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列物質排放到空氣中不會使空氣受到污染的是( 。
A.燃燒煤和石油產(chǎn)生的廢氣B.化工廠排放的煙塵
C.機動車排放的廢氣D.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氣體

分析 根據(jù)空氣污染物包括有害氣體和煙塵兩類,有害氣體中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煙塵中主要有可吸入顆粒物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煤和石油完全燃燒也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質,會使空氣受到污染,故A錯誤;
B、化工廠排放的煙塵,污染空氣,會使空氣受到污染,故B錯誤;
C、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主要是:一氧化碳,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含鉛化合物等,會使空氣受到污染,故C錯誤;
D、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后產(chǎn)生的氣體主要是氧氣,對空氣無污染,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是直接考查空氣污染原因和污染物的種類,比較簡單,利用所學的課本知識即可解答,但需要對污染物的類型加以區(qū)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所示:

屬于穩(wěn)定結構的是ABD,屬于同種元素的是BC,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子CE,屬于陽離子的是B,屬于陰離子的是D,屬于原子的是AC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氧氣在發(fā)生化學變化時( 。
A.氧氣的分子沒有變化
B.氧分子和氧原子都沒有變化
C.氧分子和氧原子都變成了新的分子和原子
D.氧分子發(fā)生了變化,而氧原子只是和其它的原子重新組成了新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有3瓶失去標簽的溶液,只知道它們是:燒堿溶液、稀硫酸、蒸餾水.現(xiàn)將它們分別為甲、乙、丙,并進行如下實驗:
(1)各取少量樣品,分別滴入酚酞樣品,只有乙呈紅色.
(2)將呈紅色的乙溶液分成2等份,向其中1份溶液中滴加甲,紅色會突然消失.
(3)向另1份紅色的乙溶液中逐滴滴加丙,紅色消失.
試推斷:物質甲是H2SO4,乙是NaOH,丙是H2O.(填化學式)
寫出甲物質和物質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有資料表明,當壓強達到22MPa,溫度達到374℃時,水成為“超臨界狀態(tài)”,此時水可將CO2等含碳化合物轉化為有機物,稱之為“水熱反應”-該反應能吸收CO2.生物質在地下高溫高壓條件下通過水熱反應可生成石油、煤等礦物能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熱反應”是一種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
B.水熱反應說明研究如何吸收利用CO2很有意義
C.隨著科技的進步,“水熱反應”制取能源有望實現(xiàn)地球上碳資源的循環(huán)
D.生物質與超臨界水作用生成石油的反應,能解決目前人類石油短缺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9.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反應制取少量氧氣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儀器的名稱:①試管,②酒精燈,③集氣瓶,④水槽.
(2)指出圖中的四處錯誤:
①試管口向上傾斜;
②導管伸入試管太長;
③導管口沒有塞棉花;
④酒精燈內(nèi)的酒精太多.
(3)該實驗有如下操作步驟:a.裝藥品;b固定盛有藥品的試管;c.檢驗氣密性d.撤去燃著的酒精燈;e.給藥品加熱;f.從水槽中拿出導管;g收集氧氣.其操作的正確順序為cabegfd.
(4)若檢驗集氣瓶中是否已集滿氧氣(排空氣法)的方法:將一帶火星的木條放置于集氣瓶口,看木條是否復燃.
(5)某同學制氧氣時,試管炸裂了,造成試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沒有給試管均勻預熱;②夾試管的鐵夾夾的過緊;③試管外壁潮濕;④試管口沒有向下傾斜;⑤忘了加催化劑;⑥加熱時試管與燈芯接觸;⑦收集完氧氣先撤酒精燈C.
A.全部     B.①②④C.沒有⑤D.沒有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問題
(1)走過花圃聞到花香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2)50mL水與50mL酒精混合體積小于100mL分子間有間隔.
(3)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錳有氧氣生成,而水中加入二氧化錳則無氧氣生成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性質不同.
(4)電解水可制得氧氣和氫氣,其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變化中,前者屬于物理變化,后者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玻璃破碎干冰升華B.鋼鐵生銹呼吸作用
C.酒精揮發(fā)牛奶變酸D.光合作用蠟燭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蠟燭的燃燒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究,請你參與并回答下列問題.
【發(fā)現(xiàn)問題1】點燃蠟燭,發(fā)現(xiàn)蠟燭火焰的明亮程度不一樣,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與假設1】猜想①:蠟燭中可燃物成分不一樣;
猜想②:蠟燭燭心棉線長短不同
【發(fā)現(xiàn)問題2】同學們用蠟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發(fā)現(xiàn)蠟燭很快熄滅,回流到集氣瓶中的水遠小于瓶容積的$\frac{1}{5}$.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想與假設2】猜想①:蠟燭燃燒產(chǎn)生CO2氣體;
猜想②:裝置漏氣;
猜想③:沒有冷卻至室溫.
【實驗驗證】將蠟燭點燃后用氧氣傳感器定量測定瓶中的氧氣含量.數(shù)據(jù)如圖1.
【得出結論】此實驗中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降低了5.18%.
【深入探究】
蠟燭燃燒產(chǎn)生的CO2可能是影響蠟燭熄滅的主要原因.
【拓展研究】某同學用氧氣傳感器定量測定密閉條件下足量紅磷燃燒時氧氣的含量變化,如圖2,在110秒時氧氣的含量有所上升,接著再慢慢下降,最終維持在8.85%左右,請你試著解釋圖象變化的可能原因是:紅磷燃燒放出熱量使得氧氣體積膨脹或裝置漏氣,空氣進入裝置.你對氧氣含量最終維持在8.85%左右是怎么理解的?當裝置的氧氣含量低到8.85%時,紅磷就不能繼續(xù)燃燒而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