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不是偏義復詞的一句是

A.晝夜勤作息
B.否泰如天地
C.我有親父兄
D.便可白公姥
B
請在這里輸入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不是偏義復詞的一句是
[     ]
A.晝夜勤作息
B.否泰如天地
C.我有親父兄
D.便可白公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浙江省杭州十四中2010-2011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題。

  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xiāng)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天下,亦如是肉矣!”

  陳涉起而王陳,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為魏王,與秦軍相攻于臨濟。陳平固已前謝其兄伯,從少年往事魏王咎于臨濟。魏王以為太仆。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

  平遂至修武降漢,其后,楚急攻,絕漢甬道,圍漢王于滎陽城。久之,漢王之,請割滎陽以西和。項王不聽。漢王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jié)好禮者多歸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鐘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shù)人耳。大王誠能出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內(nèi)必相誅。漢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睗h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眛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而分王其地。項羽果意不信鐘離眜等。項王既疑之,使使至漢。漢王為太牢具①,舉進。見楚使,即詳驚曰:“吾以為亞父使,項王使!”復持去,更以惡草具②進楚使。楚使歸,具以報項王。項王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攻下滎陽城,項王不信,不肯聽。亞父聞項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請骸骨歸!”歸未至彭城,疽發(fā)背而死。

  太史公曰:“陳丞相平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shù)。方其割肉俎上之時,其意固已遠矣。傾側(cè)擾攘楚、魏之間,卒歸高帝。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及呂后時,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脫,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豈不善始善終哉!非知謀孰能當此者乎?

(選自《史記·陳丞相世家》,有刪節(jié))

  注:①太牢具:牛羊豬三牲皆備的飯食,待客的最高禮數(shù)。②惡草具:粗劣的飯食。

(1)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使平得天下,亦如是肉矣  宰:治理

B.

久之,漢王之       患:擔憂

C.

大王誠能出數(shù)萬斤金    捐:捐獻

D.

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出入:支出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

善,陳孺子為宰      哀斯墓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

B.

請割滎陽以西和      焉用亡鄭陪鄰

C.

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擊沛公于坐,殺之

D.

吾意為亞父使,項王使   設(shè)九賓于廷,臣敢上璧

(3)

下列各句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

譯文:用反間計去離間項王君臣,使他們相互懷疑。

B.

楚使歸,具以報項王。

譯文:楚使回去后,把情況如實報告給項王。

C.

非知謀孰能當此者乎?

譯文:如果不是善用智謀誰能做到這樣呢?

D.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譯文:至于按照功勞應封給爵位和食邑,項王有偏心,人們因此不歸附他。

(4)

下面句子中都能正面直接表現(xiàn)陳平足智多謀的一項是

①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

②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

③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

④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眛等為項王將

⑤見楚使,即詳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

⑥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

[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5)

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陳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謀。劉邦滎陽被圍,他利用楚軍中存在的可以導致混亂的因素,行反間計,使得項羽懷疑剛直忠誠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軍。

B.

劉邦能夠用賢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陳平的反間計,讓陳平便宜從事;又依計而行,故意降低規(guī)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項羽的疑心。

C.

項羽聽信讒言,猜忌多疑。這樣的性格弱點,使得他無法招致天下正直有節(jié)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計,貽誤了戰(zhàn)機。

D.

