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化學與生產(chǎn)和生活密切相關,請結合實際填空.
(1)成語“釜底抽薪”運用的滅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2)金屬銅常用來做導線,是利用了銅良好的延展性和導電性.
(3)乙醇汽油是在汽油中加入10%的乙醇混合而成的燃料,寫出乙醇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5OH+3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3H2O.

分析 (1)根據(jù)釜底抽薪是將可燃物取走,使燃燒停止進行解答;
(2)根據(jù)金屬的物理性質(zhì)解答;
(3)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及其質(zhì)量守恒定律可以書寫化學方程式

解答 解:(1)釜底抽薪體現(xiàn)的是一種常用的滅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將鍋底的柴火抽走,就沒有了可燃物,起到滅火的作用.
故填:清除可燃物;
(2)金屬銅常用來做導線,是利用了銅良好的延展性和導電性,故填:導電;
(3)乙醇俗稱酒精,乙醇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C2H5OH+3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3H2O.故填:C2H5OH+3O2$\frac{\underline{\;點燃\;}}{\;}$2CO2+3H2O.

點評 了解詞語的字面意思和化學知識的相關之處,能用化學知識來解釋詞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氯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氯的原子序數(shù)為17
B.氯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C.氯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35.45
D.在化學反應中,氯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層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由$\stackrel{+1}{H}$、$\stackrel{-2}{O}$、$\stackrel{+4}{C}$、$\stackrel{+2}{Ca}$四種元素按給出的化合價組化合物,最多能組成幾種物質(zhì)( 。
A.3種B.5種C.7種D.8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的少量雜質(zhì),所選用的試劑和操作方法中,都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zhì) 雜質(zhì) 試劑 操作方法
 A H2SO4溶液 FeSO4 足量Fe粉 過濾
 B CO2 CO 足量氧氣 點燃
 C NaCl溶液 Na2CO3 適量BaCl2溶液 過濾
 D CaO固體 CaCO3  足量的水 過濾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2.如圖中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已知A 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 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請分析回答:

(1)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frac{\underline{\;點燃\;}}{\;}$CO2+2H2O;
(2)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frac{\underline{\;通電\;}}{\;}$2H2↑+O2↑;
(3)物質(zhì) B 的用途供給呼吸(答一條即可);
(4)E 物質(zhì)作燃料的優(yōu)點是無污染,生成物是水(答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關于二氧化碳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室制法:一氧化碳燃燒B.作用:溫室氣體肥料.滅火等
C.對環(huán)境影響:污染空氣D.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比較、推理是化學學習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據(jù)一些反應事實推導出的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號化學反應事實影響化學反應的因素
A鐵釘在10%和20%的稀鹽酸中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不同反應物濃度
B碳在常溫下不與氧化銅反應,在高溫時能與氧化銅反應反應溫度
C加熱氯酸鉀反應速率較慢,再加入二氧化錳后迅速分解催化劑
D大木樁在空氣中很難燃燒,小木條在空氣中較易燃燒反應物的種類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物質(zhì)的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 。
A.四氧化三鐵  Fe3O4B.碳酸  HCO3
C.氧化鎂  OMgD.氯化銅  Cu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zhì)在密閉容器中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丁是該反應的催化劑B.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分解反應
C.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D.該反應中乙、丙的質(zhì)量比為3: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