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同一圖形的面積不同表示方式相同”可以證明一類含有線段的等式,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稱之為面積法.
【小題1】如圖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C邊上的高為,M是底邊BC上的任意一點,點M到腰AB、AC的距離分別為、.連接AM,可得結論+=.當點M在BC延長線上時,、之間的等量關系式是               .(直接寫出結論不必證明).

【小題2】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兩條直線,若上的一點M到的距離是1.請運用(1)的條件和結論求出點M的坐標.


【小題1】).                      
【小題2】在 中,令=0得= 3;令= 0得=-4 ,則:
A(-4,0),B(0,3)同理求得C(1,0).
AB==" 5   " AC="5 "
所以AB=AC,即△ABC為等腰三角形.
① 當點M在BC邊上時,由得:
1+=OC.=3-1=2,把它代入中求得:=8,
∴M(,2);
②當點M在CB延長線上時,由得:
-1="OC." =3+1=4,把它代入中求得:= ,
∴M(,4).                     
∴點M的坐標為(,2)或(,4).

解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大家在學完勾股定理的證明后發(fā)現(xiàn)運用“同一圖形的面積不同表示方式相同”可以證明一類含有線段的等式,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稱之為面積法.學有所用: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其一腰上的高為h,M是底邊BC上的任意一點,M到腰AB、AC的距離分別為h1、h2
(1)請你結合圖形來證明:h1+h2=h;
精英家教網(wǎng)
(2)當點M在BC延長線上時,h1、h2、h之間又有什么樣的結論.請你畫出圖形,并直接寫出結論不必證明;
(3)利用以上結論解答,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兩條直線l1:y=
3
4
x+3,l2:y=-3x+3,若l2上的一點M到l1的距離是
3
2
.求點M的坐標.
精英家教網(w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運用“同一圖形的面積不同表示方式相同”可以證明一類含有線段的等式,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稱之為面積法.
(1)如圖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C邊上的高為h,M是底邊BC上的任意一點,點M到腰AB、AC的距離分別為h1、h2.請用面積法證明:h1+h2=h;
精英家教網(wǎng)
(2)當點M在BC延長線上時,h1、h2、h之間的等量關系式是
 
;(直接寫出結論不必證明)
(3)如圖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兩條直線l1:y=
34
x+3、l2:y=-3x+3,若l2上的一點M到l1的距離是1,請運用(1)、(2)的結論求出點M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運用“同一圖形的面積不同表示方式相同”可以證明一類含有線段的等式,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稱之為面積法.

1.如圖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C邊上的高為,M是底邊BC上的任意一點,點M到腰AB、AC的距離分別為、.連接AM,可得結論+=.當點M在BC延長線上時,、之間的等量關系式是               .(直接寫出結論不必證明).

2.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兩條直線、,若上的一點M到的距離是1.請運用(1)的條件和結論求出點M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運用“同一圖形的面積不同表示方式相同”可以證明一類含有線段的等式,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稱之為面積法.
【小題1】如圖1,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C邊上的高為,M是底邊BC上的任意一點,點M到腰AB、AC的距離分別為、.連接AM,可得結論+=.當點M在BC延長線上時,、、之間的等量關系式是               .(直接寫出結論不必證明).

【小題2】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兩條直線、,若上的一點M到的距離是1.請運用(1)的條件和結論求出點M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羊寨中學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解答題

運用“同一圖形的面積不同表示方式相同”可以證明一類含有線段的等式,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稱之為面積法.
(1)如圖,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C邊上的高為,M是底邊BC上的任意一點,點M到腰AB、AC的距離分別為.連接AM,可得結論+=.當點M在BC延長線上時,、之間的等量關系式是               .(直接寫出結論不必證明).

(2)應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有兩條直線、,若上的一點M到的距離是1.請運用(1)的條件和結論求出點M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