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粗字解釋不恰當?shù)囊豁検?/TD>

A.以我為天子,猶可也——之:主謂之間,取消主子獨立性
B.行不輟——遂:終,競
C.走及匠石——走及:跑著趕上
D.冬日皮毛——衣:穿
A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加粗字解釋不恰當?shù)囊豁検?/div>

[     ]

A.以我為天子,猶可也——之:主謂之間,取消主子獨立性
B.行不輟——遂:終,競
C.走及匠石——走及:跑著趕上
D.冬日皮毛——衣: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活題巧解巧練·高一語文(下) 題型:013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P>

[  ]

A.陳寅恪先生上課時旁征博引,還不時夾著所引史料的數(shù)種語言文字,這使得外語未過關(guān)、文史基礎(chǔ)知識貧乏的學生,簡直不知所云。

B.在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成為大趨勢的今天,“與國際接軌”成為一個自強不息民族的必然選擇。

C.我們雖然缺乏管理經(jīng)驗,但可以向先進企業(yè)學習,起初可能是邯鄲學步,但終究會走出自己的路來。

D.電信部門雖然對話費調(diào)整作了解釋,廣大用戶對此卻莫衷一是,普遍覺得話費“明降暗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設(shè)計必修四語文語文版 語文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quán)。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1)

下面是對這支曲子的分析,最恰當?shù)囊豁検?/P>

[  ]

A.

運用了對偶、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主要表現(xiàn)了竇娥呼天喚地,希望天地為她申冤報仇的心理。

B.

運用了對偶、對比、借喻等修辭手法,主要表現(xiàn)了竇娥有冤難訴、有口難辯的悲憤之情及對不公平世道的控訴。

C.

運用了對偶、對比、借喻等修辭手法,主要表現(xiàn)了竇娥在有冤難訴時的悲憤感情和對神權(quán)的否定。

D.

運用了對偶、對比、借代等修辭手法,主要表現(xiàn)了竇娥有冤難訴時的悲憤感情及對黑暗統(tǒng)治的憤怒控訴。

(2)

對下列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

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一個是起義領(lǐng)袖,一個是讀書人,泛指武將和文人)

B.

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比喻乘便行事,此處作趨炎附勢解)

C.

錯勘賢愚做天(冤屈)

D.

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壽命延長)

(3)

曲中清濁、善惡、賢愚、軟硬指的兩類人是

[  ]

A.

窮人和富人

B.

統(tǒng)治階級和人民群眾

C.

天地鬼神和竇娥自己

D.

為善的與作惡的

(4)

[滾繡球]開頭兩句表明竇娥信奉鬼神的力量,視為神圣,而后面又說“不分好歹何為地”“錯勘賢愚枉做天”。以下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  ]

A.

說明竇娥因冤生怨、情緒波動,故認識前后不一致。

B.

是殘酷的現(xiàn)實使她改變觀念,對天地鬼神產(chǎn)生懷疑。

C.

一個窮苦婦女敢于直斥天地鬼神,表現(xiàn)出覺醒的意識。

D.

通過詛咒日月鬼神的不公道,詛咒社會現(xiàn)實的不合理。

(5)

本曲詞中有兩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而在《古名家雜劇》本中是:“地也,你不分好歹難為地!天也,我今日負屈銜冤哀告天!”試比較二者的異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13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念奴嬌 昆侖

毛澤東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

  【注】本詞作于1935年10月。

(1)下列各項中,加粗的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橫空出世,昆侖。莽:龐大粗獷,磅礴雄偉。

  B.盡人間春色。閱:觀看,觀察。

  C.而今我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謂:認為。

  D.一截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遺:讀y0,留給。

(2)對這首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寫昆侖山的高大雄偉和巋然屹立,寫昆侖山看盡了人世間的盛衰興亡的滄桑變化。

  B.“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睂懳《腧暄训睦錾綇倪h處望去,像數(shù)百條白龍騰空飛舞,攪得整個天空都冷透了。

  C.“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主要寫昆侖山給人類帶來的水災。

  D.“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著重強調(diào)昆侖山的功勞和罪過,自古以來有誰曾經(jīng)評判過呢?

