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一篇新聞的結(jié)構(gòu)一般包括:標(biāo)題、導(dǎo)語、主體、背景、結(jié)語。
B.新聞,從廣義來講,指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xué)等;從狹義來講,專指消息。
C.新聞的特點:讓事實說話,內(nèi)容真實準(zhǔn)確,不能虛構(gòu)或夸張;報道迅速及時;語言具體詳盡生動。
D.新聞要及時、準(zhǔn)確地報道國內(nèi)外新近發(fā)生的有社會意義的事實。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句子中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

A.一篇新聞的結(jié)構(gòu)一般包括:標(biāo)題、導(dǎo)語、主體、背景、結(jié)語。
B.新聞,從廣義來講,指消息、通訊、特寫、報告文學(xué)等;從狹義來講,專指消息。
C.新聞的特點:讓事實說話,內(nèi)容真實準(zhǔn)確,不能虛構(gòu)或夸張;報道迅速及時;語言具體詳盡生動。
D.新聞要及時、準(zhǔn)確地報道國內(nèi)外新近發(fā)生的有社會意義的事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5屆吉林省白城市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二)(解析版)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25分)

海龜

張抗抗有一個可愛的3歲女兒,對女兒一向有求必應(yīng)。他的工作單位離家近兩小時路程,為了減少往返,他總在周末才回家。每次回家,女兒在晚上臨睡前必要讓他講個故事。一年過去了,什么大灰狼小白兔,他肚子癟癟塌塌,早已被搜刮干凈。

女兒卻不肯善罷甘休,抱著他的膝不肯上床,連妻也哄她不好。

他滿心焦慮。雖是周末,晚上他還得趕寫一篇文章,研究所的頭兒親自點名讓他在一個學(xué)術(shù)會議上發(fā)言,他將有機會在同行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實力與才華。

爸爸講故事呀,女兒糾纏不休。

講什么呢?他真沒有時間。發(fā)言關(guān)系到對他實際水平和個人價值的確認,聽說很快就要評職稱了。

他突然記起當(dāng)天報紙上看到的一則趣聞,當(dāng)時無意瞟了幾眼,現(xiàn)在倒可以用來對女兒隨意應(yīng)付一番。

從前,在一個海島上……他開始盡量耐心委婉地對女兒娓娓道來。那兒的人,家家戶戶養(yǎng)著一種大海龜。海龜像一張小桌子那么大,有很硬的殼和很粗的爪子。那個海島上,沒有汽車,沒有自行車,也沒有小毛驢。一個人要到島上另一個人家去串門,就騎著海龜去。海龜最愛吃大香蕉,它的主人就坐在海龜背上,用一根細桿子拴上一根繩,香蕉就懸在海龜腦袋上,離它只有幾步遠。海龜想吃香蕉,就開始往前爬,可它一爬,那背上的人手里的香蕉也往前走了。它怎么也夠不著,于是它就拼命往前爬,它爬香蕉也爬,就這樣它背上的人就順利到達了目的地……

女兒不知什么時候已睡著了,腮上掛著淺淺的酒窩。

他連續(xù)晝夜伏筆奮戰(zhàn),發(fā)言很成功,獲得大家的好評,文章將被收入當(dāng)年的年會專集。有人私下議論,說他雖是助研,實際上相當(dāng)于副研究員的水平。

轉(zhuǎn)眼又到星期六了,他去幼兒園接女兒回家時,才想起這一星期忙得昏頭昏腦,竟然忘了給女兒準(zhǔn)備故事。出乎他意料,女兒臨睡前忽然對他說:“爸爸,今天你還講那個大海龜好不好?”

他松了一口氣,卻納悶女兒何以對這大海龜如此感興趣。

……就這樣,騎著海龜?shù)娜隧樌竭_了目的地。

他敷衍了事地講完了故事。他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沒有同女兒親近的情緒。他心里實際上還在惦著自己的職稱。如果這次能評上副研,他一家三口就有希望分到一套兩居室的住房,工資也可增長幾十塊錢,這可是個不小的數(shù)目。昨天,上頭又給了他新的任務(wù),他必須在一個月內(nèi),譯出一部有關(guān)w理論的200頁的著作,三個月內(nèi)編出一部新的辭典,六個月內(nèi)與人合寫一部有關(guān)w理論的評述……他不知道他如何才能做完這些事。

“那騎海龜?shù)娜说搅说胤揭院螅降自趺礃恿四?”女兒竟然破例沒有睡著,眨著黑葡萄似的眼睛看著問。

他說,騎海龜?shù)娜说降胤搅艘院,就把海龜整個兒翻過來;翻過來它就不能逃跑了,只能乖乖地等它的主人去辦完事,再把它翻過來騎它回家。

女兒似還要問什么。他不耐煩地拍拍她的后腦勺,把她交給了妻。

為了不受干擾地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以上全部任務(wù),真正奠定他在學(xué)術(shù)界的地位,他索性把鋪蓋搬到了研究所,黑夜白天泡在圖書館資料室里,不這樣做就對不住自己,也對不住領(lǐng)導(dǎo)對他的信任。一個幾百人的研究所,老的老,小的小,真正能頂用的還是他這樣的中青年骨干。但無論怎么辛苦,他覺得前面總還有個盼頭……

半年后,他第一次疲憊不堪地回家,心里如釋重負。女兒見到他,目光轉(zhuǎn)向媽媽,那句話沒問出來:這個人是誰呀?臨睡前,破天荒第一回并不纏他講故事,大眼睛骨碌碌轉(zhuǎn)了幾回,終于問:“我想起來了,上次你講的大海龜,后來到底有沒有給它吃香蕉呢?”

