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利用如圖裝置可進行氣體性質的探究實驗.玻璃管中盛放黑色粉末(CuO或C),洗氣瓶中盛放無色溶液(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
(1)實驗一:探究CO與CuO的反應.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盛有澄清石灰的試管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
 

(2)實驗二:探究CO2與C的反應.(將酒精燈換成酒精噴燈)
加熱的試管中發(fā)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3)上述兩實驗中,在導管的尖嘴處都用酒精燈點燃,其目的是否相同?目的是什么?
 
考點: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以及反應條件書寫化學方程式,并注意配平和符號的標注.兩個酒精燈的作用可根據實驗目的及CO的性質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CO與CuO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通過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來證明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其反應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為:檢驗CO2,Ca(OH)2+CO2═CaCO3↓+H2O.
(2)CO2與C在高溫下反應生成CO.其反應方程式為:C+CO2
 高溫 
.
 
2CO.
故答案為:C+CO2
 高溫 
.
 
2CO
(3)上述兩實驗中,在導管的尖嘴處都用酒精燈點燃,目的不相同,實驗一主要是為了除去沒有反應完的CO,防止污染大氣;實驗二除了點燃CO防止污染大氣的目的外,還有證明高溫下CO2能與C反應.
故答案為:不相同,實驗一的目的是除去有毒的CO尾氣,防止空氣污染;實驗二的目的是證明高溫下CO2能與C反應,且產物為CO,同時除去有毒的CO尾氣,防止空氣污染.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碳及其化合物的有關性質,涉及到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實驗操作分析等知識.對于實驗中CO的尾氣吸收、二氧化碳的檢驗都是實驗題中?贾R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紅磷燃燒
 

(2)加熱高錳酸鉀制備氧氣
 

(3)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生產化肥碳酸氫銨(NH4HCO3)的企業(yè),作了一個大型戶外廣告.如圖所示:根據相關信息計算:
(1)碳酸氫銨(NH4HCO3)中氮、氫、氧、碳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
(2)碳酸氫銨(NH4HC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結果精確到0.1%)
(3)通過計算判斷該廣告屬于
 
(填“虛假”或“真實”)廣告.
(4)每袋該化肥中最多含氮元素的質量為
 
kg.(結果取一位小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原子核中,按照要求填寫下列空格:
(1)質量最小的是
 

(2)在同一分子中數目一定相等的是
 
;
(3)能直接構成物質的微粒是
 

(4)構成原子核的微粒是
 
;
(5)不帶電荷的微粒是
 

(6)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A、2Mg+O2
 點燃 
.
 
2MgO         B、2H2O
 通電 
.
 
2H2↑+O2↑    
C、Zn+H2SO4═ZnSO4+H2↑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中:①新鮮空氣  ②紅磷  ③海水 ④二氧化碳 ⑤溫度計中的水銀  ⑥氮氣  ⑦五氧化二磷  ⑧冰水混合物 ⑨氧氣 ⑩硫酸銅溶液?銅導線?石油?煤
屬于純凈物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如圖,從圖中獲得的有關信息不正確的是( 。
A、反應前物質的組成屬于混合物
B、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
C、該反應的本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
D、該化學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托盤天平稱量物品時,若砝碼放在左盤,稱量物放在右盤,達到平衡時砝碼為10g,游碼讀數為0.9g,對這種操作的評價有:①稱量方法不正確;②稱量方法正確;③無法稱得稱量物的質量;④可知稱量物為9.1g;⑤可知稱量物為10.9g.其中正確是( 。
A、①和③B、①和④
C、①和⑤D、①②和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們在陽光照射的樹林里,會感覺到空氣特別新鮮,其原因就是樹林里極少部分的氧氣被轉化成具有消毒作用的臭氧.下列關于臭氧和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它們是同一種物質
B、它們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相同
C、氧氣變成臭氧是物理變化
D、氧氣變成臭氧是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