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語句中加粗字的意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變化的一個是

A.自可斷來,徐徐更謂之
B.開倉廩,悉府庫以
C.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D.哭泣無,心中不戚
B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語句中加粗字的意義在現(xiàn)代漢語中沒有變化的一個是

[     ]

A.自可斷來,徐徐更謂之
B.開倉廩,悉府庫以
C.多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D.哭泣無,心中不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五市三區(qū)2006-2007學年度高三語文調(diào)研測試卷 題型:048

  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題。

  張昭,字潛夫。自言漢常山王耳之后,世居濮州范縣。祖楚平,壽張今。楚平生直,即昭父也。初,楚平赴調(diào)長安,值巢寇亂,不知所終。直幼避地河朔,既寇,以父失所在,時盜賊蜂起,道路榛梗,乃自秦抵蜀,徒行丐食,求父所在,積十年不能得。乃發(fā)哀行服,躬耕海濱。青州王師范開學館,延置儒士,再以書幣招直,署賓職。師范降梁,直脫難北歸,以《周易》、《春秋》教授,學者自遠而至,時號逍遙先生。

  昭始十歲,能誦古樂府、詠史詩百余篇;未冠,遍讀《九經(jīng)》,盡通其義。處儕類中,緩步闊視,以為馬、鄭不己若也。后至贊皇,遇程生者,專史學,以為專究經(jīng)旨,不通今古,率多拘滯,繁而寡要;若極談王霸,經(jīng)緯治亂,非史不可。因出班、范《漢書》十余義商榷,乃授昭《荀紀》、《國志》等,后又盡得十三史,五七年間,能馳騁上下數(shù)千百年事。又注《十代興亡論》。處亂世,躬耕負米以養(yǎng)親。

  后唐莊宗入魏,河朔游士,多自效軍門,昭因至魏,攜文數(shù)十軸謁興唐尹張憲。憲家富文籍,每與昭燕語,講論經(jīng)史要事,恨相見之晚,即署府推官。同光初,奏授真秩,加監(jiān)察御史里行。憲為北京留守,昭亦從至晉陽。莊宗及難,聞鄴中兵士推戴明宗,憲部將符彥超合戍將應之。昭謂憲日:“得無奉表勸進為自安之計乎?”憲日:“我本書生,見知主上,位至保厘,乃布衣之極。茍靦顏求生,何面目見主于地下?”昭曰:“此古人之志也,公能行之,死且不朽矣!毕嗥,憲遂死之,時論重昭能成憲之節(jié)。

  時有害昭者,昭日:“明誠所至,期不再生,主辱臣亡,死而無悔!北妶(zhí)以送彥超,彥超曰:“推官正人,無得害之!薄

  長興二年,丁內(nèi)艱,賻絹布五十匹,米麥五十石。昭性至孝,明宗聞其居喪哀毀,復賜以錢幣。服除,改職方員外郎、知制誥,充史館修撰。上言乞復本朝故主,置觀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彈事,諫官月給諫紙。并從之。又奏請勸農(nóng)耕及置常平倉等數(shù)事!

  宋初,拜吏部尚書。乾德元年郊祀,昭為鹵簿使,奏復宮闕、廟門、郊壇夜警晨嚴之制。禮畢,進封鄭國公,與翰林承旨陶谷同掌選。谷嘗誣奏事,引昭為證,昭免冠抗論。太祖不說,遂三拜章告老,以本官致仕,改封陳國公。開寶五年,卒,年七十九。

(節(jié)選自《宋史?FONT FACE="??ì?,SimSun" LANG="ZH-CN">列傳第二十二》)

(1)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率多拘滯,繁而寡  要:要領(lǐng)

B.

多自軍門  效:獻,盡力

C.

又奏請農(nóng)耕及置常平倉等數(shù)事  勸:勉勵

D.

以本官致仕  致仕:登上仕途

(2)

文中“恨相見之晚”中的“之”字,與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B.

竊憐愛之,愿令得補黑衣數(shù)

C.

夫晉,何厭有?