他一愣,含糊回答,可能是給了。女兒卻不滿意,又問他到底給了幾個,他說,一大堆,女兒又問,是不是每次都給。他茫然……

星期一上班,得知職稱名額已定,他因年限不夠,沒有希望晉升;工資不動,住房當(dāng)然暫時也不能動……他感到渾身骨骼疏松……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龜,他如果告訴女兒:人并沒有把香蕉給海龜吃,對女兒來說未免太殘酷了,他不忍心。

1.下列對小說的分析和概括錯誤的兩項是(    )(5分)

A.小說選材看似一般,實則獨特。小說中,作者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女兒”的純真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一點。

B.小說語言是冷靜的超然的,敘述平實,不帶作者的感情,這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間。

C.作者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安排也有新意,可謂匠心獨運。

D.小說中“海龜”的命運與主人公D的命運有相同的地方,讀來令人嘆息,引發(fā)讀者的思考。

E、小說中的D一心惦記著評職稱的事,給女兒講故事采取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是個不負責(zé)任的父親。

2.小說中D未能晉升,“不知怎么他想起了那只海龜”,D和海龜有哪些共同的地方?(6分)    

3.小說通過塑造D形象反映出什么主題?D為什么不把海龜真實的結(jié)果告訴女兒?(6分)     

4.這篇小說以“海龜”為題,既寫了D給女兒講故事,又寫了D評職稱的進展情況,有人認為這樣寫敘述的內(nèi)容很亂,但有人認為這樣安排很好。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并簡要論述(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浙江省南馬高級中學(xué)2010-2011學(xué)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段,完成下題。

演戲

  我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有那股傻勁,在眾目睽睽之下假裝昏倒。我要證明什么?新加坡人的冷漠感?老實說,這個靈感還是來自長堤彼岸的一則新聞,一個記者,為了測試人的反應(yīng),與一個警察合作,他扮演搶匪,與扮演警察的警察在大街上追逐。結(jié)果他獲得了滿意的答案:沒有人加入追逐的行列。由此而證明人類的自私等等,據(jù)說很是轟動。我請芬和我合作,我們扮演一對情侶,我們的目標(biāo)是烏節(jié)路的一座購物中心。我們選擇人最多的時刻走進去,然后按照計劃,我仿佛喝醉了酒,一顛二搖就倒在地上。芬發(fā)出了尖銳的叫聲,叫得蠻像的,多虧她練了三天的尖叫。這叫聲果然奏效,一下子吸引了幾個人上前來看。我雖然閉著眼,但兩耳很清楚地聽到皮鞋和高跟鞋的聲音,心里稍稍感到溫暖!罢埬銈儙蛶兔,我的男朋友昏倒了。”芬以顫抖的聲音說。她是我們戲劇團的成員,這點演技當(dāng)然難不倒她。我正期待有一雙強而有力的手,往我胳肢窩一夾,把我從地板上扶起來。然而,幾分鐘過去了,除了耳邊嘈雜的聲音外,那雙手始終沒出現(xiàn)。忽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芬的聲音鉆入耳根:“起來吧,戲演完了!蔽艺酒饋恚呐纳砩系膲m土。周圍的人還是那么匆匆忙忙,仿佛剛才那一幕未曾發(fā)生過。倘若地上躺的是一具死尸,會不會有人走過去看一眼呢? 我們轉(zhuǎn)移陣地到另一座購物中心去,如法炮制再昏倒一次,我始終無法接受那個叫做冷漠的現(xiàn)實。這次,倒有一對情侶上前來看幾眼,不過也僅僅是幾眼,什么話也沒留下就走了。我正要睜眼的時候,一個洋婦(大約六十歲)走來了,我聽見她問:“怎么回事?”芬說:“我男朋友昏倒了!

  “快送醫(yī)院吧,需要我?guī)兔??/P>

  芬還沒回答,我已經(jīng)忍不住爬起來了,老婦有點驚異,我把原委告訴她,她笑笑走開。我和芬都笑得很苦澀!斑要試下去嗎?”芬問。

  朋友,你說呢?

