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選項各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
A、①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⑧ D、②③④⑥⑧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0124 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選項各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
[ ] | |||||||||
B、①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⑧ D、②③④⑥⑧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貴州省遵義四中2011-2012學(xué)年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人教版) 題型:013
下列選項各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①秦王必說見臣
②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③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④燕王拜送于庭
⑤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
⑥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⑦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⑧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A.①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⑧
D.②③④⑥⑧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馬周字賓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窶(jù,家貧)狹。嗜學(xué),善《詩》《春秋》。資曠邁,鄉(xiāng)人以無細(xì)謹(jǐn),薄之。武德中,補(bǔ)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迭奚恕數(shù)咎讓,周乃去,客密州。趙仁本高其才,厚以裝,使入關(guān)。留客汴,為浚義令崔賢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豐,逆旅主人不之顧,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眾異之;ラL安,含中郎將常何家。
貞觀五年,詔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學(xué),周為條二十余事,皆當(dāng)世所切,太宗怪問何,何曰!按朔浅妓,家客馬周教臣言之?,忠孝人也!钡奂凑僦,間未至,遣使者四輩敦趣。及謁見。與語,帝大悅,詔直門下省。明年,拜監(jiān)察御史,奉命稱職。帝以何得人,賜帛三百匹。
周善敷(陳述)奏,機(jī)辯明銳,動中事會,裁處周密,時譽(yù)歸之。帝每曰:“我暫不見周即思之!贬谋局^所親曰。“馬君論事,會文切理,無一言損益,聽之,令人忘倦。蘇、張、終、賈正應(yīng)比耳。然鳶肩(兩肩上聳)火色(面有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俄遷治書侍御史,并知諫議大夫,檢校晉王府長史。十八年,遷中書令。時置太子司議郎,帝高其除。用嘆曰“恨吾資品妄高,不得歷此官!钡壅鬟|,留輔太子定州。及還,攝吏部尚書,進(jìn)銀青光祿大夫。帝嘗以飛白書賜周曰“鸞風(fēng)沖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消渴病)連年,帝幸翠微官,求勝地為構(gòu)第,每詔尚食具膳,上醫(yī)使者視護(hù),躬為調(diào)藥,太子問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后名,吾不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節(jié)選自《新唐書》)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不正確的一項的是
A.鄉(xiāng)人以無細(xì)謹(jǐn),薄之 。航咏
B.為浚義令崔賢所辱,遂感激而西 感激:內(nèi)心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輩敦趣 趣:通“促”,催促
D.時置太子司議郎,帝高其除 除:官階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周乃去,客密州/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B.帝以何得人,賜帛三百匹/今以鐘磬置水中
C.岑文本謂所親曰/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D.逆旅主人不之顧/上官大夫與之同列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馬周有才能的一組是
①資曠邁
②悠然獨酌,眾異之
③周為條二十余事,皆當(dāng)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機(jī)辯明銳
