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拋物線C1:y=ax2+bx﹣ (a≠0)經(jīng)過點A(1,0)和B(﹣3,0).
(1)求拋物線C1的解析式,并寫出其頂點C的坐標.
(2)如圖1,把拋物線C1沿著直線AC方向平移到某處時得到拋物線C2 , 此時點A,C分別平移到點D,E處.設(shè)點F在拋物線C1上且在x軸的上方,若△DEF是以EF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點F的坐標.

(3)如圖2,在(2)的條件下,設(shè)點M是線段BC上一動點,EN⊥EM交直線BF于點N,點P為線段MN的中點,當點M從點B向點C運動時:①tan∠ENM的值如何變化?請說明理由;②點M到達點C時,直接寫出點P經(jīng)過的路線長.

【答案】
(1)解:∵拋物線C1:y=ax2+bx﹣ (a≠0)經(jīng)過點A(1,0)和B(﹣3,0),

解得 ,

∴拋物線C1的解析式為y= x2+x﹣ ,

∵y= x2+x﹣ = (x+1)2﹣2,

∴頂點C的坐標為(﹣1,﹣2)


(2)解:如圖1,作CH⊥x軸于H,

∵A(1,0),C(﹣1,﹣2),

∴AH=CH=2,

∴∠CAB=∠ACH=45°,

∴直線AC的解析式為y=x﹣1,

∵△DEF是以EF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DEF=45°,

∴∠DEF=∠ACH,

∴EF∥y軸,

∵DE=AC=2 ,

∴EF=4,

設(shè)F(m, m2+m﹣ ),則E(m,m﹣1),

∴(﹣ m2+m﹣ )﹣(m﹣1)=4,

解得m=﹣3(舍)或m=3,

∴F(3,6)


(3)解:①tan∠ENM的值為定值,不發(fā)生變化;

如圖2中,作EG⊥AC,交BF于G,

∵DF⊥AC,BC⊥AC,

∴DF∥BC,

∵DF=BC=AC,

∴四邊形DFBC是平行四邊形,

∵∠CDF=90°,

∴四邊形DFBC是矩形,

∴EG=BC=AC=2 ,

∵EN⊥EM,

∴∠MEN=90°,

∵∠CEG=90°,

∴∠CEM=∠NEG,

∴△ENG∽△EMC,

= ,

∵F(3,6),EF=4,

∴E(3,2),

∵C(﹣1,﹣2),

∴EC=4

= =2,

∴tan∠ENM= =2;

∵tan∠ENM的值為定值,不發(fā)生變化;

②如圖3﹣1中,

∵直角三角形EMN中,PE= MN,直角三角形BMN中,PB= MN,

∴PE=PB,

∴點P在EB的垂直平分線上,

∴點P經(jīng)過的路徑是線段PP′,如圖3﹣2,

當點M與B重合時,

∵△EGN∽△ECB,

=

∵EC=4 ,EG=BC=2 ,

∴EB=2 ,

=

∴EN= ,

∵PP′是△BEN的中位線,

∴PP′= EN= ;

∴點M到達點C時,點P經(jīng)過的路線長為


【解析】
(1)將A、B兩點坐標代入函數(shù)解析式,建立方程組即可求得解析式,再把解析式化成頂點式即可求得頂點坐標。
(2)作CH⊥x軸于H,根據(jù)A、C的坐標求得直線AC的解析式為y=x-1,根據(jù)題意求得EF=4,求得EF∥y軸,設(shè)出點F的坐標,表示出點E的坐標,根據(jù)EF=4,解方程即可求得F的坐標。
(3)①先證得四邊形DFBC是矩形,作EG⊥AC,交BF于G,然后根據(jù)△EGN∽△EMC,對應邊成比例,即可求得tan∠ENM的值;②首先證明PE=PB,得出點P在EB的垂直平分線上,推出點P經(jīng)過的路徑是線段PP′,如圖3-2,當點M與B重合時,可證得△EGN∽△ECB,即可求出EN的長,PP′是△BEN的中位線,根據(jù)中位線定理可得出PP′的長。
【考點精析】通過靈活運用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掌握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對應線段(對應高、對應中線、對應角平分線、外接圓半徑、內(nèi)切圓半徑等)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以解答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射線分別和直線交于點,射線分別和直線交于點,點在射線上運動(點與三點不重合),設(shè),,

(1)如果點兩點之間運動時,之間有何數(shù)量關(guān)系?請說明理由;

(2)如果點兩點之外運動時,之間有何數(shù)量關(guān)系?(只需寫出結(jié)論,不必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正確指出了某一個函數(shù)的一個性質(zhì).甲:函數(shù)圖象經(jīng)過第一象限;乙:函數(shù)圖象經(jīng)過第三象限;丙:每第一個象限內(nèi),y值隨x值的增大而減。鶕(jù)他們的描述,這個函數(shù)表達式可能是( )
A.y=2x
B.y=
C.y=﹣
D.y=2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某同學對多項式(x2-4x-3)(x2-4x+1)+4進行因式分解的過程.

解:設(shè)x2-4x=y

原式=(y-3)(y+1)+4 (第一步)

= y2-2y+1 (第二步)

=(y-1)2 (第三步)

=(x2-4x-1)2 (第四步)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同學第二步到第三步運用了因式分解的_______.

A.提取公因式法 B.平方差公式法 C.完全平方公式法

(2)請你模仿以上方法嘗試對多項式(x2+2x)(x2+2x+2)+1進行因式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中,AC=5,AB=3.

(1)利用尺規(guī)在AC上找到一點D,使得DA=DC(保留作圖痕跡,不寫作法).
(2)連接DB,若DA=DC=DB,試判斷△ABC的形狀,說明理由,并求出△ABC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是⊙O的直徑,弦CD⊥AB于點E,∠CDB=30°,CD=2 ,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父親告訴小明:距離地面越高,溫度越低,并給小明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距離地面高度(千米)

0

1

2

3

4

5

溫度(

20

14

8

2

根據(jù)上表,父親還給小明出了下面幾個問題,你和小明一起回答。

(1)上表反映了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guān)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

(2)如果用h表示距離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溫度,那么隨著h的變化,t是怎么變化的?

(3)你能猜出距離地面6千米的高空溫度是多少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CBC,BDAD,AC 與BD 交于O,AC=BD.

求證:(1)BC=AD;

(2)OAB是等腰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ABC中,分別延長邊AB,BC,CA,使得BDAB,CE2BC,AF3CA,若ABC的面積為1,則DEF的面積為( )

A. 12B. 14C. 16D. 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