范增頗有謀略,性情剛直。他欲急攻滎陽,體現(xiàn)了正確的戰(zhàn)略主張;但他又任氣使性,面對項羽的懷疑,他憤而離去,最終使敵人的計謀得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不詳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附加題(20分)
閱讀下面的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20分)
陳丞相平者,陽武戶牖鄉(xiāng)人也。少時家貧,好讀書。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陳涉起而王陳,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為魏王,與秦軍相攻于臨濟。陳平固已前謝其兄伯,從少年往事魏王咎于臨濟。魏王以為太仆。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
平遂至修武降漢,其后,楚急攻,絕漢甬道,圍漢王于滎陽城。久之,漢王患之,請割滎陽以西以和。項王不聽。漢王謂陳平曰:“天下紛紛,何時定乎?”陳平曰:“項王為人,恭敬愛人,士之廉節(jié)好禮者多歸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鐘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shù)人耳。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為人意忌信讒,內(nèi)必相誅。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睗h王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陳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眛等為項王將,功多矣,然而終不得裂地而王,欲與漢為一,以滅項氏而分王其地。項羽果意不信鐘離眜等。項王既疑之,使使至漢。漢王為太牢具①,舉進。見楚使,即詳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復持去,更以惡草具②進楚使。楚使歸,具以報項王。項王果大疑亞父。亞父欲急攻下滎陽城,項王不信,不肯聽。亞父聞項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為之!愿請骸骨歸!”歸未至彭城,疽發(fā)背而死。
太史公曰:“陳丞相平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shù)。方其割肉俎上之時,其意固已遠矣。傾側(cè)擾攘楚、魏之間,卒歸高帝。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及呂后時,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脫,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豈不善始善終哉!非知謀孰能當此者乎?
(選自《史記·陳丞相世家》,有刪節(jié))
注:①太牢具:牛羊豬三牲皆備的飯食,待客的最高禮數(shù)。②惡草具:粗劣的飯食。
小題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宰:治理
B.久之,漢王患之患:擔憂
C.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捐:捐獻
D.恣所為,不問其出入出入:支出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4分)
A.善,陳孺子之為宰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
B.請割滎陽以西以和焉用亡鄭以陪鄰
C.漢因舉兵而攻之,破楚必矣因擊沛公于坐,殺之
D.吾意為亞父使,乃項王使設(shè)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小題3:下列各句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
譯文:用反間計去離間項王君臣,使他們相互懷疑。
B.楚使歸,具以報項王。
譯文:楚使回去后,把情況如實報告給項王。
C.非知謀孰能當此者乎?
譯文:如果不是善用智謀誰能做到這樣呢?
D.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譯文:至于按照功勞應封給爵位和食邑,項王有偏心,人們因此不歸附他。
小題4:下面句子中都能正面直接表現(xiàn)陳平足智多謀的一項是(4分)
①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    
②說魏王不聽,人或讒之,陳平亡去。 
③大王誠能出捐數(shù)萬斤金,行反間,間其君臣以疑其心  
④陳平既多以金縱反間于楚軍,宣言諸將鐘離眛等為項王將  
⑤見楚使,即詳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 
⑥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⑥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小題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4分)
A.陳平少有大志,足智多謀。劉邦滎陽被圍,他利用楚軍中存在的可以導致混亂的因素,行反間計,使得項羽懷疑剛直忠誠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軍。
B.劉邦能夠用賢不疑、不吝重金。他接受了陳平的反間計,讓陳平便宜從事;又依計而行,故意降低規(guī)格接待楚使,加深了項羽的疑心。
C.項羽聽信讒言,猜忌多疑。這樣的性格弱點,使得他無法招致天下正直有節(jié)的人才,也使他生疑中計,貽誤了戰(zhàn)機。
D.范增頗有謀略,性情剛直。他欲急攻滎陽,體現(xiàn)了正確的戰(zhàn)略主張;但他又任氣使性,面對項羽的懷疑,他憤而離去,最終使敵人的計謀得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四川省月考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回答問題。
       。ㄒ唬┣G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乃復請之曰:“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荊軻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fā)。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微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此處省略)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此處省略)
               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嘉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愿舉國為內(nèi)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謶植桓易躁,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ǘ┏笠棽,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睆埩荚唬骸俺紴轫n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王也!事犞!绷荚唬骸傲洗笸跏孔渥阋援旐椡鹾?”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迸婀唬骸熬才c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迸婀唬骸笆肱c君少長?”良曰:“長于臣!迸婀唬骸熬秊槲液羧耄岬眯质轮!睆埩汲,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guān),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guān)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表棽S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迸婀唬骸爸Z!庇谑琼棽畯鸵谷,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guān)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表椡踉S諾。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于是荊軻遂就車而          去:前去
