曰:"借臣車五乘,請為張?zhí)葡葓筅w。"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見,使甘羅于趙,趙襄王郊迎甘羅,甘羅說趙王曰:"王聞燕太子丹入質(zhì)秦歟?"曰:"聞之。"曰:"聞張?zhí)葡嘌鄽e?"曰:"聞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張?zhí)葡嘌嗾撸夭黄垩嘁,燕、秦不相欺者,伐趙,危也。燕秦不相欺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與強(qiáng)趙攻弱燕。"趙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秦歸燕太子。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fù)以始甘茂田宅賜之。 (節(jié)選自《史記·甘茂列傳》) 
        1、對下列句子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歟    明知:確實知道
        B、令裝治行                  治行:準(zhǔn)備出發(fā)
        C、行有日,甘羅請文信侯曰    有日:有一天
        D、王不如臣五城以廣河間    赍:割讓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臣嘗文信侯伐趙                 ②某年月日,秦王趙王擊缶
        B、①復(fù)始甘茂田宅賜之               ②則請立太子為王,絕秦望
        C、①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質(zhì)秦     ②以勇氣聞諸侯
        D、①今燕,必經(jīng)趙,臣不可以行。     ②我見相如,必辱
        3、 下列各句劃橫線詞語的活用類型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秦燕太子
        A、相如廣成傳
        B、卒見相如
        C、寧許以負(fù)秦曲
        D、且庸人羞之
        4、下列特殊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應(yīng)侯之用于秦也,孰與文信侯專?
        A、 甘羅者,甘茂孫也。
        B、夫趙強(qiáng)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
        C、求人可使報秦者
        D、秦王齋五日后,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
        5、以下六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封甘羅為上卿"原因的一組(      )是
        ①臣請行之君其試臣
        ②始皇召見使甘羅于趙
        ③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④請因孺子行令裝治行
        ⑤臣不知卿所死處矣
        ⑥趙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組是(      )
        A、當(dāng)時,秦國派蔡澤出使燕國,燕國派太子到秦國做人質(zhì),秦國又準(zhǔn)備派張?zhí)迫パ鄧鲐┫,這樣,秦燕兩國和好,使趙國處于燕秦兩國夾攻的危險之中。
        B、要張?zhí)迫パ鄧鲐┫,張(zhí)撇豢铣霭l(fā),是因為他害怕對他有怨恨的趙國不會放過他,就連呂不韋親自勸說也不肯答應(yīng),張?zhí)铺幵谑治kU的境地。
        C、甘羅勸說張?zhí),引?dǎo)張?zhí)茖v史教訓(xùn)與現(xiàn)實情況進(jìn)行比較,使張?zhí)企@醒過來。為了秦燕聯(lián)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國,甘羅幫助張?zhí)茢[脫險境,顯示了甘羅是一個智謀出眾的人才。
        D、甘羅出使趙國,游說趙王,三言兩語就說服趙國割地給秦國,拆散了秦燕聯(lián)盟,并唆使趙國去攻打燕國,讓秦國從中漁利,甘羅幫趙國脫離了秦燕夾攻的危險,進(jìn)一步顯示了甘羅縱橫游說,善于謀劃的才干。
        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卿之功孰與武安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秦不相欺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