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所含的雜質(zhì),括號內(nèi)的除雜劑不正確的是( )
A.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氣(足量生石灰)
B.銅粉中混有鐵粉(足量稀硫酸)
C.NaNO3溶液中混有AgNO3(適量NaCl溶液)
D.KOH溶液中混有K2CO3(適量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邏輯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為H2O和H2O2的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zhì)相同
B.因為蠟燭燃燒生成CO2和H2O,所以蠟燭組成里一定含有C和H
C.因為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所以滅火也要同時控制這三個條件
D.因為堿溶液呈堿性,所以呈堿性的溶液一定都是堿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zhì)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無色的是( )
A.K2SO4Ba(OH)2KCl
B.MgSO4NaNO3KCl
C.Na2CO3KNO3NH4Cl
D.Cu(NO3)2NaCl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歸納與反思是學習化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下列各項歸納完全正確的是 ( )
A性質(zhì)與用途 | B安全常識 |
氧氣有助燃性—做燃料 鋁、銅有良好導電性—制成導線 一氧化碳有還原性—用于冶煉金屬 | ①海鮮食品噴灑甲醛溶液防腐 ②煤礦礦井要保持通風、嚴禁煙火 ③點燃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驗純 |
C日常生活經(jīng)驗 | D化學實驗數(shù)據(jù) |
醫(yī)療上用硝酸銨自制冰袋—給發(fā)燒病人降溫 炒菜油鍋不慎著火—立即用鍋蓋蓋滅 鑒別真黃金和假黃金(銅鋅合金)—觀察顏色 | 用10mL量筒量取7.5mL水 用托盤天平稱量5.6g 鐵粉 pH試紙測定某濃度鹽酸pH為3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定量的鋅粉加入到硫酸亞鐵、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一段時間后過濾,向濾渣中加入稀鹽酸,觀察到有氣泡產(chǎn)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_____,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有_____,反應后溶液質(zhì)量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點燃嗅聞氣味方法鑒別羊毛、滌綸
B.用碘酒檢驗米湯中是否還有淀粉
C.自制“葉脈書簽”的關(guān)鍵步驟是將洗凈的樹葉放入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煮沸
D.測定pH 最簡單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濕潤的pH試紙上,把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該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處處有化學。從化學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進入久未開啟的地窖,先做燈火實驗
B.鐵生銹后不要輕易去除,以減緩鐵的銹蝕
C.誤服硫酸銅后,立即服用牛奶或雞蛋清緩解造成的中毒,并及時送醫(yī)
D.室外發(fā)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逆風及時逃離現(xiàn)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日常生活或化學實驗中,①濃硫酸、②小蘇打(NaHCO3)、③碘酸鉀(KIO3)、④乙醇(C2H5OH)等物質(zhì)都有著重要的用途,選擇上述物質(zhì)的編號填入相應空格:
(1)常用于實驗室作干燥劑的是_____;
(2)可用于制發(fā)酵粉的是_____;
(3)用于配制醫(yī)用消毒酒精的是_____;
(4)為防治碘缺乏病,可在食鹽中加入_____.
(5)“科技創(chuàng)新、材料發(fā)展”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①“遼寧號”航母的服役舉世矚目。鋼鐵是制造航母的主要材料,它易與空氣中的水、_____等發(fā)生反應而銹蝕,請你列舉一種防止鋼鐵銹蝕的方法_____。
②可降解塑料的問世,既方便了生活,又減少了“白色污染”。塑料屬于_____材料(填“復合”或“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亞硝酸鈉是一種工業(yè)用鹽,它有毒、有咸味,外形與食鹽相似。人若誤食會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亞硝酸鈉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暴露在空氣中易與氧氣反應生成硝酸鈉,加熱至220。C以上會分解出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如何區(qū)分亞硝酸鈉和食鹽?請簡要寫出操作方法、現(xiàn)象及結(jié)論。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