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語文 > 題目詳情
下列句中加粗詞的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①晉函陵,秦軍氾南
②又前而為
③朝濟而設版焉
④頃之未發(fā),太子
⑤使使以大王
⑥范增數(shù)項王
⑦道芷陽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②③
B.④⑤⑦
C.②③⑧
D.①⑥⑧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云南省期中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句中加粗詞的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①晉函陵,秦軍氾南
②又前而為
③朝濟而設版焉
④頃之未發(fā),太子
⑤使使以大王
⑥范增數(shù)項王
⑦道芷陽
⑧皆白衣冠以送之
A.①②③
B.④⑤⑦
C.②③⑧
D.①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02最新高考命題趨向及解題技巧高三 題型:048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困乏,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下面句中加粗詞的讀音和含義都正確的一組是

[  ]

而出  ②若不秦,將焉取之

A.zhu@用繩子拴住人往下送  qu5過錯

B.zhu9同“錐”,錐子  ju6挖掘

C.zhu@用繩子拴住人往下送  qu8損害

D.zhu9用繩子拴東西向下沉  qu8損害

2.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兩句是

[  ]

A.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B.焉用亡鄭以陪鄰

C.秦伯說,與鄭人盟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E.失其所與,不知

 

3.對加粗詞解釋正確的一項分別是

[  ]

(1)曰:“臣之壯也……”

A.致辭

B.推辭

C.告辭

D.托辭

(2)夫人之力,不及此

A.卑微

B.稍微

C.若無

D.細小

4.下面對加粗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  ]

A.行李之往來(旅客攜帶的包裹)

B.朝而夕設版焉(渡河)

C.以亂整,不武(代替,替換)

D.亦之(離開)

5.分別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加粗詞的含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6.下列例句中的“焉”字與“朝濟而夕設版焉”中的“焉”字在含義和用法上相同的一項是

[  ]

A.子亦有不利

B.用亡鄭以陪鄰

C.將取之

D.針針叢棘,青麻頭伏

7.下列句中的加粗詞與“因人之力而敝之”中的“敝”在詞類活用上相同的一項是

[  ]

A.必上將軍

B.得無貧乎

C.國為上

D.但二月草已

8.下面對各句中省略成分的補充(見括號內)有錯誤的一項是

[  ]

A.晉軍(駐于)函陵

B.秦軍(于)汜南

C.(燭之武)見秦伯,曰:……

D.(晉惠公)許君焦、瑕

以下9~10題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是

9.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  ]

A.晉文公、秦穆公圍困鄭國,認為鄭國對晉國無禮,并且對楚國背叛。

B.晉文公、秦穆公(共同出兵)圍攻鄭國,因為鄭國對晉國無禮,并且對晉國有二心,跟楚國親近。

C.晉文公、秦穆公(率軍)圍攻鄭國,因鄭國對晉國無禮并且對楚國三心二意。

D.晉文公、秦穆公包圍鄭國,以為它對晉國和楚國無禮,并且三心二意。

10.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  ]

A.如果滅亡了鄭國對您有利,(我)就不怕給您增添麻煩了。

B.如果鄭國滅亡了,卻對您有好處,(那么)就煩勞您的臣下去辦吧。

C.假使鄭國滅亡了,對君子有好處,那么我們也敢于勞駕了。

D.假使鄭國亡了,對貴國有利,(那么)我們豈敢煩勞您呢?

11.燭之武不去勸說晉侯,而去勸說秦伯的主要原因是

[  ]

A.秦國遠晉國近,故用遠交近攻的策略。

B.秦國強大,如被說服,晉國就無能為力了。

C.晉文公侵略野心大,還是秦穆公寬宏大量。

D.主要矛盾在晉、鄭之間,而不在秦、鄭之間,所以說服秦穆公的可能性較大。

12.下列敘述符合原文中心思想的一項是

[  ]

A.稱贊佚之狐慧眼識人,勇于推薦人才的精神。

B.稱贊鄭伯的勇于改過,知人善任。

C.稱道秦穆公的寬厚仁慈,知錯就改;批判晉君的言而無信,假仁假義。

D.贊揚燭之武不計較個人安危得失,為國家勸退秦軍的愛國精神,及其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的外交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2008-2009學年上學期高一期中考試(語文) 題型:048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

下列加粗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

焉用亡鄭以鄰(增加)

B.

以亂整,不武(替代)

C.

因人之力而之(損害)

D.

又欲其西封(肆意)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3)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與“晉軍函陵”句子中的“軍”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

封鄭

B.

吾妻之我者

C.

衣冠

D.

其達士,其居,美其服,飽其食

(4)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

A.

夫人之力不及此

B.

屠自后斷其

C.

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D.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5)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文章開篇寥寥數(shù)語,既點出了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又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伏筆。

B.