(選自新加坡懷鷹小小說集《哀悼青春》)

(1)

“我”進行的測試是不是和那個新聞記者一樣希望獲得“滿意的答案”?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

“周圍的人還是那么匆匆忙忙,仿佛剛才那一幕未曾發(fā)生過。倘若地上躺的是一具死尸,會不會有人走過去看一眼呢?”這句話表達了“我”什么樣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

(3)

小說最后寫道“我和芬都笑得很苦澀”,試結(jié)合全文分析這“苦澀的笑”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

(4)

下列對小說的理解有誤的兩項是

A.

新聞記者所做的測試,之所以讓“他”很滿意,是因為“他”深信人類是自私的、冷漠的。

B.

在烏節(jié)路的購物中心,芬的尖叫聲吸引了很多人來關(guān)心她,這讓“我”感到心里很溫暖。因為雖然沒有人來幫助“我”,但至少證明人們并不是冷漠自私的。

C.

小說最后芬問“還要試下去嗎?”不僅表達了她對這次試驗的失望,而且向讀者提出了一個發(fā)人深思的問題,使小說顯得余韻悠長。

D.

本文深刻揭露了在物質(zhì)文明高度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里人們感情麻木、道德淪喪、爾虞我詐的黑暗的現(xiàn)實。

E.

小說情節(jié)平淡無奇,布局謀篇也沒有大起大落的波瀾,但由于內(nèi)容反映了人道關(guān)懷這一社會性的問題,所以產(chǎn)生了強烈的感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人在胡同第幾槐

 劉心武

五十八年前跟隨父母來到北京,從此定居此地再無遷挪。

北京于我,緣分之中,有槐。童年在東四牌樓隆福寺附近一條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仰起頭,脖子酸了,還不能望全它那頂冠。巨槐葉茂如傘,網(wǎng)住好大一片陰涼。最喜歡它開花的時候,滿樹掛滿一嘟嚕一嘟嚕白中帶點嫩黃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還纏著小腳的老奶奶,指揮她家孫兒,用好長好長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籮新鮮的槐花,而我們一群小伙伴,就會無形中集合到他們家廚房附近,先是聞見香氣,然后,就會從老奶奶讓孫兒捧出的圓形蓋簾上,分食到用雞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餅……

后來我搬出那四舍院了,但依然會在夢里來到巨槐之下,夢境是現(xiàn)實的變形。我會覺得自己在用一根長長的竹竿,吃力地舉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謝后結(jié)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著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著苦澀,過去北京胡同雜院里生活困難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會去采集,將它晾干后賣給藥房做藥材……在夢里,我費盡力氣也揪不下槐豆來,而巨槐頂冠仿佛烏云,又化為火燙的鐵板,朝我砸了下來,我想喊,喊不出聲,想哭,哭不出調(diào)……噩夢醒來是清晨,但迷瞪中,也還懂得喟嘆:生存自有艱難面,世道難免多詭譎……

除了院子里的槐樹,還有更可愛的胡同路邊的路槐;睒溆卸喾N,國槐雖氣派,若論嫵媚,則似乎略輸洋槐幾分。洋槐開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開出的花能香滿整條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樹木種類繁多,而最讓我有家園之思的,是槐樹。

東四牌樓附近,現(xiàn)在仍保留著若干條齊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還有壽數(shù)很高的槐樹,有時還會是連續(xù)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對胡同的院墻門樓木門石墩感興趣,樹也很要緊,槐樹尤其值得珍視。青年時代,就一直想畫這樣一幅畫,胡同里的大槐樹下,一架騾馬大車,靜靜地停在那里,騾馬站著打盹,車把式則鋪一張涼席,睡在樹陰下,車上露出些賣剩的西瓜……這畫始終沒畫出來,現(xiàn)在倘若要畫,大槐樹依然,畫面上卻不該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車,而應(yīng)該畫上艷紅的私家小轎車……

過去從空中俯瞰北京,中軸線上有“半城宮殿半城樹”一說,倘若單俯瞰東四牌樓或者西四牌樓一帶,則青瓦灰墻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團團簇簇的樹冠,則仿佛綠色的風(fēng)帆。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壯年的歌哭悲歡,都融進了胡同院落,融進了槐枝槐葉槐花槐豆之中。

不過,別指望我會在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論——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點都不能拆不能動……城市的改變當(dāng)然包括著拆舊與建新,拆建畢竟是一種活力的體現(xiàn),而一個民族在經(jīng)濟起飛期的亢奮、激進乃至幼稚、魯莽,反映到城市規(guī)劃與改造中,總會留下一些短期內(nèi)難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張在北京舊城中多劃分一些保護區(qū),一旦納入了保護區(qū)就要切實細致地實施保護。在此前提下,對非保護區(qū)的拆與建都采取個案分析,該容忍的容忍,該反對的反對。發(fā)展中的北京確實有混亂與失誤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艦,我對她的摯愛,絲毫沒有動搖。

最近我用了半天時間,徜徉在北京安定門內(nèi)的舊城保護區(qū),走過許多條胡同,親近了許多株槐樹,發(fā)小打來手機,問我在哪兒。我說,你該問:歲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幾槐?

