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我縣大面積飼養(yǎng)的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在陸地上的運動方式是
A.游泳 B.飛行 C.爬行 D.跳躍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哪項不是節(jié)肢動物共同特點的是( 。
A. 體表有外骨骼 B. 身體和附肢都分節(jié)
C. 足和觸角分節(jié) D. 都會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雞冠的形狀有玫瑰冠和單冠,現(xiàn)將玫瑰冠的兩只雞交配產(chǎn)生的子代中有玫瑰冠和單冠的個體(用R表示顯性基因,用r表示隱性基因),下列各項中正確的是( )
A. 單冠是顯性性狀
B. 子代的玫瑰冠基因都為Rr
C. 親代的玫瑰冠基因都為Rr
D. 若用子代的玫瑰冠和子代的單冠繁殖,則后代雞冠性狀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熱帶雨林中存在一種“僵尸螞蟻”,它們被一類真菌控制,真菌制造“僵尸螞蟻”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1)螞蟻具有外骨骼,屬于節(jié)肢動物中的_____綱。據(jù)圖可知,真菌與螞蟻之間存在_____關系。
(2)未感染真菌的螞蟻可正常覓食和回巢。感染真菌的螞蟻不會馬上死去,而是爬向自己并不喜食也不適合筑巢的樹,咬住其莖或葉,直至死去,形成僵尸。該過程對于真菌的意義是_____。
(3)真菌如何控制螞蟻的呢?科學家推測,真菌的菌絲可能會侵染螞蟻的運動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若想證實這一推測,可收集被真菌感染的螞蟻,取其_____組織制成切片,利用顯微鏡觀察這些組織,應該會發(fā)現(xiàn)_____。
(4)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真菌以該種方式殺死螞蟻,但螞蟻并未滅絕。科學家發(fā)現(xiàn),除了有些螞蟻未被真菌感染外,螞蟻還可以感染另一種真菌,兩種真菌間存在競爭關系,這是多么令人稱奇的生存策略!自然界中,生物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制約關系,物種越豐富,生物多樣性越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能力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人的尿液形成過程中,相關結構和成分變化如下圖所示,請回答問題。
(1)據(jù)圖1可知,由于入球小動脈比出球小動脈的管徑粗,故可推測血液在流經(jīng)腎小球的過程中流速會變_____。血液流經(jīng)腎小球時,發(fā)生_____作用,在腎小囊(腎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在流經(jīng)[①]_____(填結構名稱)時,大部分水,部分無機鹽和全部葡萄糖被重吸收,形成尿液。
(2)據(jù)圖2可知,原尿中葡萄糖的濃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180mg100mL時,尿液中不會含有葡萄糖。若為糖尿病患者,體內(nèi)_____(填激素名稱)分泌異常,會導致尿液中含有葡萄糖,請依據(jù)圖2信息解釋其原因_____。
(3)陸生生物的尿液形成過程,可以利用最少的水分排出盡可能多的細胞代謝廢物,從而起到保水的作用,這是對陸生干旱環(huán)境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長頸鹿進化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1)圖①說明古代長頸鹿祖先的全體之間頸長存在著________.古代長頸鹿的頸長短屬于________性狀,是通過變異產(chǎn)生的,可以_________給后代.
(2)圖②說明地球環(huán)境變得干旱、缺乏青草時,________的個體容易獲得食物而生存下來.那么,長頸的變異是________,短頸的變異是________.
(3)圖③說明________的個體能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________的個體被淘汰掉.
(4)從長頸鹿的進化過程看,頸長的變異是由于_________改變而引起的.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________,適應者________,不適應者被________,這就是________提出的________學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消化系統(tǒng)模式圖,請據(jù)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1]是__,在這里被初步消化的是__。
(2)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是[8]____、[10]__和[4]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分別是唾液、__、__。
(3)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主要場所是[]__。
(4)某人患急性闌尾炎,需要開刀切除的部位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