      B.厚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遺:遺留
      C.毋內(nèi)諸侯,秦地可盡也      王:大王
      D.旦日不可不蚤自來項王      謝:謝罪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頃未發(fā)                    夜馳沛公軍
      B.誰大王為此計者            君我呼入
      C.良曰:“長臣!           嘉為先言秦王曰
      D.為之奈何                  臣死不避
      3、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用法的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晉軍
      ②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
      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
      ④鄰之
      ⑤發(fā)盡指冠
      ⑥既東
      芷陽間行
      ⑧函
      ⑨太子
      A. ①⑦⑧/②③/④/⑤⑥/⑨
      B. ①⑧/④⑤⑥/⑦⑨/②③
      C. ①⑦/②③/⑤⑥⑨/④⑧
      D. ①⑦/②③/⑤⑥⑧/④/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專項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4題。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熊召政
       、贀P州古稱廣陵,人們又叫它維揚。清代之前,揚州因靠著大運河,一向被譽為南北樞紐,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揚州在蘇北,不屬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來,一入揚州,心理上便感覺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長江為界的,從這層意義上,揚州不算江南,但它處在淮河以南,屬不南不北之地,且揚州的人文風氣,山水風光,都是近南而遠北。杜牧寫揚州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便絕不是凜冽的北地所能產(chǎn)生的情境了。
       、跉v史上的揚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間,雖屢遭兵燹,卻不掩其繁華錦繡的氣象,大凡一個城市,就像一個人那樣,命運各異,有好有壞。揚州屬于那種“貴人多難”一類,但每遭蹂躪之后,它總能頑強地恢復生氣。“大難不死,必有后!保@八字用在揚州身上,也是合適的。
       、塾涊d揚州古時的繁華,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數(shù)清代李斗撰著的《揚州畫舫錄》了。杭州、蘇州乃人間天堂,值得記載的盛事比揚州還要多。但無論是張岱的《西湖夢尋》還是顧祿的《桐橋倚棹錄》,都不及李斗的這本書。     
       、芄艙P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當在小秦淮與瘦西湖兩處。其繁華、其綺麗、其風流、其溫婉,《揚州畫舫錄》皆記述甚詳。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頭各加一“瘦”與“小”字,便成了揚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揚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響亮的詞兒,他們?yōu)楹纹珢邸笆荨迸c“小”呢?這兩個字用之于人與事,都不是好意思。我們說“這個人長得又瘦又小”,便有點損他不堪重用;說“他專門做小事兒”,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時下有種風氣,無論是給公司起名,還是為項目招商,均把名頭拔得高高的。照這個理兒,瘦西湖完全可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國秦淮”或“銀秦淮”了。古揚州城中,雖然住了不少點石成金的商人,但銅臭不掩書香,負責給山水樓臺命名的,肯定還是李斗這樣的秀才。這兩處名字最令人尋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瓏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覺。如此一來,山水就成了佳麗一族,而揚州城也就格外的詩化了。
       、萑缡牵掝}就回到“煙花三月下?lián)P州”上頭,知道揚州的地理與歷史,就知道什么季節(jié)到揚州最好。因為沒有紅楓,更沒有與紅楓相配的壯闊逶迤的峰巒溝壑,秋老時分到揚州的意義就不大。杜牧說“秋盡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氣象。鶯歌燕舞的三月卻不一樣;那楊柳岸畔的水國人家,那碧波深處的江花江草,園林臺榭、寺觀舫舟,一色兒都罩在迷離的煙雨之中。此時的揚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輪廓都被朦朧的雨霧軟化了下來,曲折的小巷浮漾著蘭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畫舫,禪院的鐘聲,每一個細節(jié)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極致。
       、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句子把我們東方人的審美意趣,寫得如同夢境。在三月的揚州,我們是可以尋到這種夢境的。
       、邽榱诉@夢境,我曾動了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的念頭。2007年,我打聽何處可以雇一條船,邀二三好友于黃鶴樓下出發(fā).一路吟詩作畫,聽琴吹簫到揚州去。結(jié)果人家告訴我,現(xiàn)在從武漢到揚州,根本無水路可通。后來打聽到,從杭州或蘇州出發(fā),可從運河到達揚州。我又來了興趣,讓朋友去覓一只畫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這一段運河雖然暢通,但除了運送貨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絕了蹤跡。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條船于煙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訪唐代的揚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揚州的繁華還在,但唐代的風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賞今日生機勃勃的揚州,只能自駕車從高速路上去了。     (選自《中國小記》,有刪節(jié))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與凜冽闊大的北地氣象相比,揚州城的景色顯得溫婉綺麗。    
      B.揚州在歷史上雖屢經(jīng)戰(zhàn)亂,但繁華的氣象卻并未因此頹敗。     
      C.煙雨迷離的揚州城詩意盎然,體現(xiàn)了東方人的審美意趣。     
      D.作者以古襯今,滿懷深情地贊美了今日生機勃勃的揚州。     
      2.文中加粗處是唐詩名句,請任選兩處,簡要分析其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描述揚州景物時切入的角度及語言的運用很獨特,請結(jié)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賞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為什么說“揚州的繁華還在,但唐代的風流不再?”請聯(lián)系全文作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語文(湖北卷)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熊召政