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作者心中前后兩幅畫的畫面雖有變化,但大槐樹不變,表明作者對北京的傳統(tǒng)生活始終熱愛。

B.作者一直想畫一幅畫,表達他對北京的熱愛,但因生活經(jīng)歷的變化,一直沒有畫成這幅畫。

C.作者在文中一再指出五十八年定居在北京,是為了強調(diào)北京與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D.雖然作者對胡同四合院很有感情,但他認為將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發(fā)展必需的過程。

E、去從空中俯瞰北京,中軸線上有“半城宮殿半城樹”之說,這顯示老北京與古槐相依相存。   

在不同時期,“那株巨槐”給“我”的感受不同。請分別概括“我”童年時和搬出四合院后對巨槐的感受。

答:                                                                 

作者在文末用兩句自創(chuàng)的詩句作結(jié),作者這樣寫想表現(xiàn)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                                                                 

本文筆墨多集中在槐樹上,而倒數(shù)第二段又寫到作者對北京城改造的看法,你認為這段內(nèi)容是否可以刪去,請談?wù)勀愕囊娊?/p>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人在胡同第幾槐

 劉心武

五十八年前跟隨父母來到北京,從此定居此地再無遷挪。

北京于我,緣分之中,有槐。童年在東四牌樓隆福寺附近一條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仰起頭,脖子酸了,還不能望全它那頂冠。巨槐葉茂如傘,網(wǎng)住好大一片陰涼。最喜歡它開花的時候,滿樹掛滿一嘟嚕一嘟嚕白中帶點嫩黃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還纏著小腳的老奶奶,指揮她家孫兒,用好長好長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籮新鮮的槐花,而我們一群小伙伴,就會無形中集合到他們家廚房附近,先是聞見香氣,然后,就會從老奶奶讓孫兒捧出的圓形蓋簾上,分食到用雞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餅……

后來我搬出那四舍院了,但依然會在夢里來到巨槐之下,夢境是現(xiàn)實的變形。我會覺得自己在用一根長長的竹竿,吃力地舉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謝后結(jié)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著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著苦澀,過去北京胡同雜院里生活困難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會去采集,將它晾干后賣給藥房做藥材……在夢里,我費盡力氣也揪不下槐豆來,而巨槐頂冠仿佛烏云,又化為火燙的鐵板,朝我砸了下來,我想喊,喊不出聲,想哭,哭不出調(diào)……噩夢醒來是清晨,但迷瞪中,也還懂得喟嘆:生存自有艱難面,世道難免多詭譎……

除了院子里的槐樹,還有更可愛的胡同路邊的路槐;睒溆卸喾N,國槐雖氣派,若論嫵媚,則似乎略輸洋槐幾分。洋槐開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開出的花能香滿整條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樹木種類繁多,而最讓我有家園之思的,是槐樹。

東四牌樓附近,現(xiàn)在仍保留著若干條齊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還有壽數(shù)很高的槐樹,有時還會是連續(xù)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對胡同的院墻門樓木門石墩感興趣,樹也很要緊,槐樹尤其值得珍視。青年時代,就一直想畫這樣一幅畫,胡同里的大槐樹下,一架騾馬大車,靜靜地停在那里,騾馬站著打盹,車把式則鋪一張涼席,睡在樹陰下,車上露出些賣剩的西瓜……這畫始終沒畫出來,現(xiàn)在倘若要畫,大槐樹依然,畫面上卻不該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車,而應(yīng)該畫上艷紅的私家小轎車……

過去從空中俯瞰北京,中軸線上有“半城宮殿半城樹”一說,倘若單俯瞰東四牌樓或者西四牌樓一帶,則青瓦灰墻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團團簇簇的樹冠,則仿佛綠色的風(fēng)帆。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壯年的歌哭悲歡,都融進了胡同院落,融進了槐枝槐葉槐花槐豆之中。

不過,別指望我會在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論——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點都不能拆不能動……城市的改變當(dāng)然包括著拆舊與建新,拆建畢竟是一種活力的體現(xiàn),而一個民族在經(jīng)濟起飛期的亢奮、激進乃至幼稚、魯莽,反映到城市規(guī)劃與改造中,總會留下一些短期內(nèi)難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張在北京舊城中多劃分一些保護區(qū),一旦納入了保護區(qū)就要切實細致地實施保護。在此前提下,對非保護區(qū)的拆與建都采取個案分析,該容忍的容忍,該反對的反對。發(fā)展中的北京確實有混亂與失誤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艦,我對她的摯愛,絲毫沒有動搖。

最近我用了半天時間,徜徉在北京安定門內(nèi)的舊城保護區(qū),走過許多條胡同,親近了許多株槐樹,發(fā)小打來手機,問我在哪兒。我說,你該問:歲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幾槐?