燭之武雖然長期得不到重用,但他有深明大義和捍衛(wèi)國家主權的使命感,臨危受命,最后義無反顧地去說秦師。

C.

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步步深入,層層遞進,終于說服秦伯,表現(xiàn)了他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D.

燭之武退秦師后,但子犯建議攻打鄭國,頓時關系又緊張起來,晉文公講了一番“仁”的大道理,最后才平息了戰(zhàn)爭。

(6)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②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揚州市2006~2007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調研測試試題、高一語文 題型:048

閱讀課內文言文,完成下題。

燭之武退秦師

  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o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

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

A.

于楚也(從屬二主)

B.

行李之往來(外交使節(jié))

C.

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假設)

D.

因人之力而之(損害)

(2)

下列各組加粗字,用法、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

A.

夫晉,何厭

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B.

用亡鄭以陪鄰

不闕秦,將取之

C.

還也

又欲肆西封

D.

人之力而敝之

請以劍舞,擊沛公于坐

(3)

對文章內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本文敘事完備,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和尾聲,敘述中多用伏筆,暗含意味。如“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表面交代晉軍、秦軍分駐兩地,實際上為下文燭之武分化秦晉提供可能,為瓦解秦晉聯(lián)盟埋下伏筆。

B.

本文篇幅雖然短小,但張弛有度,波瀾起伏。如第二段先寫佚之狐薦賢,語氣非?隙ǎ屓丝吹浇鈬南M;再寫燭之武的拒絕和牢騷,為解圍又蒙上陰影;然而鄭伯的自責與勸告,又最終打動了燭之武,情節(jié)發(fā)展一波三折,堪稱“尺水興波”。

C.

本文集中表現(xiàn)出《左傳》善于“記言”的特點,燭之武的一段說辭,由鄭國必亡入手,以退為進;進而分析亡鄭于秦有害,于晉有益;然后指出晉國亡鄭以后,必然進犯秦國;最后點出晉國過河拆橋的不光彩歷史,不卑不亢,步步深入,顯示出高超的外交才能。

D.

本文除了成功刻畫了燭之武這一主要人物,一些次要人物也寫得極有光彩,如寫晉文公,在盟友變故友的情況下,晉侯并沒有盲目沖動,而表現(xiàn)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寥寥幾句,就把一個具有廣闊胸懷和深遠謀略的政治家的形象勾畫了出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四中2010-2011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倍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左傳》

(1)

下列各句中加粗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  ]

A.

焉用亡鄭以鄰     陪:增加

B.

而夕設版焉     濟:救濟

C.

既東封鄭,又欲其西封 肆:延伸,擴張

D.

秦以利晉       闕:侵損,削減

(2)

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B.

C.

D.

(3)

與“夫晉,何厭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

A.

馬之千里者

B.

是寡人之過也

C.

若屬皆且為所虜

D.

何陋之有

(4)

對文意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晉、秦圍鄭的原因是鄭國在晉文公出亡時沒有禮待他,并且從屬于楚國。

B.

燭之武去見秦君的原因是鄭伯向他道了歉。

C.

秦伯被燭之武說服了,不僅解除了鄭國之圍,而且派將軍幫助鄭國守城。

D.

晉文公不去攻打秦國,表現(xiàn)了他的仁義和明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山西省康杰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試題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軍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其西封,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燭之武退秦師》)

(1)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

而求子     急:急忙

B.

焉用亡鄭以鄰   陪:增加

C.

且君嘗為晉軍矣  賜:恩惠

D.

又欲其西封    肆:擴張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用法和含義都相同的一組是

[  ]

A.

知亡矣    東封鄭

B.

乏困     吾還也

C.

人之力而敝之  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D.

亂易整,不武  愿十五城請易璧

(3)

下面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佚之狐慧眼識英雄,推舉燭之武去說退秦師。

B.

燭之武雖對自己一直未被鄭伯重用而牢騷滿腹,但在鄭伯的自責面前,能深明大義,義無反顧地奔赴敵營以解除國家危難。

C.

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既充分考慮到鄭國的利益,又處處在為秦國的利益著想,不卑不亢,委婉得體,表現(xiàn)出他杰出的外交才能。

D.

這篇優(yōu)秀的歷史散文,故事情節(jié)波瀾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4)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2)夫晉,何厭之有?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5)

拓展閱讀

(1)用“/”給下面短文中劃橫線的句子斷句。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①今 有 人 日 攘 其 鄰 之 雞 者 或 告 之 曰 是 非 君 子 之 道 曰

②如 知 其 非 義 斯 速 已 矣 何 待 來 年

(2)這篇短文的寓意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四川省雙流中學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o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

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

A.

(拒絕)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B.

焉用亡鄭以(增加)鄰

C.

(軍隊)函陵

D.

