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MN=8,點P、Q在線段MN上,且PM=1,NQ=2.C是線段MN上的動點,分別以CM、CN為斜邊在線段MN的同側作直角△ACM和直角△BCN,使∠AMC=∠BCN=30°,連接AB,設AB的中點為D,當點C從點P運動到點Q時,點D移動路徑的長是________.

2.5
分析:易知四邊形ACNB是梯形,取CN的中點E,連接DE,設MC=x,1≤x≤6,在點C沿MN從P運動到Q的過程中,DE從左向右平移,根據(j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可求出ME的表達式,求出當x=1和x=6時,ME1和ME2的長,即可得出.
解答:解:取CN的中點E,連接DE,設MC=x,1≤x≤6,
∵∠AMC=∠BCN=30°,
∴∠ACM=∠BNC=60°,則AC∥BN,
∴四邊形ACNB是梯形(當C為MN中點時,為平行四邊形),
∴AC=,CE=BN=4-,DE==2,且DE∥AC,
這就是說,在點C沿MN從P運動到Q的過程中,DE從左向右平移,
所以,點D運動路徑的長就是點E運動路徑的長,
∴ME=CM+CE=x+4-=4+
當x=1時,ME1=4.5,
當x=6時,ME2=7,
∴E1E2=2.5,
∴點D運動路徑長是2.5.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梯形的中位線定理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邊角關系,知道把點D的移動路徑,轉化為點E的移動路徑,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MN=8,點P、Q在線段MN上,且PM=1,NQ=2.C是線段MN上的動點,分別以CM、CN為斜邊在線段MN的同側作直角△ACM和直角△BCN,使∠AMC=∠BCN=30°,連接AB,設AB的中點為D,當點C從點P運動到點Q時,點D移動路徑的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定點A(1,0)和B(0,1).
(1)如圖1,若動點C在x軸上運動,則使△ABC為等腰三角形的點C有幾個?
(2)過A、B向直線l:y=-2x作垂線,垂足分別為M,N(如圖2),試判斷線段AM、BN、MN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3)過A、B向動直線l:y=kx(k>0)作垂線,垂足分別為M,N,請直接寫出線段AM、BN、MN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實驗中學2010-2011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綜合能力測試第一次模擬數(shù)學試題 題型:044

如圖,MN⊥AB于點D,AD=BD(即MN是AB的垂直平分線),則AC與BC的關系是_________.

(1)先填空,再用一句簡明的語言總結它的規(guī)律:_________.

(2)用(1)的結論證明下題:如圖,在△ABC中,∠ABC的平分線BN與AC的垂直平分線MN相交于點N,過N分別作ND⊥AB交BA的延長線于點D,NE⊥BC于點E,求證:AD=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11年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qū)中考數(shù)學二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如圖,MN=8,點P、Q在線段MN上,且PM=1,NQ=2.C是線段MN上的動點,分別以CM、CN為斜邊在線段MN的同側作直角△ACM和直角△BCN,使∠AMC=∠BCN=30°,連接AB,設AB的中點為D,當點C從點P運動到點Q時,點D移動路徑的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