                                               (選自《北京青年報》有刪改)

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A.作者一直想畫一幅畫,表達他對北京的熱愛,但因生活經(jīng)歷的變化,一直沒有畫成這幅畫。

    B.作者心中前后兩幅畫的畫面雖有變化,但大槐樹不變,表明作者對北京的傳統(tǒng)生活始終熱愛。

    C.作者在文中一再指出五十八年定居在北京,是為了強調(diào)北京與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D.過去從空中俯瞰北京,中軸線上有“半城宮殿半城樹”之說,這顯示老北京與古槐相依相存。

    E.雖然作者對胡同四合院很有感情,但他認為將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發(fā)展必需的過程。

在不同時期,“那株巨槐”給“我”的感受不同。請分別概括“我”童年時和搬出四合院后對巨槐的感受。

答:                                                                 

作者在文末用兩句自創(chuàng)的詩句作結(jié),作者這樣寫想表現(xiàn)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                                                                 

本文筆墨多集中在槐樹上,而倒數(shù)第二段又寫到作者對北京城改造的看法,你認為這段內(nèi)容是否可以刪去,請談?wù)勀愕囊娊?/p>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2011學(xué)年遼寧省錦州市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25分)
人在胡同第幾槐
劉心武
五十八年前跟隨父母來到北京,從此定居此地再無遷挪。
北京于我,緣分之中,有槐。童年在東四牌樓隆福寺附近一條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仰起頭,脖子酸了,還不能望全它那頂冠。巨槐葉茂如傘,網(wǎng)住好大一片陰涼。最喜歡它開花的時候,滿樹掛滿一嘟嚕一嘟嚕白中帶點嫩黃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還纏著小腳的老奶奶,指揮她家孫兒,用好長好長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籮新鮮的槐花,而我們一群小伙伴,就會無形中集合到他們家廚房附近,先是聞見香氣,然后,就會從老奶奶讓孫兒捧出的圓形蓋簾上,分食到用雞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餅……
后來我搬出那四舍院了,但依然會在夢里來到巨槐之下,夢境是現(xiàn)實的變形。我會覺得自己在用一根長長的竹竿,吃力地舉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謝后結(jié)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著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著苦澀,過去北京胡同雜院里生活困難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會去采集,將它晾干后賣給藥房做藥材……在夢里,我費盡力氣也揪不下槐豆來,而巨槐頂冠仿佛烏云,又化為火燙的鐵板,朝我砸了下來,我想喊,喊不出聲,想哭,哭不出調(diào)……噩夢醒來是清晨,但迷瞪中,也還懂得喟嘆:生存自有艱難面,世道難免多詭譎……
除了院子里的槐樹,還有更可愛的胡同路邊的路槐;睒溆卸喾N,國槐雖氣派,若論嫵媚,則似乎略輸洋槐幾分。洋槐開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開出的花能香滿整條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樹木種類繁多,而最讓我有家園之思的,是槐樹。
東四牌樓附近,現(xiàn)在仍保留著若干條齊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還有壽數(shù)很高的槐樹,有時還會是連續(xù)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對胡同的院墻門樓木門石墩感興趣,樹也很要緊,槐樹尤其值得珍視。青年時代,就一直想畫這樣一幅畫,胡同里的大槐樹下,一架騾馬大車,靜靜地停在那里,騾馬站著打盹,車把式則鋪一張涼席,睡在樹陰下,車上露出些賣剩的西瓜……這畫始終沒畫出來,現(xiàn)在倘若要畫,大槐樹依然,畫面上卻不該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車,而應(yīng)該畫上艷紅的私家小轎車……
過去從空中俯瞰北京,中軸線上有“半城宮殿半城樹”一說,倘若單俯瞰東四牌樓或者西四牌樓一帶,則青瓦灰墻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團團簇簇的樹冠,則仿佛綠色的風(fēng)帆。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壯年的歌哭悲歡,都融進了胡同院落,融進了槐枝槐葉槐花槐豆之中。
不過,別指望我會在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論——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點都不能拆不能動……城市的改變當(dāng)然包括著拆舊與建新,拆建畢竟是一種活力的體現(xiàn),而一個民族在經(jīng)濟起飛期的亢奮、激進乃至幼稚、魯莽,反映到城市規(guī)劃與改造中,總會留下一些短期內(nèi)難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張在北京舊城中多劃分一些保護區(qū),一旦納入了保護區(qū)就要切實細致地實施保護。在此前提下,對非保護區(qū)的拆與建都采取個案分析,該容忍的容忍,該反對的反對。發(fā)展中的北京確實有混亂與失誤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艦,我對她的摯愛,絲毫沒有動搖。
最近我用了半天時間,徜徉在北京安定門內(nèi)的舊城保護區(qū),走過許多條胡同,親近了許多株槐樹,發(fā)小打來手機,問我在哪兒。我說,你該問:歲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幾槐?
(選自《北京青年報》有刪改)
【小題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作者一直想畫一幅畫,表達他對北京的熱愛,但因生活經(jīng)歷的變化,一直沒有畫成這幅畫。
B.作者心中前后兩幅畫的畫面雖有變化,但大槐樹不變,表明作者對北京的傳統(tǒng)生活始終熱愛。
C.作者在文中一再指出五十八年定居在北京,是為了強調(diào)北京與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D.過去從空中俯瞰北京,中軸線上有“半城宮殿半城樹”之說,這顯示老北京與古槐相依相存。
E.雖然作者對胡同四合院很有感情,但他認為將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發(fā)展必需的過程。
【小題2】在不同時期,“那株巨槐”給“我”的感受不同。請分別概括“我”童年時和搬出四合院后對巨槐的感受。(6分)
答:                                                                 
【小題3】作者在文末用兩句自創(chuàng)的詩句作結(jié),作者這樣寫想表現(xiàn)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
答:                                                                 
【小題4】本文筆墨多集中在槐樹上,而倒數(shù)第二段又寫到作者對北京城改造的看法,你認為這段內(nèi)容是否可以刪去,請談?wù)勀愕囊娊猓?分)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3屆遼寧省錦州市高一上學(xué)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25分)

