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將以下物質(zhì)對應的用途填入空格中(填序號):
干冰________;氯化鈉________;銅________;明礬________.
①制肥皂 、谟糜趦羲、圩鰧Ь   ④制生理鹽水  ⑤用于人工降雨  ⑥用于自來水消毒.

⑤    ④    ③    ②
分析:干冰易升華,吸收熱量可用于人工降雨;生理鹽水 是氯化鈉溶解于水制成的;銅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明礬可吸附懸浮顆粒凈化水
解答:
干冰易升華,吸收熱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生理鹽水 是氯化鈉溶解于水制成的;
銅具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可用做導線;
明礬可吸附懸浮顆粒凈化水.
故答案為:⑤④③②
點評:解答本題要充分理解各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對相關方面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34、小軍在實驗室里做了下列實驗:
①分別向盛有稀硫酸和稀鹽酸的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②向盛有稀硫酸的試管中,滴加氫氧化鈉試液;③向盛有鋅粒的試營中,分別滴加稀鹽酸和稀硫酸;④將一根生銹的鐵釘分別放入盛有稀鹽酸和稀硫酸的試管中,過一會兒取出.
他在紙上記錄了以下現(xiàn)象:
a.溶液沒有明顯現(xiàn)象;b.溶液變?yōu)辄S色;c.溶液顯紅色;d.產(chǎn)生氣泡,溶液無色.
下面請你來整理完成實驗報告.
(1)實驗目的:探究
(填寫物質(zhì)類別)的化學性質(zhì).
(2)實驗現(xiàn)象:產(chǎn)生a現(xiàn)象的實驗所對應的一類反應通常被我們稱作
中和
反應(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
(3)上題所涉及的這類反應在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有廣泛的應用.請舉出一個利用該反應的實例:
用熟石灰改變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報道:《杭州一大貨車載電石狂奔燃燒 火龍震撼 仿佛好萊塢大片》某日凌晨2點50分左右,一輛滿載20噸電石的掛車,在杭州濱江區(qū)江南大道信誠路口燃起熊熊大火,黑煙如蘑菇升空,不時發(fā)出“嘭嘭”爆炸聲.讓電石起火的是雨水,電石遇水燃燒爆炸.而雨一直下,燃燒現(xiàn)場一直無法處理.從火災發(fā)生到初步控制住,一共用掉4噸干粉.電石,學名碳化鈣(CaC2),是由生石灰和焦炭在電爐中加熱到2000℃生成.電石的化學性質(zhì)非;顫姡鏊蜁l(fā)生劇烈化學反應,生成一種可燃氣體乙炔和一白色固體物質(zhì),并放出大量的熱.所以,水不能滅這個火,水在其中的角色是助燃!電石起火在正常情況下,可以用磷酸鹽干粉、干黃沙和水泥進行覆蓋、隔離撲滅.但因為現(xiàn)場雨下得很大,這三種物質(zhì)無法完全發(fā)揮作用,只能就近讓它燒光.
針對以上新聞內(nèi)容,大家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討論交流】
(1)關于電石引起的燃燒,需要滿足燃燒的三個條件分別為:①需要可燃物②可燃物與氧氣接觸③
 
.文中畫線處滅火方法所對應的原理為:
 

(2)根據(jù)元素守恒思想對電石與水反應后生成的白色固體物質(zhì)進行了三種猜想,猜想A:氧化鈣;猜想B:氫氧化鈣;猜想C:是碳酸鈣,同學們經(jīng)過分析將猜想排除,并設計了如下實驗來驗證該固體物質(zhì):
方法 現(xiàn)象 結論
往樣品中滴加稀鹽酸
 
猜想
 
不正確
 
 
猜想B正確
(3)同學們對于可燃氣體乙炔很感興趣,想通過設計實驗來得出乙炔的化學式
查閱資料:
已知乙炔是一可燃性氣體,由碳氫元素組成,一個乙炔分子中共有四個原子構成.
實驗設計:
將一定量的乙炔氣體與足量氧氣混合在一密閉容器內(nèi)將其引燃.生成的混合氣體緩緩通過以下吸收裝置.精英家教網(wǎng)
交流討論:
由于涉及了兩套吸收裝置,實驗小組的兩位同學對于上述實驗裝置A和裝置B的選用發(fā)生了爭執(zhí),你認為應該選擇
 

實驗測定:
經(jīng)討論后,他們選定了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記錄數(shù)據(jù)于下表中
反應前質(zhì)量/g 反應后質(zhì)量/g
裝置① 125.3 127.1
裝置② 78.2 87.0
Ⅰ.試通過計算,判斷乙炔的化學式
 