       、贀P州古稱廣陵,人們又叫它維揚。清代之前,揚州因靠著大運河,一向被譽為南北樞紐,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揚州在蘇北,不屬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來,一入揚州,心理上便感覺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長江為界的,從這層意義上,揚州不算江南,但它處在淮河以南,屬不南不北之地,且揚州的人文風氣,山水風光,都是近南而遠北。杜牧在揚州留下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便絕不是凜冽的北地所能產(chǎn)生的情境了。我們一車人都想當然的認為揚州在江南,知道到了揚州才知道不需過長江,回來后查的資料,才知以上。

       、跉v史上的揚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間,雖屢遭兵燹,卻不掩其繁華錦繡的氣象,大凡一個城市,就像一個人那樣,命運各異,有好有壞。揚州屬于那種“貴人多難”一類,但每遭蹂躪之后,它總能頑強的恢復生氣!按箅y不死,必有后!保@八字用在揚州身上,

      也是合適的。

       、塾涊d揚州古時的繁華,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數(shù)清代李斗撰著的《揚州畫舫錄》了。杭州、蘇州乃人間天堂,值得記載的盛事比揚州還要多。但無論是張岱的《西湖夢尋》還是顧祿的《桐橋倚棹錄》,都不及李斗的這本書。

       、芄艙P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當在小秦淮與瘦西湖兩處。其繁華、其綺麗、其風流、其溫婉,《揚州畫舫錄》皆記述甚詳。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頭各加一“瘦”與“小”字,便成了揚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揚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響亮的詞兒,他們?yōu)楹纹珢邸笆荨迸c“小”呢?這兩個字用之于人與事,都不是好意思。我們說“這個人長得又瘦又小”,便有點損他不堪重用;說“他專門做小事兒”,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時下有種風氣,無論是給公司起名,還是為項目招商,均把名頭拔得高高的。照這個理兒,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國秦淮”或“銀秦淮”了。古揚州城中,雖然住了不少點石成金的商人,但銅臭不掩書香,負責給山水樓臺命名的,肯定還是李斗這樣的秀才。這兩處名字最令人尋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瓏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覺。如此一來,山水就成了佳麗一族,而揚州城也就格外的詩化了。

       、萑缡牵掝}就回到“煙花三月下?lián)P州”上頭,知道揚州的地理與歷史,就知道什么季節(jié)到揚州最好。因為沒有紅楓,更沒有與紅楓相配的壯闊逶迤的峰巒溝壑,秋老時分到揚州的意義就不大。杜牧說“秋盡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氣象。鶯歌燕舞的三月卻不一樣:那楊柳岸畔的水國人家,那碧波深處的江花江草,園林臺榭、寺觀舫舟,一色兒都罩在迷離的煙雨之中。此時的揚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輪廓都被朦朧的雨霧軟化了下來,曲折的小巷浮蕩著蘭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畫舫,禪院的鐘聲,每一個細節(jié)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極致。

       、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樣的句子把我們東方人的審美意趣,寫得如同夢境。在三月的揚州,我們是可以尋到這種夢境的。

       、邽榱诉@夢境,我曾動了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的念頭。2007年,我打聽何處可以雇一條船,邀二三好友于黃鶴樓下出發(fā),一路吟詩作畫,聽琴吹簫到揚州去。結(jié)果人家告訴我,現(xiàn)在從武漢到揚州,根本無水路可通。后來打聽到,從杭州或蘇州出發(fā),可從運河到達揚州。我又來了興趣,讓朋友去覓一只畫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這一段運河雖然暢通,但除了運送貨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絕了蹤跡。

       、嘤纱宋蚁氲,坐一條船于煙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訪唐代的揚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揚州的繁華還在,但唐代的風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賞今日生機勃勃的揚州,只能自駕車從告訴路上去了。

      (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

      與凜冽闊大的北地氣象相比,揚州城的景色顯得溫婉綺麗。

      B.