(3)下列各項對全詞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P>

[  ]

  A.詞的上闋主要運用了描寫和擬人的手法,這樣寫突出了昆侖山的高峻、雪多、危害大。

  B.詞的下闋,直抒胸臆,運用描寫、抒情、議論等手法,體現(xiàn)了作者改造舊中國,開創(chuàng)新中國的雄心壯志。

  C.全詞上實下虛,詠物言志,借景抒情,將自然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豐富了本詞的表達范圍。

  D.下闋首句用口語入詞,與全詞多處用典、煉字的文言句式相映襯,增強了作品的表現(xiàn)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天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1)解釋文中加粗詞的意思。

 舉:________     妻子:________

 庶幾:________    羽旄: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俅藷o他,與民同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兩次重復“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句中“極”的含義是否相同?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上文一、二兩段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P>

[  ]

A.孟子沒有直接從道理上推論,而是為齊王描畫了兩幅對比鮮明的畫面,這樣說理,直觀生動,令人回味無究。

B.這兩段的文字有許多重復之處,結(jié)構(gòu)也大致相同,這樣可以加強文字形式上的排列美,說起來氣勢貫通,情理并茂。

C.在這兩段中孟子都是以“今王鼓樂于此”和“今王田獵于此”為假設(shè)話題,而且,每一段中百姓兩次反映的心聲也是一模一樣的。這起到了強調(diào)的作用。

D.孟子通過兩幅畫面的對比,表明了自己鮮明的思想:他反對國君享樂,主張國君考慮到民生疾苦,要與民同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一課3練  高三(全年)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于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天田獵于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一、解釋文中加粗詞的意思。

舉:________     妻子:________

庶幾:________    羽旄:________

二、翻譯下列句子。

1.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兩次重復“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句中“極”的含義是否相同?在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對上文一、二兩段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P>

[  ]

A.孟子沒有直接從道理上推論,而是為齊王描畫了兩幅對比鮮明的畫面,這樣說理,直觀生動,令人回味無究。

B.這兩段的文字有許多重復之處,結(jié)構(gòu)也大致相同,這樣可以加強文字形式上的排列美,說起來氣勢貫通,情理并茂。

C.在這兩段中孟子都是以“今王鼓樂于此”和“今王田獵于此”為假設(shè)話題,而且,每一段中百姓兩次反映的心聲也是一模一樣的。這起到了強調(diào)的作用。

D.孟子通過兩幅畫面的對比,表明了自己鮮明的思想:他反對國君享樂,主張國君考慮到民生疾苦,要與民同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6題。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1)下列加粗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蘇子愀然
愀然:容色改變的樣子
B.蜉蝣于天地
寄:寄托
C.飛仙以遨游
挾:挾持
D.而吾與子之所共
適:適應

(2)與“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漁樵”的活用類型不一樣的一項是

[  ]

A.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B.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C.左右欲刃相如

D.置人所罾魚腹中

(3)比較下列兩組詞語“然”“雖”,對其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何為其然也

②蘇子愀然

①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②雖又槁暴,不復挺者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4)下列句子翻譯恰當?shù)囊豁検?/P>

[  ]

A.何為其然也——何必吹出這樣悲傷的音樂呢

B.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何況我和你是在江邊打魚砍柴的人

C.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哀嘆我們一生太短暫,羨慕長江無窮無盡

D.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知道不能突然有所收獲,只好借迎風吹蕭來寄托情懷

(5)解釋下列句中“如”的意義。

①如怨如慕
_____________
②縱一葦之所如
_____________
③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_____________
④如期而至
_____________

(6)對這兩段選文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方其”以下八句,先從曹操的兵力強大和地盤擴張寫出了聲勢和氣派,然后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八個字勾畫出曹操一世之雄的形象。從文意看,這八句都是在為“而今安在哉”一句蓄勢。

B.選文第一段緊承上段泛舟賞景之“樂”展開,突顯一個“悲”字!氨钡脑蚴恰鞍嵘汈,羨長江之無窮”。這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

