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坐標系中,點A的坐標是(-2,4),AB⊥y軸于B,拋物線y=-x2-2x+c經(jīng)過點A,將拋物線向下平移m個單位,使平移后得到的拋物線頂點落在△AOB的內(nèi)部(不包括△AOB的邊界),則m的取值范圍是
 
考點:二次函數(shù)圖象與幾何變換
專題:
分析:設(shè)原拋物線的頂點為D,過點D作DE⊥AB于點E交AO于點F.先根據(jù)點A的坐標及AB⊥y軸于B,得出B點的坐標,再把點A,點B的坐標代入y=-x2+bx+c,運用待定系數(shù)法求出拋物線的解析式及頂點坐標,然后利用二次函數(shù)的頂點坐標,根據(jù)AB的中點E的坐標以及F點的坐標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圍.
解答:解:設(shè)原拋物線的頂點為D,過點D作DE⊥AB于點E交AO于點F.
∵點A的坐標是(-2,4),AB⊥y軸于B,
∴AB=2,OB=4,
∴B點的坐標為(0,4).
把點A的坐標(-2,4),B點的坐標為(0,4)代入y=-x2+bx+c,
-4-2b+c=4
c=4

解得:
b=-2
c=4

∴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x2-2x+4=-(x+1)2+5,
∴拋物線頂點D的坐標是(-1,5).
∵AB的中點為E,A的坐標(-2,4),
∴E的坐標是(-1,4),
∵OA的中點是F,
∴F的坐標是(-1,2),
當D點平移到E點時,平移后得到的拋物線頂點不在△OAB的內(nèi)部,再繼續(xù)往下平移正好進入△OAB的內(nèi)部,
當D點平移到F點時,平移后得到的拋物線頂點正好不在△OAB的內(nèi)部,
∴m的取值范圍是:1<m<3.
故答案為1<m<3.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的綜合應用以及二次函數(shù)頂點坐標求法,二次函數(shù)的綜合應用是初中階段的重點題型,特別注意利用數(shù)形結(jié)合是這部分考查的重點也是難點,同學們應重點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3月5日到3月9日重慶八中組織了初2013級全體同學到重慶通訊學院參加了國防教育活動,3月8日全體同學進行了軍事拉練.拉練時全年級同學排成了1000米的隊伍,在行進過程中排尾的一名同學接到教官的命令到排頭,然后立即返回,當這名同學回到排尾時,全隊已前進了1000米,如果隊伍和這名同學行進的速度都不改變,那么這名同學所走的路程為
 
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某文具店出售每冊售價為120元和80元的兩種紀念冊,兩種紀念冊每冊都可盈利25%,但每冊120元得不好出售,某人共有1120元錢,他想買一定數(shù)量的每冊120元的紀念冊,但錢不夠,經(jīng)理還是只收1120元如數(shù)賣給了他這種紀念冊,結(jié)果和只賣出同數(shù)量的每冊80元得紀念冊獲利一樣多,那么這個人買的冊數(shù)為
 
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中,E、F在對角線AC上,且AE=CF,請連接BE、DF,試判斷四邊形BEDF的形狀,并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C為⊙O的內(nèi)接三角形,∠ACB=50°,則∠ABO的度數(shù)等于( 。
A、40°B、50°
C、60°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一物體從高空某一位置落下所經(jīng)過的路程s與下落時間t滿足函數(shù)關(guān)系式s=
1
2
9.8t2
,其函數(shù)圖象大致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C中,∠ABC=45°,∠BAC=60°,D為BC上一點,∠ADC=60°,AE⊥BC于E,CF⊥AD于F,AE,CF相交于點G.
(1)求證:△AFG≌△CFD;
(2)若DC=2,AF=
3
,求線段EG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地相距900km,一列快車以150km/h的速度從甲地駛往乙地,一列慢車以75km/h的速度從乙地駛往甲地,兩車同時出發(fā)’設(shè)慢車行駛的速度為x(h),兩車之間的距離為y(fm).
溫馨提示:你不妨先考慮,經(jīng)過多少小時后慢車與快車相遇、快車到達乙地、慢車到達甲地.
(1)求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并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2)在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中畫出函數(shù)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點M、N是邊長為4的正△ABC邊AB、AC上的動點,且滿足:將△AMN沿MN折疊,使A點恰好落在BC邊上的D點處.
(1)求證:△BDM∽△CND;
(2)若BD:CD=2:3,試求AM:AN的值;
(3)若DM⊥BC,試求CM的值;
(4)當D從B移動到C,點N運動的總路線長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