D.

既泣之三日,乃誓療

(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張昭的父親在動亂的年代,共計十年,千里尋父,歷盡艱辛,終究沒有能夠找到父親,于是為父親辦喪事。王師范邀請儒生,連續(xù)幾次用書籍和錢財來請張昭的父親,他才去了。

B.

張昭年少時就才華橫溢,鶴立雞群。后來更遇名師,得到程生的指點,于是學問得到極大的提高。

C.

張憲也是一位飽學之士,對張昭有知遇之恩。后來張憲部下聯(lián)合戍將準備兵變,張昭試探張憲的打算,他對張憲能成古人之義表示贊同。

D.

宋朝初年,張昭官拜禮部尚書,又進封鄭國公。因為同僚陶谷胡亂奏事,并且強拉著他作證,他堅持原則,結(jié)果太宗很不高興。

(4)

請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祖楚平,壽張令。楚平生直,即昭父也。

譯:

相泣而去,憲遂死之,時論重昭能成憲之節(jié)。

譯:

上言乞復本朝故事,置觀察使察民疾苦,御史彈事

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江蘇省射陽中學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題。

  樂恢字伯奇,京兆長陵人也。父親,為縣吏,得罪于令,收將殺之;帜晔,常俯伏寺門,晝夜號泣。令聞而矜之,即解出親。恢長好經(jīng)學,事博士焦永。永為河東太守,恢隨之官,閉廬精誦,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諸弟子皆以通關(guān)被系,恢獨皦然不污于法,遂篤志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誅,故人莫敢往,恢獨奔喪行服(行服:守孝、服喪)。歸,復為功曹,選舉不阿,請托無所容。同郡楊政數(shù)眾毀恢,后舉政子為孝廉,由是鄉(xiāng)里歸之。辟司空牟融府,會蜀郡太守第五倫代融為司空,恢以與倫同郡,不肯留,薦潁川杜安而退。諸公多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

  后征拜議郎。會車騎將軍竇憲出征匈奴,恢數(shù)上書諫爭,朝廷稱其忠。入為尚書仆射。是時河南尹王調(diào)、洛陽令李阜與竇憲厚善,縱舍自由。恢劾奏調(diào)、阜,并及司隸校尉。諸所刺舉,無所回避,貴戚惡之。憲弟夏陽侯瑰欲往候恢,恢謝不與通。憲兄弟放縱,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諫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嘆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諫曰:“臣聞百王之失,皆由權(quán)移于下。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極不測。方今之宜,上以義自割,下以謙自引!睍嗖皇。時竇太后臨朝,和帝未親萬機,恢以意不得行,乃稱疾乞骸骨。竇憲因是風厲州郡迫脅。恢遂飲藥死。弟子縗絰挽者數(shù)百人,庶眾痛傷之。后竇氏誅,帝始親事,恢門生何融等上書陳恢忠節(jié),除子己為郎中。

(《后漢書·樂恢傳》)

(1)

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令聞而之,即解出親  矜:憐憫

B.

選舉不阿,請托無所容  容:接受

C.

諸公其行,連辟之   多:稱贊

D.

以示天下之      私:偏愛

(2)

下列各項中加粗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恢謝不與               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B.

是時河南尹王調(diào)、洛陽令李阜與竇憲厚  單父人呂公沛令

C.

恢獨皦然不污法            善假物也

D.

朝廷稱忠               爾無忘乃父之志

(3)

下列選項,全部表現(xiàn)樂恢剛正不阿、忠于職守的一組是

①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誅,故人莫敢往,恢獨奔喪行服。

②歸,復為功曹,選舉不阿,請托無所容。

③會車騎將軍竇憲出征匈奴,恢數(shù)上書諫爭,朝廷稱其忠。

④恢劾奏調(diào)、阜,并及司隸校尉。諸所刺舉,無所回避。

⑤時竇太后臨朝,和帝未親萬機,恢以意不得行,乃稱疾乞骸骨。

[  ]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4)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樂恢為人至孝。父親因得罪了縣令而被關(guān)押,年幼的樂恢晝夜痛哭不已,他的行為感動了縣令,最后父親得以釋放。

B.