      揚州在歷史上雖屢經(jīng)戰(zhàn)亂,但繁華的氣象卻并未因此頹敗。

      C.

      煙雨迷離的揚州城詩意盎然,體現(xiàn)了東方人的審美意趣。

      D.

      作者以古襯今,滿懷深情地贊美了今日生機勃勃的揚州。

      (2)

      文中加粗處是唐詩名句,請任選兩處,簡要分析其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在描述揚州景物時切入的角度及語言的運用很獨特,請結(jié)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為什么說“揚州的繁華還在,但唐代的風流不再?”請聯(lián)系全文作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同步題 題型:閱讀理解與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王義方,泗州漣水人,孤且窶,事母謹甚。淹究經(jīng)術(shù),性謇特。舉明經(jīng),詣京師,客有徒步疲于道者,自言:“父宦遠方,病且革,欲往省,困不能前!绷x方哀之,解所乘馬以遺,不告姓名去,由是譽振一時。不肯造請貴勢,魏征異之,欲妻以夫人之侄,辭不取。俄而征薨,乃娶。人問其然,曰:“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己故也。”
        素善刑部尚書張亮,亮抵罪,故貶吉安丞。吉安介蠻夷,梗悍不馴,義方召首領(lǐng),稍選生徒,為開陳經(jīng)書,行釋奠禮,清歌吹舞,人人悅順。久之,徙洹水丞。而亮兄子皎自朱崖還,依義方。將死,諉妻子,愿以尸歸葬,義方許之。以皎妻少,使奴負柩,輟馬載皎妻,身步從之。既葬皎原武,歸妻其家,而告亮墓乃去。
        顯慶元年,遷侍御史。時中書侍郎李義府執(zhí)權(quán)用事,婦人淳于氏有美色,坐事系大理,義府悅之,托大理丞畢正義枉法出之。高宗又敕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倫重按其事。正義自縊。義方以義府奸蠹害政,將加彈奏,以問其母。母曰:“昔王陵母伏劍成子之義,汝能盡忠立名,吾之愿也,雖死不恨!”義方乃奏曰:“天子置公卿大夫士,欲水火相濟,鹽梅相成,不得獨是獨非也。今陛下?lián)崛f邦而有之,蠻區(qū)夷落,罪無逃罰,況輦轂下奸臣肆虐乎?殺人滅口,此生殺之柄,不自主出,而下移佞臣,履霜堅冰,彌不可長。請下有司雜治正義死狀!备咦谔卦x府之罪,以義方毀辱大臣,言詞不遜,左遷萊州司戶參軍。歲終不復調(diào),往客昌樂,聚徙教授。母喪,隱居不出。卒,年五十五。(《新唐書》卷一百二十五)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①皎妻少,使奴負柩②諸侯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
      B.①不自主出,下移佞臣②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過此已忘。奉行者即為定例
      C.①明經(jīng),詣京師②以予人,如棄草芥
      D.①高宗又敕給事中劉仁軌、侍御史張倫重其事②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誅五人
      2.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王義方“仁義”和“忠誠”的一組是(     )
      A.①義方哀之,解所乘馬以遺②欲妻以夫人之侄,辭不取
      B.①輟馬載皎妻,身步從之②請下有司雜治正義死狀
      C.①義方召首領(lǐng),稍選生徒,為開陳經(jīng)書②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己故也
      D.①將加彈奏,以問其母②既葬皎原武,歸妻其家,而告亮墓乃去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王義方是唐代泗州漣水縣人,自幼喪父,侍奉母親非常恭謹。他飽讀詩書,通曉四書五經(jīng),前往京城長安,中途遇到一個徒步趕路的人,了解情況后,二話不說就解下自己騎的馬讓給他,沒有告訴對方姓名就離開了。
      B.魏征非常器重王義方,準備把夫人的侄女嫁給他,但被他婉言拒絕了。魏征去世后,王義方卻主動迎娶其夫人的侄女為妻,以報答魏征的知遇之恩!
      C.唐高宗顯慶元年,王義方升任侍御史,中書侍郎李義府違法占有罪囚淳于氏,逼死畢正義,高宗命人重新審理這個案子,王義方站出來歷數(shù)李義府的罪狀。皇上認為他是一片忠心,但言辭不恭,左遷萊州司戶參軍。
      D.王義方因與刑部尚書張亮交往友善,張亮犯罪,王義方受株連被貶到吉安做縣丞。吉安地處偏僻,百姓不馴服,王義方便召集地方首領(lǐng),還挑選了一些學生門徒,親自為他們講授經(jīng)書,人人心悅誠服。
      4.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父宦遠方,病且革,欲往省,困不能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王陵母伏劍成子之義,汝能盡忠立名,吾之愿也,雖死不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陛下?lián)崛f邦而有之,蠻區(qū)夷落,罪無逃罰,況輦轂下奸臣肆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安徽省蚌埠二中2010屆高三8月月考語文試題 題型:04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賈復字君文,南陽冠軍人也。少好學,習《尚書》。事舞陰李生,李生奇之,謂門人曰:“賈君之容貌志氣如此,而勤于學,將相之器!蓖趺,為縣掾,迎鹽河東,會遇盜賊,等比十余人皆放散其鹽,復獨完還縣,縣中稱其信。