⑥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后名,吾不為也
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4.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馬周年輕時曾任州助教,不善處理人際之事,但得到趙仁本的賞識,于是被資助到了長安。
B.馬周替中郎將常何寫了一篇切中時務(wù)的奏章,深得太宗贊賞,太宗于是下詔馬周入值門下省,并賞賜他三百匹絲帛。
C.馬周善于陳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處理問題周密,當(dāng)時有很高的聲譽(yù)。岑文本認(rèn)為他論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聽之忘卻疲倦,并把他比作蘇秦、張儀、張軍、賈誼。
D.馬周患病多年,太宗經(jīng)常派御醫(yī)前往看護(hù),并親自為他調(diào)藥。馬周感激涕零,臨終把所有奏章焚毀,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聲。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趙仁本高其才。厚以裝,使入關(guān)。
(2)周為條二十余事,皆當(dāng)世所切,太宗怪問何。
(3)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后名,吾不為也!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屈突通,其先蓋昌黎徒何人,后家長安。仕隋為虎賁郎將。文帝命覆隴西牧簿,得隱馬二萬匹,帝怒,收太仆卿慕容悉達(dá)、監(jiān)牧官史千五百人,將悉殊死。通曰:“人命至重,死不復(fù)生。陛下以至仁育四海,豈容以畜產(chǎn)一日而戮千五百士?”帝叱之,通進(jìn)頓首曰:“臣愿身就戮,以延眾死。”帝寤,曰:“朕不明,乃至是。今當(dāng)免悉達(dá)等,旌爾善言!彼旖砸詼p論。擢左武衛(wèi)將軍。蒞官勁正,有犯法者,雖親無所回縱。
煬帝即位,遣持詔召漢王楊諒。先是,文帝與諒約,若璽書召,驗視敕字加點,又與玉麟符合,則就道。及是,書無驗,諒覺變,詰通,通占對無屈,竟得歸長安。大業(yè)中,與宇文述共破楊玄感,以功遷左驍衛(wèi)大將軍。秦、隴盜起,授關(guān)內(nèi)討捕大使。安定人劉迦論反,眾十余萬據(jù)雕陰。通發(fā)關(guān)中兵擊之,次安定,初不與戰(zhàn),軍中意其怯。通陽言旋師,而潛入上郡。賊未之覺,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通候其無備,夜簡精甲襲破之,斬迦論并首級萬余,筑京觀于上郡南山,虜老弱數(shù)萬口。后隋政益亂,盜賊多,士無斗志,諸將多覆。通每向必持重,雖不大克,亦不敗負(fù)。
高祖起,代王遣通守河?xùn)|,戰(zhàn)久不下,高祖留兵圍之。通勢蹙,或說之降,曰:“吾蒙國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難?獨有死報爾!”每自摩其頸曰:“要當(dāng)為國家受人一刀!”其訓(xùn)勉士卒必流涕,故力雖窮,而人尚為之感奮。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趨斬之。俄聞京師平,家盡沒,乃留桑顯和保潼關(guān),率兵將如洛。劉文靜遣竇琮、段志玄精騎追及于稠桑,通結(jié)陣拒之。琮縱其子壽往諭使降,通大呼曰:“昔與汝父子,今則仇也!”命左右射之,顯和呼其眾曰:“京師陷,諸君皆家關(guān)西,何為復(fù)東?”眾皆舍兵。通知不免,遂下馬東南向,再拜號哭曰:“臣力屈兵敗,不負(fù)陛下!彼毂磺,送長安。帝勞曰:“何相見晚邪?”泣曰:“通不能盡人臣之節(jié),故至此,為本朝羞!钡墼唬骸爸页家玻 贬屩,授兵部尚書、蔣國公,為秦王行軍元帥長史。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通發(fā)關(guān)中兵擊之,次安定 次:依次
B.通陽言旋師,而潛入上郡 陽:通“佯”,假裝
C.夜簡精甲襲破之 簡:選拔
D.率兵將如洛 如:到、往
2.下列各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屈突通“忠誠”的一組是 ( )
①要當(dāng)為國家受人一刀 ②眾十余萬據(jù)雕陰
③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趨斬之 ④有犯法者,雖親無所回縱
⑤通不能盡人臣之節(jié),故至此,為本朝羞
⑥釋之,授兵部尚書、蔣國公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屈突通祖籍昌黎徒何,后遷居長安,曾出仕隋朝為官。屈突通十分愛惜士人,曾冒死勸議諫隋文帝,反對因牲畜財產(chǎn)而濫殺士人,深得文帝常識。
B.屈突通遇事從容,機(jī)智靈活。隋煬帝時,他奉詔前去召見漢王楊諒,在楊諒覺得事情有變,心生狐疑時,屈突通沉著應(yīng)對,最終圓滿完成任務(wù)。
C.屈突通驍勇善戰(zhàn),深諳兵法,曾與他人一起擊敗楊玄感,用奇計平定劉迦論的叛軍。他在訓(xùn)勉士兵時必流涕,即使軍力匱乏,仍然能鼓舞軍隊士氣。
D.屈突通崇尚氣節(jié),忠心耿耿,先后侍奉過隋代二帝,在隋朝政事混亂時,竇琮曾率騎兵追趕他到稠桑,屈突通結(jié)陣抵抗,盡管竇琮派自己的兒子前往勸降,屈突通也沒有叛心,但最終兵敗被俘。
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賊未之覺,引而南,去通七十里舍,分兵徇地。