C.選文的第二段以“變”與“不變”兩者相提并論,注意到事物相輔相成的辯證關(guān)系,但實際上作者主要闡述的是“不變”這一層意思,并以此表達豁達樂觀的態(tài)度。

D.選文第二段,作者結(jié)合景物特征巧妙地批判了“客”的觀點。但仔細看來,作者闡述的“不變”只是宇宙萬物無窮無盡,并未涵蓋人生,以此來反駁客人的觀點,稍嫌牽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教研室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6題。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1)下列加粗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蘇子愀然
愀然:容色改變的樣子
B.蜉蝣于天地
寄:寄托
C.飛仙以遨游
挾:挾持
D.而吾與子之所共
適:適應

(2)與“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漁樵”的活用類型不一樣的一項是

[  ]

A.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B.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C.左右欲刃相如

D.置人所罾魚腹中

(3)比較下列兩組詞語“然”“雖”,對其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何為其然也

②蘇子愀然

①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②雖又槁暴,不復挺者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4)下列句子翻譯恰當?shù)囊豁検?/P>

[  ]

A.何為其然也——何必吹出這樣悲傷的音樂呢

B.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何況我和你是在江邊打魚砍柴的人

C.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哀嘆我們一生太短暫,羨慕長江無窮無盡

D.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知道不能突然有所收獲,只好借迎風吹蕭來寄托情懷

(5)解釋下列句中“如”的意義。

①如怨如慕
_____________
②縱一葦之所如
_____________
③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_____________
④如期而至
_____________

(6)對這兩段選文分析不正確的是

[  ]

A.“方其”以下八句,先從曹操的兵力強大和地盤擴張寫出了聲勢和氣派,然后以“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八個字勾畫出曹操一世之雄的形象。從文意看,這八句都是在為“而今安在哉”一句蓄勢。

B.選文第一段緊承上段泛舟賞景之“樂”展開,突顯一個“悲”字。“悲”的原因是“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是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

C.選文的第二段以“變”與“不變”兩者相提并論,注意到事物相輔相成的辯證關(guān)系,但實際上作者主要闡述的是“不變”這一層意思,并以此表達豁達樂觀的態(tài)度。

D.選文第二段,作者結(jié)合景物特征巧妙地批判了“客”的觀點。但仔細看來,作者闡述的“不變”只是宇宙萬物無窮無盡,并未涵蓋人生,以此來反駁客人的觀點,稍嫌牽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語文高一人教新課標第三單元測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赤壁賦》選段,完成后面各題。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蘇子愀然      愀然:容色改變的樣子

B.

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危坐:坐立不安

C.

而卒莫消長也    消長:消減和增長

D.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共適:共同享受

(2)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1)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趧t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

2)①自其不變者而觀、谑窃煳镎無盡藏也

[  ]

A.

兩個“乎”字相同,兩個“之”字也相同

B.

兩個“乎”字相同,兩個“之”字不同

C.

兩個“乎”字不同,兩個“之”字相同

D.

兩個“乎”字不同,兩個“之”字也不同

(3)

把“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如果要加上關(guān)聯(lián)詞,最恰當?shù)囊豁検?/P>

[  ]

A.

如果……,即使……也……

B.

只要……,雖然……也……

C.

只要……,即使……那么……

D.

如果……,雖然……那么……

(4)

對“之”字的意義和用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③固一世之雄也

④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⑤駕一葉之扁舟

⑥渺滄海之一粟

⑦哀吾生之須臾

⑧羨長江之無窮

[  ]

A.

①②⑦⑧/③④⑥/⑤

B.

②⑦⑧/①③⑤⑥/④

C.

①③④⑥/②⑦⑧/⑤

D.

②④⑥/①③⑦⑧/⑤

(5)

下面對選文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懷古從誦古詩句寫起,再寫目中所見地形,后寫古人曹操。

B.

“方其”以下八句,是推測,是想像,極力渲染,此即“鋪”,是賦之正統(tǒng)寫法。

C.

“寄蜉蝣”以下八句,表現(xiàn)的是客人的出世思想和消極情緒,這是蘇軾所不能贊同的。

D.

體現(xiàn)這一段主要內(nèi)容的重點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