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四邊形ABCD中,∠ADB=30°,AB∥CD,BD=BC,AC=CD,求證:∠DBC=90°.

分析 過A作AE⊥CD交CD于點E,過B作BF⊥CD交CD于點F,則AE∥BF,由DC∥AB易得AE=BF,由BD=BC,BF⊥CD,CD=AC,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可得DF=CF=$\frac{1}{2}$CD=$\frac{1}{2}AC$,由平行線的性質和30°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可得AE=$\frac{1}{2}$AC,易得AE=DF,可得BF=DF,有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得∠BDC=45°,易得結論.

解答 證明:過A作AE⊥CD交CD于點E,過B作BF⊥CD交CD于點F,則AE∥BF,
∵DC∥AB,
∴AE=BF;
∵BD=BC,BF⊥CD,CD=AC,
∴DF=CF=$\frac{1}{2}$CD=$\frac{1}{2}AC$,
∵∠ADB=30°,AB∥CD,
∴∠ACD=∠BAC=30°,
∴AE=$\frac{1}{2}$AC,
∴AE=DF,
∴BF=DF,
∴∠FBD=∠BDF=45°,
∴∠BCD=45°,
∴∠CBD=90°.

點評 本題考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30°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的性質和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準確作出輔助線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在△ABC中,點O是AC邊上的一動點,過O作直線MN∥BC,設MN交∠BCA的平分線于點E,交∠BCA的外角平分線于點F.
(1)求證:EO=FO;
(2)當CE=12,CF=10時,求CO的長;
(2)當O點運動到何處時,四邊形AECF是矩形?并證明你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用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塊木板做一個長、寬、高分別為x厘米,y厘米和30厘米的長方體木箱,其中甲塊木板鋸成兩塊剛好能做箱底和一個長側面,乙塊木板鋸成兩塊剛好能做一個長側面和一個短側面,丙塊木塊鋸成兩塊剛好能做箱蓋和剩下的一個短側面(厚度忽略不計,x>y).
(1)用含x,y的代數(shù)式表示這三塊木板的面積;
(2)若甲塊木塊的面積比丙塊木塊的面積大300平方厘米,乙塊木塊的面積為1800平方厘米,求x,y的值;
(3)如果購買一塊長120厘米,寬為(x+y)的長方形木板做這個木箱,木板的利用率為$\frac{4}{5}$,試求$\frac{1}{x}$+$\frac{1}{y}$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1)計算(-2n+m)(m+2n)-(m+2n)2+8n2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邊長等于l2cm,腰長是底邊的$\frac{3}{4}$,求它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甲地到乙地全程是3.3km,一段上坡,一段平路,一段下坡,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時走3km,平路每小時走4km,下坡每小時走5km,那么從甲地到乙地需51min,從乙地到甲地需53.4km,從甲地到乙地時,上坡、平路、下坡的路程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已知長方形零件尺寸(單位:mm)如圖,求兩孔中心的距離(結果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已知線段AB=30cm.
(1)如圖1,點P沿線段AB自點A向點B以2cm/s的速度運動,同時點Q沿線段BA自點B向點A以3cm/s的速度運動,幾秒鐘后,P、Q兩點相遇?
(2)幾秒后,點P、Q兩點相距10cm?
(3)如圖2,AO=PO=4cm,∠POB=60°,現(xiàn)點P繞著點O以30°/秒的速度逆時針旋轉一周停止,同時點Q沿直線B自B點向A點運動,假若點P、Q兩點能相遇,求點Q的運動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式xOy中,對于點P(x,y)和Q(x,y′),給出如下定義:若y′=$\left\{\begin{array}{l}{y(x<0)}\\{-y(x≥0)}\end{array}\right.$,則稱點Q為點P的“可控變點”.例如:點(1,2)的“可控變點”為點(1,2),點(-1,3)的“可控變點”為點(-1,-3).若點P在函數(shù)y=-x2+2x+3的圖象上,則其“可控變點”Q的縱坐標y′關于x的函數(shù)圖象大致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AB為⊙O的直徑,點C在$\widehat{AB}$上運動(與點A,B不重合),過點B作⊙O的切線,交AC的延長線于點D,過C點作⊙O的切線,交線段BD于點E.
(1)如圖1,求證:BE=DE;
(2)如圖2,延長CE,交AB的延長線于點F,若EF=BD,求證:AB=2BF;
(3)在(2)的條件下,作CG⊥AB于點G,交⊙O于點H,連EH,求tan∠CHE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