(2)通勢蹙,或說之降,曰:“吾蒙國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難?獨有死報爾!”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魏豹者,故魏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時封為寧陵君。秦滅魏,遷咎為家人。陳勝之起王也,咎往從之。陳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今天下共畔秦,其義必立魏王后乃可。”齊、趙使車各五十乘,立周市為魏王。市辭不受,迎魏咎于陳。五反,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
章邯已破陳王,乃進(jìn)兵擊魏王于臨濟(jì)。魏王乃使周市出請救于齊、楚。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隨市救魏。章邯遂擊破殺周市等軍,圍臨濟(jì)。咎為其民約降。約定,咎自燒殺。
魏豹亡走楚。楚懷王予魏豹數(shù)千人,復(fù)徇魏地。項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為魏王。豹引精兵從項羽入關(guān)。漢元年,項羽封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xùn)|,都平陽,為西魏王。
漢王還定三秦,渡臨晉,魏王豹以國屬焉,遂從擊楚于彭城。漢 敗 還 至 滎 陽 豹 請 歸 視 親 病 至 國 即 絕 河 津 畔 漢 漢 王 聞 魏 豹 反 方 東 憂 楚 未 及 擊謂 酈 生 曰 緩 頰 往 說 魏 豹 能 下 之 吾 以 萬 戶 封 若 酈 生 說 豹。豹謝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jié)也,吾不忍復(fù)見也!庇谑菨h王遣韓信擊虜豹于河?xùn)|,傳詣滎陽,以豹國為郡。漢王令豹守滎陽。楚圍之急,周苛遂殺魏豹!
(選自《史記 . 魏豹彭越列傳》)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滅魏,遷咎為家人 遷:放逐,流放
B.陳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 徇:巡行
C.項羽已破秦,降章邯 降:使……投降
D.傳詣滎陽,以豹國為郡 傳:乘驛車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陳勝之起王也,咎往從之 B.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 良乃入,具告沛公
C.乃進(jìn)兵擊魏王于臨濟(jì) D.魏王豹以國屬焉
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3.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bǔ)出的文字,補(bǔ)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A.(陳王)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 B.(項羽)立豹為魏王
C.方東憂楚,未及擊(魏豹) D.遂從(漢王)擊楚于彭城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寫魏豹側(cè)重于反復(fù)無常,時反時從。酈生說魏豹一節(jié),則通過魏豹之口,道出漢王“慢而侮人”、“非有上下禮節(jié)”的待人態(tài)度,正與豹之反復(fù)叛漢為因果。
B.《史記》中的許多故事寫得悲壯慘烈,從而帶有濃重的悲壯色彩和悲壯的氣氛。魏咎,在兵臨城下的緊迫關(guān)頭,他為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著想,提出降服條件,談判成功后自焚而死,給人以氣概豪邁、悲壯慷慨的感受。
C.因周市攻打魏地有功,準(zhǔn)備立周市為魏王,使者前后往返了五次,周市都拒絕不接受,沒辦法陳王立了魏咎為魏王。
D.漢王從臨晉率兵橫渡黃河,魏豹跟隨著漢王攻打彭城。漢王戰(zhàn)敗,回師滎陽,魏豹請假回家探望老人病情,回國后,就馬上斷絕了黃河渡口,背叛了漢王。
5.?dāng)嗑浼胺g
(1)用“/”給下列一段文字?jǐn)嗑?/p>
漢 敗 還 至 滎 陽 豹 請 歸 視 親 病 至 國 即 絕 河 津 畔 漢 漢 王 聞 魏 豹 反 方 東 憂 楚 未 及 擊 謂 酈 生 曰 緩 頰 往 說 魏 豹 能 下 之 吾 以 萬 戶 封 若 酈 生 說 豹。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今天下共畔秦,其義必立魏王后乃可。
②乃徙魏王豹于河?xùn)|,都平陽,為西魏王。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1—2012學(xué)年度廣東湛江一中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題。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shù)牛饗士,習(xí)射騎,謹(jǐn)烽火,多間諜,厚遇戰(zhàn)士。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毙倥咳,烽火謹(jǐn),輒入收保,不敢戰(zhàn)。如是數(shù)歲,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歲余,匈奴每來,出戰(zhàn)。出戰(zhàn),數(shù)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復(fù)請李牧。牧杜門不出,固稱疾。