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50636  150644  150650  150654  150660  150662  150666  150672  150674  150680  150686  150690  150692  150696  150702  150704  150710  150714  150716  150720  150722  150726  150728  150730  150731  150732  150734  150735  150736  150738  150740  150744  150746  150750  150752  150756  150762  150764  150770  150774  150776  150780  150786  150792  150794  150800  150804  150806  150812  150816  150822  150830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學完九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課題1《燃燒和滅火》后,某學習小組同學仿照課本實驗原理在家里進行“燃燒的條件”探究.請你和該小組一起完成下列問題:
【實驗方案】
(1)用棉花分別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片刻.
通過此實驗,得出燃燒條件之一是:燃燒需要可燃物.
若該實驗在酒精燈上加熱時間較長,沾有水的棉花也燃燒,原因是受熱水蒸發(fā),溫度達到棉花著火點.
(2)為探究燃燒的條件之一:溫度要達到可燃物著火點.該小組進行如下實驗操作:
①用小刀切取一小塊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分別用坩堝鉗夾住,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都燃燒,證明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都是可燃物.
②從乒乓球和濾紙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樣大。,如圖所示分開放在一塊薄銅片的兩側,加熱銅片中部.可觀察到乒乓球碎片先燃燒.
(3)該小組想利用蠟燭和燒杯,設計-個簡單的實驗,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燃燒需要有氧氣(或空氣).你的設計方案是:將蠟燭點燃,待蠟燭在空氣中燃燒一會兒后,再用一個燒杯將燃燒蠟燭罩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某興趣小組活動中,同學們 按圖11裝置對“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大家對磷燃燒生成的大量白煙是否危害人體健康提出疑問.
[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 的著火點是240℃,…燃燒產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會刺激人體呼吸道,可能與空氣中水蒸氣反應,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與討論]白煙對人體健康有害,該實驗裝置必須改進.
[改進與實驗]同學們按改進后的圖12裝置進行實驗,請你幫助他們將下表補充完整.

現(xiàn)象解釋
試管中白磷燃燒,熱水中白磷沒有燃燒.
b試管中紅磷沒有燃燒.
b試管中紅磷、熱水中白磷都沒有燃燒的原因是①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②熱水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反思與評價](1)改進后的圖2裝置與圖1裝置比較,優(yōu)點是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擴散,污染環(huán)境和危害人體健康.
(2)小林指出圖2裝置仍有不足之處,并設計了圖3裝置,其中氣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試管內氣體熱膨脹飛出,造成安全事故.
[拓展與遷移]實驗小結時,小朱說:“待a試管冷卻后,如將試管口緊貼水面(室溫下).并取下橡皮塞,將看到液體進入試管”.這一說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小晶問:“如果不考慮橡皮塞占試管的容積,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會是多少呢?大家爭論后,出現(xiàn)兩種預測.甲:接近試管容積的$\frac{1}{5}$;乙:不一定接近試管容積的$\frac{1}{5}$.
你贊同的預測是乙  (填“甲”或“乙”),理由是白磷的量不清楚,所以無法確定是否能夠完全消耗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某興趣小組活動中,同學們按圖1裝置對“可燃物燃燒的條件”進行探究.探究過程中,大家對白磷燃燒產生的大量白煙是否危害人體健康提出疑問.
【查閱資料】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燃燒產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體,會刺激人體呼吸道,能與空氣中水蒸氣反應,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與討論】白煙對人體健康有害,該實驗裝置必須改進.
【改進與實驗】同學們按改進后的圖2裝置進行實驗.

請你幫助他們將下表補充完整.
              現(xiàn)  象                    解  釋
a試管中白磷燃燒,熱水中的白磷沒有燃燒
b試管中紅磷沒有燃燒.
b試管中紅磷、熱水中白磷都沒有燃燒的原因分別是
①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
②熱水中的白磷沒有與氧氣接觸
【反思與評價】
(1)改進后的圖2裝置與圖1裝置比較,優(yōu)點是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擴散,污染環(huán)境和危害人體健康.
(2)小林同學指出圖2裝置仍有不足之處,并設計了圖3裝置.其中氣球的作用是避免橡皮塞因試管內氣體熱膨脹飛出,造成安全事故.
【拓展與遷移】實驗小結時,小朱同學說,“待a試管冷卻后,如果將試管口緊貼水面(室溫下),并取下橡皮塞,將看到液體進入試管.”這一說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同.小紅問:“如果不考慮橡皮塞占試管的容積,進入a試管內液體的體積會是多少呢?”大家爭論后,出現(xiàn)兩種預測.
甲:接近試管容積的l/5; 乙:不一定接近試管容積的$\frac{1}{5}$
你贊同的預測是乙(填“甲”或“乙”),理由是白磷的量不清楚,所以無法確定是否能夠完全消耗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在研究酸和堿的化學性質時,某小組同學想證明: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后,雖然仍為無色溶液,但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請與他們一起完成實驗方案的設計、實施和評價.
(1)方案一:測定稀H2SO4與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測定某NaOH溶液的pH,pH大于7(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該NaOH溶液中,混合均勻后如果測得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硫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①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涂在pH試紙上,把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②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證明堿性物質消失,溶液呈酸性,說明氫氧化鈉已經參加了反應.
(2)方案二:(根據(jù)圖1所示實驗步驟,概括方案要點)