人在胡同第幾槐

 劉心武

五十八年前跟隨父母來到北京,從此定居此地再無遷挪。

北京于我,緣分之中,有槐。童年在東四牌樓隆福寺附近一條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仰起頭,脖子酸了,還不能望全它那頂冠。巨槐葉茂如傘,網(wǎng)住好大一片陰涼。最喜歡它開花的時候,滿樹掛滿一嘟嚕一嘟嚕白中帶點嫩黃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還纏著小腳的老奶奶,指揮她家孫兒,用好長好長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籮新鮮的槐花,而我們一群小伙伴,就會無形中集合到他們家廚房附近,先是聞見香氣,然后,就會從老奶奶讓孫兒捧出的圓形蓋簾上,分食到用雞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餅……

后來我搬出那四舍院了,但依然會在夢里來到巨槐之下,夢境是現(xiàn)實的變形。我會覺得自己在用一根長長的竹竿,吃力地舉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謝后結(jié)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著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著苦澀,過去北京胡同雜院里生活困難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會去采集,將它晾干后賣給藥房做藥材……在夢里,我費盡力氣也揪不下槐豆來,而巨槐頂冠仿佛烏云,又化為火燙的鐵板,朝我砸了下來,我想喊,喊不出聲,想哭,哭不出調(diào)……噩夢醒來是清晨,但迷瞪中,也還懂得喟嘆:生存自有艱難面,世道難免多詭譎……

除了院子里的槐樹,還有更可愛的胡同路邊的路槐;睒溆卸喾N,國槐雖氣派,若論嫵媚,則似乎略輸洋槐幾分。洋槐開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開出的花能香滿整條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樹木種類繁多,而最讓我有家園之思的,是槐樹。[來源:Zxxk.Com]

東四牌樓附近,現(xiàn)在仍保留著若干條齊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還有壽數(shù)很高的槐樹,有時還會是連續(xù)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對胡同的院墻門樓木門石墩感興趣,樹也很要緊,槐樹尤其值得珍視。青年時代,就一直想畫這樣一幅畫,胡同里的大槐樹下,一架騾馬大車,靜靜地停在那里,騾馬站著打盹,車把式則鋪一張涼席,睡在樹陰下,車上露出些賣剩的西瓜……這畫始終沒畫出來,現(xiàn)在倘若要畫,大槐樹依然,畫面上卻不該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車,而應(yīng)該畫上艷紅的私家小轎車……

過去從空中俯瞰北京,中軸線上有“半城宮殿半城樹”一說,倘若單俯瞰東四牌樓或者西四牌樓一帶,則青瓦灰墻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團團簇簇的樹冠,則仿佛綠色的風(fēng)帆。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壯年的歌哭悲歡,都融進了胡同院落,融進了槐枝槐葉槐花槐豆之中。

不過,別指望我會在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論——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點都不能拆不能動……城市的改變當(dāng)然包括著拆舊與建新,拆建畢竟是一種活力的體現(xiàn),而一個民族在經(jīng)濟起飛期的亢奮、激進乃至幼稚、魯莽,反映到城市規(guī)劃與改造中,總會留下一些短期內(nèi)難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張在北京舊城中多劃分一些保護區(qū),一旦納入了保護區(qū)就要切實細致地實施保護。在此前提下,對非保護區(qū)的拆與建都采取個案分析,該容忍的容忍,該反對的反對。發(fā)展中的北京確實有混亂與失誤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艦,我對她的摯愛,絲毫沒有動搖。

最近我用了半天時間,徜徉在北京安定門內(nèi)的舊城保護區(qū),走過許多條胡同,親近了許多株槐樹,發(fā)小打來手機,問我在哪兒。我說,你該問:歲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幾槐?