老師焦永“以事被考”后,樂恢“不污于法”,拒絕為他托關(guān)系,找門路;后來焦永終因犯法被殺,他“獨奔喪行服”:這與他的性格有關(guān)。

C.

蜀郡太守第五倫與樂恢是同郡之人,所以當?shù)谖鍌惾〈踩跒樗究諘r,樂恢在推薦了杜安之后,堅決請退,表現(xiàn)了他為人正直的一面。

D.

河南尹、洛陽令與權(quán)貴竇憲相互勾結(jié),為非作歹。樂恢不畏權(quán)貴,上書彈劾竇憲兄弟,因竇太后的庇護,勸諫不但沒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

(5)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太守坐法誅,故人莫敢往,恢獨奔喪行服。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陡咦姹炯o》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三點一測叢書 高中語文 人教版課標本 必修3 人教版課標本 題型:048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題。

  裴秀字季彥,河東聞喜人也。祖茂,漢尚書令。父潛,魏尚書令。秀少好學,有風操,八歲能屬文。叔父徽有盛名,賓客甚眾。秀年十馀歲,有詣徽者,出則過秀。然秀母賤,嫡母宣氏不之禮,嘗使進饌于客,見者皆為之起。秀母曰:“微賤如此,當應為小兒故也!毙现笏熘。時人為之語曰:“后進領(lǐng)袖有裴秀!

  為廷尉正,歷文帝安東將軍及衛(wèi)將軍司馬,軍國之政,多見信納。遷散騎常侍。帝之討諸葛誕也,秀與尚書仆射陳泰、黃門侍郎鐘會以行臺從,豫參謀略。及誕平,轉(zhuǎn)尚書,進封魯陽鄉(xiāng)侯,增邑千戶。

  初,文帝未定嗣,而屬意舞陽侯攸。武帝懼不得立,問秀曰:“人有相否?”因以奇表示之。秀后言于文帝曰:“中撫軍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庇墒鞘雷幽硕āN涞奂燃赐跷,拜尚書令、右光祿大夫,與御史大夫王沈、衛(wèi)將軍賈充俱開府,加給事中。及帝受禪,加左光祿大夫,封鉅鹿郡公,邑三千戶。

  時安遠護軍郝詡與故人書云:“與尚書令裴秀相知,望其為益。”有司奏免秀官,詔曰:“不能使人之不加諸我,此古人所難。交關(guān)人事,詡之罪耳,豈尚書令能防乎!其勿有所問。”

  司隸校尉李憘復上言,騎都尉劉尚為尚書令裴秀占官稻田,求禁止秀。詔又以秀干翼朝政,有勛績于王室,不可以小疵掩大德,使推正尚罪而解秀禁止焉。

  秀儒學洽聞,且留心政事。當禪代之際,總納言之要,其所裁當,禮無違者。又以職在地官,以《禹貢》山川地名從來久遠,多有變易,后世說者或強牽引,漸以暗昧。于是甄擿舊文,疑者則闕,古有名而今無者,皆隨事注列,作《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奏之,藏于秘府。秀創(chuàng)制朝儀,廣陳刑政,朝廷多遵用之,以為故事。

(1)

選出對加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  ]

A.

屬意舞陽侯攸       屬意:留意。

B.

中撫軍人望既茂       人望:名望。

C.

與尚書令裴秀相知,望其為 益:幫助。

D.

使推正尚罪而解秀禁止焉   推正:追究。

(2)

比較加粗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正確的一組是

①嘗使進饌客、谛愫笱文帝曰、勿有所問 ④所裁當,禮無違者

[  ]

A.

兩個“于”相同,兩個“其”也相同。

B.

兩個“于”不同,兩個“其”也不同。

C.

兩個“于”相同,兩個“其”不同。

D.