趙王乃復(fù)強(qiáng)起使將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許之。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shù)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愿一戰(zhàn)。于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xí)戰(zhàn)。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詳北不勝,以數(shù)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余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后十余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趙悼襄王元年,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年,秦破趙,殺將扈輒于武遂,斬首十萬。趙乃以李牧為大將軍,擊秦軍于宜安,大破秦軍,走秦將桓齮。封李牧為武安君。居三年,李牧擊破秦軍,南距韓、魏。
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廢司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擊趙,大破殺趙蔥,虜趙王遷及其將顏聚,遂滅趙。(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來
【小題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趙王讓李牧讓:責(zé)備 |
B.趙李牧多為奇陳 陳:通假字,通“陣” |
C.王乃復(fù)強(qiáng)起使將兵起:起來 |
D.趙使人微捕得李牧微:暗中 |
A.張左右翼擊之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
B.擊秦軍于宜安 俟我于城隅 |
C.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之 恐沾裳而淺笑 |
D.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 (劉蘭芝)為仲卿母所遣 |
A.①④⑥ | B.②③⑤ | C.②④⑥ | D.①③⑤ |
A.李牧駐守雁門,犒勞士兵,操練射箭、騎馬,并不急于出戰(zhàn),致使匈奴及趙國邊防兵認(rèn)為他膽小怕事。 |
B.李牧不肯迎戰(zhàn)匈奴,趙王不滿,讓別的將領(lǐng)取代他,匈奴來犯,傷亡損失很多。趙王再請李 |
C.李牧到任后,按照原來的規(guī)章辦事。當(dāng)匈奴始終認(rèn)為李牧膽怯、守邊將士都希望與匈奴一戰(zhàn)時,李牧巧妙部署,大敗匈奴。 |
D.趙王遷七年,趙王派李牧、司馬尚抵抗秦軍。秦國施行反間計,趙王派人逮捕了李牧并殺害了他。秦國乘勢攻打趙國并滅之。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4屆度廣東湛江一中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題。
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日擊數(shù)牛饗士,習(xí)射騎,謹(jǐn)烽火,多間諜,厚遇戰(zhàn)士。為約曰:“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匈奴每入,烽火謹(jǐn),輒入收保,不敢戰(zhàn)。如是數(shù)歲,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趙王讓李牧,李牧如故。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歲余,匈奴每來,出戰(zhàn)。出戰(zhàn),數(shù)不利,失亡多,邊不得田畜,復(fù)請李牧。牧杜門不出,固稱疾。趙王乃復(fù)強(qiáng)起使將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許之。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shù)歲無所得。終以為怯。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皆愿一戰(zhàn)。于是乃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悉勒習(xí)戰(zhàn)。大縱畜牧,人民滿野。匈奴小入,詳北不勝,以數(shù)千人委之。單于聞之,大率眾來入。李牧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大破殺匈奴十余萬騎。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后十余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趙悼襄王元年,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年,秦破趙,殺將扈輒于武遂,斬首十萬。趙乃以李牧為大將軍,擊秦軍于宜安,大破秦軍,走秦將桓齮。封李牧為武安君。居三年,李牧擊破秦軍,南距韓、魏。
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廢司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擊趙,大破殺趙蔥,虜趙王遷及其將顏聚,遂滅趙。(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來