        光武至信都,以復為偏將軍。及拔邯鄲,遷都護將軍。從擊青犢①于射犬②,大戰(zhàn)至日中,賊陳堅不卻。光武傳召復曰:“吏士皆饑,可且朝飯。”復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賊敗走。諸將咸服其勇。又北與五校戰(zhàn)于真定,大破之。復傷創(chuàng)甚。光武大驚曰:“我所以不令賈復別將者,為其輕敵也。果然,失吾名將。聞其婦有孕,生女邪,我子娶之,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憂妻子!睆筒び,追及光武于薊,相見甚歡,大饗士卒,令復居前,擊鄴賊,破之。

        光武即位,拜為執(zhí)金吾,封冠軍侯。建武二年,更始郾王尹尊及諸大將在南方未降者尚多。帝召諸將議兵事,未有言,沉吟久之,以檄叩地曰:“郾最強,宛為次,誰當擊之?”復率然對曰:“臣請擊郾!钡坌υ唬骸皥(zhí)金吾擊郾,吾復何憂!大司馬當擊。”遂遣復騎都尉陰識、驍騎將軍劉植南度五社津擊郾,連破之。月余,尹尊降,盡定其地。

        復從征伐,未嘗喪敗,數(shù)與諸將潰圍解急,身被十二創(chuàng)。帝以復敢深入,希令遠征,而壯其勇節(jié),常自從之,故復少方面之勛。諸將每論功自伐,復未嘗有言。帝輒曰:“賈君之功,我自知之。”

        十三年,定封膠東侯。復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擁眾京師,乃與高密侯鄧禹并剽甲兵,敦儒學。帝深之,遂罷左右將軍。復以列侯就第,加位特進。復為人剛毅方直,多大節(jié)。既還私第,門養(yǎng)威重。朱佑等薦復宜為宰相,帝方以吏事責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是時,列侯惟高密、固始、膠東三侯與公卿參議國家大事,恩遇甚厚。三十一年卒,謚曰剛侯。

       、偾酄伲寒敃r一支起義軍。②射犬:地名,今河南武陟縣西北。

      (1)

      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諸將每論功自伐         伐:討伐

      B.

      數(shù)與諸將潰圍解急,身十二創(chuàng)  被:遭受

      C.

      既還私第,門養(yǎng)威重      闔:關(guān)閉

      D.

      帝深之,遂罷左右將軍!   ∪唬赫J為……對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復獨完還縣

      復為偏將軍

      B.

      賈君……而勤于學,將相之器。

      生男邪,我女嫁之,不令其憂妻子。

      C.

      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賊敗走

      沉吟久之,以檄叩地

      D.

      遂遣復騎都尉陰識、驍騎將軍劉植南渡五社津擊郾

      沛公軍霸上,未得項羽相見

      (3)

      下列對原文的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賈復少年時跟從李生學習,因胸懷大志、勤奮好學受到老師的贊賞。王莽末,為縣掾,奉命運鹽,途中遇盜匪,同伴都棄鹽而逃,唯獨他一個人回縣去。

      B.

      帝召集各路大將商議軍隊進攻方向時說:“郾最強,宛縣第二,你們誰能擊破這兩個據(jù)點?”賈復立即起身請求應戰(zhàn)。

      C.