(渡河)而夕設版

(2)

下列加粗詞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  ]

A.

無禮于晉

B.

越國以鄙遠,君知難也

C.

既東封鄭,又欲肆西封

D.

還也

(3)

下列句子中,“以為”的用法與“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的“以為”相同的一組是:

①吳廣以為

②然得而臘之以為

③滿坐賓客無不伸頸,……以為妙絕

④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⑤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

[  ]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②⑤

(4)

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

A.

燭之武“夜縋而出”,說明當時鄭國的情況十分危急。

B.

從燭之武對形勢的分析中可知,晉國的實力與秦國的實力不相上下。

C.

晉侯為了報答秦伯,曾經答應過給秦國兩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劃過去后,就馬上修筑城池進行防御。

D.

燭之武從亡鄭于秦無益,說到秦、晉歷史關系,說到晉國滅鄭之后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5)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黃岡題庫·練考新課堂》高一語文(全冊) 題型:048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各題。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o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樱窦倍笞,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

  夜縋而出,見泰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1.下列加粗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于楚也! ≠E:從屬二主

B.夜而出,見秦伯! 】P: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

C.夫晉,何之有?   厭:厭惡,憎恨

D.秦伯,與鄭人盟! ≌f:同“悅”,高興

2.對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義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晉侯、秦伯圍鄭,其無禮于晉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煩執(zhí)事

  既東

  又欲肆其西

[  ]

A.兩個“以”字相同,兩個“封”字不同

B.兩個“以”字相同,兩個“封”字也相同

C.兩個“以”字不同,兩個“封”字相同

D.兩個“以”字不同,兩個“封”字也不同

3.下列句子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句是

[  ]

A.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B.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D.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4.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確的意思是

①無能為也已

②敢以煩執(zhí)事

[  ]

A.①不能干什么了

②敢麻煩您掌管這件事

B.①不能干什么了

②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

C.①不想替您做事了

②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

D.①不想替您做事了

②敢麻煩您掌管這件事

5.從分句間語意關系看,下列四句中相同的一組是

①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②夜縋而出,見泰伯。

③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④秦伯說,與鄭人盟。

[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組是

①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②夜縋而出,見秦伯。

③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④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⑤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⑥夫晉,何厭之有?

[  ]

A.④⑤⑥

B.①②③

C.③④⑥

D.②⑤⑥

7.對文意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所以,秦晉兩國軍隊合圍鄭國。

B.因鄭文公一直不用燭之武,燭之武心理非常不滿,在鄭文公親自登門道歉才勉強答應去見秦伯。

C.燭之武見到秦伯后,胸有成竹,對秦、晉兩國的關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不卑不亢,步步深入,最后終于說服了秦伯。

D.秦軍退去后,子犯請求攻打秦軍,晉文公并沒有沖動,而表現(xiàn)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毅然決定撤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湖南省宜章一中2009-2010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既東鄭      疆界

B.

越國以遠     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邊邑

C.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東邊道路上的主人

D.

函陵      駐軍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夫人之力不及此      斯人,吾誰與歸

B.

其無禮于晉        敢煩執(zhí)事

C.

子亦有不利        用亡鄭以陪鄰

D.

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屬皆且為所虜

(3)

下列句子中與例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例句:敢以煩執(zhí)事

[  ]

A.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B.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C.

夫晉,何厭之有?

D.

夜縋而出,見秦伯

(4)

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蹲髠鳌肥俏覈谝徊繑⑹略敱M的編年史著作,全書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tǒng)地記敘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fā)生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B.

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說退秦軍。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辭,便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并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后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C.

這篇文章,贊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斗爭的復雜性。

D.

本文篇幅雖然短小,故事情節(jié)卻有頭有尾,層次井然,并且波瀾迭起,曲折有致。但是過多筆墨用來記錄人物的對話,而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等描繪太少,這是美中不足之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內蒙古包頭三十三中201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燭之武退秦師(節(jié)選)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币嗳ブ。

(1)

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

A.

晉軍函陵

B.

且貳于楚也

C.

子犯請擊之

D.

焉用亡鄭以陪鄰

(2)

下列句子中“以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

[  ]

A.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

B.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C.

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D.

愿得而臘之以為餌

(3)

比較下列各組句中加粗字的意義,正確的一組是

(1)

(2)

[  ]

A.

(1)相同,(2)不同

B.

(1)不同,(2)不同

C.

(1)不同,(2)相同

D.

(1)相同,(2)相同

(4)

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

A.

燭之武從秦國的立場上勸說秦伯退兵。

B.

燭之武在勸說秦伯的過程中指出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

C.

晉國經常背信棄義,不足信賴,秦不應與之共事。

D.

鄭國朝秦暮楚必將亡國,只有跟隨秦國,鄭國才有出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