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趙王讓李牧 讓:責(zé)備
B.趙李牧多為奇陳 陳:通假字,通“陣”
C.王乃復(fù)強(qiáng)起使將兵 起:起來
D.趙使人微捕得李牧 微:暗中
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
A.張左右翼擊之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B.擊秦軍于宜安 俟我于城隅
C.邊士日得賞賜而不用之 恐沾裳而淺笑
D.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 (劉蘭芝)為仲卿母所遣
3.下列句子編為四組,全部直接表現(xiàn)李牧軍事才能的一組(3分)( )
①匈奴每入,烽火謹(jǐn),輒入收保 ②匈奴每來,出戰(zhàn)
③多為奇陳,張左右翼擊之 ④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⑤匈奴小入,詳北不勝 ⑥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4.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李牧駐守雁門,犒勞士兵,操練射箭、騎馬,并不急于出戰(zhàn),致使匈奴及趙國邊防兵認(rèn)為他膽小怕事。
B.李牧不肯迎戰(zhàn)匈奴,趙王不滿,讓別的將領(lǐng)取代他,匈奴來犯,傷亡損失很多。趙王再請李
C.李牧到任后,按照原來的規(guī)章辦事。當(dāng)匈奴始終認(rèn)為李牧膽怯、守邊將士都希望與匈奴一戰(zhàn)時,李牧巧妙部署,大敗匈奴。
D.趙王遷七年,趙王派李牧、司馬尚抵抗秦軍。秦國施行反間計,趙王派人逮捕了李牧并殺害了他。秦國乘勢攻打趙國并滅之。
5.斷句和翻譯。(10分)
⑴ 用“/”給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曲線的句子斷句。(4分)
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
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廢司馬尚
⑵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① 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3分)
答:
② 詳北不勝,以數(shù)千人委之。(3分)
答: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魏豹者,故魏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時封為寧陵君。秦滅魏,遷咎為家人。陳勝之起王也,咎往從之。陳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曰:“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今天下共畔秦,其義必立魏王后乃可。”齊、趙使車各五十乘,立周市為魏王。市辭不受,迎魏咎于陳。五反,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
章邯已破陳王,乃進(jìn)兵擊魏王于臨濟(jì)。魏王乃使周市出請救于齊、楚。齊、楚遣項它、田巴將兵隨市救魏。章邯遂擊破殺周市等軍,圍臨濟(jì)。咎為其民約降。約定,咎自燒殺。
魏豹亡走楚。楚懷王予魏豹數(shù)千人,復(fù)徇魏地。項羽已破秦,降章邯。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為魏王。豹引精兵從項羽入關(guān)。漢元年,項羽封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xùn)|,都平陽,為西魏王。
漢王還定三秦,渡臨晉,魏王豹以國屬焉,遂從擊楚于彭城。漢敗,還至滎陽,豹請歸視親病,至國,即絕河津畔漢。漢王聞魏豹反,方東憂楚,未及擊,謂酈生曰:“緩頰往說魏豹,能下之,吾以萬戶封若!贬B生說豹。豹謝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jié)也,吾不忍復(fù)見也!庇谑菨h王遣韓信擊虜豹于河?xùn)|,傳詣滎陽,以豹國為郡。漢王令豹守滎陽。楚圍之急,周苛遂殺魏豹。
(選自《史記 ? 魏豹彭越列傳》)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秦滅魏,遷咎為家人 遷:放逐,流放 B. 陳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 徇:攻占,奪取
C. 項羽已破秦,降章邯 降:使……投降 D. 傳詣滎陽,以豹國為郡 傳:驛車
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 陳勝之起王也,咎往從之 B. 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
楚圍之急,周苛遂殺魏豹 乃徙魏王豹于河?xùn)|
C. 乃進(jìn)兵擊魏王于臨濟(jì) D. 魏王豹以國屬焉
于是漢王遣韓信擊虜豹于河?xùn)| 以豹國為郡
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bǔ)出的文字,補(bǔ)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 )
A. (陳王)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 B. (魏豹)至國,即絕河津畔漢