                                               (選自《北京青年報》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

    A.作者一直想畫一幅畫,表達他對北京的熱愛,但因生活經(jīng)歷的變化,一直沒有畫成這幅畫。

    B.作者心中前后兩幅畫的畫面雖有變化,但大槐樹不變,表明作者對北京的傳統(tǒng)生活始終熱愛。

    C.作者在文中一再指出五十八年定居在北京,是為了強調(diào)北京與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D.過去從空中俯瞰北京,中軸線上有“半城宮殿半城樹”之說,這顯示老北京與古槐相依相存。

    E.雖然作者對胡同四合院很有感情,但他認為將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發(fā)展必需的過程。

2.在不同時期,“那株巨槐”給“我”的感受不同。請分別概括“我”童年時和搬出四合院后對巨槐的感受。(6分)

答:                                                                 

3.作者在文末用兩句自創(chuàng)的詩句作結(jié),作者這樣寫想表現(xiàn)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

答:                                                                  

4.本文筆墨多集中在槐樹上,而倒數(shù)第二段又寫到作者對北京城改造的看法,你認為這段內(nèi)容是否可以刪去,請談?wù)勀愕囊娊猓?分)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 題型:現(xiàn)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
華麗的語言并非文學(xué)的高境界。有自己的思考與感悟,從心底流出的文字才最有力量。文貴質(zhì)樸,莫求花哨,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散文的一個傳統(tǒng),來自于漢賦。漢賦的華麗炫目,不少是用來裝飾統(tǒng)治階級的。雖然其中也不乏精品力作,但在我看來,繁復(fù)華麗、空話連篇的風(fēng)格是不值得效法的,有志向和氣量的寫作者應(yīng)該有自己的追求。
從大處著眼,人生其實不過是一篇文章而已,有起承轉(zhuǎn)合,有主題思想,也有開頭和結(jié)尾。散文與我們的個人生活也許貼得最近了,因為它大致是一種應(yīng)用文體,寫作是怎樣的,生活就是怎樣的。我們每個人把自己的文字修理得干凈了,生活一定會有所變化的。如果假話與套話、時尚話與時髦話堆滿世界,那么這個世界肯定是不會讓人幸福的,是騙人的。欺騙總是從語言開始,以受騙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痛苦告終。
在寫作中,散文寫作是基礎(chǔ)。它不僅是基礎(chǔ),還是最難的。回顧一下,我們在初中時就學(xué)習(xí)造句、寫記敘文了,記敘文就是散文。如果一開始就練習(xí)寫小說和詩,那會更加不得要領(lǐng),也是不可能的。一切要從基礎(chǔ)學(xué)起,散文寫作就是這樣的基礎(chǔ)訓(xùn)練。先要用文字把事情說明白、把句子寫通順,也就是所謂的“文從字順”。這可以說是基本的,也可以說是困難的,這從我們學(xué)習(xí)的漫長就可以看出來了?梢娢覀儚拈_始就一直在寫散文,可是直到幾十年后,要寫出一篇好文章還是那么難。
就小說家而言,他所倚仗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從小學(xué)習(xí)的散文寫作的能力。小說家有兩大功夫:一是記錄實際事物的,二是想象和發(fā)揮的。前者直接需要散文筆法,后者則需要將想象的事物繪制出來。小說家許多時候要有新聞記者那樣的素質(zhì),即能夠直接記錄社會現(xiàn)實生活場景,這有點像通訊報道。這種特質(zhì)再加上想象變幻的藝術(shù)手法,二者疊加在一塊兒,交錯使用,也就形成了通常的小說作品。
我們常可發(fā)現(xiàn),一位糟糕的小說作者不太可能會是高明的散文家;反過來也一樣。一般來說,好的小說家一定會是好的散文家,而寫不出好散文的人,也不可能具備創(chuàng)作好小說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的詩歌和戲劇。這是因為抽掉了文學(xué)寫作所需要的基礎(chǔ)——基本的和正常的表達能力。
再極而言之,連散文寫作都不能完成的人,有可能是其他領(lǐng)域的杰出人物嗎?我們也大可懷疑,F(xiàn)在的看法是,如果一位學(xué)生的數(shù)學(xué)物理功課不好,那么就該選擇文科;蛘哒f,一個文科特別好的人,往往數(shù)學(xué)等方面是不太行的。這是極大的誤解。其實使用文字所需要的邏輯能力不比一般的數(shù)學(xué)換算弱。搞文科的人,只要能夠走得遠的,他的數(shù)學(xué)和物理也會是很好的。這個道理很簡單:哪怕極短一篇文章,從頭至尾寫下來,都需經(jīng)歷無數(shù)次極為縝密的判斷。    (此文發(fā)表于2012年02月21日《人民日報》,有刪節(jié))
【小題1】下列關(guān)于原文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文章貴在質(zhì)樸,就是只能追求有自己的思考與感悟。做人也是一樣的。
