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23677  123685  123691  123695  123701  123703  123707  123713  123715  123721  123727  123731  123733  123737  123743  123745  123751  123755  123757  123761  123763  123767  123769  123771  123772  123773  123775  123776  123777  123779  123781  123785  123787  123791  123793  123797  123803  123805  123811  123815  123817  123821  123827  123833  123835  123841  123845  123847  123853  123857  123863  123871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聚氯乙烯塑料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成分,這種含有聚氯乙烯的塑料袋,遇到高溫會釋放出鉛等有毒物質.當溫度超過50℃時,塑料袋里面的有毒成分就會滲出,從而污染食物,對人體造成危害.當溫度達到80℃,會遇熱熔化,釋放出有毒的物質來.熱(熟)的食物溫度都在40℃以上,而剛炸出來的油條和剛出鍋的豆?jié){,溫度大約有90℃.所以,出外吃飯,最好不要使用“套袋碗”,也不要用塑料袋裝的熱的食物.下面對包裝食品的塑料袋進行探究,以驗證其成分,并驗證其組成.
【作出猜想】①該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該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閱資料】聚乙烯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氫;無水硫酸銅是白色粉末,遇水變?yōu)樗{色.

【實驗探究】小鳳將裝置按A、B、C、D順序連接好后,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B、D產生明顯現(xiàn)象,C無明顯現(xiàn)象,說明塑料袋沒有
 
(填化學式)氣體生成.B裝置的作用是
 
;D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實驗結論】通過實驗證明,猜想
 
是正確的.
【交流反思】①從化學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會導致
 

②連接實驗儀器時,
 
(填“能”或“不能”)將B、C位置進行交換,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將過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藍色固體.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藍色固體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完成下列各題:(一)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固體為CuCO3,理由:
 
(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體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堿”)性.
猜想三:固體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資料查閱:①Cu(OH)2和CuCO3晶體均不帶結晶水;   
②Cu(OH)2、CuCO3受熱易分解,各生成對應的兩種氧化物.
③無水硫酸銅遇水會變藍.
(三)設計與實驗:
Ⅰ.固體的獲取:(1)將反應后的固、液混合物經
 
、洗滌、低溫烘干得藍色固體.
(2)判斷固體已洗凈的方法及現(xiàn)象
 


Ⅱ.用如圖所示裝置,定性探究固體的成分.
(3)若用裝置A、B組合進行實驗,B中無現(xiàn)象,則猜想
 
正確;
(4)若用裝置A、C組合進行實驗,C中無現(xiàn)象,則猜想
 
正確;
(5)小組同學將裝置按 A、
 
、
 
(填“B”、“C”)的順序組合進行實驗,驗證出猜想三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該同學的實驗步驟
如下:
①將圖中的集氣瓶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
②在帶橡皮塞和導管的燃燒匙內裝入足量的紅磷,將導管上的止水夾夾緊,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
 
;
(2)步驟③中打開止水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3)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偏小,請你幫她分析造成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答一點):
 

(4)紅磷熄滅后,集氣瓶內剩下的氣體主要是
 
,該氣體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同學用如圖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請你填寫有關空格.
(1)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是
 
;
(2)紅磷燃燒一段時間后,自動熄滅了,你認為原因是
 
;
(3)待該物質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4)實驗后發(fā)現(xiàn)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低于
1
5
,這可能的原因是(任寫兩點)
 
 

(5)由本實驗可以推測氮氣的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中國鹽業(yè)協(xié)會董志華理事長在紀念鹽業(yè)改革開放30年暨中國鹽業(yè)協(xié)會20周年慶祝大會上說:“鹽是人類生命之源;鹽孕育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鹽是化工之母、百業(yè)之本”.我國有著漫長海岸在線,其中沿海城市占15座,這些城市的海鹽區(qū)充分利用海洋資源,投資近千億元加大海水曬鹽和鹽的綜合利用,普遍實現(xiàn)了制鹽工序的機械化和半機械化作業(yè),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做出積極貢獻.
鹽是化工之母、百業(yè)之本,鹽孕育和推動了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某實驗小組的同學欲對一粗鹽樣品進行初步提純.所用實驗儀器或用品如下:

(1)A的名稱是
 
;
(2)提純的步驟是:溶解、過濾、
 
、計算產率;其中過濾操作所用到玻璃儀器除玻璃棒外還需
 
(填序號),此操作中玻璃棒作用是
 
.計算產率時必須用到儀器是
 
(填序號).
(3)“過濾”操作的要點可概括為“一貼、二低、三靠”,其中“三靠”的含義是
 
 
、
 
;
(4)小組同學為了同時除去泥沙和可溶性雜質氯化鈣,設計了如下操作流程.(提示:CaCl2+Na2CO3═CaCO3↓+2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

①步驟①和②的操作名稱是
 

②步驟③判斷加入鹽酸“適量”的方法是
 
;步驟④加熱蒸發(fā)時要用玻棒不斷攪拌,這是為了防止
 
,當蒸發(fā)皿中有較多量固體出現(xiàn)時,應
 
,用余熱使水分蒸干.
(5)小組同學通過正確的計算發(fā)現(xiàn),所得實驗結果對與該粗鹽的實際含量對比,實驗測得的結果比實際偏低,請分析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表是空氣中的氣體成分和人體呼出的氣體成分含量對照表:
氣體成分氮氣氧氣二氧化碳其他氣體
空氣中的氣體(%)78210.030.070.9
呼出的氣體(%)781641.10.9
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設計了簡單的實驗方案,驗證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四個主要操作步驟如圖(1、2、3、4)所示,請依據圖示將主要實驗操作步驟及驗證依據填入下表中的空白處: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
1、用排水法收集兩瓶呼出的氣體,另收集兩瓶空氣./
2、將澄清石灰水分別滴入盛有呼出的氣體和空氣的集氣瓶中.
呼出的氣體中石灰水
 
3、把燃著的木條放在兩瓶氣體中先熄滅的是
 
4、對著玻璃片吹氣玻璃片上出現(xiàn)
 
最終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小紅對暗紫色消毒粉A進行實驗,實驗過程如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友情提醒:含鉀元素的化合物都能溶于水,二氧化錳不溶于水.)
(1)無色氣體B與鐵絲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2)固體C與白色固體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4)其中固體C在無色溶液中起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通過化學學習,應該知道有多種途徑可以制取氧氣.如:
A.分離空氣      B.加熱高錳酸鉀      C.分解過氧化氫    D.
 

(1)相信你在D處還可以寫出另一種制取氧氣的方法;
(2)若用如圖1裝置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
 
 ②
 
;
實驗結束,停止加熱時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時發(fā)現(xiàn)水槽中的水變成了淺紫紅色,你認為產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寫出實驗室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屬于
 
;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氣,當氣泡
 
時,再開始收集;
(5)若分解過氧化氫制取氧氣,供選用的裝置如圖:要得到平穩(wěn)的氧氣流,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選填“甲”或“乙”).
(6)請你寫出:C.分解過氧化氫;D.
 
 的符號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相關裝置如圖所示.

(1)寫出儀器名稱:①
 
;②
 

(2)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
 

(3)發(fā)生裝置為
 
;實驗前,必須對該裝置進行的操作是
 

(4)用裝置D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操作、現(xiàn)象、結論)
 

(5)用裝置C收集氧氣,停止加熱前先將導管移出水面是防止
 

(6)若用裝置C收集的氧氣不純,其原因可能是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了研究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總質量關系,他們分別做了如下三個實驗:
實驗(一):稱量鎂條,點燃,待反應結束后,再稱量.(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g+O2 
 點燃 
.
 
2MgO)
實驗(二):將盛有稀鹽酸的小試管放入裝有鋅粒的小燒杯中.稱量,然后將鹽酸與鋅粒接觸,充分反應后稱量.(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2HCl=ZnCl2+H2↑)
實驗(三):將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放入盛有硫酸銅溶液的燒杯中.稱量,然后設法使其混合,充分反應后稱量.(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OH+CuSO4═Cu(OH)2↓+Na2SO4
他們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表:
編號實驗(一)實驗(二)實驗(三)
反應前4.8g112.6g118.4g
反應后8.0g112.4g118.4
(1)從表面上看,這三個實驗中,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實驗(一)中
 
;實驗(二)中
 
;實驗(三)中
 

(2)由上表中的實驗數據分析可知:實驗(一)中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為
 
g,實驗(二)中反應生成氫氣的質量為
 

(3)上述三個實驗中,實驗
 
才能正確地反映出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總質量關系.
(4)由此可得出結論:用實驗研究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總質量關系時,必須在
 
(填“密閉”或“敞開”)儀器中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