C. 方東憂楚,未及擊(魏豹) D. 遂從(漢王)擊楚于彭城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作者寫魏豹側(cè)重于反復(fù)無常,時反時從。酈生說魏豹一節(jié),則通過魏豹之口,道出漢王“慢而侮人”、“非有上下禮節(jié)”的待人態(tài)度,正與豹之反復(fù)叛漢為因果。
B. 《史記》中的許多故事寫得悲壯慘烈,從而帶有濃重的悲壯色彩和悲壯的氣氛。魏咎,在兵臨城下的緊迫關(guān)頭,他為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著想,提出降服條件,談判成功后自焚而死,給人以氣概豪邁、悲壯慷慨的感受。
C.因周市攻打魏地有功,準(zhǔn)備立周市為魏王,使者前后往返了五次,周市都拒絕不接受,沒辦法陳王立了魏咎為魏王。
D. 漢王從臨晉率兵橫渡黃河,魏豹跟隨著漢王攻打彭城。漢王戰(zhàn)敗,回師滎陽,魏豹請假回家探望老人病情,回國后,就馬上斷絕了黃河渡口,背叛了漢王。
翻譯下列句子。
(1)天下昏亂,忠臣乃見。今天下共畔秦,其義必立魏王后乃可。
(2)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jié)也,吾不忍復(fù)見也。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A.秦滅魏,遷咎為家人 遷:放逐,流放 | B.陳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 徇:攻占,奪取 |
C.項羽已破秦,降章邯 降:使……投降 | D.傳詣滎陽,以豹國為郡 傳:驛車 |
A.陳勝之起王也,咎往從之 | B.陳王乃遣立咎為魏王 楚圍之急,周苛遂殺魏豹 乃徙魏王豹于河?xùn)| |
C.乃進(jìn)兵擊魏王于臨濟(jì) | D.魏王豹以國屬焉 |
A.(陳王)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 | B.(魏豹)至國,即絕河津畔漢 |
C.方東憂楚,未及擊(魏豹) | D.遂從(漢王)擊楚于彭城 |
A.作者寫魏豹側(cè)重于反復(fù)無常,時反時從。酈生說魏豹一節(jié),則通過魏豹之口,道出漢王“慢而侮人”、“非有上下禮節(jié)”的待人態(tài)度,正與豹之反復(fù)叛漢為因果。 |
B.《史記》中的許多故事寫得悲壯慘烈,從而帶有濃重的悲壯色彩和悲壯的氣氛。魏咎,在兵臨城下的緊迫關(guān)頭,他為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著想,提出降服條件,談判成功后自焚而死,給人以氣概豪邁、悲壯慷慨的感受。 |
C.因周市攻打魏地有功,準(zhǔn)備立周市為魏王,使者前后往返了五次,周市都拒絕不接受,沒辦法陳王立了魏咎為魏王。 |
D.漢王從臨晉率兵橫渡黃河,魏豹跟隨著漢王攻打彭城。漢王戰(zhàn)敗,回師滎陽,魏豹請假回家探望老人病情,回國后,就馬上斷絕了黃河渡口,背叛了漢王。 |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2-2013學(xué)年甘肅省永昌縣第一中學(xué)高一上學(xué)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帶解析)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小題。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謶植桓易躁悾(jǐn)斬樊於期頭,及獻(xiàn)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shè)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jìn)。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fù)劍!王負(fù)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fù)擊軻,被八創(chuàng)。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荊軻刺秦王》節(jié)選)
【小題1】對下列各句中劃線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持千金之資幣物 幣:禮品。 |
B.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遺:給予、贈送。 |
C.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謝:道謝。 |
D.圖窮而匕首見 窮:窮盡。 |
A.秦武陽色變振恐振:通“賑” |
B.群臣驚愕,卒起不意卒:通“猝” |
C.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 |
D.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xiàn)” |
A.太子和賓客都“白衣冠”送行,說明這是非常悲壯的生離死別,以示任務(wù)重大和艱巨。 |
B.“為變徵之聲”和“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fù)還”的歌聲,創(chuàng)造了悲愴的氛圍。 |
C.三個“皆”字寫出了全體送行者的強(qiáng)烈反應(yīng),烘托了送行場面的壯烈氣氛。 |
D.整個送行場面的描寫,有主有次,有景有情,雖不足百字,卻感人肺腑,撼人心魄,這個場面描寫,是全文情節(jié)的高潮。 |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