B.新聞記者的通訊報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夠直接記錄社會現(xiàn)實生活場景。
C.散文來源于漢賦,漢賦繁復(fù)華麗、空話連篇的風(fēng)格直接影響了散文的創(chuàng)作。
D.人生就像一篇散文,一個人的風(fēng)格與他說話為文的風(fēng)格有相通之處。
【小題2】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自己的思考與感悟,從心底流出的文字不一定是華美的,但一定是有力量的。
B.如果一個人時常注意修理自己的文字,他的生活一定會有所變化的。
C.用文字把事情說明白、把句子寫通順,并不意味著就過了散文寫作關(guān)了。
D.連散文寫作都不能完成的人,不大可能是其他領(lǐng)域的杰出人物。
【小題3】文章闡述了哪些關(guān)于文學(xué)(不是指小說、散文等某一種文學(xué)作品)的基本觀點?這給我們做人帶來哪些啟示?(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
華麗的語言并非文學(xué)的高境界。有自己的思考與感悟,從心底流出的文字才最有力量。文貴質(zhì)樸,莫求花哨,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散文的一個傳統(tǒng),來自于漢賦。漢賦的華麗炫目,不少是用來裝飾統(tǒng)治階級的。雖然其中也不乏精品力作,但在我看來,繁復(fù)華麗、空話連篇的風(fēng)格是不值得效法的,有志向和氣量的寫作者應(yīng)該有自己的追求。
從大處著眼,人生其實不過是一篇文章而已,有起承轉(zhuǎn)合,有主題思想,也有開頭和結(jié)尾。散文與我們的個人生活也許貼得最近了,因為它大致是一種應(yīng)用文體,寫作是怎樣的,生活就是怎樣的。我們每個人把自己的文字修理得干凈了,生活一定會有所變化的。如果假話與套話、時尚話與時髦話堆滿世界,那么這個世界肯定是不會讓人幸福的,是騙人的。欺騙總是從語言開始,以受騙者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痛苦告終。
在寫作中,散文寫作是基礎(chǔ)。它不僅是基礎(chǔ),還是最難的;仡櫼幌,我們在初中時就學(xué)習(xí)造句、寫記敘文了,記敘文就是散文。如果一開始就練習(xí)寫小說和詩,那會更加不得要領(lǐng),也是不可能的。一切要從基礎(chǔ)學(xué)起,散文寫作就是這樣的基礎(chǔ)訓(xùn)練。先要用文字把事情說明白、把句子寫通順,也就是所謂的“文從字順”。這可以說是基本的,也可以說是困難的,這從我們學(xué)習(xí)的漫長就可以看出來了。可見我們從開始就一直在寫散文,可是直到幾十年后,要寫出一篇好文章還是那么難。
就小說家而言,他所倚仗的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從小學(xué)習(xí)的散文寫作的能力。小說家有兩大功夫:一是記錄實際事物的,二是想象和發(fā)揮的。前者直接需要散文筆法,后者則需要將想象的事物繪制出來。小說家許多時候要有新聞記者那樣的素質(zhì),即能夠直接記錄社會現(xiàn)實生活場景,這有點像通訊報道。這種特質(zhì)再加上想象變幻的藝術(shù)手法,二者疊加在一塊兒,交錯使用,也就形成了通常的小說作品。
我們常可發(fā)現(xiàn),一位糟糕的小說作者不太可能會是高明的散文家;反過來也一樣。一般來說,好的小說家一定會是好的散文家,而寫不出好散文的人,也不可能具備創(chuàng)作好小說的能力,同樣也寫不出好的詩歌和戲劇。這是因為抽掉了文學(xué)寫作所需要的基礎(chǔ)——基本的和正常的表達能力。
再極而言之,連散文寫作都不能完成的人,有可能是其他領(lǐng)域的杰出人物嗎?我們也大可懷疑,F(xiàn)在的看法是,如果一位學(xué)生的數(shù)學(xué)物理功課不好,那么就該選擇文科。或者說,一個文科特別好的人,往往數(shù)學(xué)等方面是不太行的。這是極大的誤解。其實使用文字所需要的邏輯能力不比一般的數(shù)學(xué)換算弱。搞文科的人,只要能夠走得遠的,他的數(shù)學(xué)和物理也會是很好的。這個道理很簡單:哪怕極短一篇文章,從頭至尾寫下來,都需經(jīng)歷無數(shù)次極為縝密的判斷。    (此文發(fā)表于2012年02月21日《人民日報》,有刪節(jié))
小題1:下列關(guān)于原文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文章貴在質(zhì)樸,就是只能追求有自己的思考與感悟。做人也是一樣的。
B.新聞記者的通訊報道,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夠直接記錄社會現(xiàn)實生活場景。
C.散文來源于漢賦,漢賦繁復(fù)華麗、空話連篇的風(fēng)格直接影響了散文的創(chuàng)作。
D.人生就像一篇散文,一個人的風(fēng)格與他說話為文的風(fēng)格有相通之處。
小題2: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自己的思考與感悟,從心底流出的文字不一定是華美的,但一定是有力量的。
B.如果一個人時常注意修理自己的文字,他的生活一定會有所變化的。
C.用文字把事情說明白、把句子寫通順,并不意味著就過了散文寫作關(guān)了。
D.連散文寫作都不能完成的人,不大可能是其他領(lǐng)域的杰出人物。
小題3:文章闡述了哪些關(guān)于文學(xué)(不是指小說、散文等某一種文學(xué)作品)的基本觀點?這給我們做人帶來哪些啟示?(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