觀察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實驗現(xiàn)象).
結論:稀H2SO4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3)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硫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圖2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U形管內的液面左側下降,右側上升判斷NaOH溶液與稀硫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4)方案四:用碳酸鉀溶液驗證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
[實驗藥品]稀硫酸、稀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鉀溶液.
[實驗儀器]試管、滴管、10mL量筒等
[設計方案并實驗]
小華同學的實驗:在試管中加入2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再滴入V1ml碳酸鉀溶液,實驗過程中無氣泡逸出.
[結論]能用碳酸鉀溶液驗證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
[反思]在小華的實驗中,碳酸鉀溶液的作用是B(填字母).
A.僅是反應物      B.相當于指示劑     C.作催化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如圖是探究物質燃燒條件的3個對比實驗:
(1)根據(jù)各實驗得到相應的燃燒條件有:
實驗1燃燒需要可燃物
實驗2燃燒需要氧氣
實驗3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干粉滅火器的干粉主要成分碳酸氫鈉,受熱時分解為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在滅火過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隔絕空氣,水的作用是使溫度降低至著火點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控制變量法是化學學習的常用方法,其實質是只改變其中的某一個因素.而控制其它因素不變,從而研究被改變的因素對事物的影響,進行研究和綜合解決.下面是控制變量法探究燃燒條件的實驗,請回答(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
(1)白磷能燃燒的實驗是②(填序號);
(2)②③作為對照實驗.要探究的燃燒條件是溫度是否達到著火點;
(3)①②作為對照實驗,燒杯中的水應是熱(填“冷”或“熱”)水;設計二者想要探究的燃燒條件是氧氣;
(4)若①中的水為冷水,①③不能(填“能”或“不能”)構成一組對照實驗.原因是條件改變對反應事物沒有影響;
(5)該實驗不涉及探究物質燃燒的另一個條件,該條件是物質的可燃性;對于燃燒過程來說這三個條件是同時存在缺一不可的(填三者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用如圖裝置完成以下實驗:
(1)探究燃燒條件:若B處盛放木炭.
Ⅰ.先在A處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后,在B處加熱,B、C處沒有明顯變化;
Ⅱ.待B處冷卻至室溫,在A處通入氧氣一段時間后,B、C處沒有明顯變化;
Ⅲ.在A處繼續(xù)通入氧氣,然后在B處加熱,發(fā)現(xiàn)木炭燃燒,C處變渾濁.
Ⅱ與Ⅲ對比,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著火點;用化學方程式解釋Ⅲ實驗中C處變渾濁的原因Ca(OH)2+CO2═CaCO3↓+H2O.
(2)模擬工業(yè)煉鐵:若B處盛放赤鐵礦粉末.在A處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時間后,B處下方用噴燈加熱,B處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紅棕色固體變黑,該實驗存在的一個缺點是無尾氣處理裝置.
若B處盛放的是磁鐵礦(主要成份是四氧化三鐵),寫出B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Fe3O4+4CO$\frac{\underline{\;高溫\;}}{\;}$3Fe+4CO2;《自然》雜志刊載“綠色煉鐵”技術;電解熔融的氧化鐵得到鐵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Fe2O3(熔融)$\frac{\underline{\;通電\;}}{\;}$4Fe+3O2↑_,該煉鐵技術另一種產物的用途為供給呼吸、支持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日常生活中,燃燒現(xiàn)象屢見不鮮.小華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來探究燃燒的條件:
(1)用鑷子分別夾取一根小木條和一塊小石子,在酒精燈上點燃.
(2)用鑷子分別夾取一個蘸有水、一個沒蘸水的小棉花團,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片刻.
(3)分別點燃兩枝小蠟燭,將其中一枝蠟燭用玻璃杯罩。
分析實驗:請幫助小華將未完成的實驗報告填寫完整:
實驗步驟設計意圖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1)燃燒與物質的關系可燃物才能燃燒
(2)燃燒與溫度的關系沒蘸水的小棉花團燃燒,蘸水的小棉花團沒燃燒
(3)玻璃杯內蠟燭熄滅了,玻璃杯外蠟燭仍燃燒
得出結論:
燃燒需要三個條件:可燃物;溫度要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接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化學老師給同學們表演了一個“水能生火”的魔術(如圖甲),他將包有過氧化鈉(Na2O2)粉末的脫脂棉放在石棉網上,向棉花上滴了幾滴水,棉花立刻燃燒了起來.同學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什么脫脂棉會燃燒起來呢?

【提出猜想】
a.小新認為過氧化鈉(Na2O2)與水反應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燒的物質.
b.小海又根據(jù)燃燒的條件,對小新的猜想進行了補充:此反應還會放熱.
【實驗與分析】同學們設計了如圖乙的實驗裝置.
(1)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試管中有氣泡產生,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P出口,看到木條復燃,你推測此氣體可能是O2
(2)實驗中還觀察到,燒杯中的導氣管口有氣泡冒出,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放熱使錐形瓶內壓強增大.
(3)完成了以上實驗,老師介紹該反應的產物一共有兩種,于是同學們又展開了進一步的研究,繼續(xù)探究反應后生成的另一種物質.請你回答:另一種產物必含的元素是Na和H.
【老師介紹】過氧化鈉不僅可以和水發(fā)生反應,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應,也能生成氧氣.因此,過氧化鈉經常被用于潛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氣.
【補充實驗】
明確了以上性質,小紅同學又設計了一個實驗(如圖丙):將一團包有過氧化鈉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點燃一支短蠟燭 (蠟燭火焰與棉花不接觸).請回答:棉花能(填“能”或“不能”)燃燒.這主要是因為蠟燭燃燒生成能與過氧化鈉(Na2O2)反應的物質水和二氧化碳,同時反應放熱.
【實驗反思】結合上述實驗事實,同學們對于運輸過氧化鈉固體提出了安全建議:隔絕空氣(至少填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據(jù)媒體報道,廣州曾發(fā)生過小孩誤服濃硫酸造成食道嚴重燒傷事件,請結合所學的化學知識,說出購買、保存和使用藥品時需注意的一些事項(寫出三點)并完成下表:
  注意事項 原因或目的
 (1)  
 (2)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