寫出計算過程;
Ⅱ.請寫出電石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福州)圖1是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請結合圖2回答問題:
(1)
t1
t1
℃時,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質(zhì)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質(zhì)從其飽和溶液中結晶析出的方法是
降溫結晶(合理均可)
降溫結晶(合理均可)

(4)t2℃時,分別將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甲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大于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
(5)小明同學用甲物質(zhì)進行以下實驗:
①實驗過程中,B、C、D對應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的是
B
B

②向B對應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體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固體全部溶解,一段時間后又有部分固體析出.你認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甲物質(zhì)溶于水時會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甲物質(zhì)的溶解度增大
甲物質(zhì)溶于水時會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甲物質(zhì)的溶解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玄武區(qū)一模)將過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藍色固體.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固體沉淀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完成下列各題:
(一)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固體為CuCO3,理由:
CuSO4+Na2CO3=CuCO3↓+Na2SO4
CuSO4+Na2CO3=CuCO3↓+Na2SO4
(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體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堿性.
猜想三:固體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資料查閱:
①結晶水合物受熱后易失去結晶水,如CuSO4?5H2O
  △  
.
 
CuSO4+5H2O↑;
②Cu(OH)2、CuCO3受熱易分解,各生成對應的兩種氧化物.
③無水氯化鈣可做吸水劑;堿石灰的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鈉固體和氧化鈣
(三)設計與實驗:
Ⅰ.固體的獲。簩⒎磻蟮墓、液混合物經(jīng)過濾、洗滌、室溫晾干得藍色固體.
Ⅱ.定性探究固體的成分:
用圖1所示方案,進行實驗,并得到下列現(xiàn)象:
(1)上圖中無色氣體為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CO2
,所以猜想二不成立.
(2)向藍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屑,實驗現(xiàn)象為
鐵片表面有氣泡生成、鐵片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
鐵片表面有氣泡生成、鐵片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生成

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為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
Fe+CuSO4=FeSO4+Cu
Fe+CuSO4=FeSO4+Cu

Ⅲ.定量測定固體的組成:
設固體為aCu(OH)2?bCuCO3?cH2O,為測定其組成,稱取24.0g藍色固體.繼續(xù)進行實驗:

圖2中注射器處為兩個單向閥:推注射器時x關閉,y處打開;拉注射器時,x打開進空氣,y關閉.
實驗步驟:①組裝好裝置,檢查氣密性;②反復推拉注射器;③稱量B、C、D、E、F的質(zhì)量;④關閉彈簧夾,加熱B處玻璃管直到反應不再進行;⑤打開彈簧夾,再次反復緩緩推拉注射器;⑥再次稱量B、C、D、E、F的質(zhì)量.
問題探究:
(3)進行步驟⑤的操作中,注射器活塞要緩緩推動的主要目的是
防止氣流過快,C、D中氣體不能被溶液充分吸收.
防止氣流過快,C、D中氣體不能被溶液充分吸收.

數(shù)據(jù)處理:
(4)某興趣小組利用上述方法,測得以下數(shù)據(jù):(假定每步反應都完全)
B C D E F
反應前 124.0g 250.0g 300.0g 350.0g 360.0g
反應后 116.0g 253.6g 304.3g 350.1g 360.0g
E裝置質(zhì)量增加的原因是
氣流帶出D中水蒸氣
氣流帶出D中水蒸氣
;求該固體的化學式中 a:b:c=
1:1:1
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實驗、化學符號、科學探究是化學學習的重要方法
(1)請將體現(xiàn)下列實驗操作目的正確選項,填在對應的橫線上.
A.防止藥品污染    B.防止試管破裂   C.防止實驗誤差    D.防止液體濺出
①加熱試管時,先均勻加熱,后集中加熱
B
B
;
②量取液體時,視線與凹液面最低處保持平視
C
C
;
③過濾時,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
D
D

(2)用化學符號表示:
①2個鐵原子
2Fe
2Fe
   
②4個氫分子
4H2
4H2
    
③2個碳酸根離子
2CO32--
2CO32--

④人體內(nèi)含量最多的物質(zhì)
H2O
H2O
               
⑤硫酸鐵中鐵元素顯+3價
+3
F
e2(SO43
+3
F
e2(SO43

(3)從下列滅火的原理中,選擇合適的序號填空
A.隔絕氧氣                B.隔絕可燃物            C.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
①用燈帽蓋滅酒精燈
A
A
 ②吹滅蠟燭
C
C
 ③用剪刀剪斷燃著蠟燭的燭芯棉線滅燃
B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