兩個“于”不同,兩個“其”相同。

(3)

能表現(xiàn)裴秀被魏主寵信、倚重的一項是

①見者皆為之起 ②軍國之政,多見信納 ③由是世子乃定、苁雇普凶锒庑憬寡伞、菪銊(chuàng)制朝儀,廣陳刑政,朝廷多遵用之

[  ]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⑤

(4)

下列敘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

裴秀在小的時候,就有良好的名聲,人們對他非?粗兀瑥亩顾錾淼唾v的母親也受到尊重。

B.

文帝在決定繼承人的時候在舞陽侯和武帝的取舍上猶豫不決,最后在裴秀的建議下,選了武帝為繼承人。

C.

裴秀被人控告有徇私情,貪占公田的行為,但由于他受到武帝的寵信,結(jié)果沒被治罪。

D.

裴秀知識淵博,完成了《禹貢地域圖》這部重要的地理著作,他創(chuàng)制的禮儀制度,及刑政方面的主張,全都為朝廷采用而成為定例。

(5)

把下面文言文中出現(xiàn)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

(2)其所裁當,禮無違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全優(yōu)設計必修二語文蘇教版 蘇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題。

  趙綽字士倬,河東人也。性質(zhì)直剛毅。周初為天官府史,以恭謹恪勤,擢受夏官府下士。稍以明干見知,為內(nèi)史中士。隋文帝為丞相,知其清正,引為錄事參軍。

  文帝受禪,授大理丞。處法平允,考績連最。每有奏讞,正色侃然,漸見禮重。上以盜賊不禁,將重其法,綽進諫曰:“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欣然納之,因謂曰:“若更有聞見,宜數(shù)言之!边w大理少卿。

  刑部侍郎辛亶嘗衣緋裈①,俗云利官,上以為厭盅②,將斬之,綽曰:“據(jù)法不當死,臣不敢奉詔!鄙吓,謂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穎將綽斬之。綽曰:“陛下寧可殺臣,不可殺辛亶!敝脸茫庖庐敂。上使人謂綽曰:“竟如何?”對曰:“執(zhí)法一心,不敢惜死!鄙戏饕氯,良久乃釋之。明日,謝綽,勞勉之,賜物三百段。時上禁行惡錢,有二人在市以惡錢易好者,武侯執(zhí)以聞,上悉令斬之。綽諫曰:“此人坐當杖,殺之非法!鄙显唬骸安魂P(guān)卿事!本b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殺人,豈得不關(guān)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動者,當退!睂υ唬骸臣望感天心,何論動木!”上復曰:“啜羹者,熱則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邪?”綽拜而益前,呵之不肯退。上遂入。書侍御史柳或復上奏切諫,上乃止。上以綽有誠直之心,每引入閣中,或遇上與皇后同榻,即呼綽坐,評論得失。

(選自《北史卷七十七·列傳第六十五·趙綽》)

注:①裈(k&n):褲子。②厭盅:一種用咒符來害人的巫術(shù)。

(1)

對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以恭謹勤,擢受夏官府下士  。簢栏

B.

知其清正,為錄事參軍  引:薦舉

C.

處法平,考績連最  允:得當,公平

D.

啜羹者,熱則之  置:擱置,放下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3)

下面各組句子中,表明趙綽執(zhí)法公正不阿的一組是

①稍以明干見知,為內(nèi)史中士

②每有奏讞,正色侃然,漸見禮重

③據(jù)法不當死,臣不敢奉詔

④陛下寧可殺臣,不可殺辛亶

⑤此人坐當杖,殺之非法

⑥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

[  ]

A.

①②④

B.

①②⑥

C.

③④⑤

D.

③⑤⑥

(4)

下面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趙綽初任法官時,就因政績出色,正氣凜然,受到了隋文帝的禮遇尊重;任大理少卿后,更因誠實正直被隋文帝賞識,受到了可以不拘宮廷禮儀的恩遇。

B.

隋文帝因偷盜搶掠難以禁止,想要改變刑法,加重處罰,但趙綽主張法令不可無常,隋文帝欣然接受,并稱贊他比自己更有見識,要他以后多多進言。

C.

