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對某一主題的知識歸納,有錯誤的一組是( 。
A、物質(zhì)鑒別B、物質(zhì)性質(zhì)與用途
硫酸鉀和硫酸銨--加熟石灰研磨
硝酸銨固體和氫氧化鈉固體--加水
氧氣--供給呼吸
稀有氣體--作電光源
C、安全知識D、物質(zhì)與健康
電器著火--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滅火器滅火
剛裝修的居室--常開窗通風,防止甲醛等中毒
缺鐵--易產(chǎn)生齲齒
缺維生素C--易患壞血病
A.AB.BC.CD.D

分析 A、根據(jù)銨鹽的檢驗方法、硝酸銨和氫氧化鈉溶于水時的溫度變化來分析分析;
B、根據(jù)氧氣和稀有氣體的性質(zhì)與用途進行分析;
C、根據(jù)電器著火的處理方法、居室裝修的注意事項,進行分析;
D、根據(jù)人體與化學元素的關(guān)系進行分析.

解答 解:A、硫酸銨加熟石灰研磨后產(chǎn)生刺激性氣味,硫酸鉀則不能,可以鑒別;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溶液溫度降低,氫氧化鈉溶于水吸熱,溶液溫度升高,可以鑒別;故A歸納正確;
B、氧氣能供給呼吸,常用于急救病人、潛水等;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fā)出有色的光,常用于電光源;故B歸納正確;
C、電器著火,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居室裝修,要常開窗通風,防止甲醛中毒;故C歸納正確;
D、缺鐵易患貧血,缺氟易生齲齒;缺維生素C易患壞血。还蔇歸納不完全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的知識很全面,難度不是太大,加強對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甲烷燃燒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方程式是CH4+O2$\frac{\underline{\;點燃\;}}{\;}$CO2+H2O
B.反應前后,元素和分子的種類都沒有變化
C.反應前后,氫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數(shù)目都沒有改變
D.反應中A、B、C、D四種分子的個數(shù)比是1:2: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推理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但盲目類推又可能得出錯誤結(jié)論.以下類推正確的是( 。
A.由同種分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純凈物,所以純凈物一定是由同種分子構(gòu)成的
B.堿性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所以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的溶液一定呈堿性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會產(chǎn)生氣體,所以與鹽酸反應生成氣體的物質(zhì)一定是碳酸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已知:X和Y兩種物質(zhì)在一定條件下恰好完全反應,生成Z與W的質(zhì)量比為11:9,且反應中消耗X的質(zhì)量與生成W的質(zhì)量比為4:9,則反應中消耗X和Y的質(zhì)量比為( 。
A.1:4B.4:1C.1:2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能形成無色溶液的是( 。
A.Na+、H+、SO42-、Cl-B.NH4+、K+、OH-、NO3-
C.H+、Ba2+、SO42-、NO3-D.Fe3+、H+、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細鐵絲在空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
B.相同條件下鎂、鐵分別與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鎂比鐵快
C.灼燒羊毛制品和化纖布料,都會產(chǎn)生燒焦的羽毛氣味
D.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與氨氣接觸會變成藍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2017年我國環(huán)境保護部確立環(huán)境日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旨在動員引導社會各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自覺踐行綠色生活,共同建設美麗中國.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大力開發(fā)和利用清潔能源
B.使用填埋法處理不能降解的生活垃圾
C.不斷改進汽車尾氣凈化技術(shù)
D.自行車代替汽車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磷肥促使作物根系發(fā)達,增強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屬于磷肥的是( 。
A.KClB.Na2SO4C.NH4HCO3D.Ca(H2P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操作中,從物質(zhì)變化的角度分析,主要體現(xiàn)化學變化的是( 。
A.木材加工成古典家具B.新鮮鴨梨榨汁
C.鴨梨汁釀造食醋D.不銹鋼餐具拋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