      賈復跟隨光武帝征伐四方,從來不曾打過敗仗,經(jīng)常和諸位將軍打潰敵軍重圍,解救軍隊于危難之中。

      D.

      賈復和高密侯鄧禹一起推崇儒學,深受光武帝的肯定,后來皇帝因?qū)⒄仑煶山o三公處理沒有起用賈復,賈復不再參議國家大事。

      (4)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帝以復敢深入,希令遠征,而壯其勇節(jié),常自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復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擁眾京師,乃與高密侯鄧禹并剽甲兵,敦儒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語文 來源:陜西省長安一中2011-201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人教版) 題型:048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題。

      蘇轍傳

        自元佑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人心已定,惟元豐舊黨分布中外,多起邪說以搖撼在位,呂大防、劉摯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謂之調(diào)停。宣仁后遺不決,轍面斥其非,復上疏曰:

        臣近面論,君子小人不可并處,圣意似不以臣言惟非者。然天威遲遲,言詞迫遽,有所不盡,臣而不言,誰當救其失者!親君子,遠小人,則主尊國安;疏君子,任小人,則主憂國殆。此理之必然。未聞以小人在外,憂其不悅而引之于內(nèi),以自遺患也。故臣謂小人雖不可任以腹心,至于牧守四方,奔走庶務(wù),無所偏廢可也。若遂引之于內(nèi),是憂患盜賊之欲得財,而導之于寢室,知虎豹之欲食肉,而開之以牧,無是理也。且君子小人,勢同冰炭,同處必爭。一爭之后,小人必勝,君子必敗。何者?小人貪利忍恥,擊之則難去,君子潔身重義,沮之則引退。古語曰:一薰一蕕,十年尚有臭。蓋謂此矣。

        先帝聰明圣智,疾頹靡之俗,將以綱紀四方,比隆三代。而臣下不能將順,造作諸法,上逆天意,下失民心。二圣因民所愿,取而更之,上下忻慰。則前者用事之臣,今朝廷雖不加斥逐,其勢亦不能復留矣。尚賴二圣慈仁,宥之于外,蓋已厚矣。而議者惑于說,乃欲招而納之,與之共事,謂之調(diào)停。非輩若返,豈肯但已哉?必將戕害正人,漸復舊事,以快私忿。人臣被禍,蓋不足言,臣所惜者,祖宗朝廷也。惟陛下斷自圣心,勿為流言所惑,勿使小人一進,后有噬臍之悔,則天下幸甚。

        疏入,宣仁后命宰執(zhí)讀于簾前,曰:轍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極中理。諸臣從而和之,調(diào)停之說遂已。

      (選自《宋史·蘇轍傳》)

        [注]①:(jiōng)遙遠的郊野。

        ②薰:一種香草。

       、凼~:(yóu)一種蕕臭味的草。

        ④噬臍:用嘴咬自己的肚臍,喻不可及。

      (1)

      下列各句中加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轍面斥其    非:過錯、錯誤

      B.

      之則引退    沮:敗壞、貶損

      C.

      呂大防、劉摯之 患:厭恨

      D.

      人臣禍     被:遭受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得一組是

      [  ]

      A.

      不言,誰當救其失者

      出淤泥不染

      B.

      知虎豹欲食肉

      師道不傳也久矣

      C.

      君子小人,勢同冰炭

      放白鹿青崖間

      D.

      流言所惑

      我呼入

      (3)

      下列各項中對原文的分析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

      雖然皇上聰明圣智,想用綱紀整頓天下,可是宣仁皇后卻被元豐舊黨的言論迷惑,想重用元豐舊黨的一些人,蘇轍的進諫,才使她醒悟。

      B.

      香草和臭草相處在一起,結(jié)果只能是聞到臭味。蘇轍以此來比喻君子與小人共處相爭,最終小人必勝,君子必敗的道理。

      C.

      蘇轍希望皇上能堅定自己圣明的意志,不要被流言迷惑而任用小人,否則后悔莫及。

      D.

      從此文可以看出蘇轍是一位有清醒政治頭腦、敢于犯顏直諫的忠賢之臣。

      (4)

      將文言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每小題5分,共10分)

      ①親君子,遠小人,則主尊國安;疏君子,任小人,則主憂國殆。此理之必然。

      答:________________

      ②疏入,宣仁后命宰執(zhí)讀于簾前,曰:“轍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極中理!

      答: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