趙綽極力維護法律的公正,在隋文帝執(zhí)意要殺一個沒犯大罪的官員時,他強行勸諫,幾招殺身之禍,但即使臨刑之際,他仍堅持己見,不惜一死。

D.

隋文帝處置案件往往任由己意,并屢被趙綽的力諫激怒。隋文帝呵斥他,威脅他,甚至于要處死他,但最終都還是認可了趙綽的意見。

(5)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殺人,豈得不關(guān)臣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望感天心,何論動木!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湖南長郡中學2010屆高三5月模擬 題型: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5題。

讀賈誼傳

曾鞏

余讀三代兩漢之書,至于奇辭奧旨,光輝淵澄,洞達心腑,如登高山以望長江之活流,而恍然駭其氣之壯也。故詭辭誘之而不能動,淫辭迫之而不能顧,考是與非若別白黑而不能惑,浩浩洋洋,波徹際涯,雖千萬年之遠,而若會于吾心,蓋自喜其資之者深而得之者多也。既而遇事輒發(fā),足以自壯其氣,覺其辭源源來而不雜,剔吾粗以迎其真,植吾本以質(zhì)其華。     

(賈生)其高足以凌青云,抗太虛,而不入于詭誕;其下足以盡山川草木之理,形狀變化之情,而不入于卑污。及其事多,而憂深慮遠之激捍有觸于吾心,而干于吾氣,故其言多而出于無聊,讀之有憂愁不忍之態(tài),然其氣要以為無傷也,于是又自喜其無入而不宜矣。

使予位之朝廷,視天子所以措置指畫號令天下之意,作之訓辭,鏤之金石,傳太平無窮之業(yè),蓋未必不有可觀者,遇其所感,寓其所志,則自以為皆無傷也。

余悲賈生不遇。觀其為文,經(jīng)畫天下之便宜,足以見其康天下之心。觀其過湘為賦以吊屈原,足以見其憫時憂國,而有觸于其氣。后之人責其一不遇而為是憂怨之言,乃不知古詩之作,皆古窮人之辭,要之不悖于道義者,皆可取也。賈生少年多才,見文帝極陳天下之事,毅然無所阿避。而絳灌之武夫相遭朝,譬之投規(guī)于矩,雖強之不合,故斥去,不得與聞朝廷之事,以奮其中之所欲言。彼其不發(fā)于一時,猶可托文以攄其蘊,則夫賈生之志,其亦可罪耶?故予之窮餓,足以知人之窮者,亦必若此。又嘗學文章,而知窮人之辭,自古皆然,是以于賈生少進焉。嗚呼!使賈生卒其所施,為其功業(yè),宜有可述者,又豈空言以道之哉?予之所以自悲者亦若此然世之知者其誰歟雖不吾知誰患耶!

(選自《圣宋文選》)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而若會于吾心                     會于吾心:在我心里看來

    B.然具氣要以為無傷也               無傷:沒有傷害

    C.經(jīng)畫天下之便宜                   便宜:合理計劃

    D.足以見其憫時憂國                 憫時憂國:憂慮時政國事

2.下列各組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而絳灌之武夫相遭朝,譬之投規(guī)于矩                

       架梁之櫞,多機上之工女

    B.余悲賈生不遇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復返也

    C.作之訓辭,鏤之金石,傳太平無窮之業(yè)

       但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

    D.又嘗學文章,知窮人之辭

       胡人不敢南下牧馬

3.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

    A.予之所以自悲者/亦若此/然世之知者/其誰歟/雖不吾知/誰患耶!

    B.予之所以自悲者/亦若此然/世之知者其誰歟/雖不吾知/誰患耶!

    C.予之所以自/悲者亦若此/然世之知者其誰歟/雖不吾知誰/患耶!

    D.予之所以自/悲者亦若此然/世之知者/其誰/歟雖不吾知/誰患耶!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作者認為賈生的文章,(都是)治理天下的合理計劃,從中足以看出賈生造福天下的決心。

    B.作者分析賈生是因為不同流合污,所以朝廷貶他,不讓他參與朝政。但是賈生仍然借文章來抒發(fā)他的觀點。

    C.作者分析賈生沉迷于憂愁而不自拔,所以英年早逝,并為之深深嘆息。

    D.作者認為賈生未能完成他的抱負和功業(yè),在文中抒發(fā)了懷才不遇,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

5.請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余讀三代兩漢之書,至于奇辭奧旨,光輝淵澄,洞達心腑,如登高山以望長江之活流,而恍然駭氣之壯也。

 

 

   (2)后之人責其一不遇而為憂怨之言,乃不知古詩之作,皆古窮人之辭,要之不悖于道義者,皆可取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素質(zhì)教育新學案 高中語文 第一冊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汲黯字長孺,濮陽人也。其先有寵于古之衛(wèi)君。至黯七世,世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時為太子洗馬,以莊見憚。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為謁者。東越相攻,上使黯往視之。不至,至吳而還,報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焙觾(nèi)失火,延燒千余家,上使黯往視之。還報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燒,不足憂也。臣過河南,河南貧人傷水旱萬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謹以便宜,持節(jié)發(fā)河南倉粟以振貧民。臣請歸節(jié),伏矯制之罪!鄙腺t而釋之,遷為滎陽令。黯恥為令,病歸里田。上聞,乃召拜為中大夫。以數(shù)切諫,不得久留內(nèi)。遷為東海太守。歲余,東海大治。稱之。上聞,召以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黯為人性倨,少禮,面折,不能容人之過。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見,士亦以此不附焉。亦以數(shù)直諫,不得久居位。當是時,太后弟武安侯蚡為丞相,中二千石來拜,蚡不為禮。然黯見蚡未嘗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學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對曰:“陛下內(nèi)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黯然,怒,變色而罷朝。公卿皆為黯懼。上退,謂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憨也!”群臣或數(shù)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寧令從諛承意,陷主于不義乎?且己在其位,縱愛身,奈辱朝廷何!”

  大將軍青侍中,上踞廁而視之。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至如黯見,上不冠不見也。上嘗坐武帳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帳中,使人可其奏。其見敬禮如此。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屋延燒    比:接連,挨著

B.為東海太守  遷:提升

C.群臣或數(shù)黯   數(shù):責備

D.使人其奏   可:準許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臣河南,河南貧人傷水旱萬余家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車騎

B.或父子

  黃泉下見,勿違今日言

C.奈何欲效唐虞之

  平至百余年,可謂久矣

D.上聞,召為主爵都尉

  相如既歸,趙王為賢大夫

3.對下列四句中加粗的詞,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黯父任,孝景時為太子洗馬

②扶蘇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

③其先有寵古之衛(wèi)君

④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

[  ]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B.①與②不相同,③與④也不相同

C.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相同

D.①與②不相同,③與④相同

4.下列句子分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汲黯“敢于直諫,剛正不阿”的一組是

①黯恥為令,病歸田里

②不得久留內(nèi)

③然黯見蚡未嘗拜,常揖之

④少禮,面折,不能容人之過

⑤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見

⑥甚矣,汲黯之憨也

[  ]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⑥

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汲黯家世代為官,不是為卿,就是做大夫,汲黯也因為他父親的舉薦,在孝景帝時做了太子洗馬。

B.有一年,東越部族相互攻打,皇上派汲黯去調(diào)查,他沒有到東越,他走到會稽郡就回來了,還說“用不著天子的使者去調(diào)查”,惹得皇上很不高興。

C.汲黯為人性情剛直,倨傲少禮,經(jīng)常當面給人難堪,不能容忍別人的過失,因此,許多人都不跟他來往。

D.汲黯剛正不阿,敢于直諫,連皇上都很敬重他;噬辖右妱e的大臣很隨便,有時只是坐在床邊召見,而見汲黯,連沒戴帽子都趕緊躲到帳中,可見對他的敬重程度。

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臣謹以便宜,持節(jié)發(fā)河南倉粟以振貧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數(shù)切諫,不得久留內(nè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且己在其位,縱愛身,奈辱朝廷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知己說
劉  開
  韓子云:“非知之難,處知者實難!北!士以遇知己而名著,亦有得知己而遂至行虧名辱者,可不懼哉!    
  余觀穆生在楚,以未設醴而去,未嘗不怪其恝然徑行,負疇昔知遇之意;及見后世君子,處鄉(xiāng)里之間,其才氣學識卓然異乎眾人.一旦受當事之知,遂心馳勢利,變剛正之操,以事媚悅,所求未獲,已為天下所非笑;然后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乃善處交游以全人己之美也。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是故天子有不召之臣,王侯有不屈之士,將軍得揖客而身益重。如使受知者皆讒餡而諛,希迎意旨,圖旦夕之安而忘其所有事,卒使世之論者謂下無可取之實,而上無知人之明,此豈遇合中之美事哉?  
  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光武知嚴光之不能屈,而不繩以君臣之法;獻子有友五人,皆無獻子之家。故士之。自負也愈大,則其自待也愈重。抱杰出之才,逢破格之賞識,而即欲順從求悅者,是不以道義自處,而又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    
  夫輕舍者必易離,故其始必有所甚難,而其終也至于久遠而不廢。信陵之客三千,其最難屈者,莫若侯生及毛、薛二公。然卒賴其力以建功人國,顯名天下。嗟乎!非常特達之上,亦未必不終為人用也,夫固可以禮屈,而不可以勢束也。持尺寸之絲,以系北溟之鵬,雖欲為之回翼,豈可得哉?
  然而有子夏之賢,猶未免出見紛華而悅,吾誠為士之有志于立身者憂其繼也。
注:①穆生:漢代楚元王的中大夫。②恝(jiá):淡漠,無動于衷。③光武:漢代光武帝劉秀。嚴光:字子陵,東漢初會稽余姚(今屬浙江)人。他曾與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后,他改名隱居。劉秀召他到京師,想任他為諫議大夫,他不肯受,歸隱富春山,劉秀也不再勉強,兩人始終以同學相處。④獻子:春秋時魯國有貴卿孟獻子!睹献尤f章下》載,孟獻子與樂正裘等五人交朋友,這五個人心里都沒有把獻子當做顯貴的百乘之家(大夫)看待。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一旦受當事之知            當事:主事者、當權(quán)者。   
B.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  瀆:輕慢、不敬。   
C.而不以君臣之法        繩:束縛。   
D.夫固可以禮            屈:屈服。
2.下列各組語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①未設醴而去 ②愿十五城請易璧
B.①其才氣學識卓然異眾人 ②君子博學而日參省
C.①上無知人之明 ②使民重死不遠徙
D.①亦未必不終人用也 ②會其怒,不敢獻,公我獻之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能表明君王“得遇知己”而應持態(tài)度的一組是(    )   
①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②人之相知,貴相知心
③不繩以君臣之法
④士之自負也愈大,則其自待也愈重
⑤以世俗之心待君子也  
⑥可以禮屈,而不可以勢束也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文說的“知己”,實際指的是當權(quán)者與士人的“遇合”,論說當權(quán)者應如何對待賢士,賢士又應如何對待當權(quán)者的征召任用。
B.文章從當權(quán)者與賢士兩方面去寫,側(cè)重點在賢士方面,告誡賢士出仕要保持剛正節(jié)操,不媚不諂,自負自尊。
C.對那些才智超越一般人,言行異乎尋常的賢士,當權(quán)者不能用威勢去約束,而要用禮義招致,并真心以道義和他們交往。
D.文章多處用正反對比手法,使說理明白透徹。結(jié)尾作者點明當今之士已經(jīng)像子夏那樣“見紛華而悅”,從而使文章有很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
5.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非知之難,處知者實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士之自負也愈大,則其自待也愈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持尺寸之絲,以系北溟之鵬,雖欲為之回翼,豈可得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